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一章 春风马蹄疾 凛冬飞雪至(上)

即鹿 第一章 春风马蹄疾 凛冬飞雪至(上)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谷阴城中,刚刚举行完毕了一件在当下士人认为,似乎并不很重要,实则在不远的未来,将会对定西造成巨大影响的事,便是莘迩借阴师的建议而向朝中提出、左氏批准的“武举文考”。

文考的地点位於四时宫外临时搭建的考场里边,参与此次头回文考的武举共有二十余人。

考场设在四时宫外,足可见莘迩对之的特意拔高,但参考的人数才仅二十来人,何止不多,简直稀少,并且参考的这些武举,大多是在武举设立以后至今的历考中名列下游的,这却是与考场的位置、莘迩的拔高明显得不搭配。

——考生少,其实也好理解,一方面,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放到练武、打熬力气上的时间多了,那么用来学习儒家经文的时间自不免就会少了,甚至大部分的武举根本就没有兴趣学这些东西;另一方面,武举中成绩优异的,如王舒望等,现在各部营中基本都已得重用,特别王舒望,还刚被封了关内侯,摆在他们面前的仕途、富贵已是坦途,他们当然也就无意再来参加什么文考了,综合两面,所以参加这次文考的,八成左右都是在武举考试中名次垫底的。

对这种情况,莘迩也是早有预料,故尽管只有二十多人参试,尽管如此冷清的局面,使得谷阴内外对莘迩抱有敌意的士人们,私下里说了不少嘲讽、戏谑他的话,但他依旧兴致勃勃。

莘迩甚至在考试的当天专门去了考场,当了监考的主官,并在考试成绩於数日后出来,张榜公示的时候,他虽是早已知道这些考生的成绩了,却仍仪仗俱全,大张旗鼓地前往榜下看榜,且不是一个人去的,还带了孙衍、羊髦、傅乔、黄荣、张僧诚等一干朝中的贵臣,这些中举考生的授官? 是由中台吏部按规定负责执行的? 因他把吏部尚书麴兰也硬给叫上了。

莘迩定下的文考之中考制度是设为两榜,如今只有二十多个考生,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不能让他们全部中考? 因此按照成绩? 选定考中的考生总计只有五人? 区区五人,按说委实是不好再分作两榜了? 然制度已定? 莘迩坚持按制度行事? 因是? 却见那两张黄榜上,一张上边只有两个人的名字,一张上边则只有三个人的名字,字大行稀? 着实难看。

围於榜下观榜的士民不多,不到百人,平民百姓几乎无有? 小半是参考的考生? 剩下的部分是莘迩的“走狗党羽”? 跑来给他哄人气的,如乞大力、姬楚之类,此外,亦有些朝中的其它官员、谷阴本地好事的士人等等。莘迩等一行来到,众人赶紧让开,行礼相迎。

莘迩下车? 到榜前,装模作样地细瞧了会儿,顾与孙衍、羊髦、麴兰等说道:“孙公,此五人的试卷我都看过了,别看他们是武举,於儒学还都是颇有修养的!堪称文武双全。今试虽只得中五人,然此五人,俱堪大用!”故意大声对麴兰说道,“麴尚书,此五进士之授官,宜从优从厚,你回去后,请示一下麴令,最好月底前就把他们的新官授下,不要拖延过久。”

正值一年中考评国中官吏政绩的日子,麴兰最近忙得很,今天来看榜,他是被迫来的,心思不在这上边,但莘迩有令,他不得不恭谨应诺,答道:“是,莘公放心,下官一定用心办理。”

莘迩问守榜的官吏:“中考的喜报给他们送去了么?”

“禀莘公,送去了。”

“好,咱们去传舍见一见这几位中考的新士!”

考生们因为不多,故此被统一安排住在了谷阴中城的传舍,考试期间的食宿费用统由朝廷出钱。孙衍等人就陪着莘迩,一行人命车起行,又到传舍。

到了传舍,考生们蜂拥而出,伏拜了一地。

这些考生无论有没有考中此次文考,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即武考中举者。武考,众所周知,是莘迩倡议设立的,并且每次的武考,莘迩都会挂名主考,从这个意义上讲,用莘迩原本时空中后世的话说,这些武举便都是莘迩的“门生”,见到“座主”,岂能不行大礼!

莘迩叫他们起来,召那五个文考得中者上前,上下打量,见此五人,个个体格强健,虎背熊腰,乃至有满脸横肉、虬髯外张的,心中想道:“也难怪谷阴士人几无观榜者,这几位的尊容体态,怎么看亦不像傅粉剃面、弱不禁风,出入需奴婢抬扶的风流之名士也!”

不像风流名士,他却越看越喜,与羊髦、张僧诚说道,“阴师言先秦、前秦的国之重臣,无不文武兼资,出将入相,诸君,此进士五人,即有出将入相之姿也!”

周围参考的考生、跟着莘迩来的乞大力等官,闻得此言,俱皆惊诧。

这一句赞誉,太高了。

莘迩不理会他们的反应,吩咐乞大力等搬来坐榻,自己坐下,请孙衍等也坐,最后叫那五人也落座。

那五人惶恐不已,考中头名的进士说道:“莘公驾前,仆等岂敢就坐。”

“自兹而后,卿等便是我定西的栋梁!如何不能坐?”

就在传舍庭中,众多考生、官员的侍立下,以莘迩为首的十余朝中显贵,与此五人对坐。

亲往观榜,复给高誉,现又这般礼重,坐於莘迩身后的麴兰,望着莘迩的挺拔的后背,若有所思,心道:“莘公对文考极其看重啊。今年的考生虽少,但莘公的这几件事情做下,待至传遍国中、军中,明年报名参考的武举,必然多如过江之鲫矣!”

莘迩和蔼可亲,与五个进士说话多时,传令下去,命在传舍置宴,五进士、落榜的近二十考生悉数参宴。酒没有喝多少,宴席罢了,莘迩把随行带来的五匹西域良马,送给了那五个进士,叫他五人骑马上街,循中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城,把谷阴五城的主街全走一遍。

骏马如龙,人穿新衣,胸佩红花,招摇过市,万众瞩目,谷阴五城顿时为之沸腾。

却说,待五进士奉令,牵马出了传舍后,羊髦伸出大拇指,说道:“明公,此法妙哉!”

莘迩摸着短髭,问道:“妙在何处?”

“国内士民,从此乃知,明公所设之‘文考’,实龙门是也。”

鱼跃龙门,便可化龙。

莘迩哈哈大笑,笑声中,他一双明亮的眼中,放射出欢喜和憧憬的光彩,欢喜,是第一次文考的顺利施行,憧憬,是想象待科举创后,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他说道:“取纸笔来!”

传舍的吏员捧来纸笔墨砚奉上。莘迩提笔蘸墨,於纸上写了两句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谷阴花。”写完,吹了吹墨水,令传舍的吏员,“悬於门外,与县人观之!”

谷阴五城不小,游完得半天,莘迩军政事务繁忙,就这半天看榜、亲自去见进士的时间还是挤出来的,自是不会再等到五进士游街完了,便与孙衍等离开传舍,孙衍等各归官廨,莘迩亦回莘公府。

到了府中,还没进堂,就有吏员拿着一道急报呈上给他。

莘迩边往堂中走,边问道:“这是什么?”

“南阳方面的军报。”

却便是桓蒙攻下雉县,进兵鲁阳,与秦军争夺鲁阳的那道情报。

莘迩止住脚,接过军报,打开来,看了一遍,沉吟稍顷,说道:“把士道、张兵部请来,去长龄家里看看,他的病若是好了些,把他也请来。”

羊髦是内史监,内史省在四时宫中,张僧诚是兵部尚书,兵部在中台,他俩这刚回自己的官廨,又要被莘迩请回来。朔方的形势已较稳定,因继高延曹、赵兴等带兵回来后,於前些时,张龟也回谷阴了。——杨贺之、邴播、安崇没有回来,他三人得了新的授任,杨贺之被任朔方郡丞,邴播得迁河阴护军、安崇得迁千人督校尉,两人暂划张韶帐下,三人都留在了朔方。

张龟是个文士,身子骨不比高延曹等,来回朔方一两千里,中间多为漠区,回来以后就生了病,已是在家养病多日。

那吏员应诺,候莘迩行往堂去,便赶紧喊了几个同僚,分头去请羊髦、张僧诚、张龟。

莘迩处理了几件公务,等了约半个时辰,羊髦等相继来到。

张龟是最末一个到的。

莘迩到堂门口接住他,搀他入到堂中,扶着他坐下,关心地问道:“长龄,身体如何了?”

张龟面容削瘦,脸色苍白,说话有点中气不足,答道:“差不多好了,就是胃口不太好。”

“等你痊愈,不能整天待着不动了,去趟朔方就累成这样,以后如果去的地方更远呢?公务之余,务要把身体练好。”

张龟苦笑说道:“明公,龟瘸着一条腿,马也不好骑,剑亦不好舞,还能怎么练呢?”

“我教你办法,闻江左故荆州刺史陶公,任官广州时,在州无事,恐过於优逸,遂早晚搬砖,你可仿之!”

莘迩说的这位“陶公”,就是那位江左之前的荆州刺史,他在广州居官时,日子清闲,而他是个有雄心抱负,存北伐中原之志的,故为免得没有体力於日后带兵征战,便每天早晚运砖百块,以锻炼身体。

骑马、舞剑,这类体育、军事活动,确是不适於张龟,但搬砖是没问题的,他知莘迩这是为他好,且那“陶公”虽与他一样,出身寒微,却是江左有数的名臣之一,莘迩以其人之例来教他,说明对他的期待诚然极高,他感激地应诺,说道:“明公不嫌龟残贱之躯,超擢恩用,恩遇之情,龟无以报!”

莘迩回榻坐下,笑道:“怎么无以报?现在你就可以报。”

张龟愕然,说道:“敢问明公,此话何意?”

莘迩示意侍从的吏员把那份南阳的军报拿给张龟、羊髦、张僧诚观看,说道:“这是桓荆州那边战况的最新情报,刚送到我手中。你们看看,看完以后有何想法,尽请畅所欲言!”

张龟明白了莘迩的意思,“现在你就可以报”,显是意为现在张龟就可以用他的智谋来回报莘迩的恩德,士为知己者死,这是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张龟的人生信条,他恭声应道:“是。”

张龟等三人相继看完军报。

羊髦最先开口,他俊秀的脸上露出思索的样子,说道:“明公,此报是十日前发来的,现下,桓荆州部必应是已至鲁阳,也许已经与从洛阳南下的秦虏交上战了。”

莘迩说道:“我也这样认为。”

“鲁阳的魏虏守军也不知有没有降於蒲秦,如果降了,城已为秦虏所占,那桓荆州攻鲁阳的此战,只怕会不容乐观,如果没降,则桓荆州还有与秦虏一争鲁阳的可能。”

“正是。”

“鲁阳是否能为桓荆州所得,关系到桓荆州底下来,能不能继续进兵洛阳。”

“然也。”

“而桓荆州能否进兵洛阳,又关系到蒲茂与慕容氏的邺城此战,蒲茂能否克胜。”

洛阳现是邺县得后方,如果洛阳遭到了桓蒙的进攻,那在北边围攻邺县的蒲秦部队肯定就不能全力地攻打邺城,就需要蒲茂分兵援助洛阳,如此一来,即便最终邺县仍会被蒲茂打下,但战争持续的时间势必也会被延长不少。

莘迩颔首说道:“不错。”

“而蒲茂能否打下邺县,或者说,他能否较快地打下邺县,则又关系到我定西有无充足的时间,来消化、稳固新得之朔方、南安两郡。”

羊髦思虑缜密,几句话下来,把桓蒙攻鲁阳的成败,推理到了定西新得之朔方、南安两郡的能否保住上边。莘迩听到这里,顾视堂中三人,说道:“知我者,士道也。士道所言,正我所虑。此亦正我才与卿等分别,又把卿三人请来的原因!”问道,“桓荆州若能打下鲁阳、进兵洛阳,倒也罢了;如他不能,你们说说,估计蒲茂何时会打下邺县?又朔方、南安两郡,当此柔然、拓跋倍斤蠢蠢欲动之际,咱们该采取些什么对策,以抗蒲秦的反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