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十七章 悔余犹恋栈 懊恼席上言

即鹿 第十七章 悔余犹恋栈 懊恼席上言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谷阴,中城。

随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实施,四时宫的内外最近扩建、新起了几座配套的官寺。

主要有四座。

宫内的两座,一个是在原先王国典书令等官的官廨基础上建起的内史省(中书省),一个是在原先的王国常侍等官的官廨基础上建起的黄门省(门下省)。

宫外近处的两座,一个是由原先的陇州牧府改造而成的“中台”,也就是“三省”中的“尚书省”,一个则是专门另起炉灶,给莘迩新建的理政办公之所。

莘迩的主要官、爵现下有三个:录中台(尚书)事、征虏将军、建康侯。

建康侯不说,爵是爵,官是官,爵位再贵,不掌权柄,不很需要专门的办公地方,莘迩家现即是建康侯府。征虏将军是有专门的办公场所的,即早先莘迩的辅国将军府,如今之征虏将军府,但将军府,顾名思义,乃是用来料理军务方面诸事的,因此“录中台事”此职,却是需得别有理政之地,左氏遂特地下旨,在中台东边的不远处,买了些民房,建成了这座官廨。

——之所以把之建在中台边上,缘由“录中台事”管的就是中台就这一摊,两座官廨离得近些,既方便了中台的官员向莘迩请示、汇报,也方便了莘迩能够随时召中台官员询问政情。

这座官廨刚建成不久,要说是有名字的,然因了莘迩如今的“权势滔天”,谷阴的士民却不呼其名,而将之称为“莘公府”。数日前,莘迩带着大批的属吏、随员,才搬进来。

因与中台相距甚近,站在中台的楼阁上,都能够看到其外、其内的一些场景,甚至可以听到那边的声音。

六月初的这天,顶着炎炎夏日,中台令麴爽挥汗如雨,拾阶而上,轻车熟路地登上了中台听事堂后的阁楼,扶住朱漆的栏杆,他掂起脚尖,用劲地往东边的这座所谓的“莘公府”瞅去。

一眼看到,莘公府门前高大的桓表外,笔直的石板巷道上,如同长龙也似的,排着何止数十上百辆的各类车辆,有简便的轺车,有风雅的牛车,亦有端肃的正式官车,其间且夹杂着马、肩舆等诸种的出行工具,总之,五花八门,形色多样。在车、马、肩舆上,或者旁边,顶着日头,沐着热风,坐满、站满了人,有的穿着夏季该穿的红色官服,有的帻巾大衭而已,或有那更加名士姿态的,大约是不耐炎热,索性脱去了外衣,光个膀子,拿着蒲扇摇个不休。

这些人等,都是等待莘迩接见,来向莘迩汇报、请示政务的各个官廨的吏员,那些车、马、肩舆,自便是他们分别乘坐的交通工具。

大家都在谷阴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大多相识,而且其中的世家子弟们,有的互相之间,还是少小为友,等待进府的空当,无事之下,少不了,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些闲话,纵是都压低了声音,汇聚一处,却也是一股不小的声浪,传到了中台楼阁上麴爽的耳中。

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听着那嘈杂的声响,麴爽回头,瞧了眼自家的府内。

中台是早前的牧府,占地甚广,比莘公府要大得多,但此刻,府外门可罗雀,偌大的府内亦冷冷清清,偶见有府中官吏出来,也是只影单行,却是半分也无法与莘公府的兴盛情状相比。

莘迩在他出任中台令后,於孙衍、羊髦、黄荣、张浑、陈荪等的联名推举下,就任“录中台事”时,他手下一人,劝他干脆辞了中台令,免得受莘迩制约的话语,油然於这时重新浮现,麴爽满是手汗的双手,下意识地攥紧栏杆,懊悔地叹了口气。

他身后一人问道:“明公,缘何无故喟叹?”

这人年三十余,相貌俊美,唯是头大,整个的身形看不起来略不协调,不是别人,正是麴爽的心腹卫泰。卫泰与麴爽是老乡,家也在西平,他跟随麴爽已有十余年了,初入仕就是应麴爽之辟,前在麴爽帐下做谘议参军,田居升迁为唐兴太守后,他继任长史之职,现任都官郎,是中台刑部都官司的主事。——都官,是刑部的四司之一,其职为管理俘虏、奴隶的簿录,给以衣粮医药,并审理其诉讼事件。换言之,都官司,主要管的是与俘虏有关的刑狱这一块。

麴爽不好实言相答,抹了下额头涔涔的汗水,顾左右而言他,说道:“天太热了。”

卫泰纳闷说道:“热,也不至於叹息啊。”

麴爽知其性格耿直,倒也不怪他刨根问底,但亦不乐他再追问,便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松开栏杆,往卫泰的衣服上擦了两擦,把手汗擦掉,说道:“……太热了!你看,出了多少汗!”

卫泰屈起手指,往麴爽手汗在他衣上留下的汗渍上弹了一弹,说道:“本来就是,这么热的天,这楼阁又高,愈发酷热,也不知明公为何三天两头的朝这里跑。明公,那咱们就回堂中去吧?明公换身衣服,我叫府吏多捧些冰块,给明公去去暑气。”

麴爽应道:“好。”

他恋恋不舍地再羡慕地望了一眼莘公府的盛景,心道,“我府中这般冷落,莘阿瓜那里却那般喧闹!我脸面何存?世嗣建议我辞掉中台令,以免使我之名居莘阿瓜下,现今看来,却是良言!我要不要从了他的此议?现在挂印辞职,会不会晚?……唉,中台令,显贵之职也,我若是就这么辞了?未免惜哉!”

世嗣,名叫裴遗,是麴爽的另一个心腹,辞掉中台令的建议就是此人提出的。

辞或不辞,拿不定主意,麴爽想要问问卫泰的主张,话到口边,深觉“己不如瓜”这件事太过丢人,加上令狐妍痛骂他的那日,卫泰就在他家中,乃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两下相合,他更是面子上挂不住,终究没能问得出来。

一阵喧哗从莘公府外传来。

麴爽顾首去瞧,见是一辆垂着帘幕的黑色牛车,顺着莘公府前石板路的侧边,大摇大摆地越过诸多排队的车辆、马、肩舆,径直往府中去。应是这辆牛车的插队举动,引起了等候官员们的不满,於是不少人纷乱叫嚷,喧哗之声即是由此而来。

麴爽精神一振,顿住准备下楼的脚步,饶有兴味地观看后续,等着看莘公府的门吏,那个曾於日前把他派去通告莘迩某件公务的属僚挡在了府外,要求其也得按序排队进府的魏咸,如何处置此事。

却没等来魏咸出面,牛车上的帘幕被掀开,车内的人向外露了个头,叫嚷之声很快就平息了下去。麴爽大感无趣,失望之余,叫卫泰的字,忍不住说道:“原本多温文尔雅的一个夫子!元安,你看看他现在成什么样子了!嚣张跋扈!古人诚不我欺,当真是近朱者赤!”

说完,挥袖下楼。

卫泰赶忙追上。

却那车内之人,露脸的时候,麴爽看得清楚,分明是傅乔。

傅乔现是中台的礼部尚书,论权职,仅次於三省的长吏等寥寥数人之下,位高权重,而且他是莘迩的亲信,他来插队,别的官员自是无话可说,纵然不满,也没人敢与他争执,因此他一露脸,嚷叫便就平息。

只是麴爽责他“嚣张跋扈”,实是责备错了。

傅乔之所以插队,不是因为他自恃贵重,也不是自恃莘迩亲信,他是因为有一件对他而言,头等紧要的人生大事,需要紧急向莘迩确认,故此才失了他一向的文雅气度。

牛车停在了府门外,傅乔下车,胡乱地给行礼於他的魏咸点了点头,急匆匆地入到府内。过了影壁,沿青石路,要非是府中的人太多,他几乎都要小跑起来了,总算是到了正堂。

堂中,莘迩正在与两个官员谈话,忽见傅乔进来,止住话头,笑道:“傅尚书来了?”

那两个官员,傅乔都认识,俱是刚从地方提拔上来的,一个来自建康郡,是莘迩任建康太守时的故吏麴经,现在黄门省任职;一个来自敦煌郡,其家乃为寓士,也在黄门省任职。

黄门省是主君的侍从机构,麴经两人大概是代表左氏、令狐乐,来向莘迩转述左氏对某项政务或某项打算推行的新政的意见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一个新制?三省六部制施行以来,虽因时日尚短,莘迩目前尚没有推出大的新政,但已经有几个重大的新政处在将近讨论成熟的状态,即将推出了。左氏临朝数年,对国家的军政大事,已从一窍不通,渐渐成长到了时有个人的见解,对於这些将要推行的诸项新政,她有不太理解或有独到看法的,在此时刻,自少不了或召莘迩入宫问询,或派黄门省的官员来与莘迩商讨。对此,傅乔是知道的。

傅乔强自按下急切的心情,说道:“明公在忙么?那明公先忙,我等下再来。”说着,向起身行礼的麴经和那个敦煌籍的官员回了个礼,就要退出堂外去。

莘迩说道:“就军府之设,太后有个疑问,我已回答过了。他两人马上就走,你不必出去了。”

麴经与那敦煌籍的官员揖礼告辞。

傅乔站在门边,等麴经两人出去,尽管心急,还是捺住性子,目送他俩走远后,这才快步到了堂上,凑到莘迩的案边,目注莘迩,手握成拳,嘴唇发抖,改明公之尊称,而为幼著之亲近,问道:“幼著,我昨晚是不是、是不是……,应承乞大力了什么?”

莘迩怔了下,笑道:“有没有应承,你自己都不记得了?”

“我昨晚酒多了!喝醉了!”

“老傅啊,唐胡联姻这事儿,你是清楚的,此乃景桓数日前的提议。景桓的此议,我认为是不错的。咱们定西唐胡杂居,鲜卑、羌、匈奴、杂胡等各种、各部的胡人众多,胡人的风俗、语言与咱们唐人不同,咱们就算再以仁义治之,说白了,彼此间总还有隔阂存在。想那且渠元光,我待他家何等仁义?他终是叛我而去!为解决此个难题,联姻确是个办法。

“唯是高门阀族,你亦是清楚的,别说胡人了,就是同为唐人士族,他们也是绝不与二流士族结亲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像你这样的我定西名士,勇於担当,出来给士流们做个表率了!”

傅乔越听,脸色越是苍白,语声颤抖,说道:“幼著,这些我都知道,你不要再说了。你只告诉我,我昨晚是不是?”

莘迩说道:“何止是你啊!我,昨晚不也答应了勃野,不日就将会纳他的一个妹妹么?”

莘迩没有直接回答傅乔的问话,可也等若是回答他了。

傅乔惨然说道:“幼著,勃野的妹妹,能与乞大力的妻妹相类么?我虽未见过勃野之妹,然勃野英俊倜傥,料其妹定也长相不俗,乞大力之妻,幼著,你我可都是见过的啊!其姐如此,其妹……,幼著,我,我,我昨晚真的是喝醉了!幼著,我能收回昨晚的话么?”

莘迩为难地说道:“老傅,昨晚席上,你答应大力之时,士道、异真、千里、景桓等人都在,勃野也在,当着这么多人,你许下的承诺,如何能够收回?且收回不难,一句话的事儿,可万一因此叫大力以为你是嫌他妻妹丑而出尔反尔,不免会伤了他与他妻、妻妹的自尊,事情传出,说不得联姻之策还没大举推行,就先被各部胡人说咱们以貌取人,来个适得其反!”

却是在几天前,针对莘迩希望唐胡一家,化胡为唐的长远政治目标,黄荣提出了联姻之策,乞大力的妻妹正好新寡,他就动了心思,想趁此东风,给他妻妹觅个唐士为夫,结果他相中的数人都婉拒了他,他遂於昨晚莘迩设的私宴上,向诸人把这番苦恼吐露了出来,傅乔那时喝醉了,毕竟他与乞大力是老相识了,两人相识於猪野泽畔,且也算是傅乔的患难之交,他热血冲头,义气冲云霄,乃竟自告奋勇,拍着胸脯承诺乞大力,说他愿纳乞大力的妻妹进家。

人喝多了,说话的话,办过的事,第二天酒醒通常会忘掉,是昨晚跟着傅乔赴宴的一个傅家奴仆,今天在傅乔醒后,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傅乔闻言之下,登时大惊失色,由是慌慌忙忙地跑来找莘迩,确定此事的真假。

乞大力的妻子不但黑胖,而且最让傅乔难忘的是,其唇上还长着浓浓的黑须,就如男子的胡须一般。其姐如此,诚如傅乔所言,其妹可想而知。

傅乔退后几步,跌坐侧边的榻上,说道:“幼著,这事没得改了么?”

莘迩摇了摇头,说道:“只怕改不了了。”看傅乔失魂落魄的样子,安慰他说道,“老傅,大力的妻妹你没见过,我是见过的,身形、身形……,身形圆润,是宜子之像。你把她纳入门后,没准儿能再给你生个大胖小子!多子多女,多大的福分,你又何必如此懊恼?”

傅乔喃喃说道:“我现有一子一女,已然足矣。多子多女?我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啊!”

莘迩笑道:“老傅,大力在谷阴市中开了个商铺,专售肉苁蓉。”

傅乔哭笑不得,说道:“幼著!”

堂外一人进来,莘迩、傅乔看去,见是中台兵部司的兵部郎唐艾。

“明公,张韶送来了军报一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