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十四章 轻骑趁夜东 贫道方外人(中)

即鹿 第十四章 轻骑趁夜东 贫道方外人(中)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在与温石兰部的漠中一战中,贺兰延年亲自上阵,负了点伤,左臂被柔然人的勇士用铁槌给打到了下,不过因有铠甲保护,伤得不重,没有骨折。

从十来岁从军起,直到现在,贺兰延年的军旅生涯已近三十年,三十年中,他受过的伤不知多少,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差不多二十年前。

那一年,刚臣服拓跋部不久的白部鲜卑,联合代北北部的一些敕勒等被拓跋部征服的部落,以及柔然人掀起了一场叛乱,贺兰延年当时跟从贺兰部的酋率,率领本部落的兵士,随时已接任拓跋大率之位的拓跋倍斤征讨白部。

白部是仅次於慕容、段氏、拓跋等数部的鲜卑大部落,部中本就民口众多,加上敕勒、柔然等联兵,更是兵强马壮,而那时的拓跋倍斤刚继任拓跋部的大率才没几年,威望不足,故是这场战争开战不久后,就陷入了僵局,打得很艰难。

最要命的是,於此之时,拓跋部的内部又起了一场政乱。

从附於拓跋部的诸部中,有一个本源出自匈奴的大部落,号为“独孤”,是前任拓跋大率,即拓跋倍斤兄长的妻族。在拓跋部中,因其尚处在母系向父系转变的过程中,故而大率的母族、妻族,凭借其娘家的力量,向来都有极大的参政、议政权,并在大率之位继承人的选择和确立上也有很大的话语权。拓跋倍斤兄长的妻子赵氏,——孤独部与铁弗匈奴等此类号称源自匈奴的部落一样,都是匈奴势衰之后,重组而成的新部落,因是亦与铁弗匈奴一样,部落虽号“独孤”,他们的酋率却不以独孤为姓,而是以赵为姓,那赵氏有个儿子,她是不愿把大率之位传给拓跋倍斤的,唯是她的儿子年少,胡俗素来是“立壮不立幼”,所以几年前拓跋倍斤继位的时候,她才隐忍未言,而现下她的儿子已经长大,十四五岁了,竟是在这个时候,她起了给儿子夺位之心,联手孤独部的酋率,闹起了“宫廷政变”。

却是多亏了拓跋部的另一个传统,母亲向来是支持儿子们相递继位的,——毕竟不管是哪个儿子继位,都是她的儿子,换言之,她都能以母亲的身份,掌握部落的权力,是以,拓跋倍斤的母亲,出自乌桓大部的王氏,联合本族的力量,加上拓跋倍斤幼弟拓跋勿的坚决支持,以及拓跋倍斤妻族贺兰部在关键时刻,选择站位拓跋倍斤的表态,最终才平定了这场内乱。

——内乱虽然平定,孤独部的酋率自称是秦朝的宗室之裔,血统高贵,其家在胡部中的影响力很大,而且其部战斗力很强,为了安抚他们,也是为了避免分裂,拓跋倍斤展现出了他的政治手腕,一边毫不留情地杀掉了他的嫂子赵氏,赵氏之子是他兄长唯一的儿子,因了他幼弟拓跋勿的求情,倒是没杀,但也流放於外,另一边,则既往不咎,不计“作乱”的前嫌,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当时那个孤独部酋率的儿子赵落垂,且给他父子以重用。当时的那个独孤部酋率已死,其子赵落垂现已继任了独孤部酋率之位,拓跋倍斤并在幼弟拓跋勿死后,把他封为南部大人,接替了拓跋勿的权位,统领代北南边的乌桓各部。此是后话,不必多说。

通过拓跋倍斤的手腕,内部的分裂得到了避免,以拓跋部为首的这个代北部落联盟的实力得到了保存,但是变故之后,人心到底是不能很快就收拾好的,於是在继续征讨白部鲜卑的战斗中,拓跋倍斤连遭失败。拓跋倍斤没有办法,只好向慕容鲜卑求助。慕容鲜卑便遣骑万人前去支援。得到了援兵,拓跋倍斤重振旗鼓,乃与白部鲜卑决战,希望能够一战获胜。

结果却没料到,战斗中,慕容鲜卑的部队不怎么听从拓跋倍斤的指挥,不但没有能顺利地击败白部鲜卑,且於战事进行到一半时,拓跋倍斤的中军都差点被白部鲜卑攻陷。

就在这个关头,贺兰延年脱颖而出。

他率领精骑百余,驰突冲阵,在猛攻拓跋倍斤中军的万余白部鲜卑骑兵中,三进三出,所向披靡,斩其小率、虎士数十,沉重地打击了白部鲜卑的士气,极大地振奋了拓跋部兵士的军心,遂一举扭转颓势,帮助拓跋倍斤获得了这场鏖战的胜利。

也正是在这场鏖战之后,贺兰延年进入到了拓跋倍斤的视线,被拓跋倍斤揽为了心腹,又在其后的历战中,贺兰延年不仅秉持了他的勇武,并且展现出了他出色的军事天赋,从而在拓跋部中的地位日渐贵重,以至今日,已是代北的第一名将了。——温石兰而下败於他手,可以说,他现在不止是代北第一名将,甚至可号称是塞外的第一名将了。

这场代表了贺兰延年人生转折点的一战,固是给他带来了日后的名声鹊起,可在数冲敌阵中,他也负下了严重的伤势。战后,他几次昏厥,吐血不止,差点就一命呜呼了,后是拓跋倍斤亲自献祭天神,自愿损寿,为他求活,并从慕容鲜卑那里求来了名医,方才把他救下。

比起那次的重伤,眼下的这点小伤实不值一提。

比起往年的历战,特别是二十年前那场生死攸关的大战,眼下这场奔袭朔方县的战斗,在贺兰延年看来,也不值一提。

只是此战的关系比较重大,关系到了代北以后的发展,所以贺兰延年才会亲自率骑往去。

杨贺之、张龟猜得不错,一直没有露面的贺兰延年的确是悄悄地率领兵,前去抢占朔方县了。

这不是贺兰延年的擅自主张,是他出代北、来朔方前,拓跋倍斤给他的密令。

骑於马上,感受着夏季夜风的凉爽,满头的小辫迎风招展,年已四旬的贺兰延年神色严肃,挽着缰绳,回想拓跋倍斤给他下达命令时的语气和有关为何下达这道命令的解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