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三十五章 骁骑有妙计 杨满咽苦水

即鹿 第三十五章 骁骑有妙计 杨满咽苦水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苟雄大败遁逃,被高延曹追击,他败军之将,如惊弓之鸟,高延曹所率的定西骑士虽少,才十余骑,他亦不敢与斗,留下了勿干长盛及三十来骑断后,他带着余下的亲兵,继续向东奔逃。逃出十余里,碰到了季和、且渠元光。他两人衣服整洁,浑然与脏兮兮、浑身臭汗的苟雄等截然不同,一看即知,他两个必是早就脱离部队,不知何时已在此处了,亦即难怪苟雄找季和问计时,遍寻他不得。苟雄是个知廉耻的人,因为这场战败是自己不听季和的意见而导致的,故是却亦无颜追究他“临战开溜”的罪过。两下会合一路,接着逃命。

直到了河阴县界,已是次日上午,仍不见勿干长盛追上,苟雄心知,他定是凶多吉少了。勿干长盛是他的爱将,战败加上爱将极有可能的阵亡,苟雄沮丧至极,然害怕张韶会再派遣追兵,沮丧只能暂且收起,他与季和等从大火已熄、成了一片废墟的河阴县城中穿过,循着来路,过虎泽,至曼柏,带上了留守曼柏的部队,再至沙南,又带上沙南的留守部队,在这里等了两天,复收拢到了数百随后自朔方县战场逃回的军吏、兵士,合计还有兵马不到两千人。

区区不到两千人,莫说其中多数皆是羸弱,便俱为壮卒,也是没希望“收复”朔方郡了。

苟雄听从了季和的建议,承认了此战的失败,决定先撤回并州。

於是? 便由沙南县东边的渡口,渡过黄河? 进入并州界内? 转往东南而行,过雁门郡,退至到了新兴郡? ——此二郡目前俱已被苟雄打下? 郡中有苟雄的部队驻守? 但两郡的驻兵都不多,苟雄从其中各抽了五百人,合计千人,军势略振。稍在新兴郡歇息了两天,苟雄这日接报? 说上郡太守杨满率其本部离开西河郡? 往太原郡疾行进发了? 大概两三天就会抵至晋阳。

晋阳是太原郡的郡治? 此县同时也是并州的州治。

苟雄大怒,说道:“杨满在西河待了小半个月? 迟迟不动,早不去太原? 晚不去太原!刚好我战败? 他就动了,率兵去太原!他娘的,这老羌摆明了是要跟老子抢攻克晋阳的功劳!”

西河郡、新兴郡皆与太原郡接壤,新兴郡在太原郡的北边,西河郡在太原郡的西边。

朔方郡战败一场,折损蒲秦的精锐数千,功过相抵,之前打下雁门等郡的功劳已不用再提了,打下晋阳的功劳若再被杨满拿去,那这回攻打鲜卑魏国的此场大战,蒲獾孙、蒲洛孤等等蒲秦上将各个捷报频传,俱有大功,却唯他苟雄,真的就将会是一无所获了。

别的事儿能忍,这事儿不能忍。

苟雄再次当机立断,做出了决策,下达命令:“立刻南下晋阳!”

季和蹙眉说道:“将军,我军而下连带羸弱,只有三千许兵。晋阳者,并州之州治也,并州虽多已为将军、杨太守攻克,而晋阳犹有慕容鲜卑的步骑三千。将军以三千不堪激战之卒,纵是兵发晋阳,恐也打不下此城,无法从杨太守手里抢下此功。”

苟雄怒道:“什么叫我从他手里抢?要非大王令我收复朔方郡,我他娘的早把晋阳打下了!明明是杨满这老匹夫,在从我手里抢功!老子去晋阳,只是拿回本该属於老子的东西!”

“可是将军,咱们兵马不足。”

“我自有妙计。”

苟雄率引此三千兵卒,当日拔营,南下太原郡。

太原郡的魏国守将名叫韩摩突。韩,不是鲜卑诸部的姓,此人族出匈奴的出大汗部,其先为南匈奴的单於后裔。其虽非鲜卑人,但颇为善战,且忠心耿耿,很得慕容暠、慕容炎父子的信任,故此得以镇守太原这座重郡。面对并州泰半沦陷,苟雄、杨满两路蒲秦兵马夹击的严峻形势,韩摩突果断地采取了收缩兵力,把全郡的兵马尽数集中晋阳,以固守后援的战策。

因了韩摩突这条固守待援的战策,杨满也好,苟雄也罢,率部进入太原郡后,都没有遇到什么阻击。先是杨满顺利地率部到至了晋阳城外,随后不久,两天后,苟雄急匆匆地引兵赶到。

杨满部的营垒已经筑成,杨满出营迎接苟雄。

两人於杨营的辕门外相见。

苟雄跳下马来,张口就是一句:“老杨,我有罪啊!”

杨满年有四旬,白白胖胖的,体格富态,没有著甲,头裹白帻,穿着件唐人的鹤氅,手持羽扇,足踩木屐,甚有雅将的风范,只观外表,任是谁也瞧不出,他其实非是唐人,而是羌人。

杨满说道:“将军何出此言?”

“大王命我收复朔方郡,我一时不慎,却兵败朔方县。奏呈大王的上表,我已遣人送去大王营中了,想来短则七八日,长则十来天,大王对我的责罚必就会下到!”

杨满摇扇说道:“胜败兵家常事,大王英明,肯定不会太过责备将军的,况将军身份尊贵,大王看在王后的面子上,也必不会对将军的惩治过重的。将军但请安心。”

苟雄说道:“大王向来奖罚严明,我这回大败,损兵折将,勿干长盛亦亡在战中,自知罪重。老杨,你就别安慰我了。”说着,伸手抹眼,竟是要掉眼泪的模样。

杨满吃惊地说道:“将军,你这是怎么了?左右不过一场小败,来日再打回去就是了!何必如此悲痛?”心里想的一句没有说出来,他想道,“你苟雄又不是没有打过败仗,远的不说,只秦州诸战,你不就输了好几次么?也没见你悲痛!朔方没打赢,怎生就此等作态?”

苟雄用力揉眼,把眼圈都揉红了,说道:“我悲痛不是为朔方之败。”

“那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长盛之亡!老杨,我先失啖高,继失长盛,啖高与我同乡,光屁股时我俩就认识了,长盛勇冠三军,是我所爱,他两个如今俱丧朔方。老杨,朔方真是我老苟的伤心地啊!

杨满心道:“原来如此!啖高、勿干长盛俱皆猛将,今皆死於朔方,苟雄等若是断折了一臂,为此难过,倒是可以理解。”

他说道,“啖将军、勿干校尉之亡,确然可惜!但事已至此,不能挽回,将军再是悲痛也无用矣,还是请将军节哀吧。现下朔方虽暂不能复,且待天王打下邺城,我大秦主力抽出了手来,以我胜军,击彼孤军,胜之何难!到那时,将军自可给啖将军、勿干校尉报仇。”

“你说来简单,换了是张牡战死,你能这般若无其事么?”

张牡在杨满军中的地位,等类勿干长盛在苟雄军中的地位,是杨满的猛将,自於此前攻打秦州的战中,杨满的养子杨伏奴被王舒望阵斩之后,於今杨满帐下最为悍勇的便是张牡了。

张牡跟着杨满一起来迎的苟雄,听到苟雄这句近似当面诅咒他的话,翻眼瞅了苟雄下,面色不愉,然其位卑,纵是不快,也只能忍气吞声。

杨满说道:“将军重情重义,下官钦佩。然为将军的贵体起见,下官愚意,哀恸不可过度。我帐中已备下酒宴,请将军入我营中,醇酒歌舞,或能稍移将军悲情。”

苟雄摇了摇头,说道:“我哪里有心思饮酒观舞!”

“那该怎么办才好?”

苟雄放下揉眼的手,问道:“老杨,你是诚心为我的贵体着想么?”

“将军千金之躯,国之依仗,下官所言,肺腑言也。”

“那这事儿也好办,就看你肯不肯了。”

“将军只管请说,下官无有不从。”

苟雄说道:“我部兵士多半损於朔方的此战中,老杨,你兵强马壮,分给我些罢!”

杨满瞠目结舌,说道:“这……”

“我就知你不是诚心为我贵体着想的。”苟雄斜眼瞧杨满,说道,“老杨,你不会是觉得大王这次会重重地责罚於我,觉得我将要失宠於大王,失权於朝中了,所以才口是心非的吧?”

杨满说道:“这怎么会!”

“那你就分些兵马与我吧!我不要多,你的本部嫡系,我一概不要,只要上郡兵!”

杨满家是南安郡的羌人豪酋,他的本部嫡系,是他本部落的族兵及南安郡籍贯的羌人,“上郡兵”,则是他军中籍贯上郡的唐、胡士兵。这两部分兵士各占了他全军比例的四成和六成。

也就是说,苟雄说得好听,不要杨满的“本部嫡系”,看似是只要杂牌部队,实则他要的乃是杨满部兵马的半数多。杨满全军差不多万人,六成就是六千步骑。

杨满岂会情愿?但听出了苟雄后一句话中的威胁语气,不由心道:“姚国攻河东、平阳郡时,与我有书信来往。姚国兵败身死,大王虽没有治罪於我,可难保不会对我深怀猜忌。苟雄是苟后的兄长,大王素信用者也,我若不答应他的索兵要求,万一他背后进谗,吾命忧矣!”

想到这里,他被迫说道,“将军如能因此稍减悲情,下官欣然乐意!”

苟雄大喜,说道:“老杨,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何时给我?”

杨满如吃黄连,装作痛快,答道:“随时都行。”

苟雄当即与左右将校说道:“随我去杨太守营中赴宴,明天我就把这些上郡兵分拨给你们。”

诸将校欢喜应诺。

苟雄嘴角带笑地顾看季和,他没有言语,可季和明白他的意思,是在告诉自己,这就是他弥补兵马不足的劣势,从杨满那里抢下攻克晋阳功劳的妙计。

杨满陪同苟雄入营,到了将帐,恭请苟雄、季和等先入。

张牡拽住了他的衣角,把他拉到一边,怒形於色地说道:“明公!骁骑强夺明公部曲,一下把明公部曲要走了大半,真是可恶!太过分了!将军怎么就答应他了?而且明公,上郡兵给了骁骑,这晋阳城,明公还怎么打下?此份大功,岂不是也平白让给了他?”

张牡是杨满的心腹,杨满不瞒他,叫他的小字,苦涩地说道:“猪儿,姚国与我通书信的事,你是知道的。大王所以未治罪於我,是因上郡东邻并州,我久牧此郡,得民心士望,大王担心杀我,会引起变乱,致使慕容鲜卑借机入侵故也。而今大王一路凯歌,邺县十之**会被大王打下,邺县既下,慕容氏的魏地就半为大王所得,上郡也就没了外敌,猪儿,你说大王到那个时候,还会再怕上郡生乱么?我的性命本已危矣!今日若再违了苟将军的索兵之求,得罪於他,他一旦再给大王进上谗言,大王必杀我无疑!是以我无可奈何,只好许之。”

张牡忿忿难平,说道:“败军之将,还有脸面向明公索兵!骁骑欺人太甚!”

杨满咽下苦水,说道:“莫再说了,随我入帐,给苟将军端上几杯酒,盼来日大王果追究治我罪时,他能为我说两句好话罢!”

杨满趁苟雄大败的机会,来打晋阳,倒非纯是为了争功,更大的缘故,正是因担心蒲茂秋后算账,所以迫切地想要得到一份大功,以权且算是“戴罪立功”,望可以由此保住性命,却是没有料到,苟雄不但随即接踵而至,并一见面就要走了他大半的兵马,但就像他对苟雄说的,“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别的办法,苦涩再多,自己咽下,还得强颜欢笑,把苟雄陪好。

杨满、张牡进到帐中。

一抬眼,看到苟雄大模大样地已是坐在了主位。

杨满按住怒不可抑的张牡,甘愿地坐入到了苟雄的下手。

苟雄拍着案几,说道:“老杨,你的醇酒、你的歌舞呢?”

杨满赔笑答道:“将军稍候,醇酒、歌舞马上就到。”

披着半透明罗纱的营妓,捧着美酒、佳肴,鱼贯入帐,奉与苟雄、杨满、季和、且渠元光、张牡等人。乐工罗列帐下,歌舞伎们花枝招展地就位,歌姬展喉,舞女献舞。

歌姬有戎女,有鲜卑女,也有唐女,无论种族,唱的都是戎人的歌谣,伴奏所用的,俱为戎人的传统乐器,横笛、琵琶、角之类。

先是唱了首敬酒歌,帐中诸人随歌声共敬苟雄一杯;继而,歌女们或合唱,或独唱,或一方装作男子,互相对唱,唱起了戎人悠扬婉转的情歌。

席间的季和早听惯了戎歌,可戎人的民歌何止成百上千,这会儿歌女们唱的,他多是头次听,细细听来,歌词与他以前听过的那些虽然不同,歌词的风格却无差别,俱是火辣大胆。

歌为戎语,译成唐话,正在唱的一首,大意是:“妹十七来哥十八,哥是蜜蜂妹是花。蜂扑花心把蜜采,妹是牡丹常开花”。

唱完一首,又是一首。

苟雄对歌舞没有兴趣,铜铃也似的眼睛睁大,从歌舞伎中挑出了三个漂亮的,唤来坐在他得身边,一边饮酒吃肉,一边上下其手。

酒到半酣,他兴致到来,且招呼杨满近前,要与之比个软硬,看谁雄风更强。

杨满读过不少唐人的典籍,做不出这样失礼的事,难堪之际,一个军吏从帐外进来。

“禀报将军,圣旨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