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四)

即鹿 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四)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高平郡,昌邑。

昌邑是高平郡的郡治,位在济水南岸,距离兖州的东大门,任城郡的亢父县只有六十多里地,在亢父之西,其间仅隔着高平郡的金乡县。可以说,昌邑是亢父的坚实后盾。

却那高平、任城两郡,为唐所辖时,本来是“国”,被分封给了唐家的宗室,而被慕容氏得了之后,便改为了郡。事实上,兖州这块地方,人烟稠密,相当富庶,不止高平、任城,包括东平、济北、鲁、濮阳等现在为郡的,在西唐时期,都是诸侯国。整个兖州,除了济阴、陈留两郡,其它各郡的赋税都按比例分与了唐家的宗室。从这个方面来看,唐家对他们的宗室,着实比魏主对他们的宗室要大方得多;只不过,这份大方并没有换来什么好处,西唐之所灭亡,诸王之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当年的诸王之乱,带头的那几个王不说,只这兖州的诸侯国,就亦颇有参与者。这是题外话,不必多讲。

昌邑县外的兵营里头,慕容瞻的帅帐之中。

三月初,这日,魏主慕容炎的旨令下到。

这已是慕容炎在短短的三日内,第四次给慕容瞻下旨了。

旨意的内容与前三道一样,唯是在措辞上有所变化,比前三道令旨更加严厉了。旨令的大概内容是:“贺浑邪率步骑五万,绕过任城郡,途径鲁郡北上,已入东平郡内,将攻济北。东平、济北频繁告急。此二郡如若有失,羯奴就将侵入中州,西过贵乡郡,百里而至邺城,则京师危矣!”如果说前三道令旨尚是询问的话,这道令旨就是质问了,质问慕容瞻,“大司马受朝廷信重,今引国家精锐驻高平,却坐视羯奴北上,不立即阻截,是何存心?”

看完这道令旨,慕容瞻恭敬地把令旨放到案上,揉了揉额头,望向帐外的天空,叹了口气。

“阿父为何叹气?”

问话的是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

这个青年虽是坐在胡坐上,但也可以看出,其个头高大,观其相貌,眉毛修长,双目有神,鼻梁挺直,嘴唇如似刀削,皮肤白皙,尽管依照鲜卑人的风俗,不似唐人扎髻,而是蓄发结辫,却也是十分的俊美。此人名叫慕容美,是慕容瞻的长子。

慕容瞻的年岁不算大,今年也就四十二三岁,但他结婚早,十三四的时候就娶妻了,且他虽是庶生,然大概因是幼子的缘故,却素得其父的喜爱,故此他的妻子也非出自寻常鲜卑贵族家,乃是鲜卑名族段氏之女,十八岁时便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慕容美。

与其父的偏爱幼子不同,慕容瞻倒是最爱他的这个长子。

帐中没有外人,只有他父子两个。

慕容瞻便示意慕容美过来看令旨。

慕容美就起身到案前,捡起旨文,粗略地看了一遍,皱起了眉头,说道:“阿父,前日不是已有上书送到朝中了么?阿父把不出兵阻截贺浑邪的缘由,在上书中讲得一清二楚。

“贺浑邪之所以绕过亢父,北入东平,是因为他被阿父的连环马阵所阻,打不下亢父,故他才会生出此计,明为作势攻打济北、威胁邺都,而其真实之目的,则正是为了调我军北上追击,他好野战取胜。我军如果冒昧追之,岂不恰好落了他的圈套?

“至於济北告急云云,济北郡内有阿父派驻的兵马万人,以此万众,攻之不足,守城有余,又何忧济北之安危?更无论邺都之安危!有此万人守御济北,贺浑邪部前进无路,他只有后撤,等到那时,阿父再出兵,趁机攻之,一战足可取胜!

“阿父在上书中阐明的这些东西,简单明白,朝中诸公怎么就看不懂么?”

慕容瞻又一次地叹了口气,说道:“不是朝中诸公看不懂,莫贺郎,是主上不信任我啊。”

“莫贺”,是鲜卑语,“大”的意思,莫贺郎,就是大郎。

慕容美在慕容瞻的诸子中排行最长,因是小字莫贺。

慕容美生气地说道:“先帝在世之日,主上就三番五次地与阿父过不去,……皇后与阿母也过不去,还诬陷过阿母!幸好先帝睿智,没有听信皇后的话,未治罪阿母。

“这些过去的事也就罢了,可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内有贺浑邪生乱,西有氐虏犯境,数召拓跋部遣兵援我,而拓跋倍斤拥兵不动,似怀异志,是东、西、北三面皆敌,唐儿亦很有可能会趁隙北上,此诚然我大魏存亡之秋也!主上却怎么还无中生有的,怀疑阿父?”

慕容炎做皇太子时,确实是与慕容瞻很不对付。

这也不怪慕容炎,要怪的话,只能怪慕容氏虽已占据中原数十年,然其唐化的进展一直曲折难前,慕容瞻之前的那位魏主倒是想大刀阔斧地进行唐化,最终却因触犯了鲜卑主流贵族们的利益而被推下了台,这也就导致其昔日游牧漠北之时的旧俗直到而下还泰半都保存着,其中一个就是“立君以壮”、“兄终弟及”。

固然单就魏国的皇室而言之,至少近二三十年,正常的传袭中,没有再出现过兄终弟及的事情,但其国内各个的鲜卑部落中,这种现象却还是比较常见的,也就是说,“兄终弟及”这种传统仍旧是得到大多数魏国之“国人”,亦即鲜卑人的认同的。

慕容瞻少小从军,在他至今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击柔然、灭扶余、征高句丽,几无败绩,论及在魏**中和民间的声望,他可是要比慕容炎高上太多了。——便是慕容暠,在死前,无论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不亦曾亲口道出,想把皇位传给慕容瞻么?

面对这么一个威望隆重的叔父,慕容炎怎能不狐疑不安。

慕容炎不信任慕容瞻,是因为慕容瞻的威望太高,他的妻子可足浑氏诬陷慕容瞻的妻子段氏,是出於另一个原因。

段氏所属的鲜卑段部,是鲜卑诸多部落中的一个头等大部落,今虽因战败,成为了慕容氏的附庸,可其部当年的声势,实比慕容、拓跋还要强大,段氏可谓是出身高贵,相比之下,可足浑这个部落就远不如段部。段氏的辈分又比可足浑氏高,是可足浑的叔母,由是,在过往的岁月中,段氏就不免时常地轻视可足浑氏,想那可足浑氏堂堂一个皇太子妃,自是孰不可忍,忍不下这口闲气,遂就有了诬陷段氏的事情发生,好在如慕容美所说,慕容暠晓得其中的内情,没有采信可足浑氏的诬告,未对段氏治罪,不过却也没有追究可足浑氏的诬陷之过。

慕容瞻心道:“莫贺郎说得不错,昔日种种,於下无须再提,而今我大魏风雨飘摇,正该上下齐心,主上却竟仍如往日,对我猜忌不信。唉,内忧外患,内忧外患啊!”

他扶住案几,站起身来,步至帐门,视线掠过帐外丈余高的大旗,望碧蓝天空中的白云朵朵,看了良久,不知在想些什么,也不知想到了什么。

跟立於慕容瞻身侧的慕容美只瞧见他的表情,先是凝神,继而憧憬,旋即低落,末了剑眉扬起,熟悉其父的慕容美知道,这是慕容瞻做出了决定。

果然,慕容瞻回转过身,对慕容美说道:“传令三军,留万人守亢父、昌邑,余者明日从我北上。”

慕容美大惊,焦急地说道:“阿父,既已知道贺浑邪侵入东平,就是为了调我军北上,如何还能中其计也?”

慕容瞻说道:“三天之中,四道令旨,足可见主上令我军北上的心意有多么的坚决。莫贺郎,我等身为人臣,主上的旨令不可违啊。”

慕容美说道:“阿父,不如再上书朝中一次?试试看能否改变主上的心意?”

慕容瞻默然了片刻,说道:“再上书的话,只怕主上的第五道令旨,就是要夺我的兵权了。”第三次叹了口气,说道,“兵权有否,我并不在意,唯是今我国中,我自问之,用兵胜过我者,无有矣!你适才说方今乃我大魏存亡之秋,此言甚是,换了别人代我掌兵,……莫贺郎,我信不过啊!贺浑邪是个善用兵的,其帐下之高力,敢战骁勇,我军一旦兵败,失陷的就不止是兖州、青州,只怕洛阳也会因之军心浮动,洛州不保。如此,我大魏恐将分崩离析!”

“那也不能……”

“没有什么不能的!”

“阿父,你太受委屈了!”

慕容瞻语气坚定,说道:“相较与国家的大事,我个人受点委屈算什么?”

“若果如阿父所料,贺浑邪设伏於道,或列阵於野,迫我军与之野战,如何应对?”

“咱们行军时谨慎一点,他便设伏,亦无用也。至若野战……”慕容瞻神色坚毅,说道,“高贺浑邪部的高力虽劲,只要我部署得当,也不是不能取胜。”

话是这样说,但如果真的野战,已然见识过贺浑邪部下高力禁卫战力的慕容瞻,还真是没有太多取胜的把握。他心头苦涩,不觉想道:“我慕容氏以弓马起家,而今却让那区区高力耀武扬威,真是愧对列祖列宗。”

翌日,慕容瞻亲率主力出营,北上东平国。

……

贺浑邪的部队已经过了东平国,进至济北。

济北国大体位於黄河的南岸,整体呈西南到东北的走向,境内共有五县。

从西南向东北,此五县分别是东阿、济北的郡治临邑、临邑南边的谷城、卢县,以及卢县南边的蛇丘。济水纵贯济北国,东阿、临邑两县在济水北岸,余下三县在济水南边。东阿、谷城、蛇丘都与东平接壤。

就在慕容瞻兵入东平,将至谷城的时候。

谷城县境内,占地数里的贺浑邪大营外,原野之上,贺浑邪部与刚赶到不久的贺浑豹子部,於各级军官的指挥下,伴着旗帜、战鼓的命令,在进行一次列阵的演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