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计破铁浮屠(中)

即鹿 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计破铁浮屠(中)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听了那将的回答,原来这数唐人竟是洛阳附近乞活军的首领,蒲茂顿时喜悦。

伏拜行礼的那几个乞活军的首领,各报姓名。

适才引起蒲茂注意,壮硕魁梧的那人最先开口,沉稳地说道:“小人李基,拜见天王。”

余下三人,跟着把自己的姓名道出,几人中个头最矮的一个叫做王农,——这人的个头是真的矮,至多五尺上下,与在场诸人一比,宛如小人国里的小人,不过虽然矮小,行止却极矫捷;另外两人是兄弟两个,却便是从贺浑邪营中杀出,投至洛阳乞活军中的冯太、冯宇。

这李基,就是洛阳乞活军的军帅,王农,则是李基帐下头名的悍将。他两人的名字,便是常年在咸阳的蒲茂也是曾有闻知的。至於冯太、冯宇,他们兄弟是新投到洛阳的,尽管因为两人各有擅长,得到了李基的重视,但名声尚未远扬,蒲茂却是没有听说过他俩。

没有听说过冯太、冯宇不打紧,知道了眼前此魁梧健硕的男子便是洛阳的乞活帅李基,蒲茂欢喜不已,他亲自上前,把李基扶起,又叫王农等三人起身。

蒲茂和李基两人的个头相当。

蒲茂上下细细打量,说道:“君即李僧施耶!久闻君之大名矣!君可知否,我前日还专门遣人去洛阳山中寻君,却未料到,遣出的人尚未回来,君竟翩然已至!”

僧施,是李基的字。

李基生了两道浓眉,国字脸,相貌堂堂,应是久在山中居住、饱受风吹雨打之故,皮肤显得很粗糙,但这点粗糙,不仅无损於他的外表,而且还给他增添了几分朴质的气息。

也难怪蒲茂这般高兴,李基的名头实在是太大了。

他堪称是现今活跃於魏国的各支乞活军中最有名气的一个军帅。

要说起来,而下魏国各地的乞活军分支着实不少,名帅亦颇有之,可为何偏这李基名声显赫呢?这要从乞活军的起源讲起。乞活军从有以今,他们的活动范围虽然主要是在河北、中原一带,但他们一以贯之的对外称号,全称却是“并州乞活”,此乃是因为,最初的乞活军成员,实都是从并州逃难而到河北、中原的。

近百年前,天下放乱之际,匈奴赵氏正盛,攻侵并州,大肆屠杀劫掠,并州的百姓走投无路,为了讨一口饭吃,遂在当时的并州刺史之统带下,约有百姓及官吏、士兵两万多户逃至到了冀州。这两万多户,差不多十来万男女,就是乞活军的前身。

从那时到现在,乞活军起起落落,有过风起云涌、声势浩大的时候,也有过如现在这般,声势稍小的时候,但无论浩大或小,他们各支的首领和各支的基干力量,却仍都是那批从并州逃难到冀的并州人之子孙后裔,故此“并州乞活”的这个名号,一直没有改过。

李基的名头之所以在目下的诸支乞活军中最为响亮,其缘故就在於此,他的祖上,即是那位领着并州人逃难就食到冀的并州刺史。换言之,乞活军就是他的祖上一手带出来的,要把乞活比作一个势力集团的话,那么李基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和领导者。

当然,这个继承人、领导者,只是名义上来说,放到现实中,早已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自从李基的祖上战死,为匈奴人所杀之后,乞活军的内部便在本集团的前途该何去何从、该以何地为根基上,起了严重的分歧,分化成了好几个的团体,后遂在各自首领的率领下,根据不同的判断,各奔前路,分去了冀州、中原的几个郡,其中尤以广宗、陈留两地为两大中心。匈奴赵氏灭亡,慕容鲜卑崛起,历经赵氏、慕容氏持续不断数十年的攻剿,时至如今,且连那陈留这个昔日的中心都没能保住,——因是也才有了被迫迁至洛阳的这支立李基所部的乞活,更就不必说什么继承人、领导者了。

但说回来,尽管如此,至少在名气上,李基的名头还是超出在诸个乞活军帅之上的。

李基半弯着腰,状态恭谨,说道:“小人鄙陋,贱名何足以污天王清听!天王遣人去山中找小人了么?小人却是不知。小人今冒昧前来,是因为仰慕天王仁德的美名,慕容氏暴虐无道,河北士民苦之久矣,闻天王率王师来伐,无不欢欣雀跃,小人故从众意,特来拜见天王。小人虽是粗陋,略知洛阳虚实,敢请献绵薄之力,助天王攻克洛阳。”

就如刚才所述,这乞活军的前身虽是难民集团,底子是是流民武装集团,但组成乞活军的成员是相当复杂的,有百姓、有士兵,也有落魄的贵族、旧时的官吏、地方的豪强、郡县的士绅,故是乞活军的后裔们,依其祖上身份的不同,传至现在,在学问、见识上也各有不同。

李基的祖上是并州刺史,不折不扣的唐室重臣、士族名流,虽是流落山东,其家学未断,因此李基身为“乞活”的军帅,听起来好像是叫花子的头领似的,且其谦虚自己“鄙陋”,然其人却是颇有文化修养,待人处事,说起话来,一点也没有粗野之气。

蒲茂开心地说道:“我的仁义之名,你们也听说了么?”

李基说道:“天王之仁义,播撒海内,基等虽在洛阳,岂会不闻!”

蒲茂顾视孟朗,感慨地说道:“诚如李君所言,慕容暴虐,而何止慕容暴虐!自匈奴起乱以来,近百年间,河北当权者,尽以残民为事!孟师,我独以仁义之道而行之,以抚养万民为己任,於今观之去,却是已有成效了啊!”

孟朗何等聪明,一下就听出蒲茂的这番话,既是自许,也是在暗示他,不要再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总盯着姚桃这些降将,搞出些金刀计这类的幺蛾子了,同时,大概还有为“因不听孟朗杀了赵氏父子的建议,赵兴终是反叛”这事儿给蒲茂自己做出开脱的意味,便说道:“大王英明神武,洞见秋毫,上识天命,下知民意,古之贤圣、明君,不过如此!”

蒲茂摸着胡须,笑了一笑,把目光转向了王农,如果说他看李基的目光是充满了喜意,那么他这会儿看王农,其目光则就透出了些许的好奇。

他问李基,说道:“这位王农,可就是那个王石奴么?”

李基答道:“正是。”

被蒲茂点到了自己的名字,王农不似李基那般恭谨,抬头挺胸地站立着,个头虽矮,却一副骄傲的姿态,如同站在泰山的顶上也似。

蒲茂啧啧称奇,说道:“闻鲜卑军中传言‘千军万马,当避王石奴’。王君之名,可谓威震鲜卑矣!却不意身形如此矮小。”

王农昂昂然地说道:“农身形虽矮,志可吞天!”

蒲茂拊掌称赞,说道:“真壮士也!”

营外非久谈之所,蒲茂便不再观察敌情,邀请李基等人从他一起,返到营中,入帐欢叙。

李基这回从洛阳山中来,不是只带了王农、冯太、冯宇三人的,他山中的部曲,他带来了大半,约有三千余人。蒲茂就叫他在秦军营垒的边上,另筑营地,暂且驻扎。

当晚,蒲茂摆宴招待李基诸人。

次日,蒲茂下旨,任李基为了一个四品将军,任王农为了一个五品将军,任冯太、冯宇兄弟为将兵都尉。将兵都尉,也是五品,位在将军下。

四品、五品,都不是低职,可见蒲茂对李基等人的重视。

却是就在蒲茂任命他们几人官职的旨意才下,王农就闹出了一桩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