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三十七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五)

即鹿 第三十七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五)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与武都、阴平接壤的蜀郡共有三个。

分别是汉中、梓潼和汶山。

汉中郡在最东边;梓潼郡(绵阳)在中间;汶山郡在最西边。

其中,汉中主要是与武都接壤;梓潼、汶山主要是与阴平接壤。

三郡之中,莘迩已经定下先攻汉中。

这是因为,梓潼郡在三郡的中间,一旦有事,汉中、汶山皆能驰援,或会陷入苦战,而且便是打下,东西两边都是敌人,也不利於守御和进一步的战事;而汶山郡的位置太过偏西,无助於改善定西秦州部队与蒲秦天水郡等地驻兵的攻守态势。

从地理形势上看,三郡之中,也是汉中最为要紧。

汉中郡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如能攻占此地,不仅会在短期内,极大地改善秦州的境况,并且放眼长远,也会大大地有利於定西。

汉中郡的北及东北边是蒲秦的扶风郡、始平郡和蒲秦的都城咸阳,之间以秦岭为阻隔。

如果从蒲秦进攻汉中的话,首先面临的就是山势险要,横亘达千余里的秦岭山脉,可供选择能够通行大军的行军路线寥寥可数,只有子午道、褒斜道等几条山谷间的通道而已。

前代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蜀中也有割据势力,当时还没有统一南北的成朝,数次进攻蜀中,皆因道路险阻,失利而还。

后被追谥为成武帝的,成朝实际上之开国天子,在一次攻打汉中不克以后,於很长的时间里,每回忆起那场战争,就会对臣属感叹,说:“南郑好比天狱,中间的斜谷道就像是五百里的石穴。”褒斜道,北口叫斜,南口叫褒,斜谷道,即褒斜道北边的一段。天狱,是兵法中对几种险要地形的命名,“山中之高,谓之天柱。泽中之高,谓之地柱。高中之下,谓之天狱。下中之下,谓之地狱”。可见褒斜道易守难攻到了何等程度,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至於子午道,民间谚云:“山川险阻,黄金、子午”。黄金,说的是黄金谷,位处在汉中郡郡治南郑的东边百十里外;子午,讲的就是子午道。

总而言之,由北边进攻汉中郡,在汉中有备的情况下,那是难之又难。

但若从西边的武都进攻的话,避开了秦岭的大部分,虽也需要翻山越岭,穿行山道,然而相比之下,却是容易一些。

武都郡治城外的军营,大帐。

莘迩笑对令狐曲说道:“我从陇西郡入武都郡以后,沿途观察,注意到所经的县、乡里边,被拆掉了不少坞堡,大大小小的加在一起,少说也有三四十余之数。将军把武都治理得不错,不负录事氾公、郎中令陈公诸人的举荐。待我旋师回朝,我会上书朝廷,请求给将军表彰。”

那些被拆掉的坞堡,大多是戎人大豪所筑,也有部分属於本地的唐人豪强。

令狐曲到任秦州、武都以来,确是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一边重用李亮等已经任职在其帐下的秦州大姓中人,一边延揽当地的戎人酋豪、小率和唐人中的才勇之士,收买、分化、打击,诸般举措齐下,时至於今,武都郡内的冉兴余孽、不臣戎率,基本已被他收拾得差不多了。

令狐曲身为建武将军、督秦州三郡军事、秦州刺史,领武都太守,论及官品、权势,现在绝对算得上是定西上等的实权人物了,然在莘迩面前,却甚是恭谨。

他谦退地答道:“曲德薄能劣,这些都不是下官的功劳,全是多亏李亮、马辉诸君筹谋划策,身先士卒,乃得破灭郡内坞堡总计一百三十七,斩俘奸猾反悖的戎酋、唐豪四十二。”

莘迩说道:“李亮、马辉?”望向帐中的众人,问道,“此二君可在坐中么?”

帐中坐了三十多人,除了随从莘迩至此的文武官员以外,令狐曲的府中大吏亦都在。

令狐曲答道:“在。”

便为莘迩引荐。

两个坐在帐中末席的军官起身,冲莘迩行礼。

莘迩看去,见这两人,一个身材魁梧,小眼有光,一个中人身形,举止矫捷,阻止了他两人的自报姓名,笑道:“你两位且先莫说名字,让我来猜上一猜。”指着那身材高大之人,说道,“卿必李亮。”指那中人身形的人,说道,“卿故当是马辉。”问他两人,“我猜的可对么?”

马辉生的一张赤脸,大概是才蓄须没有几年,胡子还不很长,颔下一部短髯,说话的声音有点尖锐,如同利器在石面上摩擦。他说道:“下官正是马辉。明公端得慧眼,一猜就中!”

李亮斜了他眼,心道:“没文化就是没文化。此处能用‘慧眼’么?慧眼识英雄,你是在夸莘公,还是在夸你自己?”却没有寻词拍莘迩的马屁,只平平无奇地地回答莘迩说道,“下官李亮,拜见明公。”

莘迩笑道:“李君与马君的大名,其实我已是久闻了。特别是李君,上次中尉攻灭冉兴,李君功劳大焉。中尉还都,多次与我提及到过李君的功勋事迹,我是久思与李君一见了!”又笑对马辉说道,“君投军中,至今还不到一年吧?而马君骁勇的名声,我在王城也已有闻了!”

马辉家是武都本地,武都在冉兴治下的时候,地方不宁,境内的唐、戎百姓经常发生斗殴、火拼和互掠,他为了自保,起先聚集族人,筑坞御外,后来麴硕攻冉兴,他那时就起了投定西之意,但旋即,麴硕退兵,於是只好罢了;到了麴爽攻冉兴,他这次抓住时机,果断来奔,

唯因麴爽所用的,多是麴家的旧将,他挤不进去,没能得到大用;再后来,麴爽率部凯旋,他就被留给了令狐曲。令狐曲求才若渴,看重马辉的武勇,遂对他大加提拔。

李亮、马辉没有想到莘迩居然对他两人的经历这般清楚,都是不觉感动。

李亮说道:“贱名怎敢污明公耳!明公谬赞,亮,惭不敢当。”

马辉说道:“辉,不过是个武夫而已,建武将军不以辉愚陋,厚加亲用,辉只有以奋勇杀贼作为回报!”慨然地向莘迩请战,“明公今伐汉中,辉敢请为明公马前卒!”

坐中一人咳嗽了声,笑语温和,说道:“马校尉精忠赤心,可嘉可叹。这次伐蜀,明公已有定策,以高将军佯攻沔阳,振武将军围攻褒中,而明公率北宫将军、秃发校尉等主力,奔袭南郑。马校尉在振武将军的麾下,想来定是可在褒中一战中,为明公立下大功!”

说话的是令狐京。

能於此时坐在帐中的,都是莘迩、令狐曲手下的高级官员,没有一个傻的。

听完了令狐京的这句话,唐艾瞧了他眼,嘿然心道:“令狐京此话,听来婉转,究其心意,却明明是防范明公如水火,生怕他兄长令狐曲帐下的悍将马辉被明公要走,弱了令狐曲的兵势。嘿嘿,我虽然向来不怎么留意政局,但令狐京、令狐曲兄弟,与氾宽、陈荪联手,有与明公作对之意,我却还是知道的,如今看来,一点不假!”

转眼看了下莘迩,只见莘迩不动声色,如似没有听出令狐京的话意一般,唐艾忍不住又想道,“也是怪哉!明知令狐京、令狐曲与自己过不去,明公此番伐蜀,却为何还要特意上奏朝中,把令狐京辟除为了帐下的参军?伐蜀不克,也就罢了;如能打下汉中,令狐京身在军中,少不了一份功劳,明公这岂不是在‘资敌’,是在平白无故地帮助令狐京获取更高的声望么?”

百思不得其解。

唐艾的兴趣不在政治,想不明白,也就算了。

他摇着羽扇,打断了莘迩与马辉、李亮的闲聊,顺着令狐京的话头,说道:“明公,我军抵至武都的消息,应该很快就会被汉中等郡闻悉。西攻汉中,虽较北攻为易,然亦有叠嶂为阻,艾之愚意,不宜在武都停驻过久,歇息个三两日,让兵士们恢复恢复体力,就可西进急攻了!”

……

袁子乔与周楚领兵两千先行,出了荆州地界,入到涪陵郡,郡中已经备下了为数众多的船舟,两人带着部队改走水路,一路扬帆乘船,顺着长江西行。

涪陵和涪陵西边的巴郡、江阳郡,早年被庾哲遣兵打下,现在归属江左朝廷。三郡之内,皆无敌人。袁子乔、周楚却是畅通无阻,不数日,兵至巴郡的郡治江州(重庆)。

行军到此,进兵成都的路程已经走了大半。

从巴郡再往西,仍是顺长江而行,向西北方行大约两百里,即是江阳郡的郡治江阳县。再从江阳,顺长江继续往西,大概三百里,则便是犍为郡的郡治武阳县了。

蜀中李氏的京城成都就在武阳的北边,两地的距离仅有百里。

袁子乔和周楚商议过后,决定在巴郡等候桓蒙。

整个荆州和属桓蒙督下各州的唐兵总数,差不多有三四万步骑,毕竟较以蜀中,北边的魏国才是江左的首要大敌,尽管袁子乔判断,魏国不会进犯,可也不能把所有的部队都调来攻蜀,而且不但不能把所有的部队调来攻蜀,对魏国的防御且仍是重中之重,是以,此回伐蜀,桓蒙总共出动的兵马,只有万余人,其中还有数千乃是乙兵,精锐的战兵实际只有万人上下。

——江左朝廷迟迟不给桓蒙请战的上表以答复,除掉政治原因,放到军事层面来讲,朝中执政大臣们的顾虑有两个,一个是蜀中险远,另一个,就正是桓蒙能用的兵马太少。

区区万人,就敢伐蜀,行灭国之战。

袁子乔对伐蜀形势的分析虽然出色,但作为主官,如果战败,就要承担全部责任的桓蒙,其之胆色,更是了得。

桓蒙领着主力八千余人,加上两万多的乙兵、役夫,共三万余部曲,并辎重车辆数千,浩浩荡荡,缘袁子乔、周楚经过的道路,从后而行,落后袁子乔、周楚了四五天的行程。

在涪陵郡上船以后,这天,将到巴郡。

两岸高山对峙,岩壁陡峭,时入初冬,草木尚未凋零。

立於船头,入目尽是翻卷的浊流,腾波迅疾;红、黄、绿各色,染遍双岸;十余艘战船居前开道,上千艘的大小舰艇环绕跟从,桅杆林立,白帆映日。

桓蒙裹帻大氅,手捉羽扇,状若文士,於诸多谋佐、将校的簇拥下,四顾罢了,举目朝向侧边的山崖,那山连绵不断,高立百仞,仿佛天悬,从船中仰望,只感要从两边压下来也似。

想到战前谋议时遇到的层层反对意见,和筹备作战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再由此想到,巴郡将至,这场攻灭蜀国的战争即将打响,是会打赢?还是会失败?很快就能知晓。

桓蒙心有所感。

他眺望天际,对众人说道:“去年冬天,我乘雪欲猎,道遇王、刘诸君。刘君戏弄问我‘老贼欲持此何作?’因见我戎装,挟弓矢故也。我当时捉弓,答以‘我若不为此,卿辈亦哪得坐谈?’诸君,清谈固雅,然方今神州沦丧,北地凌迟,欲复我华夏,还是需得疆场决战!

他辞色奋扬,遥点远近,慨声说道,“蜀地险绝海内,诚言不虚!然李氏不灭,我朝就不能倾力北伐。三峡再险,成都再固,为光复神州计,伐蜀势在必举!”复观群山、江水之险,顾与群臣,振袖挥扇,喟然叹道,“噫吁!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

要做忠臣,就不能瞻前顾后,不能贪生怕死!

滔滔江水之上,劲风扑卷衣襟。

从侍桓蒙左右的孙胜、周抚、程无忌等人,闻其言论,观其形色,俱是心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