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四十七章 陇西多健将 张韶小特色

即鹿 第四十七章 陇西多健将 张韶小特色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出海头城,北过库鲁克塔格山,总计行程四百多里,先到柳中,此地是西域长史的旧时驻地,再行不远,即是戊己校尉部屯驻的高昌城(吐鲁番东)。

高昌一带便是后世的吐鲁番。

这一区域四面环山,形成了一个东西横置,状若橄榄的盆地。外部是山,山内是戈壁砾石地带,环绕其中的则是绿洲平原地。此地昼夜温差甚大,降雨少,大风频繁,非常干燥。

高昌向西北不远,有座壁垒,名叫交河。

此交河壁,始建於秦时,延用至今,乃是夏人在西域北道的一个要塞,现在与高昌城成掎角之势,护卫着戊己校尉部的辖地。

交河向西是焉耆,焉耆再往西,就是龟兹了。

戊己校尉张韶常年生活於这样日照强烈、气候干燥的环境中,被晒得通红。

他方头大耳,相貌挺端正的,唯是身材肥胖,大肚便便。

第一眼见到他,莘迩就想到了乞大力。乞大力已够胖了,张韶比他还胖。不过虽然胖,皮肤并不松弛,至脸上看起来还是紧绷绷的。来西域前,莘迩了解到张韶“善於骑射”,今观其人其形,心里不禁浮.asxs.怀疑,想道:“以他这身材,只怕连寻常的战马都驮不动吧?”

跟着张韶一起的,有个七品印绶的军官。

这个军官是伊吾都尉。

伊吾(哈密市西)在高昌的东边,距高昌不到五百里。

夏人在伊吾屯田的历史很久了,但直到成朝时期,才单独设立了伊吾都尉一职。与西域长史、戊己校尉相同,这百余年来,此职亦是时设时废。令狐奉的父亲时,和西域长史、戊己校尉一块儿,把此职也给重建了。

现任的伊吾都尉姓隗,叫斑。

他的这个“隗”,与夏人的“隗”不是一回事,又是一回事。

不是一回事者,他之此“隗”乃是胡姓,出自敕勒,即高车族。又是一回事者,夏人的“隗”姓,觅其起初之来源,其实也是出自北胡,本乃狄人之姓;而高车人,即是古赤狄之余种。

也就是说,隗斑与夏人中姓隗的,他们千年以前的祖先是共同的。

西唐时,隗斑的祖上迁居高昌,经过唐化,渐成为了当地的豪族,出仕郡县的甚多;令狐氏建立定西之后,隗斑一族虽不能与内郡的大姓相比,族中人为官、从军的也着实不少。隗斑早年曾在陇东的湟河郡任过军职,数经转迁,到离他家乡不是很远的伊吾,任了都尉。

高昌这块地方,处於陇州和西域之间,居住在当地的百姓既有唐人,也有胡人。唐、胡混杂的情况远比陇州内郡为重。便在数十年前,此地的通行语言还是有唐话、也有胡语,但就像隗斑的祖上一样,面对绚烂先进的唐人文化,大多的胡人都或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了唐化。

目前,高昌尽管仍有胡人操胡语、用胡文,但其主流的唐化程度已经很深了。

如果不说隗斑是高车人,莘迩、羊髦等就都完全看不出他与夏人有何相异。

隗斑的年纪比索恭、张韶都大,五十出头了。

年齿虽较高,他披着铠甲,按刀立在张韶身后,却是腰杆笔直,胡须已然出现了花白色,然不损其威,反增其壮。

张韶、隗斑拜见过莘迩,给莘迩介绍随从他们同来迎接的十余人。

这些人都是他两人帐下的中高级军吏。

好几个在王都少见的姓氏出现在了他们的其中。

有姓阚的,有姓童的,有姓顿的,有姓阎的,等等。

此俱是高昌、敦煌的大姓。

莘迩亲切地接见他们,半点无有架子。

观此诸辈,应是从军日久之故,个个身体强健,举止矫捷。

他不由心道:“王都、陇西,两个天地。王都里头,阀族称大,子弟风流;陇西边地,豪强称雄,子弟尚武。如论文采、理政,陇西的豪族固逊於阀族;而疆场陷阵效死,阀族何及豪强!”又想道,“我这趟西域是来对了。只要我举措得当,看来不但可以得到海头、高昌、伊吾的三支部队,并且能够借此,收揽到一批可供我驱使,用於沙场的能战将校。”

想及此,莘迩来脸上的笑容越发地和蔼可亲,言辞也越发地谦虚亲热。

张韶等人当晚设宴,招待莘迩、索恭、北宫越等。

在海头的时候,索恭只是设宴款待而已,张韶比索恭会来事儿。

是夜宴罢,他弄了两个西域美伎,剥光了,用锦被卷着,给送到了莘迩的住处。

美企是被四个婢女抬着送到的,婢女中领头的拜倒地上,转述张韶的话:“家主说,陇内虽不乏胡婢,然高昌尤多。这点鄙地的小小特色,难表心意。敢请将军笑用。”

不止莘迩,羊髦、张龟、北宫越、索恭、隗斑等头面人物,也都收到了他的这份“小小特色”,可谓面面俱到。只不过,比不上莘迩的一下两人,羊髦诸人各只收到了一个美婢而已。

食色性也。

一顿酒宴,数个美女,次日再见,北宫越等与张韶的关系竟就好像亲近了许多。

部队在高昌休整了两日。

派到焉耆、龟兹的斥候归来,汇报了两国国内的情况。

焉耆国内混乱一团。

龟兹王紧急下令,把城外的百姓悉数纳入城中,看架势,是要做顽抗了。

莘迩召集诸将、谋臣,商议用兵的方略。

大家七嘴八舌,各表己见。

隗斑抚着胡须,建议说道:“兵贵神速。龟兹王已经在做备战,窃以为,最好不要给他充足的时间,不如立即起兵,杀攻其国!”

莘迩以为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张韶手摸肚皮,献策说道:“焉耆是个小国,将军今统王师雄兵至,料焉耆必不敢反抗;又,焉耆往常备受龟兹的欺凌。综此二条,末将陋见,以为焉耆似不必急伐,可先遣使招降之。其如降,则省了一场攻战;其如不降,灭之不晚。”

莘迩从善如流,也接受了他的意见。

诸部兵马合拢,计步骑两万余,於次日出发。

未至焉耆境,使者已然归来,禀报说道:“焉耆王闻王师讨龟兹,喜不自胜,自请从军。”

不但降了,还愿意出兵助莘迩的声势。

索恭、张韶皆地头蛇,对西域诸国的情况比莘迩清楚,两人的两条献计,都是宣告成功。

入到焉耆,莘迩严令部曲,沿途不许骚扰百姓。

兵到焉耆王城外。

深目高鼻,须髯茂密的焉耆王引臣属迎接,说着流利的唐话,口称臣,五体投地地下拜。

焉耆没多少胜兵,凑出了千余人从征。

莘迩为了宣示华夏是个礼仪大邦,从来以德服人,遵从春秋古义,役其兵可也,不用其王,没让焉耆王跟着,仅留用了他贡献的部队,将之交给张韶统带。

出焉耆,过尉犁,行不多远,到了龟兹境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