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诸天冥海 > 第一百五十六章 文和乱武

诸天冥海 第一百五十六章 文和乱武

作者:枫海明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4:12 来源:笔趣阁

被赵空一番夸赞,贾诩依然无动于衷,嘴角挂笑,一言不发的看着赵空。

一口干了酒坛里剩下的酒,赵空收起脸上的笑意,认真的对贾诩说道:

“文和先生,陈某是半个武人半个修士,甚至还背着反贼的名头,所以历来说话不喜欢绕圈子。”

“这次陈某不远万里来到凉州边地,就是为了请文和先生助我,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笑了笑说道:“武人、修士、反贼,这三个身份组合在一起,阁下因该是黄巾军中的某位渠帅吧。”

对于贾诩的猜测,赵空没有否认,点了点头等对方继续说下去。

“黄巾军中姓陈的渠帅,貌似只有丹阳黄巾军的陈败。”

“据说这位陈渠帅行事风格有些特立独行,短短几个月里,就将丹阳郡和豫章郡的数十万百姓迁往海外,导致两郡人口锐减,朝廷却又无可奈何。”

赵空笑了笑说道:“估计朝中衮衮诸公,对陈某的怨念不比天公将军小,偏偏就朝廷那点水军根本出不了海,除了骂几句也没别的办法。”

贾诩抿了一口酒,轻声说道:

“陈渠帅现在既然有时间来凉州,想来已经将那些百姓安置妥当,地处海外无惧朝廷,数十万百姓足以横行一方称王称霸,又何须拉着贾某去滥竽充数?”

赵空摇了摇头说道:“陈某要是只想割据一方,确实不需要再费力,我找到的那座大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养民千万都不算难。”

贾诩有些意外的点了点头,他虽有乱国之智,但却受眼界所限,印象中的海岛都是狭小贫瘠之地,却不想居然还有如此富庶的大岛。

吃了一口腌黄豆,赵空又继续说道:

“想必先生也看得出来,黄巾之乱虽然很快就要被扑灭,但朝廷却已经摇摇欲坠,各地世家经过这一轮扩充实力,只要有个合适的契机,立即就是群雄逐鹿的局面。”

见贾诩既然一副不置与否的样子,赵空就明白这样说服根本没有意义。

只见他轻轻挥了挥右手,地面上忽然出现一只半米高的箱子,让原本老神安在的贾诩瞳孔骤缩,看向赵空的眼神连连变化。

这种袖里乾坤的手段,贾诩也曾听人说起过,但那都是道家顶级大能才会施展,而眼前武夫模样的赵空,居然也有这样的道术造诣?

对于其他的人才赵空不会随意展露术法,免得引起对方的反感。

可贾诩这种通权达变,为了保全自身不惜天下大乱之人,赵空根本不需要遮遮掩掩。

木箱盖子被赵空掀开,露出里面满满当当的金条,这些金条都是一斤一根,堆放的整整齐齐,这箱少说也有三千根以上!

即便城府深如贾诩,忽然见到这么多的黄金,心脏也不禁猛跳了几下。

不过相对于黄金本身,更让他难以平静的是,自己在赵空心里居然有这么高的价值,这让习惯低调行事的贾诩有些坐立难安。

“先生国士无双,这些黄金绝非聘大贤之礼,仅为聊表陈某之心。”

“先生若是愿意相助,陈某愿将一座近海富庶岛屿赠与先生,不管中原乱到什么地步,先生一家及后世子孙都可安枕无忧!”赵空一脸真诚的对贾诩说道。

贾诩虽然不是淡泊隐士,但对于钱和权却未必多重视,他真正在意的还是自身以及家人的安全。

赵空这一番许诺,算是戳到他的心窝里,让原本毫无兴致的贾诩,也有些迟疑了起来。

紧接着赵空取出一把长刀,砰得一声砸在桌上,又不客气得说道:

“先生若是不愿相助,陈某也不可能让先生帮日后的敌人,与其将来成为大患,还不如提前抹杀了更好。”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寒芒,面无表情的说道:

“陈渠帅这样逼迫,难道不怕贾某投效之后,再暗中伺机报复?”

赵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先生不会的!先生是寒门士子,陈某是黄巾贼寇,你我的出身都难入世家大族之眼。”

“这天下豪杰虽多,可除了陈某以外,先生不管投入何人麾下,都难以肆无忌惮的施展才华。”

“而且陈某信奉诸般伟力归于自身,即便日后被先生暗中算计,陈某至少能保全性命,而先生却要面对陈某不择手段的袭杀,哪怕藏于万军之中,先生也绝无任何活路!”

说到最后,赵空的语气越发激昂,真域期修士的强大气场若隐若现,让坐在他对面的贾诩呼吸都有些困难。

注视了赵空数秒,贾诩忽然大笑起来,起身整肃衣冠,一揖到地:

“诩,拜见主公!”

……

半个月后,赵空正在新建成的城主府中看书,蔡邕忽然愁眉苦脸的走了进来。

“城主,这自古以来聘请贤才,哪有你这样绑人的?你带回来的那六个人,除了贾文和以外,也就一个荀友若勉强出来处理政务,其余四人全都一言不发,连一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

自从神农一号丰收,蔡邕就已经认可了赵空,但他实在搁不下那张老脸喊主公,所以便改口称赵空为城主。

“那就继续熬着,岛上现在粮食堆积如山,多养四个闲人也没什么关系,哪天他们想通了或者闲疯了,自然就会出来干活了。”赵空不在意的说道。

这次他去中原转了一圈,将印象中年龄二十五岁以上,适合出仕的文官武将都找了一遍。

但可能因为黄巾之乱的缘故,很多人都不在家乡,问及具体去了哪里,家人也说不清楚,赵空只能放弃继续寻找。

不过即使如此,除了贾诩之外,赵空依然找到了五位名留史册的人物,分别是田丰、荀湛、程昱、于禁、高顺。

对于这几个人,赵空也是先尝试沟通,可惜对方都对投靠黄巾军没有任何兴趣,于禁和高顺甚至还出手打算拿下他。

最后赵空无奈之下,只能一次次打晕这些人才,全都绑着带回台岛慢慢熬鹰。

所以这些人顽抗下去赵空并不意外,甚至荀湛这么快就愿意出来干活,已经算是意外之喜。

“对了,荀湛你是怎么说服的?我本以为这位颍川荀氏的四公子,是他们几人中最难搞定的一个。”赵空有些好奇的向蔡邕询问道。

世家对黄巾军的歧视根深蒂固,荀家之人本不在计划之中,最后还是逮到的人太少,赵空才去颍川转了一圈。

蔡邕有些自得的笑了笑:“颍川荀氏虽然是天下名门,但现在中原的局势越发风波诡谲,荀氏能不能幸存下去谁也说不准,荀友若自然也想给家族找条后路。”

“而城主的出身虽然差了点,但现在占据了台岛,几乎将地利发挥到了极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我又让人带荀友若在新竹附近转了转,他见识了周边平原的肥沃土地,老百姓对城主的拥护,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粮草,第二天他就出来办事了。”

蔡邕虽然说到这就停了下来,但赵空也明白了荀湛的想法。

这家伙估计是想迁徙部分族人移居台岛,躲避未来可能再次爆发的战乱。

黄巾之乱造成的巨大破坏,确实让这些世家之人,明白了战火的可怕。

对此赵空相当欢迎,以荀氏的家教和底蕴,即便迁某条支脉过来,其中能够出仕的人也不在少数。

哪怕这些人没有治国之能,但当个县丞甚至县令还是合格的,正好可以填补一下台岛基层官员的缺口。

赵空思索了一会儿,便对蔡邕说道:

“伯喈先生,荀友若现在估计对我还有气,暂时我就不见他了,省的大家尴尬。”

“你替我带句话给他。台岛欢迎荀氏族人过来定居,刚拿下的琉球群岛,我也可以给荀氏留一座大岛,作为他们荀家的传承之地。”

“但这一切都不可能凭空赐予,除了他这位大才,荀氏又能拿什么来交易?”

昨天征倭大军传回情报,他们已经在九州岛南部登陆。

途中经过的琉球群岛,也按照赵空的吩咐,留下了少数后勤人员,探查各岛的详细情况。

被发现的那些岛屿,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狭小的荒岛,但也有几座近乎一县之地的大岛。

岛上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环境优美,非常适合人类生活居住,位置又处于台岛和东瀛之间,距离中原也不算太远。

对于世家之人来说,这简直是家族完美的后路。

虽然这些地方现在还很荒僻,但对于荀氏这样的顶级豪门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组织七、八千青壮流民,再配上两三千家仆,用不了几年就能将岛屿初步开发,成为独属于荀氏的世外桃源。

果然,蔡邕和荀湛一说这事,对方立即坐不住了,一点也不在乎什么面子问题,迅速赶到城主府,主动拜见赵空。

“友若,那天是我失礼了,还请见谅!”

赵空还是给了荀湛一个台阶下,毕竟这位的能力和人脉,都值得他放低态度。

“城主言过了,是湛年轻识浅,不知海外亦有如此风光,当日确实小觑了城主,还请城主勿怪!”

荀湛不是荀彧,治国才能上或许不如他弟弟,但却深知进退之道,现在既然有求于赵空,自不会再拿捏着让人厌烦。

“友若,这么急着来见我所为何事?”

赵空自然知道荀湛为了什么,但难得能敲一敲颍川荀氏的竹杠,要是不多扒拉一些人才,实在对不起他的先知之能。

“城主,不知湛能不能去那琉球群岛看一看。”荀湛思索了片刻,直接了当的道出目的,“若不亲眼看过,湛和族内也不好沟通,倘若真像城主说的那样,族内肯定愿意付出让您满意的代价。”

赵空笑了笑说道:“琉球群岛距离台岛很近,一天时间就能到那边,友若想去当然没有问题。”

“但看完了可得快点下决定,毕竟陈某麾下的人马也不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那些大岛给分出去了。”

来这个世界的时间太短,想要亲手培养人才,短时间内根本办不到,严重缺人的赵空不得不逼一下荀氏。

荀湛听得出赵空话里的意思,轻声说道:“城主放心,湛只要确认了那些岛屿确实适合居住,立即就传书族内,请家父派一批有为官经验之人过来。”

赵空笑着点了点头,起身将荀湛送出了大门。

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赵空忽然发现南宋也有南宋的优点,虽然军队坑了一些,但文官是真多到吓人。

当初他借着吴王的名义,轻而易举招募到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当中更有大量具备执政经验的主战派官员,根本就不需要为官员的事情烦恼。

而汉末虽然把周围异族打到残废,但读书人的数量实在太少,而且几乎都是世家之人。

想要请这些人出仕为官,对赵空这个黄巾军渠帅来说,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五天后,一路晕船吐得脸色发白的荀湛,终于重新回到了台岛。

琉球群岛中最适宜居住的三座大岛,荀湛都简单的转了一遍。

这三座岛在荀湛看来都相当不错,岛上的土地也能养三五万人,非常适合用来避中原战乱。

唯独麻烦的是,一旦迁徙族人到某座岛上,以后与中原的沟通都得受台岛方面限制,想打破这一点难之又难。

这些天荀湛通过与船队上的海军交流,发现士卒对陈败的忠诚度高到吓人,部分最早跟随他的黄巾军,甚至表现出一种狂热的信仰。

可以说只要陈败自己不做蠢事,这些士兵几乎没有任何被策反的可能。

是的,荀湛这样的顶级世家嫡子,又具备极高的智谋,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臣服赵空?

甚至在见识了台岛的富饶,以及近乎无可破的地利,荀湛心里隐隐起了鸠占鹊巢的心思。

这也是他忽然妥协,愿意出来协助蔡邕办事的原因。

可现在随着对台岛黄巾军的深入了解,荀湛又有些犹豫起来。

成功的可能性太小,失败的代价太大,或许,退一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