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五八、飞狐道

五代兴唐 五八、飞狐道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5:20 来源:笔趣阁

这个年代的居庸关可没有后世明代重修过后那般雄壮坚固,只是一座位于幽州通往山北山道上残破的古关城,两侧也没有蜿蜒曲折的长城,就这么孤零零地矗立在山谷之间。虽然小,但却极为险要。

符彦超占据了妫、儒二州后,对居庸关和它北面的石门关又重新进行了整修和加固,这两处关城都派有稗将率一千人把守,严防幽州方面的动静。

李岌巡视山北,提前吩咐符彦超不要声张,没进妫州,却直奔石门关而来。关前只有符彦卿率一众部将列队迎接。李岌在亲军骑兵的护卫下来到后,下马还礼,微笑与众军将见过面,对大家说了些慰勉的话。随即在符彦卿的陪同下,进了居庸关城内,登上了关城。

符彦超是晋军名将李存审的长子,内心里对于谋夺幽州热切得很,这样的话,他就极有可能会成为幽州节度使,成为统领一镇,站到了这个时代武将所追求的顶峰。至于再进一步,现在他倒还是从来都未想过。

现在皇帝到了妫州,直登关城,也显示了对于幽州极为重视,有谋夺此处东北重镇的心思,这是他极为盼望的地方。

李岌瞅了一会儿居庸关南面起伏的群山与后世不太一样的景色,在深吸了一口气后,才开口对符彦超说道:“大兄,现在李嗣源势大,虽然幽州的局势不稳定,但是周边南军云集,还是暂且隐忍,不要插手幽州为好。”

符彦超欠身说道:“那赵德军手下可用的只有三千契丹从马直军,城内驻军多是先父部下,如果幽州军上下鼓动,即可谋取幽州之地,下安百姓,这若大军州,皆归陛下所有。”

李岌看见他志得意满,骄纵之气表露于外,也不计较,只是坚决地摇了摇头:“幽州好取,但是打下来容易,想要守住却艰难。幽州虽然是北地雄城,但周边无险可依,很容易被敌人的大军围困,到时候以咱们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解救。况且,现在最大的危险非在南边而在契丹,契丹势大,当以先巩固云州和山北北方边境防御为第一要务。”

“陛下视契丹为大患么?”

“这是自然,先帝时期,契丹三次围困幽州,居然深入定州、莫州地界,虽然当年都将其击败,但也只是将其逐出边界。这些年来他们的实力又有发展,东并渤海国,北收室韦、阻卜,兵马三十余万,远胜我方,已为大患矣,不可不防,否则顷刻就有覆国之忧。”李岌满脸忧虑地说道,“朕如今须先解决北方边患,方可徐图南进,大兄切不可轻进幽州。”

李岌把话说的很明白,符彦超也是满心遗憾道:“臣谨遵陛下旨意,暂时守着这妫儒二州便是。”

李岌怕符彦超在幽州动手,扰乱自己的计划,这才专程前往妫州,特意嘱咐其不可轻动,这才开始返回,前往蔚州。

他的计划是招募河北和河东人迁居山北,进行开发,以巩固北方边境。可是华夏人自古的传统就是故土难离,除非实在是活不下去,一般的情况下,没人会有勇气选择背井离乡,前往一处陌生的地方去打拼自己的未来。

这招募军户,也没有多少的吸引力。

除非是能够打通一条道路,让人感觉想要往来于家乡还算是方便。

所以在抵达蔚州后,他便命蔚州刺史张温招募青壮,以配合都作院打通蔚州广陵县通往灵丘的道路,要求道路的宽度可容两辆马车并行。

这是一份苦差事,可是张温心里虽有万般不愿意,也不敢反驳天子的命令。所以,自从五月,他就带着征发招募的千余民夫,开始开凿广陵与灵丘之间的山间甬道。只要打通与飞狐道之间的联系,山北之地就可以通过官道与代州和易州联通在了一起,不用再绕道云州。

这无疑是可以节省下上千里的路程。

广陵距离灵丘只有九十里路,但中间却有大山所阻隔。

刚开始时道路修筑的很快,一个半月的时间,已经从广陵往南延伸出去了三十多里。这时候,最困难的地段就出现了,这些人需要开凿将近五里的山路,才能打通往南面的道路联络。开山凿石,让工程进度变得异常艰难。

好在李岌不时命人从太原、雁门一带运送些补给过来,为这些卖苦力的民夫所提供的伙食还不错,让这些青壮暂时还生不出冒着生命危险逃跑的念头。况且李岌已经许诺,只要这条道路修通,就会将他们编入军户,给田种地,去掉现在如同奴隶般的身份。

同时,雁门节度使周光辅也征发千余民夫,从另一侧飞狐往广陵同时修路。

多数的食物和工具都是由飞狐陉从代州那边所运过来的,似乎大山的另一边修路进度要比这边要快一些……

李岌在五月初返回到了晋阳。

晋北的夏收期要比河北平原地方晚了将近半个月,要到五月下旬冬麦才能成熟。

在回到晋阳后的第二天,就在宰相张宪的陪同下,前往阳曲县的唐明皇庄巡视夏麦的生长情况。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事关国本的大事。

田野里的麦子已经由葱绿变成了青色,麦浪的的表面也泛起了一层淡黄的颜色。

张宪眯着眼瞅着这一大片农田一会儿,这才转过脸来看向李岌:“这庄园自从你接手以来,只一年的功夫,看来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地里的庄稼长势很好,某估计每亩地最少能增收两成左右!”

李岌笑了笑:“只增收两成可算不得什么本事,朕的目标是今年将麦子的亩产提高一倍,达到三石以上。”

“嗯?亩产三石?!”

“这有什么惊奇的,我听说蜀中的粮食产量都超过了四石。”李岌说道。

“这里是河东而不是蜀中,况且某听说即使是在蜀地,这粮作的亩产想要超过五石,也需要是风调雨顺的年景。”

“这风雨是可以通过改造来调节的,就比如现在……”李岌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条引水干渠说道:“这能保证在大多数年景下田地都能得到灌溉,粮食的生产就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

“臣下倒没想到陛下把这帮定州军安置得不错,至少没闹出什么事情出来!”张宪看着在田地间一些正在劳作的军卒笑道。

“无他,干活吃饭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