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三一、历阳

五代兴唐 三一、历阳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3:34 来源:笔趣阁

吴国的大权,在杨行密死后不久,就落到了徐温的手中。

徐温独掌吴国大权二十年,却没有学唐末五代其他的军阀一样,干掉杨氏后人,取而代之,而是和三国时期的曹操一般,当了一辈子吴国的大丞相兼诸道总管,至死都没有篡位。徐温死后,其养子徐知诰继任大丞相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依然执掌吴国大权。

但徐知诰与徐温不同,在接任不久,就为杨溥加了个皇帝的尊号,其后在金陵建大元帅府,自封为齐王,大张旗鼓地拉开篡位的架势,然后等待时机逼迫杨溥主动让位。

问题是在李岌平定洛阳,入主中原之后,这天下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主威压四方,大兵压境,先是迫使吴国放弃皇帝称号,上表称臣,今年又迫使徐知诰从岳州退兵,并割让淮北的海州和淮西的光、黄、蕲、鄂五州之地。加之唐军轻易平定楚国,这彻底打乱了准备改名为李昪的徐知诰谋权篡位的计划。

合州,历阳城。

城西一处四进的宅院。

这宅院面积占地亩许,略显老旧,斑驳的院墙显示它已经有些年久失修。庭院内倒也显得比较宽绰,后院还有一处花园水池,四面房屋各自相连,花园中又有回廊连接二进到三进的主屋,乃是典型的徽州院落结构。

一队军卒护卫着几辆马车来到这座破旧的府邸前。

那唯首的军将举起右手,队伍停了下来。

那军将骑在马上,神色倨傲地对马车里喊道:“到地方了,历阳公请吧。”

吴王杨溥之兄,刚被从临川王降为历阳公的杨濛从马车上下来。

他有四十来岁,由于才干远胜其兄弟杨溥,为徐知诰所忌。被徐知诰安了个藏匿罪犯、私造兵器的罪名,降为历阳公,从广陵府押至和州,准备软禁与此。

为此,徐知诰还专门派出自己亲军出身的亲信控鹤军使王宏负责监视。

等一众家眷从马车上下来,那王宏突然眼前一亮。

原来这临川王杨濛娶得乃是庐州刺史周本之女,这周氏生得花容月貌,天香国色,这王宏一见之下,竟然痴了,双眼直勾勾地盯在那周氏脸上,甚为无礼。

杨濛见此,挡在自己的妻子面前,瞪着那王宏怒叱一声:“大胆,你想干什么?”

那王宏哂然一笑:“我怀疑那娘子身藏利器,想搜身不行?”

那周氏乃是将门之女,听后杏目圆睁,出言斥责道:“吾夫君虽被裭夺王号,还是国公。况且吾父乃吴国大将,也不是你等军校可以轻辱的,小心告你一状,吃不了兜着走!”

王宏听了有些恼羞成怒,对手下军将道:“哼,把门守好,奉齐王之令,府中人等,不得允许,不得出门!”

说罢,竟然头也不回,打马而去。

杨濛进了府中,找来家里忠心的老仆杨贵说道:“当初在广陵,就该听那高家米行的劝说,跟着他家运粮船投往唐地,这一犹豫,反倒是身陷囹圄,悔之晚矣。”他在手里拿出一块只有一指多宽的小木牌来,“我是出不了府门了,你在上街采买日用之物时,询问有与北面做生意的商户,把这个东西交给掌柜。”

杨贵道:“事关重大,少主还得告诉老仆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唐廷密谍司的信物,凡是往北地交易的商户,都识得此物。”杨濛说道。

杨贵道:“岂不是那徐知诰也知晓此事?”

杨濛冷笑一声:“他知道又怎么样?还能禁绝了这南北交易不成?!实际上这些商家,大都做着南北两边的交易,不光把吴地的情报传到北边,也把北面的情报告诉南面。这商人逐利,是最没有义气的。”

“这东西要是交给他们,若是向金陵那边告密,岂不危险?!”杨贵有些惊惶说道。

“他们不敢!”杨濛说道,“你还记得前年广陵城里那场大火么?”

杨贵一脸讶然道:“那朱家的灭门案是他们做的?!”

杨濛点了点头:“那朱家告密常熟翁家与北面勾结,本是想打击经商的对手,不料却是惹恼了北边,这才做出杀鸡儆猴之举。我也是因那场案子,才知道北面已经在吴地布局多年,在暗地里悄悄与他们取得了联系。夏天他们大军压境之时,曾安排我逃出吴地,当时我一犹豫,却是错失了机会。”

杨贵道:“主上投向北面却是为何?”

杨濛恨恨说道:“吾父英雄一世,却不料身后却成了徐家的天下,我欲借那北朝势力扳倒徐氏。投靠北朝,吾家尚有幸存之机,若是被那徐氏得国,杨氏恐怕得绝后矣!”

“北朝何故肯帮主上?”

“还不是欲牵制那徐氏,在这方面,吾家还是有些作用的。”杨濛说道。

两人又在室内议了一番,由那杨贵出面,欲与北面取得联系。

这杨濛被贬为历阳公,被徐知诰安顿在和州这处破败的府邸当中,监视居住。府中一应杂物倒也置备齐全,只是这粮米青菜却需在城内采买。

负责监视的王宏每日里安排十多名凶神恶煞般的军卒在府门外站岗,亦是趾高气扬,态度恶劣。

这龙入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杨行密一生英雄盖世,据有江淮之地,那梁主朱温最盛之时都奈何不得他分毫,是与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并列的人物。却不料在他死后,其子杨渥荒银不羁,最终惨死,大权却为徐温所得。

自杨渥死后,杨隆演和杨溥两任吴王都为徐温所立,在杨隆演死后,徐温不立杨濛而立杨溥为吴主,也是因杨溥年幼鲁钝,比较好控制。

这吴国大权,被徐氏掌控快三十年,如今已经是根深叶茂,想给搬倒,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初密谍司安排临川王出逃,目的也不是为了推翻徐氏,而是为了抑制徐知诰称帝的野心。毕竟杨氏名义上拥有江淮之地,还是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占了大义的名份。

李岌不急于统一南方,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由于地盘急骤扩大,想先进行调整而已。毕竟连续打仗,地方没有安定,前线大将手里的权力就会迅速膨胀,搞不好容易惹出乱子。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手下将领反叛这种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