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五三、八棱山

五代兴唐 五三、八棱山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5:20 来源:笔趣阁

云州往北,沿着桑干河上游的主要支流如浑水(御河)谷地,是条古老的商道,通行车马倒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大道被车马践踏碾压得还算结实平坦,倒也不算难走。安全为上,李岌带了一千名骑兵护卫出门,这一路上是浩浩荡荡,哪里还有马贼敢近前,就连一些小的游牧部落看了这气势都感到心惊胆战。

三月并不是一个好的行军时节,草原上的积雪刚刚融化,许多地面还在泛浆,马车行走在塞外的商道上,有时还需要重新修垫道路。

头车上插着一面巨大的红色旗帜,晋军尚黑,原来大多使用黑旗,不知何故,李岌登基后却一直坚持使用一般后军辎重部队所使用的红旗,而且十分顽固。

李岌披着一袭拉风的大红斗篷,枣红马的马鞍一侧还挂着一杆长枪,在骑卫亲军的簇拥下,也缓缓启程。

骑在马背上行军并不舒服,特别是长途行军,有时还没有下步走路松快。想在军中确立威信,他就是咬着牙也不能坐车。

很快,六十多辆大小车辆和一千护卫骑军,在这条古老的茶马商道上拖出一列足有三四里长的队伍。最前面的向导车夫甩动长鞭,李家特有的高大四轮马车在前面缓缓前行,一辆接着一辆,后面才是各种大小不一的两轮马车。

李岌这次的目标并不远,也就是后世的丰镇市,他需要在北地草原建立自己的第一个商业据点。这段路程从云州算起也就一百二十余里,在后世若是跑高速也就是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现在,这支车马商队却需要走上将近两天。

整个车队看起来就像是一条蜿蜒的长蛇,沿着如浑水河谷逶迤北行。

春日的如浑水两岸绿草如茵,河谷两侧丛林如同一条绿色的飘带,与两侧没有任何树木的苍莽北地山地形成鲜明的对比。车队沿商道走了一整天,黄昏时穿过一大片广袤的草原湿地抵达一座山脚下。大山山石嶙峋,外观极像是一柄八棱的战锤。

这座山就叫八棱山。

李岌知道这座山下在后世的明代曾经筑有一座巨大而坚固的边境军事堡城,名作得胜堡,是属于明代的九边重镇之一。

一条古老的商路,河谷两侧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沿着山地间向北部的荒原延伸出去。北地苍莽的山岭上没有树木,现在山坡上覆盖了一层淡淡的绿色,倒也显得生机盎然。草原上这条商道上尘土飞扬,道旁牛马的蹄印也是随处可见。

雄关漫道,这词在前世用来形容得胜堡城是最恰当不过了,这里八棱山下通往两条河流交汇的地方,也是通往北方草原白水泺城和集宁城的关隘要道。可惜的是现在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还有一些汉代戍堡留下的一些残垣断壁痕迹。

“再有一个多月,这里的草场和树林就会全部变成绿色,到时漫山遍野满是一片葱绿的颜色,看起来极为壮丽。”到了草原上之后,安金全为皇帝所派来的向导曹用话就多起来了,看样子寻常也读过一些书。

李岌挥了挥手,车队在八棱山下停了下来。

春日里正是冰雪刚刚消融,河水泛滥的季节,混浊的河水穿过草原沼泽,汇聚在了一起,形成一道道溪流、水泊,汇入到如浑水之中。

八棱山脚下平坦的草原上,蜿蜒的甘泉河在这里汇入饮马河,形成了一大片绿色的草原湿地,只是现在,还没有明代那雄壮的关城。

“把这里画下来,作上记号,这里将修建一座堡城。”李岌对于正在绘制地图的随从们说道。建长城他没兴趣,但是对于修建军城,却是充满了期待。

一座坚固的军城,就是中原人在迈向草原时坚实的基石。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自己掌控草原的目的。至于最终的效果……谁能知道!总得试过了再说。

登上八棱山,俯瞰两侧,北方的原野越发显得荒芜,甚至连绿色都变得十分稀疏。

山顶上还有一座古老的汉代峰燧遗址,早已经变得破烂不堪,只剩下了几处半人多高的残垣,还有青石砌成的地基。

让草原的部落首领们习惯于住进拥有坚固防御的城堡里,由游牧变成定居,这才是彻底改变和控制草原的正确方式。

汉家的农耕文明本就比草原文明先进得多,相信只要随着交流的增多,草原人慢慢就会学会汉家的生活方式。

这地方汉代时曾建过军堡,如今只剩下了一些残破的土垒痕迹。隋唐帝国虽然也一直遭受着北方边患的威胁,也许是他们血液里还残留有来自草原的鲜卑先祖野蛮血统,对于建造长城这种劳而无功的被动防御方式是不屑一顾的。

对待不服气的草原人,李唐的习惯是主动找上门去打架,而不是等人家到了自家的门口再被动地应对。到了中唐以后,这种办法似乎也不见有好的效果。大唐的北方,几乎变成了草原人的天下。只不过这些投靠大唐的草原部落虽然援兵自重,但对于大唐朝廷却一直是忠心耿耿,没有生出什么野心,曾数次救大唐于危亡边缘。

而唐廷对于这些出身草原部族,又立下大功的大将最直接的奖励就是赐姓李。比如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就出身契丹,被称为大唐中兴第一名将的李晟出身于洮州吐谷浑部族,李汭是高句丽人。李岌的祖父是西突厥沙陀人,本名朱邪赤心,因平庞勋兵乱被赐名为李国昌。另外还有拓跋思恭,因平黄巢之乱之功被赐姓李,党项羌部八姓中李又成了大姓,其后代李元昊在河套建立一个高白大夏国。

李岌很不理解为何明朝的皇帝们不惜劳民伤财,沿着北方边境修建了一条举世闻名的边墙。有这份财力,还不如主动出击,彻底将祸患消弥在草原上……

现在,他准备在明朝关城的地址,修建一座关城,只是一座城堡。至于修建长城,一是没那份财力,也没有那个兴趣。

他的计划今年在沿着如浑水(御河)先修建三座堡城,用于交易,也用于驻军屯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