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四、渐进河湟

五代兴唐 四、渐进河湟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3:34 来源:笔趣阁

梁兴、安守銮两人率领三千云州骑从定西城出发,护送兰州刺史张翰前往金城上任。在远远望到金城后,梁兴、安守銮两人看了非常失望,这座天子时常提及的陇右城池远不是他们想象中的西北坚城,城池残破,年久失修,有不少的地方城墙已经崩塌。

盘据金城一带的最大部族是薛阐部的一支,不是土蕃人,而是是属于白河(大夏河)羌部,与党项羌同源。薛阐部首领薛仁举在投靠后唐后专门去晋阳朝觐过天子,并改姓为薛。只不过这厮最早改的名字名叫薛举,让天子在看了之后,笑着给他的名字中间中朱笔添了个仁字。这薛举在隋末是盘据朔方、河西的一方诸侯,皇帝可不希望这货成为第二个薛举。

等于说是这薛仁举的名字是天子给赐下的。

在得到快马通报后,现任兰州蕃部兵马指挥使的薛举率领几百名骑后出城,远远地迎接过来,在看到云州骑身上的装备后,那手下的那些骑兵大都露出羡慕敬畏的目光。这些云州骑一身带有钢板的锁子甲,在这些羌部骑兵的眼中,就是精锐。

大军在城外驻扎,安守銮守在了军营里,而梁兴则带了三百亲军,在薛仁举的陪同下,跟在张翰的身后进了金城。进了低矮破旧的城门洞子,梁兴在看到街道两侧破旧的建筑,大街上穿得破破烂烂的行人,而有满地牛马粪和血污的街面,不禁感慨草原人的破坏能力。

他们确实还不具备管理一座城市的能力和智慧。

兰州周边大约有大小小的十六个部族,其中薛阐部最大,约有一千六百多帐人口。这在陇右已经算是较大的部族了。

去年朝廷对于渭州西北屈吴山(六盘山)地区的部族进行了清查,登记下来的部族居然多达四十二个,最大的是党项羌族的野利部,人口大约有四千二百帐,最小的部族人口才有百余帐。

朝廷对陇右、河湟蕃羌各部的策略就是吞并小的部族,直接将其与汉地移民一起编入屯驻军中,实行军垦屯田。而对于一些较大的部族,采取授官、拉拢的手段,用入股的方式,将一部分工商利益让与对方,形成初步的利益共同体。

在体会到工商利益的巨大好处之后,一般情况下,这些部落首领们便会看轻放牧的收益,放松对自己部众和领地的管理,各屯田区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很容易就能把这些落后的游牧民吸引到自己的内部。

当这些部落首领在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牧场和领地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被转化成了一位基本上算是合格的唐国官员,并且自身的利益已经与地方官府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形成休戚与共,并站在了自觉维护官府利益的立场上来了。

在北地草原,朝廷就是这么干的,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就把大部分的草原部落首领,成功转化在了唐国的地方官员。

有了之前在北地草原的经验,这河西,陇右地方的军屯事宜,只需要照章办事,按照过去所执行的那一套规矩去做就行了。

青唐地区的土蕃各部联合起来形成宗喀王国是因为宋朝唐太宗和真宗年间根本不懂草原和边地情况的文官们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错误所造成的,而在这个世界,李岌计划在唃厮啰还没有生出来之前,就完成对青唐和河湟地区的控制和改造。

有数万唐军武力的威慑存在,朝廷在陇右、河西实行军事屯田并没有遇到多大的抵制,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关中地区逐渐安定,民众并没有多少迁居的意愿,虽然官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动员,每年在关中招募的屯军数量都在锐减,反倒是两川地方的流民成了陇右地区屯田军的主要来源。

另一方面,朝廷通过商队,把触角延伸到了人口较为密集的荆襄地区。

普查下来,兰州的汉民只有不足一千户,也许是在为陷于土蕃一百五十余年,大部分陷于河西、河湟和陇右的汉民成为奴隶,又严重土蕃化和胡化的原因。不过即使是说着土蕃语或是羌语,汉民对于土蕃和羌部的影响也很大,不仅带给这些部落许多先进的农耕技术,更使得这些游牧或是牧猎的部落结构从原来的奴隶制在向封建领主制方向在转化。

在唐军到来后,有许多土蕃人和羌民向官府登记自己的祖辈是原来的汉民,对此兰州刺史张翰是有些半信半疑。这些基本上不会说汉话的平民有一部分也许是害怕遭受汉军的欺压,才登记为汉民,有一部分确实可能是那些陷于陇右、河湟地区的汉家后裔。

朝廷的意思是反正不管是哪个部族,只要报名参加屯田军的,就照单全收,根本不怕与各地部族首领之间的冲突。

……

孟贻矩将新招募的一万两千余户川地流民送到了了凤州的河池,随他而来的还有三十多船蜀地出产的茶叶和丝绸等特产。

周廷玉奉命率一千骑军从秦州专门赶到徽县的河池码头,在察看了一下人员清单后随后说了一句:“怎么这回的人这么少?”

“已经不少了,再弄多了我家老爷子和董璋那边非急眼了不可。蜀地虽然人口众多,但是他们也一直防备着人员流失。若不是朝廷方面施压,恐怕连这些人也都会被扣下。”孟贻矩抱怨了几句,“这三十多船货你清点接收一下,卖出去就算是朝廷给秦州军夏季的拨款。”

周廷玉看了看货物清单笑道:“这东西倒是有得赚。”

“小心一点,要是加价太厉害了,若是有人告到朝廷那边说你们盘剥蕃羌各部,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

“放心好了,都是官方所开的贸易点,明码标价。现地反倒是不少原来的蜀地商家把我们恨得够戗。”周廷玉笑了一声,秦州军对商品的加价在朝廷规定的合理范围内,倒是把过去许多蜀地跑陇右、河湟一带的奸商商队排挤走了不少。

官府在各部落地盘上所开办的贸易点商品价格相对公平一些,更重要的是里面有那些部落首领们的股份在,每年都会有分红,那些部落首领们自然是会维护自己的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