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一、技术与文明

五代兴唐 一、技术与文明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3:34 来源:笔趣阁

对于晋地和山北地区这两年的发展,李岌是不满意的。

在最早开发的晋阳周边、忻代和山北的武州、蔚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似乎达到了农业时代的极限,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领先了大唐其他地方甚至是有数百年的时间。

作为帝王,他在内心里还是很羡慕记忆里的国朝初期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就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只不过仔细想想又不禁哑然失笑,那是一个成熟的工业时代,只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官方推动,那种成就也算是水到渠成,况且也有一个强大的北方邻居的技术支持。

除去两川,北军的控制区内人口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万,这让李岌在军事上的选择上更加游刃有余。

平定洛阳方面的“叛乱”是今年既定的策略,至于其他地方目前以安定为主。

晋阳朝廷对于百姓的税赋并没有减轻,一如过去那般沉重。朝廷的方略就是打压各地方的地主豪门,甚至是自耕农,把从他们那里搜刮而来的财富来补贴各地越来越壮大的军屯区。李岌在朝堂中反复向各级官员所灌输的观点就是各地的屯田军才是维护统治的基础,那些地主豪门却是潜在的敌人,而那些豪无组织的自耕农也是对于维护统治没有多大的益处。

朝廷的策略就是先消灭自耕农,迫使他们加入军户。各地的自耕农如果觉得无法承受官府的沉重税赋和徭役,可以向官府申请转为军屯户,官府则会按他们原来的土地给予一定的补偿。

限制地主豪门的最主要政策是在国内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禁止私人从事与粮食相关的交易,但是肉类、禽蛋、蔬菜等副食品却不在限制之列。

土地国有,是李岌的一个梦想,也不是什么天下为公的所谓情怀,而是他只是想单纯地还原自己记忆里那个所熟悉的世界。

只要有时间,李岌就会总结出一些目前比较适宜推广的生产技术,先教给自己身边的学生亲军,再通过晋阳书院传播出去。

知识的传承本身就是个大问题,华夏民族原本是一个充满了创造力的民族,曾经创造过这个世界最辉煌的先秦百家时代。在前世的时候,李岌一直是坚持认为先秦时代的华夏文明,应该领先于整个世界至少二百年的时间。

可是自从有皇帝这种恐怖的物种出现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华夏历代的皇帝都在孜孜不倦地毁坏着这个古老的文明传承和延续,期望让自己治下的民众重新回到过去的奴隶时代蒙昧顺从的状态里。

自从始皇帝时代开始,华夏历代的皇帝就开始喜欢上了使用焚书和**的方式来禁锢底层民众的思想,许多先人伟大的发明和创造都就这样被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华夏民族的传承断绝是从工匠被禁锢开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创造了十分灿烂文明的公输家和墨家地位一落千丈,因为皇家担心他们发明的武器会危及到自己的统治甚至是生命。出身公输家和墨家的工匠们被皇家禁锢成了私奴,地位低下,不允许他们读书习字。于是原本一些发明创造只能靠心口相传,而且思想越来越狭隘,手艺成了自家活命的保障。

于是开始出现传承断绝,加之异族入侵对于汉民族传承的破坏,反而是后代的技术反而不如前代,比如说唐朝的天文测量仪器甚至还不如汉代精密。

这导致了文明的停滞和衰退。

怎么来让自己治下的民众变得更愚昧,这是历代皇帝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顺应皇帝的儒家就成了统治者愚民的工具。儒家所追求的就是奴隶制时代那种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统治阶级可以随意践踏处置奴隶的时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整个华夏文明最没有价值的一种腐朽的哲学体系却在不断发展壮大,禁锢着民众的思想,腐蚀着整个民族的创造力,而对于这个民族最有价值的工匠却被视作最下等的奴隶。

就是这种价值观,彻底束缚了这个原本很伟大民族的不断探索进取精神。

由于科技发展的停滞,盛极而衰,兴亡更迭就成了这个古老帝国永恒不变的旋律。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亚欧交界的半岛上,神教出现了,于是一切的发明和创造都被视作了异端,最终摧毁了这个世界上两个很优秀的文明传承。阿拉伯的炼金师们在隋唐时期就发现了硫酸、硝酸和强碱,他们的炼钢工艺也站在了这个世界的顶峰。

先进的冶金工艺造就了大食帝国的骤然兴盛辉煌,然后,一切最终都在神教的光芒下化作成历史的灰烬。

好在唐代的读书人虽然不怎么重视科技和生产,思想倒还算是自*由。

李岌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培养读书人崇敬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然后就是极大地提高工匠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特别是将一些高级的工匠直接任命为技术官员。人本身就是趋利的动物,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就会有更多的人对此趋之若鹜。

鉴于晋地和山北经济发展的缓慢状况,李岌在去年就给晋阳书院的师生们讲授过了几次热动力课程,只可惜的是一大帮专门研究机械的学生折腾了近一年的时间,自己所期盼的蒸汽机仍然没有研制成功。

李岌回到晋阳后,专门去视察过之后,才知道以何铨、刘江、王元为首的研究团体,把主要的研究方向搞错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看似简单容易,实际上更难以成功的蒸汽轮机研究方面。

这让李岌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科学的发展本来就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李岌并不准备另一个时空西方的科技发展史,如果有时间和精力,他都准备提前把发电机和电动机给搞出来。后来发现,绝缘材料的研究跟不上,这才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三十多名参与蒸汽机研究的师生坐在教室里,李岌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简易锅炉和一个活塞往复式蒸汽机示意图,然后对坐在教室里的师生们说道:“我们已经知道,制造出一个锅炉,通过加热使得这密闭的蒸汽锅内不断地产生蒸汽,就可以得到作为动力来源的一种势能,这和水轮机的原理一样,但却能摆脱安装水轮机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大家可以看到有两种方式可以让锅炉内的水蒸汽转变为旋转的动力,一种就是你们之前所研究的汽轮机,另外一种就是将蒸汽输入汽缸,让活塞作往复运动,再通过连杆和曲轴将往复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的活塞式蒸汽机。相对而言,活塞式蒸汽机的制造要更为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