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三六、权争

五代兴唐 三六、权争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3:34 来源:笔趣阁

还是呆在自己的家里舒服。

李岌在山庄的温泉池子里泡着澡,居然就睡着了。

与契丹人一战,看似容易,实际上自己的神经一直绷得很紧,在羊城的时候,随时在准备着进行一场大战。直到耶律德光派出的使者到来,知道对方放了鸽子,才算是安心一些。不过回师的过程中这一路巡视,接见山北的官员,听取汇报,解决问题,也是十分辛苦。

只有回到这座温泉山庄后,才算是彻底放松下来。

迷迷糊糊中,有人在接近自己,然后用在给他擦试身体,李岌比较警觉,顿时清醒了过来。睁眼一看,却是王蔷穿着纱衣,站在身边,摆了一个让人血脉贲张的姿势,正给他搓肩膀。于是又半闭上眼,在嘴里说道:“这种事,让侍女来做好了,怎么能劳动皇后。”

王蔷道:“陛下在外面奔波劳累,妾身不能随侍身边,心里不安。”

李岌知道她的意思,笑了笑说道:“这军中除了屯田区,不准带妇人入营,这规矩是朕定下的,自是当以身作则,不能带头坏了规矩。”

王蔷吃吃笑道:“陛下这规矩不知多遭那些军将们嫉恨,妾身听说原来那些将军们出征,都是有家中宠妾随营陪侍的。”

“那是原来,朕在营中,我看谁敢!”李岌在鼻子里轻哼一声。

王蔷轻笑道:“陛下有些不近人情了,那些军将们可不是大和尚,欲火难耐怎么办?”

李岌哂笑一声:“不是都长着手么……皇后说的有道理,朕一直考虑这军中都把头发剃了,看来得抓紧实施。”

王蔷吃惊地睁大双眼:“陛下真是要让他们做和尚?!”

“哪里的话,只是为了寻常时的卫生和受伤时好救治罢了。”李岌大笑一声,说完伸出双臂一把将王蔷抱进了怀里,“为夫觉得医术又有长进,现百检查……”

热气升腾的房间里传出一阵奇怪的声音,让守在门外的几位侍女面红发烫……

……

当皇帝就根本没有自在的时候,只在龙首山温泉山庄耽了三天时间,尚书令任圜和中门使张宪两人就联袂找上门来。

“天子当勤于政务,不可沉溺于女儿乡矣!”任圜见了李岌就给整了这么一句。

这让李岌很不高兴,于是也来了一句:“政事决于宰相,朕不好插手,只看结果。”

任圜让李岌怼了一句,也是有些恼怒:“陛下不经吏部和中门,随意调动几镇节度,任命刺史,实在是不合体制,不利于今后施政,也不利于朝廷威信。”

李岌恍然,原来两人是嫌自己不和他们商量,就调整了同华和长安两镇节度使,另外就是老将安金全即将卸任云州振武节度使,振武军辖地包括云州、朔州,甚至是黄河以东的府州、胜州、麟州等地,在晋军中一直是大军镇,有不少人盯着这个位置。

可谁也没想到,李岌却把这么一个重要的军镇交给了吐谷浑部出身的白承福。

“这次调动涉及军事安排,所以朕就自作主张了,只是从北地回师,还没来得急告知两位宰相。今后有关各州以上主官任命,需经过政事堂会议认可通过,这方面朕会注意。”李岌身穿一身紫红袍服,端坐榻上,不紧不慢的回复道。“至于有些军事上的调动,朕临时处置,并不是有意干涉政务。另外,两位爱卿也知道,这藩镇割据,是前唐灭国之祸患,自中唐以后,就一直无法根除,这也是前朝政令不通,朝廷威信不存的根本原因。这白承福正因为手上只有一千亲卫骑军,朕才放心任命他为振武军节度使,若是统兵大将,宰相认为朕能睡觉安稳么?”

两人心里一惊,皇帝这是准备在收兵权,这种事情如果乱掺和,搞不好会惹来杀身之祸,所以都很识趣地闭上嘴,不敢在这个问题是再作纠缠。

停了一下,任圜说道:“各地屯田区军民不分,有不少刺史上奏,这各地屯田区成了法外之地,与地方纠纷无法处置,影响各地施政。臣以为当把各屯田区纳入各地民政范围,才是妥当。”

李岌很坚决地给予拒绝:“不行,各屯田区属于军政,不归地方管,这是规矩。至于纠纷,由双方派人协商解决。若有触犯刑律者,屯田司自有处置,决不允许地方插手。”屯田区与地方时有争斗,李岌时有耳闻。这种情况也属正常,只是各地刺史想揽权的借口罢了。他现在正要削弱各地刺史的兵权,哪里肯答应这种要求。

任圜面带难色:“陛下这样做,会让各地官员很难做事。”

“干得了就干,干不了可以滚蛋!”李岌也很恼怒,想拿这点来要胁自己,谁敢撂个挑子试试?!

不过,李岌也不愿让任圜觉得自己轻慢于他,虽然对他将屯田区纳入地方管理的提议给否决掉了,却又把礼宾的鸿胪寺并入礼部,大理寺并入刑部,另外国子监划到了尚书台管理之下,也算是增加了不少宰相的权力。

本来李岌也意图按照现代体制打造政务院,这些部门纳入宰相管理之下,也是早晚的事情。现在提出来,等于是安抚一下任圜的情绪。

至于张宪这中门使,李岌把军器监和都作院划到了他的管理之下,等于是掌管了军队的军械制造和后勤供应,相当于是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这等于是把日常的后勤供应和枢密院的军事指挥权分离开来。

在行军作战时的物资供应由中门使属下负责,不再由地方直接供应。

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慢慢改变唐末五代时军政不分,武夫当国的局面。

这君臣之间,也有权力划分,皇帝也不好随意逾了规矩,否则把宰相的权力抓在自己的手里,看似没人掣肘,却也能把自己累死。

华夏古代宰相的权力是很大的,有监察百官的职责,因为权力经常与君主发生矛盾与争斗。唯有到了明朝时,朱重八同志把宰相给取缔了,皇权算是达到了极致,虽然看似勤政,却也是屡出纰漏。

整天忙于处理各种政务奏章,虽然累得半死,却不一定就是好皇帝。

凡事亲躬,各种杂事多了,反百会蒙蔽人的眼光和判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