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二二、屯田

五代兴唐 二二、屯田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5:20 来源:笔趣阁

定州镇将郑季璘从河北所带来的三千定州军,被李岌分别安排到了晋阳北苑、榆次庄园和清源庄园(后世清徐县)三处皇家庄园驻扎。这是那位便宜老丈人,定州义武军节度使送给李岌的一支部队,可以是看作自己的亲军或是部曲。

李岌准备以这支部队为基础,编练和打造出自己的禁军。

自古以来,军中武将的亲军是其手上最为信赖的力量,寻常装备精良,待遇优厚。武将则依靠这些亲军弹压三军,维护自己的威信。在战场上,这支亲军部队不仅需要保障主将的安全,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做为战场上一支重要的突击力量来使用的。

一般亲军部队的战斗力,比寻常的部队高两三倍都不止。

榆次城外。

车辚辚,马萧萧,这支从定州过来的一千人部队在行进时尘土飞扬,哗哗的甲叶撞击声不绝于耳。不过全军明显士气低落,许多人眼里明显带有不甘之色。

唐末五代时期,由于府兵制败坏,府兵转化为了镇军,成为了各节度使手中的私军。这些义武军卒大多是定州和易州人,数代为军户,在军中父子相继,以军人为职业,。这些在军营成长起来的军户子弟从小就好勇斗狠,打架斗殴更是家常便饭。这样一支部队,管好了其战斗力远超寻常的部队,如果驾御不当,则会养虎为患,时常会发生些内乱,甚至会把将主都给干掉。

这些镇军,大多是义武军中的老兵油子,革命斗争经验十分丰富,随便拎出一个,搞起暴乱都是一把好手。现在节度使王德居然命令他们移驻晋阳,背井离乡,每个人都是心生怨怼,时刻准备着找机会再逃回定州老家。

搞不好就是一场乱子。

榆次皇家庄园的麦场上,李岌亲至,专门为这些将卒们进行训话。

这些军卒在见到李岌这位皇太子兼临时顶头上司后,倒是很守规矩,整齐列队,只是行了简单的平胸礼,个个面无表情,如同几排泥塑的兵俑。如果不是看到他们眼中的敌意、不屑和轻蔑,李岌真有些怀疑自己是接收了一群没有任何感情的木偶。

李继岌骑在枣红马上,眯着眼审视着面前的这支队伍。

反正他不点头,这些人平举着的右臂是不敢随意放下来的。

沉默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李继岌发现这些军卒居然没有人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这份耐心和自律性比寻常的农夫可不止强了一星半点。

于是他稍微笑了一下,略微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口大声喊道:“各位义武军的将士们,大家辛苦了!”

那些将卒再次右手平胸,齐声道:“参见太子殿下!”

李岌举起右手,示意了一下,然后扬声继续说道:“各位都来自于义武军,原来是镇军,义军武王镇帅将大家交到孤的手里,做我的亲军。孤现在是太子,过一段时间,就会登基成为皇帝。今后你们就是孤的亲军和天子的禁卫军,我希望你们能够成为一支勇武之师,不负孤的期望!只不过呢,某家眼界比较高,普通的军卒,达不到要求某家还看不上。不过,大家即然成了孤的手下,寻常的时候,只要服从军令,某家倒是能够保证大家天天吃上饱饭,有衣穿!”

李岌说完这一段,连个鼓掌叫好的都没有,那些军卒们依然是面无表情,根本没有什么反应,现场的气氛有些尴尬。

“各位原来是镇军,平常务农,战时为兵,到了晋阳这里,还是一样。另外,如果今后大家认为这里的日子过得不错,可以让全家都移居晋阳,孤负责进行安置,再次向大家保证你们,包括你们的家人,孤会让大家过上好的生活!“李岌见还是没什么反应,于是当着众人大声说道,“现在,散队!”

这支部队没有营指挥,只有各队都头,一共十名都头,每人指挥一百军卒。

在解散之后,石敢带着几十名亲军,一起帮着管家王存去安排庄园里军营的分配。

这是一处原来晋军废弃的军营,营内有十几排黄土夯筑而成的土屋,另外还有十几座养马的棚圈,已经塌了四、五座。李岌提前知道安排,但也没派人过来收拾一下,这座残破的营寨就是留给这些人过来收拾。

先让大家养成劳动的习惯。

军队本身就是一头吞金兽,日常花费巨大,李继岌准备把这支职业军队改造成民兵,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

这些新来的定州义武军卒一开始只好委屈的挤在这些破破烂烂的土坯房里,在分配好住处后,基本上已经将所有能住人的地方挤得满满当当。

好在李岌知道新军刚到,先行犒赏一下,命人送来了两头生猪,几十袋白面以及菘菜、粉条、豆腐等物品,熬了几大锅肉菜,倒是让军卒们感觉这顿犒赏的伙食倒还不错。

看这些人吃饭的样子,李岌就知道他们并不算难养活。唐末五代的军卒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干得是土匪的活,得到的却是仅仅勉强够维持家人糊口——大部分抢来的财货,又都被军官们一层层给搜刮走了……

郑季璘作为王德派来帮助太子的统兵将领,倒也没什么意见,对于李岌的安排,一概遵命行事。李岌在解散后找来这些都头们挨个询问了一番,在得知定州军寻常时候也是亦农亦兵,大家对于干农活倒也熟练,于是就松了口气。

怕就怕这些家伙们什么也不会干!

三千义武军自然是不能聚在一起,被平均分派到了榆次、清源和北苑这东、南、北三座屯田庄园。李岌又在阳曲和忻、代一带招募了一千名青壮,再加上周光辅和安金全调来的两千步军,与义武军混编在一起,组成了拱卫晋阳的三营六千禁军。

在河滩里清理淤泥,支模、拌料,打地基,其后砌青石条,中间浇筑混凝土基本上全都是依靠人力来完成,虽然有一些杠杆或是滑轮等辅助器械,劳作的效率相比于后世,依然是低得令人发指。

干活吃饭也没什么好抱怨的,特别是在看到原来太子的亲军都下了河滩,来自义武军士卒也就消了大半的怨气。人啊,不怕受苦受累,就怕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只要大家一样,这心里就平衡了。

这修堤筑坝,是件极为消耗体力的活计,李继岌为军中提供的伙食相当不错,每两天都会有一顿肉食,这也是大家能够这么忍受下去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这个年代,肉食对于普通人的吸引力,是后世人无法想象的。

现在,李岌手下已经有了6000名将士,不过军马暂时只凑起不足400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