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二四、收复卢龙

五代兴唐 二四、收复卢龙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5:20 来源:笔趣阁

老将夏鲁奇和张虔钊两人一马当先,各率一支骑军朝着契丹骑阵发起了冲锋。

一场短暂而激烈的碰撞之后,契丹军开始败退。

这场战斗进行到现在已经是没了悬念,唐军本身就占了数量优势,再加上装备和气势,其后的战斗就只剩下了一方败逃,一方随后掩杀了……

契丹军还保留着草原上的作风,打仗的时候一哄而上,打败了就四散而逃。

在草原人的心里,打败了逃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没什么可羞耻的。

不跑还能着敌人过来砍脑袋?!

夏鲁奇只追杀出十余里,唐军这么就开始呜金收兵了。

原野里积雪甚厚,只跑这么远,马力就几乎衰竭,远远以战的李岌见此,就下令停止追击,全军在卢龙黑山东南安营扎寨。

此地距卢龙只有四十余里,双方已经几乎可以遥遥相望了。

耶律遏烈、耶律惕剌在损失一万多兵马后,败回卢龙。

在暴怒震惊之余,耶律德光才发现,虽然在战前他自认为准备充分,可还是把作为对手的李岌想的太简单了。他亲率十万骑军,号称三十万,往援卢龙,本想吓退唐军,却没想到李岌对于卢龙是志在必得,这滦河一线,所聚集的二十五万唐军,可是实打实的数字。

幽州、河北一带那些运送粮草的大量辅兵就根本没计算在内。

虽然已经在李岌的手下吃过两回败仗,在耶律德光的本心里还是很瞧不起唐人。

之前对唐军的两次失败,只是因为李胡的愚蠢。

现在他似乎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

唐人不但敢主动发起攻击,而且在滦河对峙期间就给他设下了一个巨大的圈套。

现在看来,唐军实际上很清楚他手上的兵力,并不急于进行决战的原因,是在调集更多的兵力,意图把他所统带的契丹军主力全部留在卢龙。

这次先攻营州已经暴露出了他们的企图。

这是一种多么宏大的战略构想啊,而且布置和实施如此宏伟的战略,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够做到在战略上的协调一致。

李岌和他隔着滦河对峙,实际上是在为实现自己的战略在争取时间。

仔细计算了一下双方的兵力对比,耶律德光突然惊觉,他所面对的唐主李岌从一开始就设计好了计谋,故意给他一种准备在滦河一线与他进行决战的错觉。实际上对手所图甚大,也许是想一举把他统帅下的十万契丹主力消灭在山南卢龙之地。

敌人已经张开了巨口,露出了锋利了獠牙,从三个方向朝着他所在的卢龙近逼过来。

想到这里,耶律德光顿时生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虽然性格暴躁,但是多年跟随太祖阿保机身边南征北战,多年的军事作战经验所养成的直觉,让他产不缺乏分析能力和决断能力。

现在也顾不上处置战败的耶律遏烈和仔细询问唐军那种很强大的新武器情况,只用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耶律德光就召集耶律释鲁、萧挞里和耶律迭里等大将,经过全面分析当前局势后,得出立刻尽快撤离全军,彻底放弃卢龙的决断!

第二天一早,李岌正准备令全军起营,继续逼近卢龙时,却接到侦骑急报:契丹大军已经连夜撤离,现在的卢龙已经几成空城!

在接到消息后,李岌立刻亲率数万禁军骑军前去追击,追至安喜,远远望见契丹后军阵形严整,旗帜招展,并没有败退迹象,突然下令全军停止追击。

夏鲁奇、张虔钊和元任等上前请战,李岌摇了摇头道:“算了,穷寇莫追,我们的战略是收复卢龙,莫要再贪便宜,反而中了敌军的埋伏!”

于是,便率军在后方尾随,一路将契丹军送出境,无远地看着他们沿着滦河谷地,退往北安州地界。

一直到了滦河堡(今迁西北三十余里),李岌这才下令回师。

原本预料中的一场大决战并没有真正打起来,能够迫退契丹,一举收复卢龙,各军也是欢欣鼓舞,竞相庆祝。

在卢龙休整十多天后,李岌命王全斌为卢龙节度使,并命其将镇衙从平州迁到了榆关,准备大兴土木,把这里建设成一座边防重镇。

而且李岌还把榆关改作山海关,听起来顿时让人感觉档次提升了一大块。

李岌带着一众手下大将,浩浩荡荡前往榆关一线巡视,并要求在滦河、青龙河等重要的河谷地各修两道关城,彻底封锁住契丹、奚部南进的通道。

只不过在看到所谓的榆关后,李岌还是有些大失所望。

自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上百年的战争使得中原人口锐减,最终导致草原胡人涌入中原。北朝再到隋唐,从来都不把北地草原当成威胁,榆关由于年久失修,早已经破败不堪。

这座破败的关城,已经起不到多少防御效果了。

山海关因控扼从东北进入华北平原的要隘,李岌准备在此大力经营,把这里打造成为抵御契丹入侵的第一道屏障。

这个时代气候还算温润,后世的唐山、秦皇岛一带降水和河流不少,而且山地间林木水草繁茂。不过,自安史之乱后,草原胡人逐渐移居此地,田园荒芜,大多数地方都成了牧场。卢龙地方,大约有四成的胡人,其中以奚人居多。

李岌巡视完山海关,其后又交待太府寺和都水监的官员继续在平州勘测合适的屯田区后,又与卢琰等人来到临榆县海湾。

展开地图后,李岌指着自己所画的粗略海图问同行的卢文进:“卢爱卿做过几年的卢龙节度使,可知道水师?朕听说那高丽人和琉球人来大唐,都是走海路乘船而来,他们不是从幽州上岸么?”

卢文进道:“听说早年间在沽口有海船而来,但自懿宗朝之后已经音讯断绝,再无消息。高丽与琉球久不与中原往来,臣倒是听说时与那南面几国还有贸易。”

这事情也办法着急,李岌只是又交待同行的卢琰和都作院的人在临榆县的海湾也就是后世秦皇岛建一处码头和造船厂,以作备用。秦皇岛港的位置不错,他准备在这里建港口的造船,与南方进行海上贸易。

另外就是命何澄于此,组建榆关水师营。

这个冬天所进行的这场大战,李岌还算是达到了目的,一举收复了卢龙、平州,把防线推进到了燕山一线,使得河北一带的安全,有了极大的保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