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十二、洛阳

五代兴唐 十二、洛阳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5:20 来源:笔趣阁

当李岌回到晋阳的时候,他所派出的信使张淦也孟州,求见河阳节度使李绍奇。

李绍奇本名夏鲁奇,为李存勖的亲将出身,曾任晋王亲军指挥使,以骁勇闻名于世,曾在护卫庄宗时力斩百余人,因而获赐姓名。夏鲁奇之勇猛,不亚于当年的晋王李克用的义子李存孝,号称“铁枪王彦章”的梁国名将就是被他在战场上生擒活捉的。

李存勖灭梁称帝,李绍奇因功升为节度使,成为了镇守一方的大将。

李绍奇虽然武艺高强,在战场上有万夫不挡之勇,可是却短于谋略,是三国时典韦一般的勇将。兴教门之变,乱起突然,等他得到洛阳的消息时,李存勖已经死于叛乱,李嗣源的大军也已经进了洛阳。李绍奇一时方寸大乱,与帐下幕僚商议一番,只得是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李绍奇是个长相极为粗豪的汉子,但却不是笨蛋,虽然皇帝待他恩重如山,却也没有多少为李家效死的心思。他原来长期跟在李存勖身边,也是读过一些书的人,这方面要比目不识丁的李嗣源强一些。

唐末五代这种乱世,大家能够活下去是主要的,至于所谓的“忠义千秋”纯粹都是扯淡,没有人拿这玩意当回事。

当张淦带着李岌的亲笔信来到孟州,求见他时,李绍奇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先见上一面,其后再做决定。

“某家深受皇恩,如今惊闻噩耗,敢不能立刻提兵渡河,前往洛都亲手为陛下报仇。不过老夫听说宰相已经将那李嗣源迎入京师,现在已经诛除了那作乱的郭从谦等人。现在太子在何处?有何打算?”李绍奇在看了李岌的亲笔信后,哭泣着说道。

“太子已经先行返回晋阳,请求将军能够率军暂时阻住李嗣源的部队进入河中的道路。”张淦说道,具体的事宜,李岌在信上并没说,是让他传递的口谕。

李绍奇听了后不由叹息一声:“可惜已经晚了,我听说昨天李从珂就从河清过了黄河,直驱河中,并没有从孟州经过。”

张淦道:“即然如此,太子说如果将军还念及先帝,当率军退往泽州,以守住太行陉和天井关,不可使李嗣源进兵昭义军。”

李绍奇眯着眼看着张淦,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看来背后有高人给太子出主意,某家如果依言行事,就彻底站到了与李嗣源对面的立场上。”

“太子让卑职带话说将军是先帝亲信,自然无法成为李嗣源的心腹,至于何去何从,还由将军定夺。如果将军肯听太子的命令,今后当倚作肱股之臣!”

李绍奇这一辈子杀人如麻,早已是心如铁石,并不会因为李岌的几句空口承诺而撼动内心。沉默半晌,盘算着得失,旋即哈哈大笑:“好,你回去禀告太子,老夫答应去帮他守着泽州,决不让李嗣源进昭义军半步就是。不过人家若是从河中进兵晋阳,咱家可是顾不过来!”他的意思很明白,如果太子能够守住晋阳,稳住局面,他就跟着太子干,否则,也甭指望他把自己都搭进去。

至于李嗣源那里,他手下有兵有将,还是照样能够周旋。

张淦到孟州,结果太子交待的事情只完成了一半,略感失望,

只不过没有办法,只能是先回晋阳禀告太子再说。

……

李嗣源在稳定了洛阳的局势后,随即命石敬塘进军陕州,任护国节度使,以阻止太子的征蜀大军返回洛阳。另外命义子骑军大将李从珂率三千骑军入河中,以防止太子返回晋阳老巢。可惜的是李从珂晚了一步,李岌已经在他抵达河中府之前,提前一步返回到晋阳。

李嗣源虽然在嘴上声称自己根本就无心反叛,这次率军进京只是为了能安定局面,等安葬李存勖、迎立太子之后,自己就继续回幽州当节度使。

话虽如此,李嗣源在任监国后,立刻任命亲信安重诲为枢密使,掌管军机要务,掌握了中枢军权。另外就是派人去各地搜寻逃散的诸王,一经发现,就把他们暗地杀害,为自己称帝扫除障碍。

洛阳,兴圣宫。

李存勖在迁都洛阳后,为奸臣伶官所惑,骄奢淫逸,选得民间女子上千,以充宫室。李嗣源乃穷苦出身,极厌奢华,在进驻皇宫后,下令尽数遣散,只留二百余老旧宫人,分掌各职,一供差遣。

在李存勖死之前,刘皇后就收拾宫中细软,与申王李存渥出皇城,欲投奔太子继岌。不料行至虢州,却为刺史石潭所执,装入囚车,押还洛阳。

李嗣源以背主弃逃之罪处死申王存渥。刘皇后贪财乱政,李嗣源本也是极为反感厌恶,本也拟一并赐死,宣徽使张延朗劝道:“太子仍在!”于是,他责令刘皇后在宫中出家为尼反省,并派人看守。

另有通王李存确、雅王李存纪,乃是李存勖幼弟,在混乱中藏匿民间,被安重诲寻着下落,乃与李绍真两人密谋,派人将其杀害,免得活着碍事。永王李存霸,本为河中节度使,在闻知洛阳变乱之后,心中惶恐,乃弃了河中,直奔长安去投靠太子,却被任圜和李绍荣两人保全下来。

李嗣源正与宰相豆卢革、韦说两人议事,却见安重诲匆匆而来,奏报道:“启禀监国,李从珂从河中急报,太子已经返回晋阳。”

李嗣源闻言怔了半晌,这才叹息道:“此乃天运!暂时由他去罢。”

韦说道:“唐运已绝,国祚不再,不若监国自登大宝,新开纪元。”

李嗣源听后摇头拒绝道:“某自幼就孤苦,幸而被献祖(李国昌)看中,收入帐下,其后又追随武皇、先帝,历时五十余年,怎么能轻易背弃先帝!如今太子尚在,此事决不可为,让身上背负叛逆的恶名。当先迎归太子登基,安葬先帝,之后看看情况再说。如果太子不容我等,再做打算!”

安重诲道:“只怕太子不肯返回洛阳。”

豆卢革道:“太子不肯回来,这中枢一切,就只能先奉监国之命。”

安重诲一听也有道理,反正现在京师一带尽在掌握,如果太子回来,也只是羊入虎口,做个傀儡罢了,于是不再劝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