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七百六十五章 想法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七百六十五章 想法

作者:三羊泰来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4:55 来源:笔趣阁

三皇子张景晰心冷笑,这个假老五越来越精,冷着脸站起身,“这主角不回家,我也撤了,二哥,弟弟先走一步。”

四皇子张景时勾着嘴角,“老五和沈扬,有意思。”

现在的老五,有意思!

张景宏接过沈扬递过来的茶,打了两个喷嚏。

沈扬担忧的问,“五皇子可是哪里不舒服?”

张景宏幽幽的道:“本皇子没事,只是太多人念叨本皇子。”

五皇子府,张景阳眯着眼睛,何止是有意思,老五是假的,这个沈扬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太蠢,现在老五去找了沈扬,他们敢蹲在五皇子府堵人,沈扬的家却不敢去,父皇对沈扬的态度,他们拿不准。

次日,翰林院,昌廉刚进屋子,今日特别的热闹,吕庶吉士撇着嘴,“瞧给他得意的。”

昌廉有点懵,他刚到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怎么了?”

吕公子压低声音,“昨日五皇子在沈扬家住的,这不一早上来就自己说漏了嘴,炫耀着他和五皇子多好一样。”

昌廉惊讶,太子对沈扬不同,这一母同胞的五皇子和沈扬的关系也不错,拧着眉头,他实在是想不通,他的眼里,沈扬除了学识的确不错,情商真的不是特别的高,这翰林院最不缺的就是学识好的人,他真没看出沈扬还有什么优点。

吕公子见周昌廉沉思,压低声音问,“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昌廉回神,“我能知道什么,好了,别管他了,回去忙吧。”

吕公子不甘心,这一个屋子的庶吉士,他比不过周昌廉有个仕途好的爹,他也比不过一些背景强的,沈扬和他差不多的背景,他怎么就不如沈扬呢?

皇宫内,周书仁下早朝和尚书大人留下,今日早朝是关于南方水患后的安置,一同留下的还有吏部尚书,内阁的学士。

皇上道:“南方的雨停了,水位也在下降,现在造成了不少百姓流离失所,这后期安置,你们可有良策?”

周书仁叹气,这大水退了,农户泥土房子毁的基本都不能住人,宅子要重建,土地要规整,还要处理好人和动物的尸体,免得爆发瘟疫。

这后期要做的事太多,对,还要解决百姓的粮食,现在百姓手里可没粮,最后是堤坝的修葺。

萧清皱着眉头,他没听一条建议,眉头就紧皱着,这需要不小的银两。

周书仁听到开粮仓放粮,默了,大水来的快粮仓的粮食没救出来多少,这些日子救灾民已经调过去一些粮食,北方的粮仓,拿津州的粮仓来说,年后为了支撑打仗的大军,津州的粮食调走了三分之二。

这不仅是津州,北方各州都差不多,京城的粮仓也没多少粮食,现在让开仓放粮,没粮食。

皇上皱紧了眉头,看向户部尚书,“萧大人,你可有话?”

萧清抿着嘴,“皇上,这次不是臣哭穷,真没粮食。”

丁大学士皱着眉头,“还有一些时日就到秋收的日子,萧大人,粮仓不可能一点粮食都没有吧。”

萧清心里翻白眼,“丁大人,你不当家不知道,京城的粮仓是真没多余的粮。”

皇上也知道,示意丁大人停下,“萧爱卿,你核算下江南需要用的大概银子,明日送上来给朕。”

随后又交代了几句,皇上示意大臣们都离开。

周书仁默默的想,又是当背景板的一天,他发现,这升官了,嘴巴开口的机会反而少了,不过,挺好的,不开口不得罪人。

只可惜,没高兴一会,皇上道:“周书仁,你先留下。”

周书仁家萧大人看他,他也懵,不知道为啥叫他。

萧清也愣了,还是第一次在周书仁的眼里看到懵,眼里带了笑,“我先回户部。”

“是。”

几位大学士目光也看过来,几位大学士皱了下眉头,随后陆续出去了。

萧清眯着眼睛,背着手慢慢走,六部和内阁互相牵制,几位大学士中,他最烦丁大学士。

吏部尚书走的也慢,等与前面的几位拉开了距离,小声的道:“皇上是真看重周书仁,我看你这尚书的位子也没两年可坐了。”

萧清,“至少户部后继有人,不像吏部,乱糟糟,不是我说你,你还有心思挑拨,不如多管管你的吏部。”

吏部乱七八糟的,六部中勾心斗角最激烈的地方,还是户部好啊。

吏部尚书噎住了,哼了一声快步走着。

政殿内,皇上示意周书仁坐,“刚才朕瞧着你也有想法,现在只有朕,你说说,你是有什么想法。”

周书仁的确有想法,他没吭声,因为他是户部侍郎,上面有萧大人,他也不适合开口,只是想到百姓没饭吃,心里压得慌,“臣多言,说的不对,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挑眉,还真有想法,“你说,这里只有你我君臣,今日的话不会传出去。”

这是护着周书仁,他也清楚,周书仁目前还是低调的好。

周书仁斟酌的道:“户部目前存银,一共两百七十八万两存银。”

最近支出有些多,将士们的赏银,各部等一些支出,否则,白银三百多万两。

皇上心里清楚,“所以?”

“臣觉得,本朝没粮食,可邻国有,臣当过津州知府,平港在津州,一些商船往来臣有数,邻国买卖的商品,臣也有清楚,有的邻国粮食充足,所以臣想是否可以出国买粮。”

他当津州知府,可是什么都知道的,外国的商船拉粮食来卖,亲自去采买,价格一定更低,还能锻炼水军,一举两得。

皇上看着周书仁,这人对整个津州了然于心,他见过的知府也不少,真没有人像周书仁一样,皇上摸着胡子,周书仁这人大才。

周书仁低着头,心里默念,别再看他了,他要不是为了百姓,真不想多说,只希望日后致仕的时候能顺利放过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