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素华映月 > 6今者不乐

素华映月 6今者不乐

作者:春温一笑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1:59 来源:笔趣阁

程帛定下主意,笑的愈加温柔可人。不过是个守备家的次子,不过是个庸俗不堪、想娶有丰厚妆奁妻室的男人,不过是个言而无信、夸夸其谈的纨绔子弟,不值得可惜。那种男人,根本不能够托付终身。

程帛窈窕的身段映入湖水中,玲珑有致,婀娜多姿。程帛怜爱看着水面,生就这般倾国倾城的容貌,还有什么可忧愁的?本朝虽然嫡庶分明,可嫁入公侯府邸做嫡妻的庶女,又不是没有过。平北侯夫人,不就是庶女出身么。

平北侯夫人本是孟家庶女,身份极不起眼。奈何她生的极为美丽,机缘巧合之下竟成了平北侯的原配嫡妻,超品的侯夫人。她夫婿是名闻天下的征虏大元帅、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张并,长子张勍是平北侯世子,次子张劢是魏国公。夫婿、儿子都有出息,平北侯夫人这位孟家庶女,堪称庶女中的佼佼者。

程帛顾影自怜,要论美丽,自己不会输给平北侯夫人吧?平北侯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应该能做到。眼下不就有个绝好的时机摆在眼前么?张劢到南京中军都督府任职,张、程两家是姻亲,往后定会常来常往。

孟家庶女能风风光光嫁入平北侯府做原配嫡妻,何以见得程家庶女便不能?程帛蹲下身子,拣起一粒光洁的小石子,笑吟吟扔向湖中。湖水清且涟漪,程帛心中一阵舒爽。

“……我家和魏国公府、平北侯府,算是远房亲戚。平北侯外祖父程公,讳普生,原为卫国公。我家曾祖父彼时任京官,跟卫国公府连过宗的。”亭中,程希端庄美丽的脸颊上飞上一抹晕红,硬着头皮说道。程希家原本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在乡下有几百亩地而已。后来程希曾祖父中了进士,做了京官,程家才慢慢发达起来。如今程家也算是望族了,五六十年前可不成,所以会上赶着跟当时赫赫扬扬、威风凛凛的卫国公府连宗。同出一姓,又连了宗,官场上也有人照应。

“后来卫国公府被夺爵抄家,成年男丁全部流放肃卢州边塞苦寒之地。我家曾祖父虽帮不上什么忙,也暗中送了不少银两、衣食,又托肃卢州地方官多加照应。再后来平北侯驱除鞑靼至祁连山外,先帝特旨召回程公一家,封为平顺伯。平顺伯带着儿孙住在老家广宁,深居简出,极少和外人来往,和我家倒是常通音信,极亲密的。”程希这一通解说下来,冯姝、阿迟才明了,原来程家、张家是这样的远房亲戚,怪不得对魏国公张劢知之甚详。

接下来的事,不用程希讲,冯姝和阿迟也猜的出来:张劢既到南京任职,必定会到程府拜望。这么一位尚未定亲的天之骄子近在眼前,议亲事还不论嫡庶……冯姝和阿迟相互看看,心有戚戚,程家往后怕是会热闹了。

“家父近来忙的很。”程希嘴角有丝讥讽的微笑,“从来不管家务事的人,这几日连送到张府的果品、酱菜都亲自过问。家父待魏国公这位倍,好不关切。”不用问,定是秋姨娘吹的枕头风。秋姨娘自从听到“不论嫡庶”这四个字,大概已经在盘算着要下手钓金龟婿了,自然会蹿掇父亲向魏国公示好。

冯姝笑道:“彼此至亲,原是应该的。”魏国公父母兄长都远在京城,他独身一人在南京居住,又无家眷,程御史这做表伯父的多照看照看,也在情喇中。

阿迟笑嘻嘻打岔,“程姐姐,是什么酱菜啊?有没有味道与众不同的,也给我弄几坛子。程姐姐我跟你说,吃是人生第一大事,最该在意的。”表哥、庶妹什么的,没有吃重要。

三人正说着话,湖畔垂钓的冯婉一声欢呼,“钓着了钓着了!”没多大会儿冯婉步履轻盈的走了来,面有得色,“我钓到一条大胖鱼,够咱们四个人吃的!”程希和冯姝都笑,“又来了一个,阿迟可算是有伴儿了。”婉儿和阿迟还是年纪小,少年不知愁滋味,整天就惦记着吃和玩,再没什么心事的。

欢聚了半日,申时前后,客人纷纷告辞。阿迟离的近,诸人都散了之后又陪程希坐了坐,说了会子家常。阿迟的声音清洌动听,如山间清泉一般,程希微笑听着,眼中渐渐有了笑意。

阿迟回到徐府之后,一本正经的跟陆芸发着感概,“做女人真不容易啊。娘您看看,做嫡女不容易,做庶女也不容易,各有各的苦。”

陆芸才见过管事婆子,处置过一回家事,如今正闲坐饮茶。见宝贝女儿如此这般,陆芸哪会不明白她在想什么,“阿迟,日子是人过出来的,自己想过什么样的日子、能过什么样的日子,定要先想清楚了。”陆芸微笑着看爱女,“男子可以纳妾,不等于男子必须纳妾。阿迟,嫡庶之争,不见得每个人都要面对。”这孩子定是见着冷酷世情,下了气。这可不成,花一般的年纪,应该开开心心的。

阿迟拉过张小巧的黑酸枝木玫瑰椅坐在陆芸身边,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等着听陆芸高谈阔论。女儿如此虚心求教,陆芸自然倾囊以授,“阿迟,我和你爹爹成亲的第二年,你爹爹便高中了二甲进士。彼时你祖父任职少仆寺卿,从三品官员。继夫人的父亲殷老大人是吏部尚书,文选司、考功司都在殷老大人掌控之中。我便跟你爹爹商议了,到南京做个闲职。”

阿迟故作聪明的点头,“南京官员六员一考,不归北京吏部管。”南京的官员,由南京吏部考核,不许北京吏部干涉。爹爹既到了南京,殷老大人再厉害,也是鞭长莫及。

陆芸笑了笑,“乖女儿,你爹爹性情淡泊,不贪名利,南京任职对他再合适不过,这是一。我能远远离开继婆婆婆和两位妯娌,在凤凰台徐府和你爹爹清清净净渡日,这是二。”

阿迟笑咪咪,好啊好啊,这是互利双赢。爹爹么,离开京城便是离开继夫人的势力范围,这些年来也一步一步升到了正三品。娘亲得利最大,不用服侍婆婆,不用周旋妯娌,在南京徐府一人独大,何等自在。

当然了,凡事有一利总有一弊。来南京的好处很多,坏处也是显而易见:徐郴品级虽然上去了,始终没多大实权。如果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大概其也就是熬到礼部的老尚书致仕之后,徐郴能再升一级,做个“养鸟尚书”。这样的仕途,究竟是不理想的。

阿迟忽想起今天听到的新闻,不无艳羡的说起,“娘,程姐姐的表哥才二十岁,就做到正二官武官了,可真难得。不是挂的虚衔,是都督佥事呢,掌管练兵和屯田。”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一个人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陆芸笑道:“是魏国公张劢么?他十三岁那年跟着父兄上了战场,徂击过入侵的蒙古人,驱逐过东南的倭寇,杀敌无数。阿迟,他年纪虽然不大,立下的战功可不少。”有谁会是无缘无故坐上高位?总要有个缘由的。

原来是保家卫国、铁骨铮铮的军人,失敬失敬!阿迟有些不好意思,还以为张劢是功勋人家子弟,靠着祖荫上的位。想差了,竟是与事实大相径庭。

阿迟冲陆芸竖起大拇指,“您太渊博了,什么都知道!”陆芸微微一笑,家里有快要及笄的宝贝女儿,做母亲的自会留意未婚青年男子,何足为奇。可惜,张劢年纪大了几岁,和阿迟并不相配。

母女二人絮絮说着话,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晚,先是徐述、徐逸小哥儿俩下了学,接着徐郴、徐逊父子也相继回来。一家人早早的吃过晚饭,之后相携到园中的望月亭,或是吃着瓜果,或是闲闲饮茶,共赏秋月。

一轮秋月挂在天空,清丽明彻,美好澄净。月光皎洁,徐逊乘兴吹笛,笛声悠扬悦耳,引人遐思。阿迟纤手轻扬,命侍女抱来古琴,信手抚了一曲。曲罢,徐郴和陆芸击节赞赏,“此曲只应天有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徐逊、徐述、徐逸三兄弟也很给面子的鼓掌,阿迟眉毛弯弯,这有忠实观众捧场的演奏,真有成就感啊。

徐述、徐逸小哥儿俩不甘示弱,背着手,很有风度的仰头向月,各自吟了一首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吟罢,也是一片称赞之声。

徐逸跑到徐郴身边,“爹爹您呢?”哥哥吹笛,姐姐抚琴,我们背诗,您做什么呀。徐郴洒脱的笑笑,命人备笔墨,“阿逸,爹爹把你画下来,好不好?”

徐逸拍手笑,“好啊好啊。”颠儿颠儿的跟着铺雪浪纸,给添了不少乱。徐郴一手轻抚幼子的头,一手提笔作画,徐逸在旁聚精会神看着,大乐,“有我有我,把我画出来了。还有娘,还有姐姐,还有哥哥,咱家人全都有!”

徐郴画完,儿女们都凑了过来,拍老爹的马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陆芸款款走过来,凝视看了半晌,提笔在画的左侧空白处写下“今者不乐,逝者其耋”八个大字,舒朗洒脱,态致萧散,和画风十分相配。

作者有话要说:“今者不乐,逝者其耋”出自《诗经.秦风.车邻》。耋,dié,八十岁,此处泛指老人。车邻是讲及时行乐的,今朝不乐待何时,转眼衰老,气力不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