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匹夫仗剑大河东去 > 第六章 家族

匹夫仗剑大河东去 第六章 家族

作者:刀一耕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6:11 来源:笔趣阁

顺着这个思路,就好比时间与人物织成的网被扯起了一根线,连带着,整张网都被周昂一把掀了起来。

一时之间,他脑海里闪电般掠过许多念头。

想到就去做!

约莫一盏茶的工夫,把事情理出一个脉络来,周昂随后就站起身来,整了整身上的衣服,扭头瞥见一摞线装书上的蓝布头巾,取了来拍打一下,拿了带子,仿着记忆中的做法,自己把头巾带好了在这个世界,这叫正装。

男子二十而冠,加冠就算成年人,但读书人又讲究个束发而读七八岁之前,扎个小赳赳就成,那叫总角,但七八岁了,要开始读书了,出去要见世面,就得郑重地把头发都扎起来,就叫“束发”。

要是发髻上再包个头巾,就比较讲究了,这就好比现代社会,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同学弄一身小西装穿上,就显得很郑重,参加个典礼什么的都没问题。

周昂幼年丧父,但束发读书的事儿并没有耽误,虽然到现在还未加冠,只有名,没有字,也就是没有成为法理意义上的成年人,但规矩并不是死的,带上头巾出门,走到哪里,大家都会以成年人的的规格来对待他了。

按说去自己的亲大伯家,戴头巾反倒显得过于正式了些,但周昂却觉得,这一步是必须的越是亲近的人,自己越是有必要透过一些细节的东西告诉大家,我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周昂了,我正在做出改变!

因为过去的那个周昂,实在是太宅太书呆气了!

…………

收拾完自己,周昂还特意跑到院子的水缸前低头打量了一番,觉得可以了,这才随手带上门,也没有什么锁,迈步就上了街。

大唐国实行里坊制,据说国都长安有一百二十八坊,翎州自然是没法比的,但三十六坊的规模,搁在四十一个郡治里头,也已经不小。

周家搬过一次家,周昂的老爹过世前置办的大宅子,在靖安坊,那里住的都不是普通人家,周家当时的宅子,在那里算小的,也有前后四进,家中已开始配上了仆奴十余人,但周昂的老爹临死之前就在病榻上,做主把那宅子卖了!

才住了一年而已,说卖就卖了!

据说卖了一大笔钱,但这笔钱去哪儿了,周昂始终不得而知。

后来周昂的父亲一死,母亲周蔡氏就将家中仆奴尽数遣散,带着一儿一女,搬家到了现在住的这套破败宅院据说这里是周家的祖宅。

这里的名字很大气,叫万岁坊,但住的都是像周家这样的贫苦人家。

陆春生父子俩在报国寺给人打工,负责杀猪,家境已算殷实。则这万岁坊的贫困程度,可想而知。

周昂的大伯家,并不住在万岁坊。

早年周昂的老爹混得阔气,敢到靖安坊里置办大宅,周昂的伯父也是跟着沾了光的,他们一家在城东北的静善坊,置办了一套前后两进的小宅子。

两坊之间直线距离,感觉也就一两千米,但进出都要走坊门,路程就一下子远了起来。

周昂循着记忆中的路线,一边赶路过去,一边略带些好奇地张望着街道两边的风景。

时间赶得巧,不然周昂也不会非得现在就出门。

今天是四月初七,正是各官署、衙门、学校、私塾等等的休沐之日。

也就是说,今天大家都不上班。

大伯和大哥,十有**都在家。

而果然,等周昂赶到大伯家的时候,拍了门径直进去,大伯和伯兄正在洗头。

周昂的伯父周安显是已经洗好,正披散着头发坐在太阳下梳着头发等着干,伯兄周晔就正在洗周昂直接推门就进,算是无礼,但院子里的人一看来的是他,倒也不觉怎样。因为不是外人。

周昂进了院子就问好,“见过伯父、伯娘,大哥安好,嫂嫂好!”

“好!好!”大家都回应着。

周晔的一双儿女这时候也被奶奶招呼着,让叫人,就都有模有样地给叔叔问安,周昂笑着应了,忽然想起来自己该多少带点零食什么的。

这时候伯父周安问他,“你怎么过来了?”

周昂就说:“我寻大哥有些事情。”

于是周安就不细问,只是又道:“你母亲和妹妹都好吧?”

周昂答:“都好。最近有些忙,母亲让我代她给伯父伯娘问安。”

周安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犹豫片刻,说:“你母亲是个好逞强的人。”

许是觉得自己不该当着儿子对母亲多加什么评点,话说完就又转了方向,问:“近来读书如何?可有所得呀?”

周昂笑笑,说:“正做了几篇新文,改天一定拿过来请伯父斧正。”

周安笑着点头,摸了摸羊角胡,说:“正该如此,读书要日日新,又日新,作文也要日日不辍,天长日久,自有所得。”

周昂笑着答应了。

又过一阵,周昂与伯娘说着闲话,周晔终于洗完了,这时周安却站起身来,说:“你们说话吧,我去看会儿书。”

又叮嘱,“你既来了,中午就留下吃饭。”

周昂却并不答应,只笑着说:“我与大哥说完事情就要回去呢,家里还有些事情,改天过来给伯父伯娘问安,再陪您喝酒。”

于是周安摆摆手,自去了。

他家宅子前后两进,周晔两口子住在前院,家里的一个丫鬟、一个仆妇、两个男仆,都跟着住前院,周安老两口带着孙子孙女和一个丫鬟住在后院。

周安一走,周晔擦着头发,拉着周昂到堂屋口坐下,晒着太阳,很随意的样子,问:“昂弟说寻我有事,是什么事?”

周昂说:“我前几天,得了场小病……”

“啊?”周晔有些惊讶,“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何不来告诉我一声?”

周昂笑道:“小病,已经好了!”

周晔这时候却是认真地打量他几眼,蹙眉,道:“脸色确是有些不大好,你回去当继续调养几日,最好还是去看看大夫,不要老是自己硬撑着!”

虽然能感知到这关怀的真切,周昂却只是笑笑,没接话。

停顿了片刻,他才又说:“病了这几日,我仔细思量,觉得自己年纪也已老大,却每日只知读书,母亲和妹妹每日介如此辛苦,实在有些不妥。我就想着,大哥每日在县衙里行走,认识的人多,能否帮我打听打听,哪里有什么适合我做的事情,我想多少做点事。”

他一行说,周晔一行讶然地看着他,在他的印象里,自己这位弟弟可不是什么能言善道的人。今天倒是有些意外了。

等他说完,周晔想了想,问:“可是看病把钱花光了?若是缺钱,你只管说话,不必如此。”

周昂笑,“不是的,只是想多少做些事情。”

周晔有些蹙眉,问:“那书还读不读了?”

周昂说:“正要说呢,若能不太忙,使我每日还能有些时间读书,才是最好。”

听到这里,周晔大约是明白了。

想了片刻,他道:“你愿意找些事情做,替叔母分担些,本是好事。但读书就是读书,读书出头,本就不易,哪里是你三心二意还能成的?”

说到这里,他颇有些“长兄为父”的样子,很耐心地安排道:“你且不要着急,只管用心读书,便是接下来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为兄也定会想办法给你安排一份前程……至少,你去学里教书的路子,总是可以走通的。”

周昂闻言笑了笑,却仍是道:“我只是想找个活儿。”

周晔闻言愣了一下,认真地看他。

在他的认知里,自家这位弟弟向来是个闷葫芦,读书就还好,字写得尤其好,却不是什么有主见有能为的人。是以他从小就觉得,虽然父亲那一辈,叔父的确是特出的人才,但到了自己这一辈,却是正好反过来,自己这位昂弟的性格禀赋,颇有些近似自己的父亲,反倒自己更像叔父。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认识,在他心里,是早就已经大包大揽地把自己这位叔伯弟弟未来的事情,都盘算在内了跟自己的叔父当初安排自己父亲一样,他的打算也是如果将来读书不成,可以让这位昂弟去到学里教书。他就算学问不大,给孩子启蒙总是没问题的。

谁曾想,自己这弟弟倒好像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安分。

这个时候,他心中颇有些不悦,感觉事情出了岔子一般,眉头微蹙,就要说话,却在忽然间一抬头的工夫,一眼瞥见了周昂的头巾。

他当时就愣了一下。

此时再看自己这位昂弟,他的眼神下意识地就认真了许多,这时才发现,他脸上虽然面带微笑,但那笑容之中,却似乎带着一抹说不出的坚持,与坚定。

顿了顿,他心中有许多念头闪过,最后道:“我此前没有留意这方面的事情,今日休沐,且不说,待我明日回到衙门打听一下,明日晚间,必有消息与你!”

周昂闻言,当时就笑着起身,道:“那我就等大哥的消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