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匹夫仗剑大河东去 > 第六十七章? 神品

匹夫仗剑大河东去 第六十七章? 神品

作者:刀一耕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6:08 来源:笔趣阁

短暂的一段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县祝衙门诸位官方修行者的心情。待吕洵等人走后,众人很快就又欢笑畅饮起来。

只不过酒席闲谈之时的话题,却不可避免还是歪到了吕家人身上。

一看情况不对,杜仪又不愿打断众人的兴致,便干脆起身过去,付了钱,打发两个本来就已经吓得错误频出的歌伎出去了。

两个歌伎一走,房间内再无旁人,众人说起话来自然更加没有了忌惮。

从吕氏子方才的表现,虽仍稚龄,却落落大方,说到吕著之死,继而又说到吕家如今势若漂萍一般的境况。

当然,大家也只是闲聊罢了,事实上,吕家的境况,跟县祝衙门这边并无任何的相关当初吕著在时,是直接联系的长安太祝寺,具体落实双方联手的主体,也是翎州郡祝衙门。县祝衙门在这件事里,只是作为附属于郡祝衙门的帮手来出现。而当吕著去后,负责保护吕氏一家的,自然也是翎州郡祝衙门。

坦白讲,相比起李铭这样的对手来说,县祝衙门的段位太低了。

所以在刚才,那吕氏子对待县祝衙门这班人,只是态度谦恭有礼,却不会有丝毫要套近乎的意思。

因为在人家那里,大约县祝衙门这帮人,是只需要不得罪,就足够了的大家倒也并不因此就有什么怨怼之意,说白了,这种保护人、时刻提防一个高手跑来偷袭的事情,是又累又没有什么收获的苦差事,并不叫人眼馋。

只有少数心思敏感之人,才从那吕洵方才面对高县祝的不卑不亢中,隐隐感知出其对县祝衙门这边的不以为意,因此会略有些不爽。

哪怕是不相干者,我也不希望你瞧不上我!

这是人之常情。

待到酒宴散场,杯盘狼藉之余,众人也各自酒饱饭足,一路同行至坊外的南北大道上,便渐次分做几拨,各回各家。

周昂同陆进一同回家,到了家里,陆进晕晕乎乎的,自去安歇不提,周昂洗了把脸精神了一下,随后便进到书房,静坐片刻,然后便于镜子沟通,并随即便在脑海中接收到了镜子所展现的“视野”的讯号。

…………

因为中途换了处地方,吕洵回到家里的时候,比预计中稍晚了一些。

下了马车进家,他先是洗了把脸,将外衣脱下,换了身衣服,这才往后院去,进了自己姐姐住的院子,差侍女上楼禀一声,他自己却并不上去,只在楼下坐下,一边脑子里过着晚上见的人和事,一边等姐姐下楼。

过了没一会儿,他的长姊吕涛,便已经款步下楼。

吕洵正色起身,认认真真地作揖,叫道:“姐姐。”

天色已晚,晚饭后吕涛便已经换上了便装,此刻连发髻都已打散,只用一条带子拢在身后,束成约略的一瀑青丝。

下了楼,她随口吩咐道:“给少爷煮些茶汤来。”

侍女应声过去拨开炉底,略一通,那小火炉便窜起火苗来,侍女又取水壶盛了水,耐心地看守炉火煮茶。

这边姐弟俩却是很快就在房内坐下。

一等坐下,吕洵方才一板一眼的姿态,才略松快了些,却仍是先道:“晚饭时母亲可吃了些?阿汜和阿淇不曾惹什么祸吧?”

他们姐弟一共四人,吕涛乃是长姊,今年十九岁,其下吕洵和吕汜兄弟二人,一个十七岁,一个才十六,最下面的幼妹名吕淇,年方十四。

姐弟四个之中,吕涛和吕洵姐弟两个大的,乃是一母所出,但其母早在十一年前就已经病逝,吕汜和吕淇这一弟一妹,却是他们的姨母所出。

和这个年代很多讲究些的人家差不多,吕著当年娶妻,妻家除了嫁女之外,还同时嫁过来一女为陪媵,正是吕著正妻的亲妹妹陪着嫁过来的时候,女孩子才刚十四岁,是过了两年才圆的房。但在当今天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了。

这个年代的陪媵制度之所以盛行不衰,其实是很有讲究的,倒不是单纯说女孩子家里女儿多得嫁不出去,所以嫁一个还送一个。

这实在是为了继承和姻亲关系的考虑时代条件所限,没人敢保证不得病,得了病没人敢保证一定能治好,所以,五十而亡不算夭,壮年而死也数见不鲜。再加上对女人来说,在这个年代还有一道鬼门关要过,那就是分娩。

正常情况下,一旦女子去世,稍微有条件的男人,肯定不愿意孤寡下去,要再娶,而一旦再娶,原来的娘家人,势必会担心自家女儿留下来的孩子会受到后母的虐待,甚至有幼弟出生之后,会失去本应有的继承权。

而且一旦再娶,双方之间缔结婚约之后附带的联姻福利,甚至某种政治或商业上的同盟,则势必受损这其实是双方都未必乐意见到的。

所以怎么办呢?

往自己比较看重的人家嫁女儿的时候,大户人家喜欢一嫁就嫁两个,一个正妻,一个陪媵。有的是亲姐妹,有的则是从偏支家里择一美貌者为陪媵。

反正目的是确定的,那就是一旦正妻中途去世了,陪媵在娘家的支持下,可以顺利接过子女的抚养权,稍微强势一些的,都可以代为主持中馈,甚至因为陪媵身份的特殊,就算以小妾的身份被扶正了,也并不为时风所唾弃。

而如果正妻一直安好,那姐妹同心之下,也可以固宠、多诞子嗣,从而确保姐妹俩的地位是稳固的,不会因为无子而被排挤甚至休弃。

这就保证了一门重要联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而事实上,吕涛与吕洵姐弟俩,都算是幼年丧母,但因为他们的姨母就在家中,于是便比较顺当地度过了丧母所带来的一系列可能存在的危机。他们的父亲吕著在生前,虽然一直都没有把后者扶正为正妻,但也一直都没有续弦。

此刻吕洵坐下首先问起的“母亲”,指的正是他们两人的姨母兼庶母,也就是吕汜和吕淇这小兄妹两个的亲生母亲。

吕涛闻言面朝自己的弟弟笑了笑,道:“晚饭母亲吃了能有小半碗饭,乍逢大变吧,她算是撑过来了。”

吕洵点头,面色严肃,然后才笑笑,却仍是不免有些情绪低落。

此时吕涛又笑道:“好了,莫要再做小儿女态。今日你去见那杜氏,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吕洵闻言,花了片刻收敛戚容,然后才道:“他们想要靠拢过来的意思,应当是没有疑问的了。不过那杜营虽然自说自话,说是代表他的父亲,但他毕竟只是家中第三子,他的话,我以为当权且信着,却并不能全信。具体如何,我已经与他约好,后日会过去拜访他的父亲,杜氏的家主杜冕,到时候与他谈过才算。”

吕涛闻言点了点头,却并不插话。

顿了顿,吕洵才又继续道:“杜氏的意思是,他们在本地广有人脉,可以在很多方面协助咱们在这里扎下根来。那杜营甚至提出,他家中有一幼妹,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恰好我未婚娶,若能结个姻亲,彼此便可越发默契。”

吕涛闻言嘴唇微抿,似是笑了笑,却仍是没有开口说话。

吕洵很明白自己姐姐的处事风格,因此也并不在意,仍是继续道:“从那杜营话里话外的意思,他虽未明说,但我其实已经尽知其所求了。”

“他家此前也曾代代都有出仕,到了杜冕这一代人,他们家无人出仕,我听那杜营话里的意思,似乎他爹是嫌官小,觉得去做上一任,徒增劳苦,将来也并无多少升迁之望,因此才没有去。”

“而且,虽然历任的官阶都并不高,却想必是机缘巧合之下,还是叫他们知道了一些与修行相关的事情。他们大约已经明白,当今天下,所有真正重大的权力,其实一直都执掌在修行者手中。”

“因此,那杜营旁敲侧击,意思无非一个,他们家想要跟随咱们。所谓跟随,就是他们家选派族中优秀的年轻子弟,由咱们家负责引入修行之路。”

听到此处,吕涛那一直噙在嘴角一抹笑意,终于在脸上绽漾开来。

“想得美!”

她冷冷地评价道。

吕洵闻言笑起来。

恰在此时,茶已煮好,那侍女小心地筛茶、分茶,随后将淡黄色茶香漫溢的一盏茶,奉到了面前,低声道:“少爷请用茶!”

吕洵微微俯身、点头,端起来,小抿一口,笑问:“我该如何回复?”

侍女已经将第二杯茶奉到吕涛面前。

吕涛却看都不看,想了片刻,缓缓地道:“咱们如今有若无根飘萍一般,倒是的确需要借些力量,才能扎下根来。但这个力量,最关键的还在郡祝衙门那边,也就是说,只有那出身玄都观的沈明,才是此事的关键所在,余者皆无足轻重。”

顿了顿,她终于端起茶盏,啜饮一口,却又道:“不过像杜氏这样的本地人,若是愿意投靠,倒也不好拒之门外,他们毕竟还是有用的。”

“也罢,便以千金,市此马骨吧!你后日里去杜家,可以告诉他们,他家那位小姐,可以到母亲身边来伺候,便给她一个义女的名头又如何?或者……”

说到此处,她嘴角微抿,露出一抹薄薄的讥讽笑意,道:“他们若是嫁女,也无不可。却只能与你做一房小妾。……我家何等门第,他杜氏又是何等门第?凭他家一庶出女子,居然妄想嫁到我家来做未来主母……呵,回头寻个机会,倒是要小小敲打一下才好!”

吕洵闻言凛然,思付片刻,认真地点点头,道:“诺!我听姐姐的。”

吕涛点点头,又小饮一口香茶,放下杯子,这才道:“此事也就罢了,成与不成的,都没什么要紧。等家里安顿下来,还是你去郡祝衙门取得一个公开的身份更重要。对了,今日宴饮,可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人事?”

听到此处,吕洵便知道,刚才的事情已经揭过了,于是他的神态自又略略放松一些,想了想,笑道:“倒也没什么太值得说的,那杜营倒是劝酒,但我父孝在身,又不能喝酒,我们便是连歌伎也不曾叫,若是阿汜去了,定会觉得十足无趣……哦,对了,倒还真有件事要告诉姐姐。”

“说。”

“我们在望江楼坐着的时候,中途出了件事情,那杜营想在我跟前显摆他们家在本地实力雄厚,不想却一脚踢到了石头上!”

说笑间,吕洵便把刚才在望江楼上,那杜营与县祝衙门一班人冲突的过程,以及到最后还是自己出面去解围的事情,都原原本本地说了。

末了他才点评道:“杜营出了丑自不必说,此番倒是我第一次见到翎州县祝衙门的一干官方修行者。当时脑子里想着父亲生前对几个人物的点评,一一对照眼前之人,想来应该是把他们都认个差不多了。也未曾深谈,只是第一印象,觉得那高靖应是一如父亲当日所断,才德俱是中流,能得人之心,能得人之力,但才具毕竟有限,就算不会止步于县祝一职,想来上升的前景,也是有限。”

吕涛闻言,淡淡点头。

吕洵又继续道:“余者大多憨厚平实之辈,倒是父亲当日评点过的那个周昂,不但形容俊伟,人物风采也的确过人。然可叹之处在于,此人一望可知深浅,其腹有华章,胸藏机谋,却绝非搏命之人。若是没有大的机缘逼他一逼,怕是此人能得华屋一厦,美人在衾,便会裹足不前了。”

吕涛闻言缓缓点头,道:“志不过万两银。”

吕洵闻言笑起来,复又感慨,点头道:“父亲当日此言,实在入骨。”

吕涛笑笑,又问:“还有吗?”

吕洵正色起来,点头,道:“有!”

顿了顿,他道:“今日望江楼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见到一人间神品!”

“哦?”

“那人名叫陆进,以我观之,似乎竟是那周昂的仆从之类,但偏又出入于一班官方修行者之中,想必已是有了些机缘。但他实力极浅,应该是刚刚开窍不久。”

“此人有何殊异不成?”

“此人身高近丈,天生神力,兼且眉有龙骨,鼻张地气,正合父亲当日所说人间三神品之第一神品!此人不修行,乃万人敌,此人若修行,可敌天下!”

吕涛闻言眉毛微挑,“竟真有这等人?”

吕洵略有些激动地道:“姐,我亲眼所见!”

吕涛闻言,缓缓地吸一口气,又徐徐吐出,随后,她举起茶盏,浅浅地啜饮一口,然后才点点头,若有所思,道:“我知道了。”

“容我想想,看看该怎么收拢此人。”

吕洵闻言,喝口茶,将刚才的那副激荡情绪,慢慢地收回去,然后才道:“今日已晚,我明日就差人悄悄地打听一番,先把那周昂及陆进的情况深入了解一下,供姐姐决策。若能收拢此人,则我家必势力大壮!”

吕涛缓缓点头,道:“善!”

顿了顿,她又叮嘱道:“咱们初来乍到,父亲又猝然而去,如今你我不得不把这副担子挑起来,却毕竟还都年轻,行事最忌操切。因此,我还是那句话,凡事需三思而行,万万不可急切!你需知道,对于你我眼下来说,能不犯错,就是最好的结果。一切皆要徐徐图之。”

吕洵闻言正色道:“弟记下了。”

吕涛闻言笑笑,神态带了些轻松地道:“还有,你今晚做的不错。应对算是得宜。以后还要继续如此。郡祝衙门与沈郡祝那边,咱们要靠拢过去,但县祝衙门与高靖高安平这边,也尽量不要得罪才好。”

吕洵又正色道:“诺!”

…………

周宅,前院书房。

周昂睁开眼睛的时候,表情是说不出的奇怪。

有些自嘲,有些无奈,又有些多多少少的窝火老子就那么“单纯”吗?当初就是一个照面的工夫,就被那吕著给看透了?

而且连吕洵这样……这样才十七八岁的半大小子,都敢直接给自己下这么一个评语?一望可知深浅?绝非搏命之人?

可我平常觉得自己还挺深藏不露的呀!

你们一帮古代人,你们懂个屁……好吧,发泄的话,说说也就算了,说过之后仔细想想,周昂控制不住的感觉有些背生凉风。

谁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呢?

虽然对于对方背后对自己的评价,颇为不满,但认真地想想,周昂又不得不承认,那吕家姐弟所说的,又好像的确是一下子戳中了自己要害!

是的,虽然我是从现代社会穿越来的,见过“大世面”,但我好像的确就是没什么太大的野心,我虽然成了修行者,而且我师父我师叔我师侄感觉上都挺牛,但我也的确就是觉得能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挺好的。

而且,我好像的确不是什么“搏命之人”,一路走到现在,一直都是以安全为首要的考虑方向。

想到这些,周昂不由得深吸一口气,陷入了深思。

被人看透的滋味,实在是并不美妙。

而与之相比,显然更不美妙的是,被人看透的,是自己的虚弱。

***

五千字大章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