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香港时代 > 218 铺开摊子

重生之香港时代 218 铺开摊子

作者:雨成海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3-30 19:04:25 来源:笔趣阁

[第3章 vip章节]

第220节 218铺开摊子

“我说老三,我们这么做似乎有点太不人道了吧?”赵镇南看了屏幕上的计划,倒吸了一口冷气。

此时赵家三兄弟正身处虚拟现实系统最核心的区域,在这里商量事情绝对是世界上最安全的。

赵镇北将老大老二都叫进来,目的就是要将他跟智脑盘古拟定的完整东南亚三国攻略计划展示给两人看,以征求他们的意见。

虽然港星集团所有的事情赵镇北都可以自己做主,可毕竟港星是一个大集团,老大老二都算是集团的大股东。

整个东南亚计划想要顺利完成,前后至少要投入三万亿以上的资金,这么大的投资,征求一下身为大股东的赵振东和赵镇南也是应该的。

“跟东南亚那些土著讲人道主义?二哥你没发烧吧?”赵镇北冷笑道,“两百多年来我们华人在东南亚的悲惨遭遇,那些土著就是罪魁祸首之一,他们的所作所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对禽兽自然不需要什么人道主义!”

“我们要立足东南亚的基础是以华人为基础的,要想做到无后顾之忧,华人人口比例至少要达到六成以上,。整个东南亚2亿8000多万人口里,华人只占了2000万,还不到10%,其他的种族人口比例加起来超过九成,即便是我们能迁上2个亿人口过去,也占不到半数!”

东南亚的土著种族很多,其中印尼的爪哇族、巽他族以及马都拉族三族加起来就接近1亿4000万,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马来族8000多万,这四个种族就占了八成以上的人口,不削减的话,华人根本不可能有主导权。

赵镇北的计划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不断从内地迁移华热闹进入东南亚的同时,利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削减东南亚土著人种的人口比例,一直到华人最终在东南亚占据实质上的主导地位为止。

之所以赵镇南会觉得不人道,是因为这个削减计划的核心用的是基因武器,智脑盘古收集到了大量的东南亚土著种族的基因之后,用天狼星先进的生太科学技术制作了一种专门针对这四个种族的基因药物。

这种基因药物是针对爪哇族、巽他族、马都拉族以及马来族这四个种族基因才会发挥作用的,在这种药物的作用下,这四个种族每年都会有10%的人口会因为伤风、感冒以及发烧等病症而死去。

对于没有这四个种族血统的人来说,这种基因药物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吃了它也就等于是吃维他命药丸差不多,反而补充了各种人体必须的维生素。

领先地球不知道多少年的先进生物基因合成技术打造出来的基因药物,自然不可能是地球目前技术水平可以检测出来的。

再说了,赵镇北的计划里,也没打算让港星集团来参与到这种基因药物生产和销售中去,而是准备扶植印尼、菲律宾以及马来西亚三国国内的代理人出面,收购上一些食盐酱油等调味以及糖烟酒有关的厂商来进行生产以及销售。

港星集团在这个过程里只负责生产配方以及生产设备的提供,进一步的话也就是再提供风险投资资金而已,除了赵家三兄弟之外,没有人会知道这里面的玄机。

也正是因为这样,赵镇北话说完之后,赵镇东和赵镇南也就不再有什么意见了,整个计划中,受损的只有东南亚那些好吃懒做的土著们,对于赵家三兄弟来说,那些土著是赵家未来的障碍,死得越多越符合赵家的利益。

商讨完计划之后,赵家三兄弟各自有各自的职责,赵镇东主要负责在东南亚建立起以资源矿产开发为主的基础工业,其他的不管轻重工业暂时没有在东南亚铺开的必要。

赵家三兄弟在这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等到完全掌控这一地区以后,再直接拿出先进的技术以及生产线来,建立起一个领先世界水平的完整工业体系就可以了,之前就没有必要浪费资源去做重复建设了。

赵镇南负责将美国和欧洲部分的产业重心转移到加拿大、南美、非洲、澳大利亚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这些地区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掌握了这些地区的资源,就等于是掌握了未来经济的脉搏。

智脑盘古的存在,让欧洲和美国那些所谓先进工业技术和产品,对于港星集团完全可以说跟石器时代的水准差不多,与其将财富囤积在欧美的那些所谓大公司股份上,还不如抽出大部分的资金来分散到世界各地投资矿产资源。

当然,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还是要保留相当一部分支柱产业的股份在手,至少那些跟大财团之间的合作还不能断了,这有利于保持港星集团在欧洲和美国的巨大影响。

最后赵镇北所负责的就是北上回到国内,跟内地政府高层就双方合作展开一系列的磋商以及谈判,要想从内地迁移过亿的人口,招收几十万的退伍军人,不拿出足够的条件来交换,哪怕是有邓公在背后支持也是不行的。

这一点赵镇北早就心里有数了,这一次北上之前,就让盘古准备了全套的完整轻重工业体系技术,这一套完整工业体系技术领先世界水平十年以上,可以让中国直接跻身世界工业强国。

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不管是具体的人口迁移还是退伍军人招收,最终都要跟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在这些地方政府的官员眼里,经济发展就是最大的政绩。

有了先进技术,地方的那些国营企业在改制中就不愁出路了,有了出路就不需要担心破产了,而工人的就业压力也减轻了,企业重新焕发活力自然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没有哪一个地方大员会愚蠢到将政绩拒之门外的。

中国人的官场文化向来是最讲究人情的,有了交情,这办起事情来也自然爽快得多,由上到下的路子都通畅了,这贩卖起人口来也就不会有什么阻碍了,这恰恰是目前赵家最需要的东西。

1991年12月底的时候,赵镇北完成了在国内的计划行程,刚要启程回香港之前接到了普京的电话,原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想邀请赵镇北到莫斯科见上一面。

对于叶利钦邀请自己的目的,赵镇北自然清楚得很。

如今苏联已经正式解体了,叶利钦正在谋求建立以俄罗斯为首俄罗斯大联邦,在整个前苏联成员国都处于经济困境的大环境下,如果俄罗斯能够得到港星集团的大力支持,那么摆脱经济危机也不是什么难事。

最重要的是,港星集团的支持加大了俄罗斯对于周边的联盟成员的向心力,更有利于巩固俄罗斯在未来的大联邦里的领导地位。

赵镇北应邀赴莫斯科这件事,老爷子自然是知情的,对此老爷子的态度很明确,两个字:支持。

之前南巡的时候在跟赵镇北交流之后,老爷子更加深刻意识到矿产资源在未来大国经济博弈里的重要性,掌握更多的矿产资源,就等于是掌握住了世界经济的话语权。

中国地大物博是没错,可是这地大物博一放到人均数量上去,那只能是排到世界的末尾去了,十几亿人口基数,再多的资源也不够开发啊!

还是赵家小子说得好,我们该学一学人家日本,多囤积一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否则等到有一天自己的资源开发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把目光放到国外的话,岂不是等于自动将脖子套到别人准备好的绳套里了吗?

中国跟俄罗斯是邻居,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是历史上从中国的手里抢去的,现在俄罗斯经济陷入了危机,中国趁机获取一些矿产资源开发权,也不过是拿回一点利息而已。

对此老爷子心里没有哪怕是一点的内疚感觉,赵镇北启程往莫斯科的同时,中国也派出了庞大的商业考察团前往俄罗斯。

港星集团在莫斯科已经建立起了以银行集团为首的投资分部,赵镇北到达的时候并没有马上去拜访叶利钦,而是选择先去港星集团莫斯科分部。

苏联正式解体之后,西方针对苏联的所谓金融投资计划有暂时告一段落了,大笔的资金早就已经撤离了,还剩下来的就只有一些象港星集团一样有远见的集团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移到了前苏联成员国的那些已经陷入困境的工业产业上来了。

赵镇北到港星集团莫斯科分部,主要还是想将已经拟定好的进军俄罗斯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方针计划给布置下去,好让莫斯科分部的事先做好准备,只等赵镇北跟叶利钦总统达成了双方合作协议,就可以马上将工作全面地铺开了。

在赵镇北看来,俄罗斯所有的行业里,港星集团只要选矿产冶炼和石油产业这两个就行了,其他的行业还是交给后面的那批国内大企业来瓜分好了,钱总不可能你港星一家都赚完了。

再说了,俄罗斯的工业水平,就是跟目前港星集团公开状态下工业体系相比,都还有相当的一段差距,赵家三兄弟都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在这些行业进行技术投投资,仅仅从最高层次直接给俄罗斯金融上的投资就行了。

跟叶利钦会面的时间被安排在了第二天的上午,对于赵镇北的到来,叶利钦可谓是重视到了极点,特地将一整天的事务都延期,将时间空出来接待这位来自香港的财神爷。

港星集团的那两百亿美元援助对叶利钦来说可谓是及时雨,正是这两百亿美元资金让他将整个俄罗斯的军队给安抚了下来,并且将军方剩下大部分的人心都拉拢到了自己身边。

政治斗争是很残酷的,如果没有俄罗斯军方的支持,叶利钦未必能够斗得过身为前苏联最高领袖的戈尔巴乔夫。

前两天戈尔巴乔夫刚刚黯然宣布辞职,一个大国的首领最后竟然是沦落到这样下场,原因固然很多,但没有能够将国家军队掌握手里无疑是最大的败笔所在,所谓枪杆子出政权,枪杆子才是政治斗争当中最有威慑力的武器。

对比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两个人的真实例子,有枪杆子和没枪杆子的高下一目了然,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个杰出政治家背后没有强大的枪杆子呢?

当然,这枪杆子也不尽然只是指军队,当一个政治势力的财力物力达到了一个高度之后,也算得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枪杆子了,君不见西方国家的政治舞台上,有资格参与博弈的向来都是那些大财团吗?

对于叶利钦来说,赵镇北代表的港星集团,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枪杆子,叶利钦正打算借助港星集团的雄厚财力来帮助俄罗斯度过眼下的经济困境呢,也难怪他就是事务再繁忙也要挤出那么一天来接待赵镇北了。

赵镇北到达克里姆林宫的时候已经是快十点了,白雪覆盖下的克里姆林宫不愧“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让这段时间在北京见惯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赵镇北几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一次赵镇北离开香港北上,只带了五个已经晋升天阶的精英,这五个年轻人是赵镇北特地挑选出来了,可不仅仅是当作保镖那么简单。

赵镇北带着他们北上目的,是要让这五个小子多历练一番,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到俄罗斯,赵镇北这一趟接触的都是身出高位的大人物,大人物身边的人自然不可能是泛泛之辈,这五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从他们身上能学的东西多着呢。

赵家的目标锁定东南亚之后,赵家三兄弟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属于赵家自己的嫡系军事、政治、经济这三方面的班底了,除了选自内地、香港以及台湾三地赵家的子弟之外,通过港星自身培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年轻精英也纷纷被安排分派了出去。

从一个世家财团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所需要的方方面面人才可不是一点半点,那些关键重要的主事办事的,还是要*控在赵家自己手里来得好。

毕竟一旦插足东南亚的事情成定局之后要面对的,可是都西方资本主义体系里的强国,只有属于自己的嫡系来全面*作,才能避免敌人间谍从中破坏。

俗语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地基要是不牢靠,那么大厦就会有坍塌的危险,国家建设也是一样,有些基础要是在前期没打好的话,中后期再花费高昂的代价来补救,那可算是得不偿失了。

赵家自己的年轻子弟,除了在读书的之外,绝大部分基本上都被安排出仕或者是到港星集团各分公司力量去了,未来想要靠他们将赵家支撑起来还很遥远。

无论是赵家老一辈还是赵镇北三兄弟,对于赵家新一代年轻人都不希望过早将他们提到高位,这等于是拔苗助长了,年轻人欠缺的历练和经验,可不是基因进化改造可以解决的,必须得自己亲身经历了才能积累。

也就是说,未来赵家插足东南亚成功后,初期的建设是不能指望赵家自己的子弟了,能用得上的就只有港星集团这些年培养出来的那一些精英们了,赵家三兄弟这一次分头行事,身边都带着五六个综合型的天阶精英,无非就是想通过让他们去*办各种具体的事, 以求让达到锻炼这些天阶精的目的。

赵镇北这一次回国,基本上跟内地政府高层之间的谈判协商过程都是交给五个天阶精英来进行的,实际上赵镇北就仅仅负责最后的签字而已,赵镇北相信,以天阶精英们强悍的学习能力,成长起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一次俄罗斯之行,具体的事务*作赵镇北还是打算全部交给他们去做,只要自己跟总统叶利钦将合作方向商讨出来了,以五个天阶精英们的能力,是不太可能会将事情给办垮的。

“不知道总统阁下这一次请我到莫斯科来是为了什么事情?”开头的应酬话说完之后,赵镇北也不客气,直接就询问道。

听了翻译的低语之后,叶利钦笑开了,从赵镇北进来他就一直在观察这这位港星集团的三少爷,虽然年纪轻轻,可是论起气势来丝毫不比自己这个俄罗斯总统来得弱,更可怕的是这小家伙那对可以直接透视到你心底的眼睛,视线对上了连他这个俄罗斯第一人都不由自主有想避开的念头。

赵镇北才是赵家真正掌权人的事情,叶利钦自然是知道底细的,这还是普京的功劳,上次在德国柏林的碰面之后,普京就派人将赵家彻底查了一遍,结果让普京和叶利钦都吓了一跳。

从1985年的广场协议,一直到最近苏维埃解体,几乎世界上能够影响经济的大事件都有香港赵家参与的身影,每一次赵家还都能从中捞取好处,可以说是金融投资上是百战百胜了。

最让人惊奇的是,这百战百胜的金融投资战绩,幕后的推手人竟然是赵家年纪最小的三少爷赵镇北,可以这么说,港星集团这个富可敌国的财团,其实是赵镇北一手打造出来的。

赵镇北金融方面的才华还不是最值得叶利钦重视的,真正让叶利钦将赵镇北关注的还是赵镇北跟中国高层的融洽关系,无论是军方还是政府,几乎大部分的最高层都跟这个年轻人关系良好。

要知道,中国政府的高层基本上都是一些年纪跟他叶利钦差不多的老家伙,能够被这么多老家伙特别是那位矮个子同行成为朋友,叶利钦绝对不会因为赵镇北的年纪小就敢有半点轻视。

未见面之前,叶利钦就在心里有了评价,这位来自香港的赵家三少爷,绝对是一只狡猾的小狐狸,身为政治人物的叶利钦最明白不过了,中国政府的那些掌权者,随便哪一个都是修炼成了精的政坛老狐狸,能跟那么多老狐狸打成一片,可见这个年轻人的功力有多深厚了。

绝对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小家伙!这就是叶利钦在未见面之前对赵镇北最直观的印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