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电影大师 > 小评《2001太空漫游》献给盟主机械宝宝

卑微的人类——小评《2001:太空漫游》

如果只看一遍电影,就觉得看懂了故事,看懂库布里克和亚瑟-克拉克想说什么,那么一定是个神经病。本文由 www。lwχs520。com 首发这是编剧和小说作者亚瑟-克拉克说过的话。诚然,观众看电影,是一个再理解再创作的过程,千人千面,没有什么唯一的答案,这部电影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能承受各种各样不同的感受和解读,它提出的科幻问题哲学问题等都非常烧脑,值得深思。

最近诺兰的《星际穿越》很火,也很好,一般谈到它,也会谈到《2001:太空漫游》,就如主流影评界的意见那样,《星际穿越》虽然好,但在《2001:太空漫游》面前只是个小学生,或者说肥皂剧。为什么?这部数十年前的科幻片有什么魅力?

这片子太伟大了,这篇与其说是影评,不如说是一番介绍,给还没有看过它的朋友们一点了解,喜欢科幻片的,看这部神作准没错!

小说是库布里克和亚瑟-克拉克先一起探讨,然后由克拉克写正文,但还没有写完第一部,当然也还没出版,电影就先拍好了,所以电影和小说越往后面的内容越有些分别,但配合小说来看,故事其实并不难理解,顺序地说一下吧。

宇宙上有着高级文明,非常非常高级,他们会在宇宙之间漫游,放下启智机器“黑石”,各个星球的低级动物一摸黑石,黑石就会往它的脑袋里播放影像,像使用工具等等,启发它的智商,但一般低级动物都会吓坏,再不敢去碰黑石,或者脑子受不了而疯掉。远古的一天,地球突然有了一块黑石,一群猴子摸了它,一只猴子被启智了,它是人类之祖“望月者”。接着就是慢慢进化了,到了现代,又到了未来,人类的科技已经极为发达了,可以很方便地上去月球火星,还有各种各种的太空站。

某一天,月球上一块黑石出土了,400万年前埋下的,人类科学家为之震惊,当黑石再一次接触到阳光,它爆发出一股强大的信号,人类不同的各个探测号都收到……不久后,“发现号”离开地球前往木星(小说里木星是第一站,后来要到的是土星环),这是人类第一次要跑这么远,有一套智能系统哈儿9000型计算机,有五个宇航员,两个操作飞船,鲍曼和普尔,三个背负着真正的任务(出发前就冬眠状态,为了保密,鲍曼和普尔都不知道,哈儿知道)。

在太空中前进的这段,描画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孤寂的渺小,对科幻小说和科幻影片都造成巨大影响,最近两年《地心引力》《星际穿越》也有这方面的表现和探究,但《2001:太空漫游》庄严的配乐,奇异的色彩,诡异的气氛,还有库布里克天才的镜头,都宣示着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

然后是科幻的经典命题智能机器人的危机,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在前,这个在后,哈儿疯了,因为它被制造和教育之初被设定为绝对真诚,是人类的好朋友,不要撒谎等,但这次任务却要它向鲍曼和普尔隐瞒秘密,越接近目的地木星,它的精神状态就越不好,它最后的决定是保护自己,解决让自己沮丧的原因,以故意犯错的方式把五个宇航员全部杀死,“无关仇恨,但也不带怜悯”,它只是觉得自己是飞船上最好的完成任务者,这也是特殊紧急情况可能触发的一条指令,排除一切阻碍,无需任何同伴。

哈儿杀掉了三位冬眠者,又设计杀掉了普尔,但鲍曼发现了,他的反抗最终赢得了胜利,哈儿的本体组件被摧毁了,错乱中播放出了早录好的影像,而鲍曼也知道了此行的真正任务,他们去木星不是为了什么营救,是为了探索黑石的起源,这是什么东西?

电影和小说接下来开始有所不同,小说里到了木星然后再到土星,电影里就是到木星,这是因为电影拍摄时小说还在写的原因,但大纲和核心是相同的。也是从这里开始,渐渐脱离科幻,进入软科幻神学甚至现今玄幻的世界。

太多著名的经典镜头了,也有太多不同的解读了,库布里克不管别人看不看得懂,意识流?管它呢,套用一句流行话,有才就是任性。20多分钟没有一句台词,看上去莫名其妙的就星际穿越了,莫名其妙的到了一个屋子里,莫名其妙的大婴儿(地球那么大)回到地球旁边。

但结尾恰恰是《2001:太空漫游》永恒经典的原因,还是用小说的来解释吧,鲍曼来到土星环后,进入了星之门,知道了人类文明的起源,接触到了宇宙中的高级文明,银河系的主宰,那真是一拳可以打爆一个星球的存在(还不用一拳,动动意识就行了),他们已经摆脱了物质,转化为纯粹的能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他们可以自由地出现在星际间,他们可大可小,有点像道教说的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一个字,他们是神。

鲍曼穿越星之门后来到的屋子,是进了一个高级文明人的“想法”里,高级人用心智能量就可以构造物质和幻象,在其帮助下,鲍曼“转形”了,他在记忆的通道一点点倒退,回到之前,回到了婴儿时,他成了一个新的“星童”。他可以像高级文明人那样去银河的荒野处播种和收割了,可以再一步进化。

他还没有准备好,一个念头,他精确地回到了地球旁边,地球这个“闪闪发光的玩具”震惊了,导弹对准他,但他只是展现一下意志,导弹在天空爆炸,半个地球毁灭。星童没所谓,地球在他眼里只是个让他测试能力的玩具而已,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他还不知道,“不过,他会想出来的”。这就是神,随心随手之间,一个所谓的科技发达的文明倾刻尽毁。

电影里没有这么拍,只拍到星童回到地球,望着地球而已。所以这组镜头一向有好多不同的释读,各种的意喻,地球母亲什么的,远没有小说的残酷和震撼。有趣的是,很多电影粉丝都骂小说把什么都写清楚,断了想象的空间,不好。

看了这么个故事,关于人类的起源,人类文明的起源,人类的未来归宿,人类文明在宇宙里到底算是什么,相信大家都会有所感受。

而我的感受很简单也很老套:卑微的人类。

PS:还有一个有趣的,饰演鲍曼的演员凯尔-杜拉,长得好像谢耳朵,哈,应该说谢耳朵很像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