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934章 新君的大胃口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934章 新君的大胃口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火车隆隆作响,老贼秃道衍手捧着粥碗,吸溜吸溜喝着,在面前的小桌上,只有一碟腌菜根,老贼秃的牙早就掉到差不多了,幸好有能工巧匠,给他烧了一副烤瓷的,才能细嚼慢咽,吃的津津有味。

正在他喝粥的时候,有人推开了门,葛诚迈步走了进来。

“大师,你倒是安乐啊!”

道衍笑呵呵道:“谁说不是,自从我改了饮食习惯,每天四顿小米稀粥,配点苦菜根,精神头好了不少。腿脚也有劲了,不然我是没力气来应天了。”

葛诚看了一眼桌上的菜根,微微冷哼,老贼秃的心思,他哪里能猜不透,所以啊,别在我面前装蒜!

“大师今年八十,明年怕是要七十九了吧?现在就吃苦菜根,怕是还要吃几十年啊!”葛诚说着,随意坐在了道衍的对面。两个人四目相对,半晌,道衍终于把碗放下,微微叹口气。

谁不想高官厚禄,吃香的喝辣的,安贫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无可奈何,没有法子!

“陛下能让位给太子,我等皆是老臣,理当退位,以避贤路。难不成还要一直霸占着位置不走吗?”

葛诚轻叹了口气,显得十分落寞。

道理谁都懂,可是落到了自己的头上,就不是那么好玩了。

他已经忍了十几年,好容易捞到了一个能大显身手的位置,现在退下来,整个都察院怎么办?

新调整之后的都察院,权柄几乎大到了惊人的地步。

各部衙门的开支,地方吏治,勋贵宗亲,皇家公司,几乎除了天子一个人,什么都能管得到,而且更要紧的是除了权柄增加之外。

管理的事务也更加具体明晰,惩处贪官污吏,纠正贪腐案件……这些事情都刚刚展开,却已经得到了民间一片的赞扬。

不做事也就罢了,偏偏来个顺手的事情,刚刚做出来点模样,就要让出去,这不是折腾人吗?

“大师,咱们认识几十年了,我也就明说了……新君继位,内阁诸公上蹿下跳,那个杨荣、杨溥,还有黄淮他们,都鼓吹宽政,说白了,就是想过几天舒心的日子。他们舒心安逸了,这天下老百姓就要遭殃了。”

“咱们都是陛下的人,断然不能坐视不理!我也没有别的意思,以我的身体,也撑不了几年,可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能放任这帮后辈胡来!”

葛诚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气喘吁吁,嗓子冒烟,竟然咳嗽起来。道衍见周围没有茶水,只能把粥碗递了过去。

葛诚接过来,喝了两口,总算咳嗽止住了,但精气神也没了大半,只能垂头不语。显然,他很埋怨朱棣,哪有你这么干的?

什么事情都不准备好,就把皇位甩出来,摆明了是要天下大乱。

国家大事,哪有这么儿戏的?

就连太师柳淳都没了持重的劲儿,光是想着就藩海外,当自己的土皇帝,把国事扔在一边,这对君臣莫非都病了不成?

“那个……老葛啊!”道衍苦笑道:“瞧你这幅样子,纵然有心,还剩下多少力气?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既然到了这一步,你也该放手才是……”

道衍还想劝说,可葛诚听不进去,一甩袖子,就去了自己的专列。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道衍抓着胡须,微微含笑。

说实话,他也很想瞧瞧这位太子的本事。

如果说道衍这辈子还有什么遗憾?

那就是他一直没在柳淳手里讨到便宜,尤其是到了最后,竟然靠着柳淳救了一命,至少是延寿好多年,这就让道衍格外憋屈了。

今天的局面,肯定是柳淳鼓动的。

那小子八成是觉得他的弟子本事过人,能够收拾残局开创新局。

“那就让老夫瞧瞧,你这个弟子道行有多深吧!”

伴随着两位老臣到了应天,这座昔日的都城,竟然重现了京师气派!

除了太子之外,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首辅大学士杨士奇,总督金幼孜,还有其他的几位尚书部堂,悉数赶来。

尤其让人惊讶的是梁国公蓝玉竟然也来了。

这就让人很迷惑了,他老不是一心负责皇家武学吗?他跑来干什么?

就在众人迷惑的时候,有一位大人物也被叫来了,他就是周王朱橚。

听到众人悉数赶来,朱大胖终于拍了拍手,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没有让别人去,而是亲自登门,邀请道衍、葛诚、蓝玉和朱橚,请他们入宫商谈。

这四个人凑在一起,要说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地位崇高,身份非比寻常!

道衍和葛诚是朱棣的老臣,资历比柳淳还老,蓝玉作为硕果仅存的淮西勋贵,武人的代表,更是跺一脚,军中乱颤。

至于朱橚,那就不用说了。

他这些年专心医术,全力消除陋习,培养医生,延长寿命。目前大明的人均寿命虽然没有准确统计,但是超过五十岁是没问题的。

更为重要的是婴儿的死亡率大大下降了,这就非常惊人了。

总而言之,朱橚不光是在宗室里面,在整个大明,他的名气甚至超过了朱棣和柳淳。

“五叔、梁国公,还有道衍大师,葛老大人……请你们四人过来,就是想商讨一件事情。”朱高炽也没废话,这里面最小都是他叔叔辈的,还玩手段,实在是有点丢人了,干脆直接开门见山吧!

“有关老臣致仕的事情,我是想了很久的……毕竟政务繁杂,必须要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撑得住,我也不想看到一些老臣,须发皆白,耳聋眼花,还留在位置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固然是人臣的本分,可天下大事,总不能寄希望在一群老人身上……”

朱高炽的开篇,很不好听,似乎是在指着几个老的,左右开弓。这里面除了朱橚之外,其他可都不年轻了。

好在这几位都是老油条,没有立刻爆发,而是耐心听着。

朱高炽话锋一转,笑道:“话又说回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家典章制度,政令来龙去脉,还是老先生比较清楚,因此呢,又必须仰赖老人的智慧。我想老人也愿意为子孙指点迷津,保驾护航……”

话又说回来了,这是什么意思?

蓝玉比较直接,轻咳道:“殿下打算如何,我是没有话说!还请吩咐吧!”

其他三个人没说话,但都盯着朱高炽。

面对这几位,压力还真是不小。

“梁国公,我曾查阅史书,发现在宋哲宗的时候,曾经以文彦博等人年老德高,特授予平章军国重事之衔,以示恩宠,我准备效仿,故此请大家过来,就是询问此事……”

提到了这件事,几个老头互相看了看,蓝玉和朱橚是不明白,可葛诚跟道衍能不清楚吗?

这个平章军国重事的确是对老臣的恩遇,但更多是个荣誉衔,基本上没有跟宰相坐而论道的权力。

不过话又说回来,聊胜于无,这位未来的天子,还不算太过薄情。

朱橚是个大夫,他不在乎这些,蓝玉呢,他也算放得开,而道衍心思深沉,看不出喜怒,唯独葛诚,老头紧皱着寿眉,一副怒气积蓄的模样。

朱高炽略微沉吟,又笑道:“我有心设立此职位,可又觉得光是头衔未必管用,我打算设立平章院,专供讨论国政,评议得失,建言献策。不知道有什么建议?”

听他这么一说,最先瞪大眼睛的正是老贼秃道衍!

好手段!

真是有两下子!

道衍对当下的局面,那是洞若观火。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朱棣和柳淳放手,接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君臣权力要如何划分的问题。

以内阁为主的廷臣,以葛诚等人为首的元老,还有以解缙等人为首的东宫派,以及刘政、汤怀等人为代表的太师一系……这些力量错综复杂,谁都想c位出道,成为最靓的那个崽儿。

可问题是c位只有一个,顶流也就是那么一位,如果不能控制好分寸,出道就可能变成出殡,顶流也会顶糊……所以说,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智慧。

除了下面人的智慧,未来的新君也必须有足够的智慧。

毕竟朱高炽不是朱棣那种,是靠着武力打下龙椅的,他只能努力协调,确保平衡……不得不说,设置平章院,这一手十分高明。

首先,他把元老们安抚住了,从表面上看,权柄不但没有降低,相反,还提高了不少,地位更加尊崇。

其次,内阁也没有动,保持了政令稳定,不至于出现波折。同时呢,又能以元老的力量,制衡内阁,防止阁臣做大。

更妙的一招还在后面,那就是元老们离开之后,留下来的位置正好给那些少壮派。

尤其是柳淳的弟子们,他们已经在地方积累了太多的力量,如果再不提拔起来,就要提前腐烂了。

都察院,监督天下,手握重权,葛诚固然德高望重,却不是朱高炽喜欢的人选。

按照道理,应该让于谦师弟接掌都察院,就安心了。

只可惜,于谦的资历太低,只能暂时先积累底蕴……不过没关系,也不是没有人选……朱高炽一道命令,把黄观叫来了,由他接掌都察院,同时,朱高炽又叫来了夏原吉,另外负责教导内廷的蹇义也被他弄到了朝中……

“哈哈哈!”

身在吕宋的柳淳捏着送来的邸报,忍不住大笑,笑容中充满了老怀大慰,后生可畏……这个朱高炽,是真的不简单。

论起权术这块,摆弄得比朱棣清楚多了,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陛下,臣这个师父还算称职吧?”

朱棣怒哼了一声,“朕还没退位呢,他就分封功臣了,倒真有你这个师父的风采!尤其可恨,这个兔崽子竟然管朕要钱,谁给他的胆子!”

柳淳吃了一惊,从朱棣手里接过一份清单,竟然是朱高炽送来的,他的意思是希望借着巡视天下诸国的机会,把贸易总额提到十亿,实现关税两亿!

比起当下,提高了足足三倍!

柳淳的脸色不好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