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77章 道衍被鄙视了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77章 道衍被鄙视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等待是很煎熬的,好在老朱是出了名的高效率,奏疏递上去,很快就得到了批复,而且朱元璋还下了旨意,明发六部,盛赞燕王运筹有方,策略得当,所献经略大宁之策,甚合圣意,立刻按照方略颁行,不得有误。

高不高兴?

惊不惊喜?

就在朱棣以为大获全胜之际,在嘉奖的旨意后面,还附带了另一道旨意,把他从天堂打到了地狱。

燕王府三卫由三万人削减至一万五千,同样立刻执行。

这算什么?

明奖暗罚?

父皇到底是高兴啊,还是生气啊?

朱棣糊涂了。

“王爷,依老衲之见,这一次是着急了。”

道衍唉声叹道。

这老和尚从一开始,就鼓动朱棣夺嫡,可真正做起来,却发现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了,如果轻而易举,道衍也不屑掺和。

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就是太子的位置太稳固了,势力也太强了!

“陛下尚未登基,便立下世子,几十年来,所有的人事布局,全都是围绕着太子来的,早就大势已成,不可逆转。上一次柳淳那小子挑起方孝孺跟北平商人官吏的争斗,老衲就去说服方孝孺,让他不要发作。”

道衍提起了旧事,正因为这事,他跟朱能好一顿打斗,胡子都被扯去了一绺,现在下巴上还缺着一块。

朱棣无奈反问道:“道衍大师,你既然知道势不可挡,为何还要篡夺本王逆天而行?莫非你存心害本王?”

“非也,非也!”

道衍连连摆手,“殿下,太子势大不假,可聚集在太子身边的人,尽数是酒囊饭袋,不值一提,尤其是这帮人跟陛下的主张迥异,连带着太子在他们怂恿下,几次跟陛下争吵。”方孝孺又探身道:“殿下,你可知道老衲是如何说服方孝孺的?”

朱棣皱眉道:“传言方孝孺耿介固执,是一头十足的倔驴,大师的手段确实不凡!”

道衍笑道:“殿下,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方孝孺的确想惩处北平的贪官,揪出官营冶铁厂的弊病所在。老衲告诉他,惩处贪官,固然没错,可以陛下的性格,北平又是战争重地。若是掀起大案,必定是牵连无数,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比起郭桓案和空印案,有过之而无不及!”

方孝孺头很铁,他不在乎自己的命,也不会在乎家人亲友,为了正道,在所不惜!

惩处贪官,他也不会手软。

可唯独掀起大案,牵连无辜,以前都是锦衣卫那些人干的,若是他亲手掀起了一场大案,从此往后,他就别想在士林混了,名声彻底臭了。

会有无数人,把他列为奸佞小人,大加挞伐,绝不客气。

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比杀了他,还要可怕万倍……

“殿下,老衲跟方孝孺打过交道,又瞧了这个黄子澄。太子身边的文人,也算是略知一二。”道衍自信十足,一副指点江山的从容模样,侃侃而谈。

“陛下英明睿智,强悍绝伦。废除丞相,集朝政于一身,堪称千古一帝!”

不管够不够千古一帝,反正老朱绝对是千古第一勤政皇帝,第一爱民皇帝,第一……被文人恨的皇帝!

“以老衲观之,这帮人所想,无非是恢复相权,真正做到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当今天子是断然不会答应的,所以他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辈的身上。太子性格文弱敦厚,自小便随着宋濂之流读书,脑子里灌了太多明君贤臣的东西……这就是殿下的机会所在!也是唯一的机会!”

道衍眼睛放光,此刻的他,就像是疯狂的赌徒,为了唯一的胜算,费尽心机。

“陛下年纪越来越大,有意让太子接手实际的政务,培养太子的能力,这次巡边就是明证!而太子呢,他做事必定会依照身边文人的建议,而这些建议,很难让天子满意。老衲说句不客气的话,太子现在是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早晚有一天,太子会承受不住陛下的压力。”

“而殿下呢,只要按部就班,好好做事,博取天子的青睐,等到水到渠成,储君之位,自然唾手可得!”

道衍这家伙的确不一般,他窥见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朱标跟朱元璋治国思路的差别,老朱是圣君独治,而朱标更倾向于依赖文官,君臣共治。

思路的差别,最终会让父子俩冲突越发加剧。

假如朱标不死,他最后能不能顺利继位,还真不好说。毕竟历史上,强悍的太子被干掉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比如刘据就是一个!

道衍就想赌这一线生机。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朱标突然暴毙,老朱把对儿子的热忱,转移到了孙子身上,朱棣根本无缘储君之位。

按理说,朱棣就此彻底出局,道衍也赌输了。

谁知道,峰回路转,一群猪队友鼓动朱允削藩,结果又昏招频出,把江山活生生送给了朱棣,也成全了道衍黑衣宰相的威名……

两个人分析到了这里,老朱的旨意,也就显而易见了。

同意了朱棣的建议,是因为朱棣的方略是对的,太子的设想老朱非常不满意。可问题是朱元璋的心中,朱标还是独一无为的储君!

朱棣绕过大哥,给他上书,就是越俎代庖,就是不尊重兄长。

老朱必须给这个儿子以惩罚,让他老老实实,不要有非分之想!

一下子剥夺一半的王府护卫,不得不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尤其是在朱棣刚刚立下大功之后,更是让人郁闷吐血。

拼死拼活,远征辽东,取得的胜利,几乎一瞬间被抹掉了。

“父皇啊,你就那么偏爱大哥吗?”

朱棣现在是有苦说不出,他原本的三卫人马就在一万以上,最近刚刚招募到了三万人,结果一道旨意,新招募的人员,几乎都要裁撤掉。

“道衍大师,你可有办法安顿?”

“这个……”刚刚还说得头头是道,满嘴喷吐沫星子的老和尚没话可说了。他能对朝局洞若观火,却没有办法,安顿这么多人。

“老衲的庙中,倒是缺几个和尚,若是愿意剃头,或许……”他自己都说不下去了,人家好好的士兵不当,跑去当和尚,还想不想娶媳妇了?

朱棣也算看透了,道衍也就是能吹吹牛皮了,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让这一万五千人有口饭吃,不然队伍散了,别说储君之位了,就算王位都坐不稳。

正在朱棣焦急的时候,柳淳晃晃悠悠来了。

“其实啊,你们大家伙都多余担心,往大宁都司迁移百姓,还有那二十五万纳哈出的部民,都要重新整编……你们当中,最差的也能混个里长干干,领一份皇粮,还不用上战场拼命,你们说,是不是好事!”

柳淳顿了顿又道:“这样,我再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我打算把白羊口的冶铁厂迁到大宁都司去,大家伙放心,好位置有的是,别愁眉苦脸的,拿出点爷们的样来!狼走遍天下吃肉,咱们兄弟,什么时候,都要吃最肥的那一块!”

看着被柳淳忽悠嗷嗷叫的王府护卫,朱棣扭头冲着道衍哂笑,“大师,你感觉到差距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