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673章 蓝玉老矣,尚能饭否?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673章 蓝玉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太师请看!”

有人双手捧着一个赤金的狮子,交给了阿鲁台。

这玩意沉甸甸的,足有十几斤重。

阿鲁台拿在手里,顿时一惊。

这是波斯大食那边才有的风格。中原并没有狮子,所以中原雕塑的狮子多半根据想象,虽然也是龇牙咧嘴,很是威武雄壮,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原画风的狮子,相对面容柔和。而波斯大食雕出来的东西,则是凶相毕露,更贴近真实。

从造型,到材料,再到雕刻的手法,毫无疑问,这都是来自中原之外。这么大的赤金狮子,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寻常人根本得不到。

联想到所谓成吉思汗宝藏,莫非是真的?

阿鲁台生怕上当,因此谨小慎微,不愿意跟明军硬碰硬,可种种迹象,莫非说这是真的?

“你们还找到了多少?”

手下人连忙道:“回太师的话,小的们攻击了几个运送商货的队伍,得到了的金银器皿,还有宝石首饰,不计其数。”

“都拿来!”

阿鲁台面对着几个箱子的宝贝,眼神迷离起来,多好看的宝石啊,红的像火,绿的如水,最小的都和鸽子蛋差不多。

真的是成吉思汗的宝藏,只有成吉思汗,才能拥有这么多的好东西!

不管是多狡猾的狐狸,都有失态的时候,柳淳费尽心机挖坑,一步一步,终于把老东西引诱上钩了。

成吉思汗的陵寝和宝藏!

如果是真的,找到了陵寝,就有了号令整个蒙古诸部,一统草原的资本。

拿到了宝藏,就能武装几十万的铁骑,即便是强悍的大明,也有一战之力,不用像老鼠一样,到处躲来躲去。

太好了,这个机会太好了!

阿鲁台不停挥舞拳头,在大帐之中,兴奋踱步。

风险从来都是相对的,只要收获极大,冒险也不是不可以的。

三万人的试探虽然失败了,但是这个结果还是让阿鲁台满意的。

不过狐狸到底是狐狸,即便下定决心,阿鲁台也不准备自己冲在前面。

“传令诸部,告诉他们,明人抢夺成吉思汗陵寝宝物,亵渎长生天,罪无可恕。所有蒙古诸部,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悉数随军出征,向明人复仇!夺回陵寝,夺回宝藏!”

……

“启禀辅国公,有密报。”

柳淳接过来,展开一看,先是大惊,紧接着又是一喜,等全部看完,不免担忧起来。

根据密报,阿鲁台正在集结大军,根据计算,光是万户,就有三十六个之多!

这下子柳淳也不由得心惊肉跳起来。

经过朱元璋的几次打击,蒙古的人丁数量已经大大降低,而且失去了漠南的草场之后,处境更加艰难。

整个蒙古草原,鞑靼各部,不会超过四十个万户,三十六个,几乎相当于全军出动了。

按照柳淳的估算,这些正式的万户之外,还会有许多辅兵,差不多要两三个奴仆,服侍一个战兵。

三十六个万户满编的可能性不大,可即便打折扣,加上辅兵,兵力也会逼近五十万人!

“好一个老狐狸,阿鲁台,你真够狠的!”

柳淳对于阿鲁台究竟有多少兵马,并不清楚,毕竟这是人家的核心机密。

但是在历史上,朱棣第一次远征蒙古之前,曾经派遣丘福率领十万大军北伐,结果全军覆没,丘福也丢了性命,这才逼得朱棣不得不自己领兵北伐。

如此计算,阿鲁台的核心兵力至少在五万左右,整个部族的青壮应该有二十万人,柳淳给出的三十万预估,是把依附的一些小部落和奴仆也算进去了,可这一次阿鲁台出兵显然大大超过了这个规模很多。

老狐狸是想用其他人当炮灰!

柳淳瞬间得出了判断。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大明和鞑靼的生死之战,光靠着北平的兵马,已经不够用了。

“八百里加急,立刻给陛下送去消息,请陛下以最快的速度,提兵北上!”

应天,皇宫。

“皇爷!皇爷!辅国公急递!”

朱棣劈手夺过,展开之后,同样先是一惊,紧接着大喜!

“好啊,太好了!荡平鞑靼,在此一举!”

“传旨!”朱棣即刻叫来了几位重臣,包括太子朱高炽。

“朕立刻统御十五万京营北上,应天方面,留太子监国,吏部尚书茹,荣国公张玉,还有杨士奇,你们三人辅政!”

茹执掌吏部,是百官之首,他留下情理之中,而杨士奇不过是五品阁员而已,却也在辅政名单之中,不由得不让人感叹,果然内阁才是王道啊!

这俩人立刻领旨谢恩,可荣国公张玉却迟疑了,“陛下,老臣愿意追随陛下北上,臣还能上阵杀敌啊!”

朱棣含笑摆手道:“张玉,非是朕不信任你,而是留守应天,任务更重。你素来谨慎,又有德望,只有你留在京城,朕才能放心。”

天子都这么说了,张玉还能说什么,只能躬身道:“请陛下放心,老臣必定辅佐太子,把应天看好了!”

朱棣满意点头,为了迁都的事情,他已经推演了多少遍,早就有了方案,因此朱棣很快就动身北上。

他率领禁军开拔,身边跟着杨荣,黄淮和金幼孜三位阁员,另外留下杨士奇,杨溥和胡广,这三人协助太子处理政务。

很显然,朱棣将整个朝廷切割成两半,大军浩浩荡荡出发,直接向北平进发。

就在朱棣动身的同时,有人已经将消息传递出去了,而且还不止一路,这些消息汇总起来,又以最快的速度,向草原送去。

身在军中,朱棣面色如水。

他的手里攥着一份柳淳的密信。

“朕自登基以来,厉行变法,整顿百官,大力兴学……可朕也得罪了太多的人,从上到下,都在巴不得朕跌个跟头,摔得鼻青脸肿才好。”

朱棣喃喃自语,柳淳已经提醒他了,北平就是个筛子,有关军事行动的消息,根本瞒不住。

原来投降的那些蒙古人,其中也不乏跟鞑靼有勾结的。

后来发配去北平的豪强,甚至还有宁王的旧部,以及许多靠着走私为生的商贾,就连在北平的一些胡商,也不可靠。

这些家伙藏身暗处,不断通风报信,柳淳也没法将他们彻底揪出来。他唯有不断演戏,制造假消息,把水搅浑,引诱阿鲁台上钩。

第一步算是成功了。

可如何吃掉这么多鞑靼人马,就成了难题。

柳淳提醒朱棣,此番用兵,还要讲究一个出奇制胜。至于如何出奇,柳淳也没有想好。

“就会给朕出难题!”

朱棣忍不住笑骂道,他顿了顿,直接出了御帐,赶走了太监侍卫,在军营里转了大半圈,来到了一座帐篷的前面,朱棣站在门口,竟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问候道:“梁国公安好?”

片刻之后,蓝玉撩开了帐篷,朱棣迈步走了进去。

君臣相对而坐,朱棣笑了,“梁国公,你还记得当年辽东一战吗?”

蓝玉笑道:“怎么不记得,当年陛下提兵直捣纳哈出老巢,逼得他全军投降,足足五十万人,一举断了北元的臂膀。”

朱棣笑道:“梁国公过谦了,辽东之战,相比起捕鱼儿海一战,可是远远不如。梁国公一战成名,足以和卫青霍去病比肩啊!”

这一对君臣开启了商业互吹模式,聊得越来越高兴,最后朱棣竟然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坛酒。

“梁国公,论起领兵打仗,你是俺朱棣的前辈,这次北伐,易胜难赢,您老给出个主意吧。”

蓝玉轻笑,“陛下高见,取胜不难,难的是重创鞑靼,如果不能消灭鞑靼主力,所谓的胜利,也不过是武装巡游,自欺欺人罢了!”

“嗯!”朱棣表示赞同。

“高见谈不上,这一次必须出奇制胜,我的意思是派遣一支人马,从陕西出兵,直捣鞑靼后方。当阿鲁台注意力都放在北平的时候,在他的屁股上狠狠踢一脚,如此才能一战成功!”

朱棣端起酒杯,哈哈大笑,“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所见略同啊!”他把酒杯送到蓝玉面前,君臣碰了一下,朱棣压低声音,意味深长道:“梁国公,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蓝玉迟愣片刻,不敢置信,声音颤抖道:“陛下当真让臣领兵?”

不怪蓝玉吃惊,实在是让人出乎预料。

蓝玉可不是靖难勋贵,而且早年的时候,还跟朱棣有过龃龉,加之蓝玉名望太高,功劳太大。

进入永乐朝之后,基本上就被供起来了。

做梦也没有想过,竟然还有领兵的机会。

而且很明显,这又是一场超级大战。

朱棣留张玉守卫应天,其实留蓝玉也是可以的,毕竟冲着柳淳的关系,蓝玉也不敢不尽力。

舍弃心腹,却启用蓝玉,这位永乐大帝有点不凡之处啊!

“张玉只是在北平一线领兵,当年梁国公就去过西北经营,后来朕能收复沙州,也跟梁国公的经营有关系。如今在西北,有平安和盛庸的五万精锐,梁国公,让这俩人给你做助手,可能大破鞑靼?”

蓝玉笑了,只见他起身,抓起一张三石弓,双臂用力,拉成一轮满月,然后继续用力,只听咔嚓之声,弓当场断裂。

蓝玉拍拍手,淡然一笑,“易如反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