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667章 太少了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667章 太少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你们这一次杀戮多少?”柳淳淡淡问道。

丘福黑着脸道:“不足三千之数!”

柳淳一听就皱眉头了,忍不住埋怨道:“多了,太多了!你们也太鲁莽了。三千人啊,整整三千青壮,你们把他们杀了,这些人的家人怎么办?父母妻儿怎么办?上天有好生之德,身为武夫,也要讲究武德……三千人,太可惜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柳淳一副肉疼的模样,能不可惜吗,这要是送去东番岛,至少能多种十万亩甘蔗,每年二十万两银子的收入,谁跟钱有仇啊!

丘福几个面面相觑,胃里很不舒服,有种被强制喂了鲨鱼干的感脚,姓柳的太假了。

朵颜三卫,控弦之士差不多三万有余,他们杀得还不到十分之一,这算什么可惜的?幸好徐增寿在一旁提醒着,不然杀红眼的丘福和朱能估计能把这几万人都给包圆了。

你柳淳想捞钱,我们也要向陛下证明实力啊!

有人或许要问,朵颜三卫真的这么菜吗?

还真就这么菜!

别看朱棣频频感叹靖难精兵要废了,但是在另一个方面,有关火器的投入,力度空前,新招募士兵的素质也是空前的。

还有最要紧的一项,就是在情报领域,这块是锦衣卫负责,柳淳下了多少工夫,就不用说了。

四大国公分成四路,齐出大宁,在塞外一举捣毁了朵颜三卫的驻地,俘虏无算。

有人或许会觉得,柳淳一来,就对三卫人马下手,是不是太鲁莽了?

其实这也是柳淳深思熟虑的结果。

跟蒙古人斗,以大明目前的战力,真的不在乎。

唯一担心的就是抓不住对方,如果蒙古人在草原上飘忽不定,到处逃窜,明军被拖着玩捉迷藏,那可就麻烦了。

就算几十万大军撒出去,在茫茫草原上,也不过是往池塘撒了一把胡椒面,根本没有啥作用。

所以归结起来,跟蒙古人斗的关键,就是情报!

而朵颜三卫,他们近在咫尺,加上有很多已经改变成活方式的蒙古人愿意提供情报,因此四大国公的胜利,完全在柳淳的预料之中。

“这一战只能算是小试牛刀,你们下去晓瑜全军,要严格训练。提升杀敌的本事。接下来还有许多大仗要打,告诉大家伙,都要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切莫像应天那样。行了,你们下去吧!”

这四位刚刚打了一个胜仗,啥好处没捞到,白白被训斥了一番,真是让人火大。

“柳淳这小子,就是刻薄,跟咱们陛下比起来,心胸气度差得太多了。”丘福忍不住抱怨道。

朱能冷哼道:“他要是有那个气度,还不坐上龙椅了,所以说啊,柳淳注定了只能当辅国公。”

徐增寿不悦道:“你们也别抱怨了,这次出战,要是没有锦衣卫给咱们消息,能一抓一个准吗?喝水不忘挖井人,咱们还是念着人家的好吧!”

到底是舅哥,徐增寿还算替柳淳说了句好话。

等打发走了四位国公,柳淳才想起那四个倒霉蛋。

“正好,我也有了空闲,过去瞧瞧吧!”

柳淳来到了大牢,此刻的四个人已经像是霜打的茄子,秋后的蚂蚱,出水的鱼,华农兄弟手里的竹鼠……总而言之,很惨很惨的那种。

“想必已经通知你们了,朵颜三卫已经被本爵给抹掉了,你们现在还有什么感想?”

脱鲁忽察尔歪着头,无力地看着柳淳。

“草原的规矩,成王败寇,你想杀就杀。不过想让我们投降,那是万万不可能!”

柳淳暗暗摇头,还装蒜呢,你们早就接受了大明的册封,还有什么投降不投降的问题。

“你们不懂啊,我大明向来以德服人,你们不是想要一块驻地,躲避风寒,安身立命吗?本爵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们同意,我的承诺还算数!”

脱鲁忽察尔翻了翻眼皮,恶狠狠道:“你还想让我们去那个什么岛?”

“没错。”

“痴心妄想!就算是死,我们也不去!”

柳淳点头,“很好,你们这么想最好了。”他起身把狱卒叫来,“这几人住的还是太暖和了,把他们送到外面,给点茅草就行了。”

吩咐之后,柳淳转身离去。

这四个家伙互相看了看,心说我们蒙古勇士,都是铁打的筋骨,就算睡在冰天雪地,也冻不死!

还是那句话,想让我们去什么东番岛,还不如杀了我们算了!

三天的光景转眼就过去了。

柳淳再度前来,瞧了瞧蜷缩在一起的四个人,微微含笑,“你们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叫做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东番岛不小了,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脱鲁忽察尔嘴唇铁青,手脚哆嗦,“我们生在长生天之下,让我们离开草原,就是让雄鹰离开天空,进入狭小的笼子,让狼群钻进狗窝!”

柳淳抱着肩膀微笑,“不错,还有心思玩修辞,很好!把他们的饭也停了。”

柳淳说完就走,这下子四个人可傻眼了。

大冷天还能忍,要是连饭都没得吃,可就离着冻死不远了!

姓柳的!

你不能这么干!

我们还有好几十万人部众呢!

柳淳才返回府邸,狱卒就来了,嬉皮笑脸道:“启禀国公爷,那四个货儿服了!”

柳淳皱着眉头,十分不悦,指着一旁的炉子,气呼呼道:“瞧见没有,我刚煮水泡茶,哪有功夫去搭理他们,让他们等着吧!”

这一等,就是一个晚上。

第二天柳淳到了中午,才晃晃悠悠,赶来了。

“这一晚上,你们睡得可好啊?”

四个人此刻那叫一个惨啊,肚子里没食,天寒地冻,昨天他们扯着脖子喊,愣是喊了一个晚上,也没人来。

喊得嗓子冒烟,想喝口水,水面上都是一层厚厚的冰,喝到肚子里,就跟受刑似的。

脱鲁忽察尔有气无力,“我,我们,愿,愿意!”

柳淳哈哈一笑,“很好,我就知道,你们会被大明的恩德感化地,行了,去洗个澡,吃点东西,收拾一下。然后领着你们的部众,赶快去天津,准备上船吧!”

柳淳忍不住道:“你们瞧瞧,天朝想得多周到,这是多大的恩德啊!你们还不感激涕零吗?”

这四个人都哭了,所谓“以德服人”就是这个啊?你欺负我们读书少是不是?

回头咱们问问三岁孩子去,看看以德服人是不是这么解释的?

柳淳当然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在他这,就是这么服人的!

老子说是以德服人,就是以德服人!

这不,柳淳还提笔写了一份奏疏给朱棣:

朵颜三卫生活艰难,朝不保夕,寒冬腊月,饿殍无数。臣以上国天心仁慈,苦口婆心劝说,三卫首领幡然醒悟,决定率领部众,迁居东番岛,享受阳光雨露,沐浴天子圣恩。

三部百姓皆曰陛下真天可汗也!

从此几十万生灵,安居而乐业,吃饱穿暖,全靠陛下恩赏。大明仁慈若斯,实在是亘古未有。草原之上,化外之民,无不感激涕零,争相投奔,以天子为再生父母。

大明之治,圣德魏巍,直追尧舜。

遇事以德化之,不以甲兵之强,欺凌弱小,实在是历代罕见。

吾皇圣德,虽禹汤文武不能及也……

写完了奏折,柳淳还仔细看了看,最多能打七十五分。

要想写出一百分的马屁文章,还需要多多联系。最重要的就是浑然一体,把马屁拍得无形无相,这才是顶级高手呢!

看起来奸佞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柳淳感慨许久,这才用火漆封好,派人快马加鞭,给朱棣送去了。

只不过朱棣在看过柳淳的奏报之后,对这篇马屁文章就给了三个字的批语:太少了!

没错,就是太少了!

东番岛需要的人工何止百万。

朵颜三卫,加起来二十万出头,扣掉不能干活的老幼,就连女人都算起来,也才十万多,而宝贵的青壮,还不到五万。

就这么点人,够干什么的?

朕派你柳淳去北平,可是要你干大事的,不是拿点微末功劳糊弄朕啊!

因此朱棣毫不客气,给柳淳发了一道手谕。

朕即刻动身北上,在朕赶到北平之前,要看到三十万劳力,若是办不到,朕拿你是问!

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柳淳的手里。

四大国公有功,柳淳没给赏赐,结果到了朱棣这里,他什么没捞到不说,还得到了个超级困难的任务。

柳淳算是领教了,什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想要三十万人,除非能把鞑靼本部都给吞了才行。

如今自从北元被灭之后,蒙古分成鞑靼和瓦剌两部,其中鞑靼离着明朝最近,实力也相对雄厚。

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允甚至希望连结鞑靼部的阿鲁台,一起对西北下手。

“这个阿鲁台是个老狐狸,他如何能心甘情愿上当呢?”

柳淳眼珠转了转,突然来了主意,他让人把徐增寿叫来。

“我这里有脱古思帖木儿临终的时候,留下的一封信,他说了成吉思汗的陵寝所在,还告诉我,有一处迈着蒙古帝国征战几十年,抢掠的宝藏所在。”

徐增寿呼吸急促,瞪大了眼睛,“这,这是真的?”

“当然是……假的!”

这位定国公直接闪了腰,“柳淳,你不带这么坑人的!”

“你稍安勿躁,我的意思是故事是假的,不过有人相信就好了,你说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