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628章 请诛楚王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628章 请诛楚王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朱棣从龙椅上过来,揪住了木恩的衣服,连着询问了三遍,木恩死的心都有了,“皇爷,的确是楚王殿下朱桢,老奴该死,请陛下降罪!”木恩哭哭啼啼,糟心的朱棣用力一推,木恩摔了个仰八叉,却也不敢叫苦。

朱棣来回踱步,气得怒吼道:“不是你该死,是朱桢该死!他该千刀万剐!”朱棣是真的气坏了,因为根据现在探查到的情况,如果真的追究起来,处心积虑,结党营私,收买官员,图谋不轨,这是要杀头的。

而且朱桢是藩王,跟普通人又不一样,坐实了,定个谋反大罪都是可能的。

朱棣不是不想处置藩王,而是刚刚整顿文官,还有一大堆的事情没有处理完,再跟宗室开战,饶是朱棣斗志昂扬,却也有点力不从心。

他最初觉得跟柳淳有关系,没准就是柳淳手下的人,揪出来,让柳淳丢点面子也就算了。可万万没有料到,丢面子的居然是他。

这可怎么办?

办,还是不办?

要不先压一下子?

朱棣正在思索着呢!

突然外面有太监小跑着进来,“启奏皇爷,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赵王殿下,汉王殿下求见!”

好啊!

一家子都来了。

不光是他们,朱高炽还牵着皇孙朱瞻基,而皇后徐氏则是拉着妹妹徐妙锦……这回好了,全都找上门了。

徐妙锦的眼睛还是红红的,貌似刚刚哭过。

徐妙云脸色很难看,她想起昨天朱棣那个得意的劲儿,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陛下,臣妾今天早上让人把小妹叫进宫里,说了会儿话。她从去年下半年,就一直在城外养胎,这不,好容易给柳家诞下了长男,这些日子一直在恢复身体,就算她有心思做什么事情,也没那个精力了。陛下,你说是不是啊?”

朱棣咧嘴尬笑,“是,是啊!对了,原来柳卿都有儿子了,好事,大大的好事,朕,朕一定要重赏,就给他个锦衣卫指挥佥事,再赐一些喜庆宝物……对了,皇后,你说按照皇孙的标准行不?”

徐氏绷着脸没说,徐妙锦可摇头了,柳家的儿子可比什么皇孙值钱多了。

“不劳陛下费心了,小妇人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我柳家不敢说门风清白,可也断然容不得违背国法之徒。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请陛下明示,这就是对柳家最大的恩典了。”

徐氏点头,“对,别的事情先不说了,就说说昨天晚上的案子,到底抓到了没有?”

朱棣被逼到了墙角,黑着脸道:“抓到了。”

“那是谁在干坏事?”

“是,是楚王朱桢!”朱棣气得拍桌子,“有个家伙舌头大,说的不清楚,把六爷说成了柳爷!”

“啊!”徐妙云故作惊讶,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了,不然怎么会跑来兴师问罪!

其实是柳淳想来的,瞧瞧案子怎么处理,可徐妙锦不答应。这种事情还是她出面比较好,大不了把皇宫闹个底儿朝天!

果然,徐妙锦拉着一大堆人,跑来找朱棣算账了。

“竟然是咱们皇家的人!”徐妙云气哼哼道:“这,这不是诬陷好人吗!”

朱高炽平时比两个弟弟憨,可是这时候却比谁都机灵,“母后,也算不上诬陷,只要查清楚案子,师父自然就清白了。而且六叔楚王已经就藩多年,充其量算是宗室子弟,可不是什么皇家的人,儿臣觉得可以让宗人院介入,一起彻查,看看六叔到底干了什么!”

徐妙云哼道:“纵然你说的有理,可也是天家的脸面啊!”

朱高炽眼珠转了转,捅了儿子一下。

小小的朱瞻基立刻道:“皇祖母不用担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要秉公执法,只会让百姓敬畏皇家,不会有损天家脸面的。”

徐妙云大喜,把孙儿抢到了自己的怀里。

“还是皇孙懂事。”

说完之后,扭头对朱棣道:“陛下,你看这事该怎么办?”言下之意,不能连孩子都不如吧!

朱棣翻了翻白眼,还能怎么办?你们都把话说完了,就算我不想办也不行了,既然如此,那就查一查,看看这个老六到底干了什么!

只不过朱棣还留了一个心眼……他下旨,让东厂,锦衣卫,加上宗人府彻查。并没有让外廷加入进来。

“父皇,不如让儿臣牵头,去问问这事情吧!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掂量好天理、国法、人情的,行于理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朱高炽拍着胸脯保证道,朱棣想了想,让太子领办,也确实是个办法。

储君身份够,锦衣卫和东厂都能听从,宗人府那边也会同意的,而且大儿子相对厚道,说话也好听,估计不会给自己添乱子。

朱棣点头,朱高炽兴冲冲接了旨意。

从宫里出来,他狠狠一挥拳头。

总算能大展身手了!

好多年了,都把他憋坏了。

当这个太子,还不如不当呢!朱高煦眼下经常去鸡鸣山学堂,在研究一项很了不起的东西。朱高燧打理皇家产业,什么银行啊,证券啊,制糖啊,忙得风生水起。

就是他,什么事都没有,光长肉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如今总算得到了一个差事,一个很了不得的差事,朱高炽岂能放过……他不但不准备往下压,而且还想要把事情弄大,不查个水落石出,怎么向小姨交代啊!

至于六叔……对不起了,你就藩的时候,我才刚出生,咱名为叔侄,实际上一点不熟,而且在一大堆藩王中间,你又没有加入靖难之役,凭什么对你手下留情啊?

朱高炽挽起袖子,立刻下令,将楚王朱桢在京的产业悉数查封,同时将替楚王做事的人,也都给抓了起来。

这一道命令下去,整个京城想不知道都不行了。

因为楚王的产业实在是太多了!

初步统计,朱桢的房产就有一百多处,其中有七成,都是租给了读书人和官员,而且其中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自己的房东是楚王。

试想一下吧,这么大的事情出来,能不乱套吗?

所有租房子的官员,都四处打听,询问情况,生怕被当成楚王一党。

而且就算跟楚王没关系,那其他人呢?

会不会是人家设下的陷阱圈套啊?

很快,整个官场都乱成了一锅粥。

眼下内阁六位阁员,其中杨士奇和胡广就是租的房舍,连内阁都跟着动了起来。

这回好玩了,不用朱高炽出手,外面的人就把整个案情给弄得差不多了……谁都知道,一旦考上了进士,那就是鲤鱼跃龙门,蟾宫折桂,陡然富贵。

可话又说回来,等成了进士,做了大官,再去投资,那就晚了。

大明朝不流行榜下捉婿,因为这么干,实在是太露骨了,直接结党营私,惹恼了朱皇帝,可是会砍头的……因此人们发明了一种比较隐蔽的办法。

首先,他们会挑选一些穷苦的书生,一些清水衙门不起眼的小官……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潜力巨大。

怎么说呢,有点类似风险投资吧!

以金纯为例,他是地方上推荐进京的优秀太学生,不用经过科举,就能入选官员,从他进京读书算起,差不多十年光景,期间还得罪了人,依旧升到了工部郎中,主管大工程的木料采购。

这十年时间,给他提供低价的住房,又向他借钱,提供各种便利……种种加起来,一千两不到。

但是呢,确实解决了金纯的燃眉之急,足以让他感恩戴德,铭刻肺腑。

如果顺利的话,一次采买,几十万的款项,赚个几万,甚至更多,都不在话下。

一百个里面,有十个,甚至五个,能够爬上去,执掌权力,就稳赚不赔。

其实真正将这种手法发扬光大的是晋商。

他们不光从官员士子身上下手,而是从娃娃抓起。

在各地建立学堂,捐资私塾,培养读书人……几十年,上百年的水磨工夫,使得从上到下,全都有晋商的人,替他们保驾护航,摇旗呐喊。

因此就算人人知道晋商在干损害朝廷的事情,却也没人敢把他们怎么样,说起来和后世的某街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

弄清楚了这个手法,有一件事也就豁然开朗了。

朱桢就藩武昌,地理位置格外重要。但是呢,在整个靖难之役,这位王爷仿佛不存在似的。

他没有加入朱棣阵营也就罢了,甚至连朱允都没有对他下手。

就这么悄无声息,渡过了三年的时间,人们都忘了,还有这么一位六爷呢!

要说朱桢狗屁不是,也就罢了,偏偏他还精通文学,又多次带领人马,平定湖广,贵胄等地的土司蛮部造反,屡立战功。

就连当年汤和都跟朱元璋称赞,楚王有谋略。

扼守重镇,文韬武略都十分了得,偏偏在靖难一役,悄无声息,这该是多大的本事!

现在回想起来,也就不难理解了,朱桢在文官这块经营很深,他就藩之后,暗中资助收买了许多人,因此每每到了关键的时刻,他都能化险为夷。

不过朱桢也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在靖难的时候,他太想作壁上观了,结果朱棣大马金刀,杀入金陵,他想去投资,已经晚了。

结果周王、代王、蜀王、庆王、宁王,这些人把持了宗人院,他明明地位更高,却没了机会。

这次楚王进京,是想运作宗正之位。

现在宗人院有十位亲王,如果他能加入,并且成为宗正,权势仅次于周王朱。

因此朱桢下了血本,这才有约见金纯的打算。

不然以朱桢的城府,他宁愿出钱,先把金纯的孩子送去学堂,替金纯救治老母,做好事不留名,等到最后了,再把底牌掀开,甚至这一辈子都不捅破,作为人情,留给自己的后人,以备不时之需。

只是朱桢为了能一切顺利,迫切想要拿到一些好处,去跟其他藩王交换,仓促之下,露出了马脚。

这人狐狸了一辈子,却在阴沟里翻了船,也是够讽刺的。

朱高炽没有刻意隐瞒,甚至他有意无意,把案情透露出去,因此朝野皆知,六科十三道,御史言官,刑部,大理寺,就连宗人院的藩王都站出来了。

过去的日子,大家伙被整得太惨了,一把一把的刀子,全都砍到了他们身上,那叫一个疼啊!

这回也请你朱皇帝尝尝滋味吧!

“陛下,臣等请陛下严惩楚王朱桢,诛杀奸王,以儆效尤!”群臣异口同声,同仇敌忾,就问你朱棣,杀,还是不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