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612章 卖地会上瘾的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612章 卖地会上瘾的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柳淳说出这话,连洛枫都不信,你老人家连孔家都不放过,还会在乎杀一个才子吗?不过经过这段时间,洛枫竟然也觉得,解缙这家伙真的挺有趣的。

他每天都会写诗,而且有时候一天能写十首以上,这些诗无一例外,都是赞美朱棣的。感谢天子提拔之恩,感谢让他入阁,让他修实录,感谢准许他过最后一个年……从初一到十五,写的诗都能集结成册。

洛枫才看了几页,就觉得想吐,虽说朱棣不错,可你也不能吹得太过了,什么尧舜禹汤,全都不在话下,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还说什么神鬼跪拜,仙佛俯首……这吹捧的水平,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最要命的是这家伙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这叫颂圣,是臣子的责任。

他快要死了,所以要在临死之前,把他这辈子该说的好话全都说完,才能对得起天子圣恩。

奇葩年年有,没有今年多。

没抓之前,解大才子一副眼高于顶的模样,可被抓了,居然是这个样子,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杀与不杀,全都不妥,送走就最妙了。

锦衣卫这边赶快把案卷罪证,悉数转给了刑部,情况我们已经查明了,该怎么判,你们刑部看着办吧!

锦衣卫虽然监察百官,权柄极重,但是最终的审判权还在刑部,没有这最后一道关,岂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朱棣岂能放心!

不过呢,锦衣卫还是对审判结果有着相当干预能力的。

比如说解缙的案子,锦衣卫可以把他带着实录去红颜知己家里修书的行为,认定为欺君,至少是慢君,这样一来,解缙想不死都不成了。

但是锦衣卫这边却是按照渎职来办,这就不是死罪了。

总而言之吧,柳淳是把刺猬扔给了刑部,让他们烦恼去了。

这年后的事情太多了,柳淳也没心思在解缙的案子上花费太过的功夫。因为在这个过年的期间,许多官员接受礼物,地方上有太多人进京,打着炭敬的名义进京,大肆送礼。

过去都把年节送礼,看成了人情往来,不怎么在意。

可根据锦衣卫的探查,有人居然送了上万两银子,这就十分可疑了,柳淳决定严查官吏之间的送礼行为。

要狠狠揪出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严办。

正在柳淳忙着安排部署,突然,朱棣降旨,让柳淳进宫,商量事情。

等他赶到了皇宫,发现一个年轻人正垂手侍立,是平越侯张辅!

很显然,张辅的情绪不高,神色之中,满是倦怠。

朱棣和柳淳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却也不好说什么。

“柳淳,叫你过来,是想看看,你对开发安南,有什么看法。”

柳淳没有迟疑,这道题太简单了。

“陛下,安南土地肥沃,十分适合农耕,应该把安南作为粮食基地,臣估算如果顺利的话,安南能给大明提供千万石粮食,这可是朝廷的大粮仓啊!”

朱棣欣然颔首,捻着胡须大笑,“是啊,张辅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你做得很好。”

张辅脸色微红,忙道:“微臣不敢居功,其实都是海国公运筹帷幄,我不过是打下手而已。”

朱棣笑道:“不用推辞,李景隆的确也有功劳,放心,朕会好好赏赐他的。现在还说说安南吧,你打算怎么办?”

张辅打起精神道:“启奏陛下,诚如柳大人所言,安南一年三熟,粮食产量可观,的确可以成为大明粮仓。奈何安南经历战乱,人口损失很大。另外海国公还要求将安南的人口送到东番岛种植甘蔗,这个……臣委实有些想不通。”

东番岛缺少劳力,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可安南也不充裕,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吗?

张辅表示相当怀疑。

柳淳却忍不住笑道:“平越侯,你不妨换个思路,假如不动安南的人,那安南的土地算是谁的?”

“这个……自然是安南地方豪强的,不过就算是他们的,朝廷也可以征收田赋啊!”

柳淳笑着摇头,“田赋能有多少?把安南人迁走,整个土地都是大明的,这样就可以……卖地!”

“卖地?”

“嗯!”柳淳笑道:“可以将安南的土地,大块大块出售给大明的商贾百姓,让他们去耕种,然后产出粮食,供应大明需要。”

张辅还是不解,“那,那安南缺少劳力,总不能从大明迁移吧?”

“哈哈哈!”柳淳朗声大笑,“大明百姓固然可以移民,但是最主要的劳力,怕是要从周围的占城,暹罗等地出。”

“这个……”

张辅真的有点迷糊了,明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柳淳干嘛要弄得这么复杂?把安南本地人弄走,再从外面雇佣,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他想不通,朱棣却已经了然,皇帝陛下笑呵呵走下来,拍了拍张辅的肩膀。

“贤侄,你打仗的本事不差,可论起治理地方,或许就不够聪明了。这么安排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钱!”

劳力卖给东番岛,这是一笔钱。

拍卖安南的土地,又是一笔钱。

从外面雇佣劳力,还是一笔钱!

而且在移民的过程中,会彻底打破地方势力结构,安南人去了东番岛,人生地不熟,没法作乱。

占城人到了安南,也不敢狂妄胡来。

他们毫不例外,都要听从大明的摆布。

虽然移民的过程会残酷一些,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可收获也是巨大的。

如果不打破安南的地方结构,保不齐过一段时间,安南又会反叛。历史上,朱棣就是吃了这个亏,安南反复叛乱,每次都要花费大力气平叛,最后弄得大明朝廷承受不住,干脆放弃了安南。

而这一回明显不同了,朱棣已经学会了用经济手段,经营安南。

张辅沉吟片刻,顿时眼前一亮。

“陛下圣明,柳大人神机妙算,真是高明啊!”

朱棣大笑,“这样吧,你先留在京城,这次你不是把安南的户籍田亩的册子都带到了京城吗!朕就让你看一场好戏,回头朕给你一笔安家费,让你风风光光,搬去安南。”

……

从皇宫出来,柳淳跟张辅一前一后,柳淳就笑道:“你猜陛下会给你多少安家费?”

张辅知道朱棣的性格,这位皇帝说白了,是很抠门的。

“柳大人,不管多少,都是天恩浩荡,我一定好好镇守安南,让天子放心。”

柳淳欣然道:“你能这么想,当然很好。可你也别太小觑了陛下,我跟你说,至少是一百万两!”

“什么?”

张辅差点吓趴下,他圆睁双眼,不敢置信,声音都颤抖了,“怎么,怎么会那么多?朝,朝廷拿得出来?户部会答应吗?”

柳淳笑着摇头,“你没听到吗?陛下要卖地,这笔钱直接入内帑,还不是陛下想给谁,就给谁吗?”

张辅有点跟不上节奏了,他从小到大,学的都是领兵打仗的那一套,安南在他的眼里,最多是比较适合农耕的一块地方而已,能卖出多少钱,他是真的无法想象。

既然想象不到,索性就不想。

他决定趁着在京的功夫,带着妻儿四处看看,毕竟很快就要离开了,从此之后,长居安南,张辅的失落,难以掩饰。

可是他很快发现了一件事情,就是昔日的小伙伴纷纷前来拜访,而且在拜访之中,或多或少,都会提到安南的土地。

张辅虽然不懂,但是从他们热切的眼神之中,窥见了一丝端倪。

难道卖地真的很赚钱吗?

就在这个时候,朱棣终于降旨。

新年新气象,天子加恩,去年卖东番岛,今年卖安南!

第一批次,五百万亩,邻近河流,拥有灌溉的上好土地。而且这一次朱棣用到的字眼不是租,而是卖!

没错,也就是说,这次卖到的土地,就永远属于你了,不像东番岛那样,到期之后,还要续租。

所以公布之后,迅速点燃了热情。

京城上下,各地的商贾,像苏州,扬州,杭州,徽州,全都扑了过来。朝臣也都忙碌起来,尤其是户部,他们核实安南的户口田亩,划出了拍卖的土地。

坦白讲,这个划分是非常粗糙的,可就是因为粗糙,才有利可图啊!明明买了十万亩,没准把周围圈进去,就能得到十三四万亩,甚至可能翻倍。

张辅终于明白了,难怪那帮家伙都来找自己呢!

毕竟最后落实的权力捏在自己这个平越侯的手里,陛下还真是给了自己一份大礼啊!

终于到了正式拍卖的日子,人数比起上次拍卖东番岛,还要多了一倍不止。置身其中,你会感到一双双炽热的眼睛,就像是恶狼盯着肥肉一般,恨不得立刻撕咬一口。

朱棣竟然亲自来了,皇帝陛下相比起上一次镇定了不少,不会因为算不清楚账而抓狂。可朱棣眼中的狂热丝毫不比上一次少,甚至超过了在场的所有商贾。

大明不许土地兼并,而国人对土地的渴望并没有消失,这次的拍卖,多半又会是一个天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