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601章 捷报!捷报!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601章 捷报!捷报!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朱棣想对外用兵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了多余的钱,他当然按捺不住。偏巧安南跳出来,朱棣能放过就怪了。

他甚至想要御驾亲征,不过考虑到国务繁忙,朱棣只能暂时忍耐。他打算在三员大将中间选一个,年富力强的朱能,还有骁勇善战的丘福,都是不错的统帅。

即便不派他们,也轮不到李景隆啊!

“柳淳,军国大事,不是儿戏!”

柳淳微微一笑,“陛下,臣可没有开玩笑,对安南用兵,非李景隆不可。”

朱棣眉头紧皱,怒道:“你说明白点。”

柳淳笑呵呵让人取来地图,安南的地形非常有趣,在安南的北部,高山丛林密布,地形非常复杂险要。

假如从广西云南出兵,就不免要越过崎岖的山地,不用打仗,光是后勤,就能拖垮明军,再加上气候的因素,十成战力,发挥不出三成。

故此一直以来,中原王朝都觉得安南那个地方很难搞。

既然很难搞,就一定要派精兵猛将,可一旦这些精兵猛将都不管用,势必会搓动锐气,觉得难以征服,就置之不理。

柳淳觉得有必要跳出这个逻辑怪圈,来思考问题。

“陛下,李景隆固然不成,可安南也没什么名将,双方是瘸驴破磨,彼此彼此罢了,没准李景隆还比安南强一些。”

朱棣差点憋不住笑,你这么说自己的大舅哥,不怕家里闹翻天啊?

柳淳丝毫不在乎,“攻打安南最大的障碍是环境,是气候,是地形,说白了,就是要和老天斗。陛下越是派遣猛将,就越容易出问题。毕竟朝中的大将普遍是跟蒙古人厮杀出来的。让他们去北疆领兵,指挥成千上万骑兵冲杀,没什么可担心的,放到安南那个鬼地方,就不好说了。”

朱棣闭目思量,许久缓缓吐出四个字,“因地制宜!”

柳淳也回了四个字,“避实击虚。”

李景隆本事虽然不行,但好歹领着船队找到了东番岛,有时候运气也是一种实力,其余名将还未必有他的运气呢!

”陛下请看,安南的北边是莽莽苍苍的大山,攻击非常艰难。可安南的东边,邻近大海的这部分,既是安南的产粮区,又是人口聚居区,更妙的还是没有任何阻拦,只是以大海作为屏障。以当下大明水师的程度,跨海出击,直捣安南的腹心之地,一点都不难。”

……

朱棣和柳淳商议了许久,制定了一整套计划。

不过为了能确保万无一失,朱棣还觉得演一出好戏。

次日早朝,朱棣板着面孔,对群臣道:“朕刚刚接到广西奏报,安南再次进犯我大明边境,杀我子民,夺我疆土,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欲兴大兵讨伐,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要尽快拿出方略,不日出征!”

朱棣刚刚说完,朝臣就大惊失色,蹇义第一个站出来,“启奏陛下,三年的靖难之役,已经动了大明的元气,如今陛下继位不过一年有余,虽然励精图治,但是国库依旧是空虚的。安南虽然是小国,但民风剽悍,气候炎热,历代屡次征伐,结果都是降而复叛,反反复复,难以根治。”

“老臣以为,还是应该先派遣使者,痛斥安南,勒令他们退回……能不打,就不打,这才是上策。”

蹇义说完,立刻又站出了许多人,就连户部尚书郁新都坐不住了。

“陛下,眼下的开支太大了,朝中整军又没有完成,户部可用的钱也不多,臣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臣等请陛下三思而行!”

一大票臣子跪倒,朱棣气得脸色铁青,猛地看了一眼张玉,怒吼道:“你们五军都督府呢?也是这么看吗?”

张玉苦着老脸,他倒不是害怕打仗,而是时机的确不合适。

“启奏陛下,臣以为是否可以调遣云南的兵马,他们熟悉地理环境,以云南兵对付安南,或许能更合适!”

“荒唐!”

朱棣气坏了,“什么以云南兵对安南,分明是你们贪图享乐,不愿意吃苦,才百般推脱,裹足不前。”

张玉被说的立刻跪倒,“陛下,老臣之心,日月可鉴,若陛下真是如此看待老臣,老臣情愿意战死沙场,我要领兵去安南。”

一旁的朱能知道张玉身体不好,年纪又大了,他连忙站出来,“启奏陛下,若是一定要征伐,臣愿意领兵!”

朱棣看了看他们,冷哼道:“君无戏言,安南不敬先帝,杀戮边民,早就该死了。张玉,你劝朕不要出兵,朕就派你的儿子领兵!加张辅都督同知,统帅五万人马,出兵进剿安南,谁都不要劝阻,散朝!”

朱棣气哼哼离开,把满朝文武都扔在了奉天殿。文官们议论纷纷,唉声叹气,天子好战,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朱能见张玉还跪着,忍不住心疼起来,他搀扶起张玉,低声道:“我再去请旨,无论如何,我也要领兵去安南,侄儿还年轻,他,他给我当副手算了。”

张玉满脸愁云,“多谢成国公仗义执言。只是我觉得今天的陛下,似乎有些奇怪!”要知道朱棣很重感情的,很少对靖难功臣说过分的话,尤其是张玉,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难道朱棣是让钱烧坏了脑袋?不应该啊?

朱能冷哼道:“不光是陛下奇怪,那个柳淳也太可恶了,他看陛下骂你,还笑呢!”

张玉皱眉,“柳大人笑了?”

“我会胡说八道吗?”朱能恨恨道:“亏我还觉得他是个厚道人,没想到居然如此过分,真是可恶!”

张玉略微思索,连忙道:“成国公,陛下和柳大人都精明过人,他们一起犯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我没猜错,这里面有文章!”

朱能大惊,“莫非这是一计?”

张玉沉吟一会儿,压低声音道:“咱们现在什么都别问,只管听陛下的,万万不要坏了大事!”

到底是老将,能稳得住。

接下来的几天里,不断有文官上书,要求严惩安南。

京城的报纸也刊发文章,用词之强烈,前所未有。

与此同时,京城禁军调动,云南和广西的人马加强戒备,成千上万的民夫,搬运粮食,兵工作坊,日夜赶工……

一车又一车的兵器铠甲,不断往外面运输,甚至还有许多雨具,以及防潮的帐篷……大明的战争机器迅速运转起来。

“果然,明皇不是个安分的人!”

一个瘦小枯干的老头咬着牙说道,他正是安南派到大明的间谍,此人的父亲原是泉州的商人,母亲是安南的地方大族。他几次回到泉州,认祖归宗,结交官吏文人,出手阔绰,很受欢迎。

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间谍。

一直以来,安南都把北方强邻视作最大的对手,更何况在元朝的时候,还三次远征,几乎将安南灭国。

锥心之痛,铭刻肺腑。

因此安南非常关心大明的动向,故此当朱棣力排众议,宣布出兵的时候,身为间谍,大为惶恐。

可当听说朱棣派遣荣国公张玉之子张辅领兵,他又忍不住笑了。

元朝的三十万大军,尚且奈何不了安南,还怕区区五万明军吗?

过去安南都是诱敌深入,坚壁清野,以游击战对抗强敌,这一次他们决定给大明一个厉害,集中十万人马北上,在山区将张辅彻底消灭!让大明知道安南的厉害,若是能顺势攻取广西,安南可就赚大了。

安南朝野,沉浸在幸福的幻想之中,而大明的文武,则是忧心忡忡,不管谁去劝阻,朱棣都半点不愿意听,固执地像块石头。

“父亲,孩儿会尽量小心,父亲大可以放心。”张辅充满了信心。

瞧着风华正茂的儿子,张玉略感安慰。

“孩子,爹不好说得太多,反正这次的战斗十分诡谲,你要把握好时机。”

张辅微微皱眉,见父亲欲言又止,他只能点头答应。

“儿,知道了。”

张辅带领着人马,迅速离京,直扑安南……几乎所有人,都对这支人马的前途充满了忧虑,甚至私下里责备朱棣,得意忘形,狂妄自大,随便开启战端,必定会惨败收场。

唯独朱棣和柳淳心中有数,只能说他们的这出戏演得太成功了,把所有人都给骗过了。

“启禀大人,我们已经查出了这几个人,他们很可能是安南的间谍。同他们有往来的大明官吏,不下十余人,其中过从甚密的,有三人。”洛枫把调查结果,向柳淳汇报。

“大人,要不要现在动手?”

柳淳看了看名单,微微一笑,“安南多年经营,安插了这么多人,也实在是不容易。这次务必要一网打尽,你们先等一等,很快就会有非常重大的消息,传到京城,到时候,你们再动手不迟。”

洛枫也懵了,还能有什么消息?大人这是在干什么啊?

柳淳笑而不语,整整五天过去,突然,一骑飞至,在骑士的背上,插着一支红色的小旗。

“捷报!”

“捷报!”

“安南大捷!”

“安南大捷!”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所有人都懵了,安南大捷?莫非是张辅打了胜仗?不对劲儿啊,按照时间计算,张辅此刻最多赶到边境,难道安南一触即溃?这也太扯淡了吧?

朱棣接到捷报,终于露出了笑容,“宣群臣到奉天殿,朕有话说!”

不多时,整个京城的文武,除了柳淳之外,悉数赶到。

“诸位臣工,朕有个消息要告诉你们,是捷报,大大的捷报!”朱棣顿了顿,才缓缓道:“海国公李景隆率兵三千,攻破安南升龙府,又夺取清化,一路杀敌数万,火焚城池十余座……李景隆此战扬我大明国威,朕甚是欣慰啊!哈哈哈!”

朱棣放声大笑,可群臣都懵了,陛下,大白天的,不要说梦话啊!

就凭李景隆,他行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