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509章 山东百姓的怒吼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509章 山东百姓的怒吼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明月高悬,寒风飒飒。

朱棣负手而立,身后国槐粗壮的树干,宛如一个坚毅的卫士,护卫朱棣的安全。而此刻朱棣的背,也如树干一般挺拔。

夏原吉带来了太多的消息,他身在朝中,比起外面的人,要清楚太多了。夏原吉告诉朱棣,此刻的南朝,已经彻底将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败坏殆尽,老百姓是苦不堪言。诚然,还有百万大军,可这些人又有多少,愿意替朱允效命!

太多的人,都期盼着王爷立刻挥师南下,解救苍生百姓。

朱棣不觉得夏原吉是撒谎,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北平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柳淳启动大规模建设,那是不得已为之。

原来北平拥有很多工厂作坊,主要向江南输送商品,自从靖难爆发之后,漕运断绝,这些作坊都面临倒闭关门的风险。

朱高炽曾经将工人组织起来,一起守卫北平。

等到议和之后,北平的围困解决了,可北平的困境却还在。

这些工人怎么安顿,那么多的士兵怎么解决……如果光是吃白饭,北平就彻底垮了。没有办法,只能启动大规模建设,以工代赈。

大兴土木,大建房舍,正好能给工厂和作坊提供订单,让他们起死回生……按照柳淳的估计,最少要一年半以上,北平才能恢复元气,到时候大军南下,才能有充足的资源支撑。

朱棣很想等,等到一切齐备,再出手一鼓作气……“去,把柳淳和姚广孝请来。”朱棣很需要这两位心腹,给自己一个建议。

不多时,柳淳跟道衍在府门口相遇,两个人相视一笑。

“道衍大师,王爷现在还拿不定主意,多半是让咱们两个给点建议……”柳淳压低了声音,“大师,咱们俩应该先通个气,到时候跑到王爷面前吵架,那就太丢人了。”

道衍想了想,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柳大人,你觉得以当下的北平状况,能不能打呢?”

柳淳满脸的为难,“我启动建设,是想恢复北平的元气,正好现在南方的百姓大举逃到北平,正好能作为劳力。说实话,我还真希望能有更多人投靠过来呢!”柳淳憨厚笑道。

道衍沉吟片刻,“是啊,这才议和了没多久,就撕毁协议,出尔反尔,不是君子作为,老衲也不同意动兵。”

柳淳笑了,“既然这样,那咱们就说定了!”

道衍点头,表示赞同。

转眼之间,他们俩出现在了花园,见朱棣还在槐树下站着,仰望天空,一定是还在犹豫之中。

“王爷!”

朱棣听到脚步声,急忙回头,挤出一丝笑容。

“大师,柳淳,你们来了。夏原吉跟本王说了一路,全都是让我即刻南下的话,你们觉得他说的是否有道理?”

柳淳和道衍互相看了看,异口同声道:“臣觉得有理,应该出兵!”

此话出口,没等朱棣反应,这俩人就互相怒视着对方!

“大师,你出尔反尔!”

道衍气得翻白眼,“柳淳,你怎么诬陷贫僧,明明是你……”

这俩人要吵起来,朱棣怒道:“够了!大师,你先说说吧!”

道衍只好不跟柳淳计较,这小子实在是不是东西,要不是自己多了个心眼,还真就被他给坑了。

老和尚咳嗽了一声,“王爷,从夏原吉带来的消息看,朱允贱卖皇家银行,已经动摇了东南的民心。中小商户,城市当中的市民,都对朱允敢怒不敢言。加之他推行乡勇,设立厘金。乡村已经落到了士绅手里,如今又失去了城市的民心。老衲实在是找不到还有多少人愿意支持朱允,纵然他有百万大军,也不过和前秦苻坚类似罢了。只要大军所向,必定瓦解冰消!”

朱棣微微皱眉,“大师,你所言有理,可凡事量力而行,以现在北平的情况,还能支持多少人马作战?本王同样也输不起啊!”

朱棣感叹之后,又看向了柳淳,“该你说了,你又是怎么看的?”

柳淳哑然一笑,“王爷,如果让我决断,我是断然不会出兵的。这就是我的性格使然。可王爷和我毕竟不一样,眼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而且我知道,王爷把大明视作自己的家,先帝留下的基业,让人如此糟蹋,王爷若是坐视不理,还算先帝之子吗?”

柳淳总结道:“从理智上,臣是不建议动兵,可从情感上,臣料定王爷一定会出兵的!”

朱棣怒哼道:“柳淳,听你的意思,本王是个不理智的人了?”

柳淳自嘲一笑,“王爷,臣已经因为自己的性格,吃了一次大亏,我猜到了朱允和他的师父们会把天下弄得一团糟。可我却没有挺身而出,而是将收拾山河的重任寄托到了王爷身上。所以柳淳永远都是柳淳,王爷才是继承先帝的雄主!臣恭听吩咐,唯有竭尽全力而已!”

这一番话说完,朱棣竟然双手颤抖,他吃惊地凝视着柳淳,半晌才哈哈大笑,“大师,你可听出来柳淳的吹捧之语了?”

道衍茫然道:“老衲可没有听出来,柳大人的马屁功夫,果然是无形无相,天下第一啊!”老秃驴说完,还冲着柳淳伸出大拇指。

三个人又互相看看,都笑了……柳淳的话,既是马屁,也是告诫,朱棣这家伙属顺毛驴的,直接反对,他是听不进去的。

可柳淳告诉他,你是天下苍生的希望,是拯救江山的不二人选。这时候朱棣反而冷静下来,他也清楚,以小博大,冒险用兵,可是要很小心谨慎的。

“这样,让朱高煦和蓝勇各自统帅五千兵马,南下德州一带,伺机而动。如果真有机会,就不妨攻取济南府!”

朱棣还是想试探一下……只是包括他在内,还有柳淳和道衍,都没有料到,在山东即将发生的一件事情,将双方直接拖入了战略大决战,两个并没有准备好的对手,提前上了生死擂台。

兖州府衙门。

几盏油灯在寒风中摇曳着,一个年纪不算大的官吏,轻轻摘下了头上的乌纱,脱下了官服。

他小心翼翼,将一切都叠好。

然后又到了条案上,将厚厚的一摞清册,摆在了眼前,他展开仔细查看……兖州府、济宁府、曹州府、济南府……这是这些地方的土地清册。

他已经跟地方的鱼鳞册进行了详细核对,将其中的出入错误,悉数校正。

经过他的清理,足足给朝廷多找出一百三十多万亩的田地。

而这些田地,之前都藏在山东的大户名下。

这些清册只要交给户部,很快就能作为征税的凭证,均田均赋均徭役,一切也就成功了。

只可惜,他看不到那一天了。

盯着清册,他的眼中流下了热泪,点点斑斑,落在了清册上面,他慌忙拂去,扭头擦眼泪。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喊道:“荀大人,快跟我们走吧!”

他愣了一下,转身推开了房门,外面有四个锦衣卫,冲着他呵呵一笑。

“荀大人,您老是朝廷命官,我们就不给您戴王法了,想必您老也不会给我们弟兄找麻烦,咱们快点上路。”

这位荀大人点了点头,“几位上差,我还有点东西要带着。”他扭头,把官服和清册一起捧了过来。

“我的乌纱要交还陛下,这些清册是我在山东推行变法所得,我希望你们能转交给陛下,这是我替陛下尽得最后一点忠心了。”

锦衣卫眉头深锁,将清册拿在了手里,翻看了半晌,无奈道:“荀大人,这东西我可不能交上去,也不会让我送上去的。”

荀大人面色凄苦,低声道:“上差,山东几百万父老,能否安居乐业,全看这些东西了!你们……忍心吗?”

为首的锦衣卫又翻了翻,重重叹口气,“成了,我们干的就是缺八辈子德的事情。这些东西,我冒险递给方大人,至于别的,我就管不了了!”

荀大人一听,连忙跪倒,磕头有声,“多谢上差大恩大德!”

锦衣卫重重叹口气,急忙将荀大人搀扶起来,“快走吧,趁着天还没亮,赶快出城!”

荀大人也很听话,乖乖跟着锦衣卫,一起出了府衙。

可就在府门刚开的一刹那,突然,四周的院门背后,亮起了火把,门后有人颤抖着声音道:“荀大人!是荀大人吗?”

“荀大人要被带走了!”

“大人,你要保重啊!”

“大人,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啊?”

……

一声声问候,一个个火把灯笼,照亮了一条街道。

荀大人眼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他努力咬住嘴唇,屏息凝神,不想出一点声音。可几位锦衣卫却惊慌失措,尤其是为首的那位。

他选在半夜离开,就是害怕出事!可谁能想到,兖州百姓,竟然大半夜不睡觉。这不是要坏事吗?

“快,快走!”

他低声催促,其他人加快脚步,一起冲到了城门,此时距离开城门还有好一段时间,锦衣卫等不及了。

“锦衣卫公干,快开城!”

上面的士兵迷迷糊糊,打开了城门……他们随即出城,可是当他们刚出了城门,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火把,到处都是火把!黑地里,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他们拿着铁锹锄头,石块木棒,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足足有数万之多!

他们怒视着锦衣卫,一步步逼了过来。

“请把荀大人留下来!”

为首之人,一声怒喝,所有的锦衣卫都跪了……这是要出大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