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474章 南军哗变了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74章 南军哗变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议和不是一件小事情,柳淳虽然跟方孝孺商定了条件,但是在许多细节上,还要推敲。别小看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真正的勾心斗角都藏在这里面。

就拿最简单的称呼来说,方孝孺希望用朝廷和燕藩,凸显地位的差别。柳淳当然不会答应,他坚持用南北朝廷,这样一来,就把朱棣抬到了和朱允同样的高度,老方自然不肯答应,柳淳又提议,是不是可以用叔侄相称,这就是更加红果果占便宜了。

老方气得脸都青了,立刻拒绝,还痛斥不能家国不分。

最后双方总算商定,不用称呼了,直接写议和内容。总算没事了吧?

不!

在落款上,朱允坚持用建文年号,柳淳认为要用洪武……朱元璋虽然死了,可新君并没有得到靖难军承认,不能用建文,应该延续洪武。否则岂不是让朱允占了便宜。

一篇合约,光是开头结尾,就闹得不可开交,也是没谁了。

徐增寿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就这么点事情,也值得吹胡子瞪眼,浪费这么大的功夫,简直是闲的!

他总算说对了,这两边的人的确太闲了,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年号不写了,只写月日,然后用印……

一份议和文书,没有抬头称呼,没有落款时间。

怎么看起来都有点荒唐,甚至像赝品,可双方为了追求对等,也只能如此。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从一开始,这张议和公文就是用来撕碎的。不管是柳淳,还是朱允,都没打算遵守。

柳淳是希望缓口气,整合各方人马,现在朱棣手下的藩王快十位了,兵马分成了许多山头,从南到北,彼此之间,差别巨大,有辽东的蒙古士兵,有云南的土司好汉……不加以整合,如何能发挥出战斗力?

而且再这么下去,整个靖难军都有被见缝插针的危险,搞不好就会崩解。

至于朱允这边,更想用时间来恢复元气,整军再战。

双方各自有算盘,议和的大方向确定了,但是细节迟迟没法最后敲定,两路大军也难以悉数后撤。

这就给了朱棣天赐良机。

他送给盛庸美酒和肥羊之后,盛庸立刻回敬,为了礼尚往来,朱棣竟然找了一支鼓乐队。请了许多的民间艺人。

有表演腰鼓的,有唱老腔的,甚至还有西域的胡姬。

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就来南军大营。

盛庸眼珠子都掉下来了,“燕王是何用意?”

这次是朱能来的,他已经渐渐摸到了王爷的心思。

“盛将军,背井离乡,出生入死,弟兄们都不容易。好容易息兵罢战,大家伙放松一下,听听鼓乐,欣赏老腔舞蹈,这有什么不好的。”

“不好!很不好!”盛庸红着眼睛,怒斥道:“我看你们是居心叵测,要瓦解士兵斗志,居心不良!”

你丫的还真说对了,可盛庸忘了,在他的军中,还有个玩闹呢!

“盛将军,将士们的确疲惫不堪,军营之中,多有怨气,让他们放松一下挺好的。”李景隆笑呵呵道:“我说朱将军,礼尚往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派人过去啊?”

朱能欣然道:“没说的。”他抹了抹下巴,很认真道:“我们军中有不少南方的将士,都很想听听花鼓戏,听听昆腔评弹……要是能送来一些人,那可是感激不尽。”

李景隆欣然答应,朱能离去。

盛庸是怒火中烧,他觉得自己压不住李景隆,就把铁铉请了过来,之前铁铉一直在洛阳,负责粮草。

他刚刚已经接到了圣旨,要暗中留意李景隆,必要的时候,把这家伙直接拿下。

铁铉有了依仗,丝毫不把李景隆放在眼里。而李景隆虽然打仗傻一点,但这些事情门清儿,他陪笑道:“铁大人,燕逆要离间我们的军心士气,固然要防范,可我们也能如法炮制。堂堂朝廷官军,面对贼寇,还没有一点底气吗?如果能说动燕逆将领,或者分化诸位藩王,让他们倒戈投降,即便是议和之后,燕逆也没有办法。我们几十万大军,寸功未立,就这么回去了,朝中的言官会放过我们吗?”

“俺李景隆不怕,最多回府闭门思过,我好歹还是个国公,可你们二位不一样啊。好歹要为自己打算,这大将领兵在外,难免受人嫉妒,回朝之后,各种非议,简直比什么都厉害……说起来,我就想到了家父……他老人家死得太惨了!”

提到了岐阳王李文忠,李景隆还抹了抹眼泪。

铁铉和盛庸互相瞧了瞧,还真别说,他们也有这个担忧,不立些功劳,实在是没法交差。

“曹国公,你觉得能瓦解朱棣的军心吗?”

“能啊!咱们人多,多派人说书唱戏的过去,再让咱们的人乔装商人,去跟朱棣部下互换有无,拿财帛贿赂,言语瓦解……我就不信,朱棣能扛得住!”

铁铉深吸口气,脸上露出了喜色。

李景隆这个办法倒是真不错,毕竟朱棣非要弄什么变法,很多士绅都说西北已经成了恶鬼横行的地狱之地。派人过去,没准真能说服一些人弃暗投明!

“那好,就这么办了!”

……

双方互派使者,从最初的艺人,到后来的商人,最后朱棣干脆提倡请双方将士,在一起比赛弓箭,赛马……盛庸欣然答应,朱棣想展示勇武,我们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一定让你瞧瞧,谁更厉害。

盛庸和铁铉都不是好对付的,可这俩人也有弱点,盛庸只专心军务,而铁铉则是极度鄙视变法,根本不了解,靖难军中的许多变化……这下子他们可吃了大亏。

到靖难军这边的艺人,被安排到了军营居住。

他们进来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

从里往外,连一株杂草都没有。

士兵干净整洁,有专门洗澡的地方,甚至还有菜园,长着绿油油的蔬菜,圈里养着肥猪……和他们印象里南军杂乱的营地,完全不同。

招待他们的是一个个的百户,士兵整齐坐定,看着他们表演……等演完之后,杀猪招待,大家伙一起忙活。

香喷喷的米饭,泛着油光的肥肉片子,让这帮艺人大快朵颐,吃得酣畅淋漓……大家伙互相聊天,他们终于知道了,原来靖难军真的不一样,普通士兵有权支配菜金,他们吃的,都是士兵用菜金置办的。

不但如此,所有士兵都分了田,最低三十亩土地,按照军功大小,最高能拿到一百亩。除了有田地,城里还有学堂,可以让军中子弟就学读书,尤其是军户制度也名存实亡了。

过去是不愿意当兵,所以父死子继,生生世世,都要充当军户。

可现在不一样了,均田之后,军队成了保护大家成果的守护神,子弟兵,再也不是丘八大爷……许多良家百姓,争相和将士结亲。只要嫁给了军人,就能享受到一些就学和徭役的优待。

很显然,在西北,也是有差别的,只不过这个差别不是以科举功名来判断,而是以军功大小!

刘有福是个唱昆腔的老艺人,从元朝的时候,一直唱到了现在,人虽然老了,可因为唱腔娴熟,韵味独特,依旧深受欢迎。

这次他就是奉命去靖难军瓦解军心的,可三天表演下来,刘有福只说了一句话:假如年轻三十岁,他情愿意跟着燕王打天下!

不光是他这么说,许多艺人回到了洛阳,在酒馆饭店,茶摊庙会,到处讲靖难军的好处……把他们在西安看到的新鲜事都告诉大家伙。

渐渐的,在百姓中间,想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蔓延到了军中……尤其是去赛马射箭的士兵返回之后,更是把靖难军的真实情况带了回来。

在靖难军的军营住了几天,再回来一看,简直跟猪窝似的。

看什么都不顺眼,同样是吃粮当兵的,差别怎么这么大捏?

大家气哼哼的,愤愤不平。

偏巧,军粮送来了,当饭菜摆在大家伙的面前,士兵们终于忍不住了,发霉的粟米味道直刺鼻孔,米还是五颜六色的,这玩意能填肚子吗?吃了会要命吧!

跟靖难军的差别也太大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根本没法比。

“这是人吃的东西吗?”一个年轻的士兵愤然道。

旁边一个老卒嘿嘿冷笑,“小子,你先问问,上面把咱们当人看了吗?”

“不把咱们当人看,那咱们还给他们卖命干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好,可是却没有人敢回答,军令如山,要是传出去,会要命的!

“快点吃吧,别喷粪了。”老卒胆子小,赶快提醒道。

年轻的士兵却没有半点心思,把碗扔在地上,径直回到了散发着臭气的帐篷,却怎么也睡不着了,空着肚子,胃液不断刺激着神经,他想到了靖难军中的鸡鸭鱼肉,想到了那些士兵的笑脸……难怪他们那么拼命呢,换成自己,会更加卖命吧?

一直辗转到了半夜,他终于瞧瞧爬起来,刚出帐篷,就跟老卒撞上了。

“干什么去?”

“我,我方便一下不行啊!”年轻士兵唬着脸道。

老卒啐骂道:“没吃没喝,方便个屁!”

年轻的士兵语塞,不知道说什么,老卒突然像变戏法似的,递给他一柄刀。

“别傻了,快跟着,咱们投靠燕王去!”

“就咱俩?”

老兵嘿嘿道:“傻小子,多着呢,快点,别让那些混蛋抢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