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411章 巨大收获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11章 巨大收获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朱棣坐镇西安,积极备战。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问题竟然出现在了背后从十月份开始,代王的书信就一封接着一封……要人才,各种各样的人才,能管理地方的官吏,能清丈田亩的会计,有一技之长的工匠,甚至是商人,教师……这家伙就像是催命似的,什么都要。

朱棣一度担心他想狠狠敲诈自己一笔,然后转身就跑。不过跟在军中的密探把消息传给了朱棣,告诉他代王朱桂的确在打,而且已经打疯了!

没错!

就是打疯了!

朱桂曾经在大同就藩。

大同在历史上,还有个名字,叫云州,北平又叫幽州,这也就是著名的幽云十六州,也叫燕云十六州。

从五代后晋的时候算起,就落到了契丹的手里,当时出卖燕云之地的两个贼,一个是儿皇帝石敬瑭,还有一位就是桑维翰……屈指算来,已经有五百年了!

朱桂到了大同之后,面对的就是遍地的蛮夷,他为了安抚部族,分化拉拢,费尽了心思。结果这帮家伙还时不时反叛,弄得朱桂脑仁都疼,苦思冥想,也没有办法。

道理很简答,他一直把眼光放在那些上层人物身上。

他想着拉拢一个部族首领,下面的人就都乖乖听话了,可问题是部族首领都是些有实力的人,他们岂是那么容易被拉拢的。

这帮家伙历经无数次的战乱,早就修成了金刚不坏,朝三暮四,说翻脸就翻脸,绝对没有任何信义可讲。

因为在这五百年的动乱之中,好人已经被淘汰干净了。

朱桂一度都绝望了……可他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一直以来,大家都错了。

关心那些上层干什么?

与其收买拉拢一些养不熟的白眼狼,不如从最底层下手……不管什么地方,也不管是游牧还是农耕。

绝大多数的百姓求得都是温饱而已。

只要把田产和牧场给他们,适当收一点税,他们就能自己养活自己,而且还能过得很好!

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朱桂简直想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这么简单的事情,假如他早点发现,没准今天带头奉天靖难的就是他代王了!

真是追悔莫及啊,不过即便是给朱棣干活,朱桂也是心甘情愿。

而且他已经被卷入了大潮之中,唯有随波逐流。

他每完成一处的分田,就会有许多青壮加入,他们有的作为民夫,有的充当向导,有的干脆加入军中,提着一把马刀,就跟朱桂一起干了!

这些普通的农奴和奴隶,都知道一个理儿,假如老爷们卷土重来,他们只会更加悲惨。既然如此,那就先下手为强!

有了无数百姓的支持,朱桂势如破竹,他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人才不够,会影响分田的进度,从而影响进军的速度。

整整三个月过去,朱桂一路杀到了瓜州,这里是河西走廊的西端,换句话说,整个河西走廊,这一次真正纳入了版图!

朱桂像是个小孩子似的,跳下来,捧着沙子,抛向空中,发疯大叫,他的部下也跟着王爷一起,扯着脖子嘶吼。

朱桂喊累了一屁股坐在沙堆上……“你们知道吗?当年宋国公冯胜就打到了这里,结果冯胜没能守住!他退了!”

朱桂咧嘴憨笑,“咱们比宋国公厉害!你们听到没有,咱们超过了宋国公!超过了!我朱桂不是废物!我是名将,能超过四哥的名将!”

这家伙跟疯子似的,满嘴都是疯话。

毫不意外,这些话语都被送到了朱棣手里。

看过密报之后,朱棣只是哑然一笑,递给了柳淳。

柳淳扫了几眼,突然叹道:“王爷果然有识人之明,这次用三王推行均田,实在是一招妙棋。”

朱棣摇头道:“不是识人之明,而是感同身受!”

柳淳摸了摸鼻子,的确,朱棣也是藩王啊,而且还是最出色的那个,他当然知道其他弟兄的心思。

“这藩王虽然尊贵,可有多少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朱棣动了感情,声音都有些沙哑了。

成为了藩王,就只能困守一城,唯一的外出机会就是进京朝贺,可惜的是进京的路线早就规划好了,不是他们说了算,进京待多少时间,也要听礼部的安排,就跟提线木偶差不多。

攘夷塞王因为有兵权,要负责抵御外敌,权柄更重,地位也更高。可问题是九边多苦啊!好些地方连汉人都不多,他们身为皇子,要在一片荒凉之中,修城,建府,练兵,打仗……还要忍受朝臣的非议和攻讦,日子能好过就怪了。

这还不算什么,最要紧的是成为了藩王,这辈子基本就到头了。

不但这辈子,还有下辈子,下下辈子……

“说到底,藩王也是人,也要证明自己。”朱棣轻笑道:“藩王不缺吃穿,他们固然在意自己的利益,可若是有一展才能,名垂青史的机会,绝不会放过。只要见识了变法的好处,他们会比任何人都卖力气!”

柳淳点头,表示赞同。

的确藩王就是这么一群怪胎。

他们每一个人都精力、财力、权力过剩……有人用来做好事,比如周王朱就编写医书,救济百姓。当然,更多的藩王则是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比如齐王,鲁王等等……

藩王不是天生的坏人,关键看怎么引导利用。

这不,代王朱桂,就携着大胜的威风,回到了西安。

这家伙骑着一匹高大神骏的战马,坐在上面,威风凛凛,得意洋洋,接受着军民百姓的欢迎。

在朱桂的身后,是庞大的骑兵队伍,很多人连衣甲都没有,可他们确实是大明的骑兵!

“四哥,咱们发达了!”

朱桂急不可耐,向朱棣表功,“我这些日子,共铲除大小部落、村寨、豪族,一共七十三个。”他没有吹牛,因为很多都是小地方,随便派点人过去,也不用打仗,就能解决。当然了,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去。功劳当然要记在朱桂的名下。

“一共毙杀头人以下,包括打手,共计七千八百多人!让二十五万以上的百姓奴隶,得到了田产牧场,还拿到了属于他们的牛羊牲口!”

朱桂越说声音越高亢兴奋,因为真正重要的东西在后面呢!

通过均田,有一万五千多名,各族的青年主动投军,这还是严格把关的结果,不然拉起五万骑兵,一点难度没有。

再有就是战马牲畜,这也是朱棣非常缺少的,朱桂弄到了一万多匹战马……朱棣素来以指挥骑兵见长。

他终于能拉起骑兵队伍了。

“十三弟,你可是立了大功啊!”

朱桂矜持一笑,“是四哥让小弟一展身手,小弟感激不尽!对了,四哥,小弟还缴获了几份这个玩意,四哥你瞧瞧吧!”

朱棣拿过来,这是个告身,是任命为朝廷官吏的凭证……

“这是朱允发的?”

“没错!”

朱桂道:“四哥,小儿辈为了对付咱们,居然许诺这些蛮夷首领,让他们当官,让他们永镇一方!你说气人不气人?”

朱棣再仔细看看,的确如朱桂所说。

“哈哈哈……咱们这位侄子可是真有趣,他要削藩,居然还册封土官!他真的是没把父皇的祖训当回事!”朱棣气得咬牙,他略微沉吟,立刻让朱桂在这里等着。

快步到了里面房间,把东西扔给了柳淳。

“你瞧瞧吧!”

柳淳看完之后,并不意外,朱允还有他身边的那些人,君子不多小人不少,为了目的,没什么是不敢做的!

“王爷,我们终于可以做一篇大文章了!”柳淳喜不自禁,他眼珠转了转,笑道:“王爷,你派遣使者,带着捷报,去太庙向先帝献瑞,就说光复了河西走廊,如何?”

朱棣瞬间领会了柳淳的意思,这就是登门打脸啊!

忍不住遗憾道:“这一招的确太庙,我只是担心,朱允未必会让使者进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