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404章 一个人的为师之道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04章 一个人的为师之道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回到答应之后,王省很落寞,练子宁只觉得他没有说服朱棣投降,觉得失望,就笑道:“燕逆死在眼前,他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王大人,你不用介怀,只管看着就是了。”

王省草草返回了帐篷,闷坐床头,他的双手纠结地交叉在一起,一如他烦乱的心。

王省原是山东人,后来到了西安当教谕。他是想回家教书的,可因为柳学兴起,他就毅然决定留在西安,在这片文教的贫瘠之地,留下孔孟道统的种子。

从为官,到做教书先生,王省目睹了民生疾苦,他很想替老百姓做些事情,可又总觉得力有未逮。

不过他总觉得世道会越变越好的,只要圣君贤臣,励精图治,就什么都不愁了。

这是王省五十年来,一直不变的坚持。

可他在西安短短的一天时间,就让他固有的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一个叛贼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在大战临头的时候,朱棣居然兴建了十几座学堂,让贫苦的孩子能入学读书!要知道他担任教谕的几年里,西安才增加了两座学堂,其中还有一座就是他筹建的!

为什么?

为什么朱棣能做到,为什么一个逆贼能做到?

那些老百姓又为什么死心塌地跟着朱棣,并且打算拼死一战?

或许他们也不是单纯的发疯,假如有人能给自己土地,让自己读书……设身处地想想,会不会……王省突然吸了口冷气,他拼命甩头,一定要把这个可怕的念头甩出去。

他是读书人,一个堂堂正正的读书人。

一个秉持三纲五常的孔孟门徒。

天子有错,臣子应该劝谏,可以苦谏,甚至死谏,就是不能反叛,不能!

王省不断转来转去,嘴里喃喃自语,都没有注意到,有人进了他的帐篷。

“王大人,宵夜送来了。”

王省突然停住脚步,猛地回头,进来的是个高大的年轻人,黑红的脸膛,眼睛很明亮,肩宽腰细,身形骨立,透着精明强干。

他躬身从食盒里拿出一碟一碟的小菜,最后是一碗热乎乎的粥,用羊骨熬出来的,绝对鲜美。

“大人请用,回头小的来收碗筷。”

此人转身要走,王省突然叫住了他。

“等等,你……姓什么?”

“姓刘!”

“叫什么?”

“刘春,家里头觉得我是春天生的,就给我起名叫小春!”

“哦!”

王省丝毫都没有觉出异样,刘春,很普通的名字吗!

“你过来,老夫想问你几句话。”王省沉吟道:“你家里怎么样?”

刘春苦笑道:“家里要是过得好,能交得起免役钱,我就不会来军中当民夫了。”

“这也没有办法,都是燕逆背反朝廷,祸及百姓,等把燕逆除掉,就什么都好了,都会好的。”

刘春只是笑,可他的眼神透着看穿一切的感觉,让王省很不舒服。

“怎么,你不信?”

刘春笑道:“王大人所言自然有理,可,可就算燕逆没有造反,我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啊!杀了燕逆,最多回到以前呗!”

“嗯!”王省用力哼了一声,让一个小年轻的抓住漏洞,挺丢人的。他把碗重重一顿,然后道:“你的意思是我大明天下不好了?”

“怎么会?”刘春笑道:“大人不要这么说,我听老辈人讲,大明比起大元,简直就是从地狱到了天堂,过得好多了。”

“哼,那为何还有那么多的愚夫蠢妇,自甘堕落,跟着燕逆一起造反?”

刘春轻笑道:“或许是想过得更好吧!”

“为了过得更好,就可以背叛朝廷吗?”王省不知不觉怒火中烧。

刘春倒是淡然,“大人或许没过过苦日子,不知道民生艰难吧!多一斗粮食,就能多养活一个孩子,荒年的时候,就能少死一些人……大人不会忘了吧,当初先帝是怎么起兵造反的?”

提到了先帝,王省不自觉吸了口气。

王省年过半百,当初的乱世也是有很多记忆的,只是过去的时间太长了,他有些模糊罢了,经刘春一点,他倒是醒悟过来。

其实何止是朱元璋,他们家家户户,都有死人。有关童年的记忆,就是饥饿和动乱……王省十五岁才第一次有机会读书,说来惭愧,当年他爹是个小生意人,拼着一条命,在各个势力中间,走私粮食、牛角、筋腱一类的东西,后来还搭上了朱元璋的部下,在乱世中,靠着搏命,才能让儿子读书,有机会当官……回想起来,真是太难了。

假如那个时候,有人能让百姓有田种,有书读,或许……别说那时候,放在历朝历代,任何时候,都是管用的!

莫非这就是天命吗?

如果朱棣早生几十年,或者说,几十年前,有人像朱棣一样做,这天下未必会是先帝的……不不不,先帝能当皇帝,乃是天命所归,顺天应人,凡夫俗子也想当皇帝,做梦去吧?

虽然先帝要过饭,但他不是寻常的乞丐,虽然先帝放过牛,他也不是寻常的牧童,他还当过和尚,他也不是一般的和尚……

王省的鬓角冒出了细腻的汗水,因为他编不下去了!

王省猛地抬头,盯着面前的年轻人!

“你,你不是一般的民夫,对吧?不然,你说不出这样的道理?”

刘春依旧不慌不忙,“大人,你太会说笑话了,我讲了什么大道理吗?没有!我说的都是普普通通的道理,大人只要肯去田间地头,走一圈,听听百姓关心什么,你就会明白的!大人,其实,是你没了初心!”

“初心?什么初心?”

“大人当初兴学,创办明伦堂,是什么心思?”

“这个……老夫自然要大兴教化,要传道授业解惑,要让所有人都读上书!”

“好,了不起的志向!大人,那你以为,该如何让所有人都能读书呢?”

“这个……”王省又语塞了,良久,才缓缓道:“或许要圣人降世吧!”

“错!”刘春笑道:“读书是很花钱的,首先朝廷要投入,要兴学,要给每一个县,每一个乡配备学堂。要不断的培养教书先生,要给他们更高的待遇……而且最最关键的,是从百姓民生入手!”

“什么意思?”

刘春笑道:“很简单,老百姓若是整日挣扎求活,连肚子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去读书!所以,要让每一家都能吃上饭,这样一来,不用去劝说,大多数父母都会把孩子送去学堂的,又有谁不想过好日子呢?不想子孙后代能活得更好呢?”

“这个……”王省涨红了脸,“你,你说的就算有理,可,可,可也不能……”

刘春轻笑,“大人,我没说要怎么样,我只是顺着大人的初心来推想罢了……大人觉得是我的想法更合适,还是你期盼着圣人降世,才更有道理?”

王省被问得哑口无言,他突然抬起头,怒喝道:“小子,你不要装神弄鬼了,你到底是谁?说!”

“哈哈哈!王大人,我们说的是道理,何必诛心呢!不管我是谁,还能把错的变成对的?大人,你读书那么多,不会想不明白……其实大人该清楚,圣人早就降世了!先帝是圣人,他兴屯田,鼓励耕种,让百姓安居乐业,扫荡大元,恢复华夏衣冠……先帝做得很好了,可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做完!那就是均田,就是均赋,均徭役,均赋税!只有建立起一套公平的体系,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大人希望的人人读书,教化大兴,才会出现!”

“像大人一般,死抱着纲常不放,说起来,就是你们自己,扼杀了你们的理想!因为你们变成了实现理想的绊脚石!你们用自己的学问,占用了太多属于平民百姓的东西。所以他们才穷苦潦倒,无依无靠。你不过是让几个穷人子弟来学堂读书,你就以为自己给了他们多大的恩惠,真是让人可发一笑啊!”

刘春的话,简直比刀子还要狠,每一句都戳到了王省的心头。他目瞪口呆,汗流浃背,越想越觉得可怕,浑身都不由自主颤抖起来。

他努力否认刘春的话,可对方的言辞无懈可击,他根本找不出漏洞。

难道他,他说的真是对的?

王省想到这里,越发害怕,他慌忙抬头,想要继续询问,却不知道,刘春已经趁着他失神的功夫,消失不见了。

他到底是人,还是鬼啊?

王省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他一直枯坐到天明,突然,有人来请,说是练子宁请他过去议论军情。

王省魂不守舍,他只听到了练子宁说,官军已经胜券在握,城中有人愿意策应,里应外合,一战成功。

假如官军打进去,或许明伦堂就没了吧?

王省都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蒋才再也没有书读了,还有许多弟子门人,都要死……用他们的血,换来自己的功名前程!

王省啊王省!

这是你要的吗?那可是你的学生啊!

这位王大人突然向疯了一样,冲到自己的帐篷,从旁边牵出一匹马,直接就往军营外面冲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