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362章 抢房子了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62章 抢房子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朱允是真的很开心,不得不说,方先生的驾临,给了他起死回生的机会,其他的几位先生,干脆扔到了一边,连看都不看。

朱允单独把方孝孺请到了书房里面,两个人要深谈,没错,就是方孝孺!

此刻朱允简直把方孝孺奉为神明,十分恭敬。

他上身微倾,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

“先生,何以能断定滇铜的好处,又何以猜出,皇祖父会鼎力支持?”

方孝孺清瘦的脸上露出淡然的笑,相比若干年前,云淡风轻多了。

“殿下,草民能不能先请教,齐泰等人,是如何跟殿下讲的?”

“这个……齐先生说滇铜劳民伤财,是柳淳欺骗陛下的诡计,说他用柳学击败柳学……”朱允很老实,把齐泰卖得一点不剩。

方孝孺哑然,“他敢说以柳学对付柳学,真是大言不惭,柳学若是像他想的那般浅薄,柳淳何以敢自立门户,跟儒家千年道统抗衡啊!”

朱允吸了口气,小脸发白,他只知道柳淳很厉害,但是在学问上,究竟怎么样,朱允还真不知道。

“方先生,你能不能说的详细一点?”

方孝孺点头,“草民这几年一直在巴蜀讲学,所幸蜀王殿下支持,借用了当年苏东坡读过书的中岩书院,巴蜀各地的学子来了上百人。草民前些时候听说要修金沙江水道,故此草民就南下探查,想要亲眼瞧一瞧……殿下,柳淳说了多少次,他的学问是走出来的,不是坐在高堂之上想出来的。齐泰既然以为精通柳学,那他可走了多少路?知道了多少的学问?”

此话一出,却是击中了要害,朱允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方先生不辞劳苦,的确让人钦佩啊!”

“殿下,草民只是去看了看,又随着一队脚夫,把五千斤铜料送到了泸州卫,这一趟下来,草民就断定,滇铜必须要开发……诚然齐泰愿意动动脚,亲自去瞧瞧,也不会给殿下出这么无知的办法了。”

……

方孝孺的言谈之间,没有丝毫的客气,全都是疯狂攻讦齐泰,有人要问了,这位老先生是怎么冒出来的?这些年他又经历了什么呢?

还记得当初方孝孺跑去北平,大言不惭,安顿纳哈出的部民,结果碰了个大钉子,险些把一世英名都给毁了。

经过此事,方孝孺的仕途彻底断送,他口含黄连,灰溜溜离开了北平。

天下偌大,哪里是安身之所呢?

还真别说,方孝孺的运气不坏,有朋友请他去巴蜀讲学……要知道巴蜀曾经遭到元兵的疯狂屠戮,仅益州一城就遭到三次屠戮,最多的一次,尸骸就达到了一百四十多万。

两宋时期,巴蜀文脉鼎盛,孕育出三苏等著名的文人。

巴蜀大地,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人口突破了一千万。而到了元代,巴蜀仅剩下十二万户,即便以每户八口人计算,也不到一百万人!

损失之惨重,可见一斑!

让人敬畏的巴蜀百姓,从来不会在屠刀下低头,敌人越是凶残,杀戮越是惨重,他们就越能爆发出无与伦比的战斗力,在巴蜀百姓的字典里,没有屈服二字!

小小的钓鱼城,祖孙几代人,生生不息,血战不止……终于,巴蜀的农民毙杀了蒙古帝国最后一任大汗猛哥!

从某种角度来讲,是巴蜀百姓,覆灭了横行天下,没有对手的蒙古铁骑,终结了蒙古帝国!

雄哉!

壮哉!

他们或许不及文天祥有名,但他们才是这块土地的真正脊梁……纵观整个元朝,巴蜀都没有恢复元气。

大片的空地,稀少的人口,凋敝的民生,几乎空白的教育……即便洪武帝励精图治二十余年,巴蜀距离巅峰时期还差着天地。

方孝孺进入巴蜀之后,迅速受到了欢迎,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

对于方孝孺来说,他除了教书之外,也在不断反思。

他曾经胸怀大志,去投靠太子朱标,希望能实现他的理想。

奈何出师未捷,北平一场小小的风波,就让他折戟沉沙。

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方孝孺都在彻夜反思。

当初自己怕背上锦衣卫同党的骂名,不敢查贪官,不敢斗奸商……落了个凄凉的下场,真的不怪柳淳,也不怪任何人,只怪自己懦弱无能!

方孝孺!

你的圣贤学问没学好,胸中缺少了一口浩然正气!

这几年的时间里,方孝孺一边教书,一边躬耕田亩。他抛弃了一切的享受,每日苦读,砥砺心性。

柳淳在京城折腾得风生水起,开银行,筹办万寿庆典,创立学堂,鼓动变法……方孝孺就像一枚秋天的莲子,在淤泥之中,积蓄力量,等待来春花开绽放的那一刻!

教书期间,方孝孺不但读了古人之书,也对柳淳所讲的很有兴趣,说起来,柳学的功力上,方孝孺可比齐泰等人强多了,

要说起来,方孝孺不该这么快冒出来。

他应该感谢一个人,就是被他狂怼的齐泰。

没错,就是齐泰!

齐泰这家伙自视甚高,总是瞧不起别人,处处以帝师自居,弄得东宫的不少人都烦他。其中就包括铁铉。

之前齐泰就跟铁铉吵过,后来又有几次摩擦。

铁铉思前想后,方孝孺之前来过东宫,这几年在民间教学,颇有声望,铁铉就写信请方孝孺进京,本意是压制齐泰。

而方孝孺接到了这封信,却是百转千回,五味杂陈!

按理说,一个名士,该矜持一些才是,最起码等三顾茅庐,哪有一封信就出山的?可他等不了了!

没错!

变法大势,不可阻挡!

这是方孝孺在民间最切实的感受,柳淳推动变法受阻,那就该换个人扛起变法的大旗。方孝孺进京,就是寻觅这个机会。

他准备很充足,先是南下,去泸州探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乘船出三峡,下江南。

这是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演员已经悉数登场了,就等着大戏开幕了。

方孝孺鞭辟入里,对朱允道:“殿下,你可知道,柳淳以何人为运铜脚夫?”

“这个……莫不是当地的百姓?”

方孝孺笑道:“的确是当地的百姓,而且还是土人!”

“土人?他们怎么愿意听柳淳的号令,他们不都是土司的手下吗?”朱允真的不知道太多的细节,此刻非常好奇。

方孝孺道:“无非是威逼利诱而已,柳淳以这些人充作脚夫,云南的土司想要造反,就比登天还难!而且以草民观之,这些土司士兵,都愿意听从柳淳的调遣,或许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成为柳淳的心腹,甚至可以用他们去打土司!“

“怎么会?他们这么干,岂不是忘了本?”

方孝孺摇头大笑,“殿下,你难道忘了,当年柳淳可是能让北元皇帝低头啊?区区土人算得了什么?依草民来看,那些土司,是自作聪明了!”

……

一次挫折,八年的沉淀,方孝孺此次出山,的确非同一般。

只不过要说他看透了柳淳的筹谋,那也太小觑柳淳的本事了,金钱这个东西,实在是太有魅力了,自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人们就在围着钱打转转儿。

若是钱不重要,也不会因为利率的一点波动,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古今皆然。柳淳就是要以金钱作为武器,攻克土司的堡垒!

这些土司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甚至更加久远,蒙古的铁骑,大明的精兵,都拿他们无可奈何,沐家父子拼了老命,也堪堪维持太平而已,拿大多数的土司都无可奈何。

柳淳却打算换一种方式,刀剑无法攻克土司的防线,那就用银弹,用金钱!

当第一批滇铜入京,在泸州卫,许多土司士兵已经干了半年多的时间。

大约二十天一趟,他们跑了十趟左右,没有休息!

说句实话,也就是这些年轻人从小生活在山岭之间,身强体健,换成普通人,早就趴下了,可即便如此,他们也累得不轻啊!

“今天暂时不要走了。”

柳淳出现,他招呼所有的土司士兵,到了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空地距离采铜的矿坑有五里左右,是一个高台,视野开阔,干净整齐。

在高台上,已经起了一排房舍。

柳淳笑道:“这些日子,你们都住帐篷,来回跑,实在是辛苦了。我让他们盖了房舍,给你们住。”

士兵们大喜,可柳淳的下一句话,让他们一下子闪了腰。

“不过不白给你们,要出钱的,一套房,加上前后的小院子,二十贯!”

这帮人一听,全都摇头了,开什么玩笑?这么贵,谁住得起?有人还默默算了算身上的钱,还不到三贯,等他们凑够了,还不知道有没有了,不过眼前的这片房子,还真漂亮!比他们土司住的还好呢!

柳淳咳嗽一声,补充道:“二十贯是对外的价钱,对内只要一成五!也就是三贯钱,就可以得到一套房子!不光是你们,包括家人,都可以过来住。这块地,这个房舍,就永远属于你们了!”

这时候人群当中,出现了骚动,一个很年轻的黑小子出来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三串铜钱,笑得很灿烂。

“独眼大叔人很好的,每次都多给工钱……我有三贯钱能买吗?”

柳淳大笑,“不但能买,还能随意挑选,做一个第一个购房的人,我再送家具一套!”

黑小子一蹦三尺高,连忙把钱塞给了柳淳,生怕他反悔,然后就冲向了房舍……这些房舍虽然差不多,可有的院子更大,有的位置更好,有的家里还有几棵树……黑小子眼花缭乱,完全不知道选哪个了。

就在他迷糊的时候,已经陆续有人冲了过来,加入了抢房子大军,顷刻之间,就热闹了起来。

在不远处,西平侯沐春一头雾水,他困惑地瞧着冯诚,“我说舅舅,柳淳这小子为了笼络人心,也太下本了吧?”

冯诚脸色凄苦,“是啊,我听他算账,好像亏了不少,还在借钱呢!”

沐春闷声道:“那他图个什么啊?”

冯诚两手一摊,无奈道:“只有去问柳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