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353章 大家一起来发财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53章 大家一起来发财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柳淳跟汤昭聊了一阵子,又摆酒畅谈,一直喝到了三更天,汤昭醉眼泛红,抓着柳淳的肩膀,不停兄弟,兄弟地叫着,那叫一个亲密啊!柳淳觉得汤昭不错,是粗野了一些,但胆子大,估计手也够黑的,自己在云南太缺人手了,柳淳就把汤昭叫到了一边,嘀咕了几句。

冯诚很无奈……他这个舅舅,倒是成了外人了。

可让他不顾一切跟着柳淳干,他还是抵触的,哪怕有那么多的收获,他也犹豫踟蹰……当初傅友德蓝玉和沐英带兵入云南,老朱留下沐英镇守云南,其实冯诚可以回去的,凭着他的关系,让二叔帮忙,立点战功,混个侯爵,继承他爹冯国用的遗志,光大冯家门庭,是完全有希望的。

可冯诚不这么想,自古以来,将军只是打太平,不教将军享太平……再说了,回京也要出战,南征北战多苦啊!

他留在云南,不显山不露水,安安静静当他的云南二号土皇帝,这感觉多好啊!

冯诚跟柳淳待了没几天,他就知道坏了,这小子来了,就没有太平日子了。

瞧着吧,准有好戏看,只不过不知道是福是祸罢了……

正在他思量的时候,汤昭跟柳淳重新回到了宴席上,一开口,就让冯诚趴下了!

“哥!大哥!只要是办成了这事!你就是我大哥!我爹打我都不在乎!”汤昭抓着柳淳的腕子,竟然要纳头便拜,他也太实在了。

柳淳哭笑不得,“汤兄,你喝多了!”

“没多!我现在眼明心亮,你就是我大哥!”

……

旁边的冯诚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生气了……汤昭啊,你跟我外甥称兄道弟,是不是该管我叫一声舅舅啊?

许是感觉到了冯诚的想法,汤昭勃然而起。

“姓冯的,你别装孙子了!一句话,你干不干?”

舅舅没当成,变成孙子了。

冯诚是真的无语了。

“汤兄啊!”他没敢叫外甥,只能单论了,“这开挖铜矿,不是小事情,要朝廷同意,要沐春点头,还要土司答应……咱们该,该好好权衡,三思而后行……”

“呸!”

汤昭狠狠啐了他一口,“要这个同意,要那个同意!等他们都同意了,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了。我也看出来了,都是你的外甥,也是有亲有疏,你现在就去昆明,去迎接沐春回来,看看他怎么说吧!”

冯诚迟疑道:“汤,汤兄,我还要护着柳淳去永昌卫,你不能赶……”

“去什么永昌卫?”汤昭把怪眼一翻,“我告诉你,柳淳到了云南,就是到了自家的地盘,这么一位大才子,咱陛下都捧着他,云南穷乡僻壤,遍地蛮夷,他能来该偷着乐!真让他去当驿丞受苦啊?你这个舅舅怎么当的?”

汤昭一顿臭骂,冯诚狼狈逃窜。

真的没法待了,四更的时候,他就领着人灰溜溜走了。

冯诚临走还给柳淳写了一封信。

他不是不顾念亲情,也不是不想帮着柳淳。毕竟云南还是西平侯沐春说了算,他去跟沐春谈谈,尽量双方不要冲突,以和为贵。

冯诚解释之后,带着人先回了昆明,询问之后,沐春带兵在澜沧卫大破土司兵马,斩首数百人,正在返回的路上,他急忙带兵去迎接沐春,顺便谈谈柳淳的事情。

沐春今年三十出头,可若是看他的模样,绝对不像三十的人,比冯诚也小不了多少……不得不说,世袭镇守云南,看似风光,实则太苦了!

老朱的为人大家都清楚,假如真是个好差事,他舍得随便扔给义子么!

云南这块土司林立,汉人不多,而且气候炎热湿润,山林之间,蚊虫瘴气遍布……稍不留神,就容易染病去世。

这些年陆续有上万将士死在了云南,背井离乡,到死都是个外丧鬼!

沐家父子,除了要不断平叛之外,还要屯田,兴修水利,从内地移民……总而言之,一年到头,没有闲着。

沐英听闻朱标一死,就大口吐血丧命,固然是兄弟情深,但也是他殚精竭虑,身体早就熬不住了。

沐春没他爹的威望,只能比他爹更拼命。

从洪武二十五年继承了西平侯之位,二十六年就有十一寨联合造反,他亲自出征,刚打胜了,越州造反,出兵!越州打完了,广南土司又造反……就这么说吧,沐春就跟个陀螺似的,到处平叛,几乎没有一刻休息。

这次去澜沧卫还挺好,只是一战,就成功返回。沐春暗中庆幸,他最怕的就是拖延迟误……云南的底子还太薄了,朝廷能给的军需粮饷也太少了,基本上都要他们自筹。一边耕田,一边打仗……一个字:苦!

“事情就是这样,朝廷把太子少师,锦衣卫指挥使柳淳贬到了云南……这个,你看该怎么办?”

沐春瞧了眼舅舅,轻笑道:“如果我没记错,他也是你的外甥吧?”

冯诚尴尬笑笑,“我也的确有些为难,我琢磨着,还是应该和平相处,相安无事最好!”

沐春哼了一声,“舅舅,我想相安无事啊,可有人不答应!”

冯诚心中一动,沉吟道:“莫非是……”

沐春也没瞒着他,从怀里掏出了十几封信,扔到了冯诚的面前。

“瞧瞧吧,全都是嘱咐我,要‘好好’照顾柳淳的信。”沐春冷笑,“我现在真有点佩服这位了,他怎么有本事得罪了这么多人?我恨不得立刻见见他。”

冯诚拿过书信,一边看着,一边心里嘀咕,你还是别去见好了。

汤昭都认大哥了,万一你也扛不住,那可就好玩了……冯诚瞧了瞧这些书信,虽然没有落款,但是他也猜到了一些。

有文臣,有勋贵,有豪商,而且似乎还有宗室……我的老天爷啊!

柳淳啊,你才多大,当了几年的官?你怎么有本事得罪这么多人?

你瞧瞧舅舅,我一个都没有得罪过!

“那个……你打算怎么办?”

沐春苦笑,“还能怎么办?云南穷啊,好几十万人,多一半都娶不上媳妇,眼看着十年八年就老了,他们都是跟着我爹的老弟兄,我总不能看着他们孤独终老吧!朝廷这些神仙,随便歪歪嘴,就够我受的!没法子,只能委屈委屈柳淳了,他能扛得住,就算他的造化,他扛不住,那我也没办法。”

沐春很干脆,也没太多的犹豫,一个几乎天天打仗的将军,怎么舍得浪费时间呢!

老爹沐英留过遗训,他们镇守云南,靠的就是朝廷,现在是陛下,以后是太孙,不管怎么样,听他们的话,不会错的……

冯诚是暗暗叫苦,他想劝说沐春几句,可沐春懒得听了。

“舅舅,你安排一下,让弟兄们尽快回去修整吧。”

冯诚只好点头称是,他们向着昆明而来。

令人讶异的是,一直到了昆明城,其余的文武没有一个出来迎接的。

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他们都反叛了?

沐春怒气冲冲,急忙让人去询问……结果倒好,原来城里的武将都被汤昭请走了,大将瞿能,都督佥事何福,指挥使徐凯,一共好几十位,全都被请走了。

“荒唐!身为大将,不在城里驻守,他们要干什么?”

手下人满脸苦兮兮的,”侯爷,听说,他们,他们去听课了!“

“听课?”沐春气糊涂了,都胡子一把了,还学孩子听课,难道要考个进士出来吗?简直荒唐!

“听谁的课?谁给他们讲课?”

“是太子少师,锦衣卫指挥使柳淳,柳大人!”随从语气还有些激动,“侯爷,柳大人学问可高了!待人也好,卑职都想去听听!”

“去你个头!”

沐春气坏了,柳淳现在不过是一个犯官,被贬到了云南,你还敢跳出来讲课,你有多大的本事?

尤其可恨,这帮将领都吃错药了,你们听道德文章,圣人的之乎者也,能帮你们打仗怎么滴?简直荒唐!

“走,现在就去,我要去找柳淳算账!”

沐春气哼哼带着人直奔柳淳的营地,冯诚吓坏了,连忙跟着,他虽然用处不大,但好歹也能劝说一下不是。

……

与此同时,柳淳正笑呵呵站在一堆将军中间,包括很多小兵,都在外围侧耳倾听。

“大家背井离乡,为国戍边,太不容易了!云南这块宝地,当初盛唐的时候,就想纳入版图,几次征战下来,都损兵折将,打得很惨!咱大明有气魄,将士们有勇气,一鼓作气,平定了云南,你们是这份的!”

柳淳竖起了大拇指,“可一个优秀的将领,不能光会打仗,还要会建设!会发展!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都很凄苦,有家回不去,孤身一人,死了也无人过问。或许你们也会问自己,这一辈子值得吗?”

“弟兄们,我不是瓦解军心,更不是打消你们的士气……相反,我是要告诉大家伙!咱们发财了!真的!云南的资源丰富,尤其是铜矿,更是冠绝大明。我告诉你们,那些在你们看来,或许很讨厌的土司,其实就是最好的劳动力。我们完全可以用经济手段,稳住云南,发展云南……”

“或许有人会疑惑,你姓柳的是不是胡说八道?大家可以去打听一下,我在大宁做了什么?告诉你们,去岁的时候,大宁,北平,辽东,三地贡献的商税就有五百多万贯!仅仅是商税一项而已!云南土地辽阔,还能向四周扩张,比起北平三镇,一点不差!咱们苦干五年,也能像大宁一样!”

“大家伙想想,税金这么多,你们又能得到多少?到时候咱们弟兄腰缠万贯,衣锦还乡,到了老家,大把大把的撒银子,让父老乡亲看看!出征在外,不是他们想的穷酸可怜的样子,咱们过得好着呢!光宗耀祖!到时候家乡的小伙子都要跟着你们过来,大姑娘都抢着嫁给弟兄们,你们说,这样的日子如何啊?”

……

冯诚站在外围,就听着柳淳滔滔不绝,四周的将士如痴如醉,每个人的眼睛里冒着光彩,他们仿佛看到了家乡父老,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场景。

衣锦还乡!

这四个字,简直戳中了他们所有人的心!

身为武夫,也能有福气回去风光走一趟,这辈子死了都值了!

冯诚咧着嘴,“这,这算什么啊?”

他看向了沐春,心说你可别发怒啊!

沐春眉头紧皱,突然分开人群,冲到了柳淳的面前,气哼哼道:“别说没用的,你就说说,打算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