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330章 略感失望的朱元璋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30章 略感失望的朱元璋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蓝新月又欢腾起来,她每天都能到柳府来了。

柳淳虽然很忙,但偶尔会跟她聊天,还会跟她一起练练拳脚功夫,虽然只有那么两三次,蓝新月却无比满足,开心的要飞了。

她把柳淳的伙食都给包了,不光柳淳,就连家里的大肥猫都有成堆的食物。

为了不至于让猫肥死,柳淳弄了许多签子,把食物戳在树上,想吃东西不?想吃就要上树。

柳淳能清晰感觉到,大猫的幽怨。

不过对于一只超肥的黑猫来说,不管做什么动作,都萌得不要不要的。

柳淳欢快地往树上放食物,大猫就不得不一次一次,爬上树,也不知道每一次燃烧的卡路里能不能靠着食物补回来……

看起来,柳淳的日子过得很安逸,但实际上,他天天都在盯着,片刻不敢松懈。

郁新被人结结实实诬陷了……他很清楚,必须查出真相,当年郭桓案,还有更早的空印案,全都指向了财税体系。

老朱这个抠门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被占便宜。

假如真的查出来,太仓存粮出了问题,户部一点都不知道,别说他这个户部尚书了,就连下面的十三个清吏司,还有那些不在编的书吏,没准都被老朱杀个精光。

所以郁新抽调精兵强将,全力以赴,彻查仓库的问题。

他跟柳淳不是讲了,仓库是户部管不得的吗!

其实这家伙也留了一手,王弼虽然不搭理户部,但所有的进出账目,还是要交给户部的……郁新就发动人员,仔细核查账目,夜以继日地计算。

户部的这帮人,虽然比起柳淳手下的账房差着许多,但能执掌一国的财税,本事也不一般!

“大人,我们清点出来了,太仓亏空了十八万石粮食。”

郁新紧皱眉头,“就这么一点吗?随便报个损耗,就能抹平的。”

“大人请仔细品品。”

郁新从手下人诡异的笑容中,读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他再仔细看下去,发现陈粮竟然多了一百五十万石,相应的,新粮少了一百多万石!

郁新惊道:“我们核算的结果,跟仓场送来的数额,差距不小啊!你们敢确定,自己是对的?”

手下人忙躬身道:“大人,小的们知道这事情至关重要,断然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大人放心,千真万确!”

郁新攥着结果,久久不语。

显然,太仓出了问题。

而且还不是小事情。

根据郁新多年为官的经验,把手伸到太仓,就要耗费许多功夫,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

换句话说呢,费了这么大劲儿,就占一点便宜,几乎是不可能的。后面会扯出来的事情,必定是惊天动地!

拿郭桓案来说,牵连人数非常广,有数万之多,六部十三省,全都有人牵连其中,贪墨的粮食,竟然达到了两千四百万石!

老朱都被这个结果给惊到了,为了不让老百姓吓到,在写进大诰的时候,只写七百万石。

有些人或许会怀疑,真的能有那么多吗?

郭桓不过是户部侍郎,他贪这么多粮食,要干什么?

甚至有人觉得这是朱元璋故意兴起大狱,杀戮功臣,是诬陷无辜,甚至还会把老朱的弑杀,再大肆渲染一遍……其实吧,郭桓案跟勋贵功臣的关系真不大。

朱元璋带着他的淮西勋贵,打下了江山。

但是这些能征惯战的将领,没法治理国家。老朱手上虽然也有一些文人,但是整个官僚体系,还是承袭元朝的那一套,尤其是中下层的官员,不用没人啊!

包括郭桓在内,他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入仕为官,后来不断升到了户部侍郎。

这帮人沾染了元朝的恶习,很多人都挖空心思,贪墨国帑民财,无所不用其极。

整个官僚体系,十分**。

老朱早就知道这些问题,只是饭要一口一口吃,他先废了中书省,打破整个官僚体系,接着又以郭桓一案为突破口,将元朝残留的官僚,一扫而光。

翻开洪武末年的高官履历,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赵勉、杨靖、郁新……这些人全都是洪武十八年之后,老朱快速提拔起来的。

说得再明白一点,郭桓案固然是惩治贪污,肃清吏治,其中也包含着新陈代谢,彻底淘汰元朝遗留的官僚体系的目的在。

查出那么多的贪官,找出那么多被贪墨的粮食,也就不意外了。

作为郭桓案的亲历者,郁新很明白,户部的案子,要不就别查,一旦决定查下去,能揪出什么来,谁也不知道。

一个王弼,他背后会不会是整个淮西勋贵?

要真是这样,自己也没有好下场。当年审理郭桓案的官员,不就是老朱给宰了,以平息众怒吗!

郁新可不觉得他有柳淳一般的圣眷,能够金刚不坏。

可若是不查,亏空只会落到户部的头上。

他在变法上面,已经失了分,再弄出案子,干脆自己去菜市口领一刀之苦算了!

倒是柳淳提到过,愿意帮他说话,可这个案子让柳淳帮忙,未免也太不够朋友了。

不管生死如何,老子拼了!

郁新怀着玉石俱焚的心,来到了午门,递了牌子,见到了朱元璋。

老朱的眼神已经不太好了,但是架不住有人孝敬啊!

前不久,柳淳就弄个了老花镜给朱元璋。

被误会,柳淳还没烧玻璃呢,这个老花镜是用水晶片磨出来的,只有一个镜片,有点像放大镜。

老朱单眼吊,看着郁新的奏疏。

渐渐的,朱元璋的脸色就变了!

“郁新,新粮和陈粮的缺口这么大,到底是怎么回事?”

郁新额头见汗,“回禀陛下,臣身为户部尚书,难辞其咎,以臣的推论,应该是有人倒卖官粮!”

郁新解释道:“在市面上,新粮要比陈粮贵得多,尤其是五年以上的陈粮,哪怕是太仓,每年也有很多发霉腐烂,被扔掉的粮食,多达十万石以上。假如遇到了水灾,丢弃的粮食就更多了。”

“臣觉得,是不是有人会把新粮当成陈粮给扔了,长年累月下来,就造成了陈粮过多的结果。”

郁新诚惶诚恐,每一个字都小心翼翼。

他虽然推断有理,但问题是没有真凭实据。

万一老朱一怒之下,治他胡言乱语的罪过,那就倒霉了。

这帮当官的,除了柳淳之外,那是都被杀怕了。

可今天的朱元璋,仅仅是怒了一阵,就渐渐的恢复了正常。

他语气沉闷道:“郁新,你下去,继续追查,朕要更多的证据。”

“遵旨!”

郁新擦着冷汗,从宫里出来,这算又活了一次!

他迈着轻快的步子,去继续查案了。

而朱元璋呢,反反复复,看了郁新的奏疏,最后他摊手,把老花镜扔在了一边,揉了揉酸胀的眼睛。

“允,你怎么看?”

朱允伺候在老朱的身边,他见郁新捅出这个案子,神色也是变了几次。好在,朱元璋默默看奏疏,他有足够的时间,平复心绪。

“皇祖父,窃取太仓之粮,罪大恶极,孙儿以为当一查到底!”

老朱不置可否,又问道:“眼前太仓是定远侯王弼在负责,你以为王弼其人如何?”

“这个……孙儿不知,孙儿只知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祖父治国严厉,不徇私情。许多勋贵都被皇祖父严惩,孙儿以为,王弼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朱允掷地有声道。

老朱瞳孔微微收缩,看起来似乎是很满意,“你能识大体,顾大局,皇祖父很欣慰,你下去吧!”

当朱允离开了寝宫,老朱的眼神闪烁,微微叹息。

朱元璋不徇私情,可他还有个好朋友叫汤和。

“允啊,你撇得太干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