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325章 皇明祖训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25章 皇明祖训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柳淳当年能名动京城,就源于他对大宁等地的治理,一片世人眼中的蛮荒之地,愣是被他榨出了油水,因此老朱视柳淳为奇才,这才留在京城,创立皇家银行,进而推动变法。

朱棣延续柳淳的道路,做得更大,产生的效果也更好,把商税算进去,三镇给朝廷带来的岁入,尤其是货币部分,占了四分之一强!

也就是说,大明的货币税收,加上辽东三镇的,也就两千万出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盐税,剩下的就是各种折现,七拼八凑,才弄了这么多。

朱元璋当初想给子孙留下一千万两金银的内帑,也就是这个原因,毕竟太多的钱数,老朱还是没法设想的。

经过柳淳的折腾,已经让朱元璋有了很大的改变,一句话,洪武帝开了眼界,见识了钱财……可即便如此,变法的效果还是让老朱瞠目结舌!

“北平三镇能缴纳如此多的商税,试问南直隶,浙江呢?这些地方更加富庶,如果推行新制,是不是能有……更多的税收?”

老朱迟疑了半晌,他想象不出,具体会达到多少,貌似只有柳淳,才会对庞大的数字没有半点感觉,完全心平气和,云淡风轻。

“陛下,北平三镇的商税固然很多,但是其中大宁钢铁厂就贡献了八十万贯,连同钢铁相关的行业,一共纳税一百三十万贯!”

老朱哼了一声,“你的功劳,朕知道了。”

“陛下,臣不是表功,臣是说其他地方,并没有这样的工厂,另外呢,北平和大宁等地还有许多的作坊,还有商屯和军屯,这些产业都需要朝廷的保护,所以征收税赋很容易,如果在内地征收,会遇到很多难题,也未必能如数征收上来……不过以臣的估算,如果全面推行,仅商税一项,就能超过一万万!”

“一万万……”

果然,老朱脑袋晕了,真是不够用了。

朱元璋仿佛看到了金山银山一般,他喃喃道:“这么多的钱,该,该怎么用啊?”

还有钱多不会花的!

柳淳哑然失笑,“陛下,征收更多的商税,就要做更多的事情,修路、兴学、扩建城池、招募更多的官吏,完善税收系统,建立强大的军队……花钱的地方太多了,陛下会觉得,征收越多的钱,可花的更多,甚至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老朱气得眉头乱挑,“臭小子,那朕还多征税干什么?”

柳淳哑然,“因为两个字。”

“什么?”

“权力!”

“权力?”

“嗯!”柳淳笑道:“以目前的岁入,仅仅够维持朝廷的日常开销,偶尔有些积累。假如能有一亿以上的岁入,朝廷就能勒紧裤腰带,每年拿出一千万治理黄河!陛下请想,假如黄河治理好了,会带来多少的收益?”

“这个……不是能用收益来说的。”老朱轻叹口气,“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几时清过?”

“陛下!黄河清浊不在天,而在人!在于投入,在于治理……如果能持之以恒,每年千万贯以上的投入下去,至少十年,二十年之后,就能基本杜绝黄河水患!”

“什么?”

朱元璋惊得站起来,“你说能消除黄河水患?这,这是真的吗?”

老朱的反应,有点超出柳淳的预料,皇帝陛下各位的激动,双手情不自禁挥动,浑浊的老眼放着异样的光彩。

朱元璋想起了自己一家,他童年的悲剧,就源于水患,水灾,蝗灾,反复蹂躏,家园摧毁,父母兄弟,都变成了可怜的流民。

有些时候,朱元璋真的相信有天命存在,因为没有老天的庇护,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活下来的!

那段记忆太痛苦了,苦到了即便当了几十年的皇帝,还是念念不忘。

后来元廷出了个能干的大臣,叫脱脱!

坦白讲,他是个真正愿意做事的人,也能做事,阅读元末的历史,脱脱就像是辛勤的工蜂,燃烧一腔热血,在全力延续元朝的寿命。

他做了太多的事情,讽刺的是,他是因为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而断送了大元朝。

做错事误国,没有什么说的。

做正确的事情,也会亡国,感情上很难让人接受,其实并不新鲜。

远有秦始皇透支民力,近有隋炀帝修大运河亡国。

元朝就败在治理黄河上面。

大量征调民夫,无休无止的劳动,残酷压榨,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范围,终于几十万红巾军揭竿而起,元朝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朱元璋经历过那段时间,可以说刻骨铭心。

老朱治国方略,处处都能看出,吸收前朝教训的痕迹。

他体恤民力,不许官吏欺压百姓,废除丞相,设立锦衣卫,广开言路……这些都是为了避免走上元朝的老路。

朱元璋做得对不对?

对!

绝对正确!

但是呢,有人给老朱开出了另一个药方。

其实吧,不用这么费力气,只要重新整理财税体系,充实国库,试想一下,当年脱脱手里有一千万两银子,不是强征民夫,而是花钱雇佣劳动力,

坚持下来,或许元朝不但不会灭亡,反而会更加强盛。

“陛下,其实这也是臣坚持变法的缘由所在……变法不是单纯为了增加多少的岁入,钱不是朝廷要追求的东西。通过清丈田亩,通过摊丁入亩,通过取消优免,增加商税,要完成的是对所有百姓的动员!让朝廷的力量,深入到每个百姓中间,像是一张渔网,将所有人囊括其中。朝廷的力量就会大大增强。在财税的问题上,由各级衙门,统一征收,就等于把力量集中在一处,大明万里江山,亿兆黎庶,每天的事情,千千万万,能都解决吗?臣以为不然,那要如何应对呢,一句话,抓大放小!集中力量,解决一些主要的事情,把这些事情处理好了,别的小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说,现在推行变法,急需人才,假如朝廷每年能拿出一千万贯,去各处兴学,臣估算,十年之后,我大明的识字率就会超过三成,百姓读书识字,朝廷有了人才,民间也有了一批聪明能干之人,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了,有了上进之路,自然心向朝廷,天下也就稳如磐石了。”

“还有,一些困扰朝廷的边患问题,臣不是说投入金钱就能解决,但是有些地方确实是因为投入不足,假如朝廷还能拿出一千万两,针对四周的蛮夷,进行重点打击,势必能打出大明的军威,打出几十年的太平。”

……

柳淳一千万,一千万,给朱元璋算着,越算老朱的脸就越纠结,最后他突然一拍桌子,怒吼道:“不要说了!”

朱元璋像是一头雄狮,暴躁地冲到柳淳的面前,探手抓着他的肩头,使劲摇晃。

柳淳第一次知道,原来老人竟然有这么大的力气!

“陛下饶命啊!”

“兔崽子!”老朱破口大骂,“柳淳,你这个小兔崽子,你怎么不早生几十年啊?”

这个问题柳淳哪能回答得了啊!

“那要问我爸妈了!”

“哼!”

老朱重重一跺脚,无奈长叹。

“朕须发皆白,垂垂老矣,才骤然发现,这几十年,朕都浪费了!你,你小子太狠了!你,你要是早生三十年,跟着朕一起打天下,朕的大明朝,势必更加强盛繁华啊!”

老朱满腹悔恨,仰头长叹,追悔莫及。

柳淳却不以为然,我要是早穿越几十年,这江山还指不定谁说了算呢!你当我愿意当你的臣子啊?

刻薄寡恩,喜怒无常,小爷很讨厌你,知道不?

老朱突然回头,再一次揪住了柳淳,“这么多事情,朕怕是做不成了,是吧?”

“陛下春秋鼎盛,身体强健,必能长命百……”柳淳还想往下说,突然发现祝愿皇帝长命百岁,好像是在骂人啊!

应该说什么?

万寿无疆!

老朱不屑道:“别拍马屁了,人活七十古来稀,朕又不会像鲁荒王那么糊涂!”

所谓鲁荒王,就是老朱那个追求长生,吃丹药丧命的鲁王,老朱气炸了肺,给自己儿子赐了个谥号,叫做“荒”,下手这么狠,也是没谁了。

“朕老了,朕真的老了!”老朱恶狠狠瞪了柳淳一眼,责骂道:“头几年,你怎么不跟朕讲?”

柳淳实在是无语,我敢进京的时候,就跟你说这些,你会听吗?再说了,当时的条件也不成熟啊!

“陛下,臣也是通过长沙之行,加上总结经验,才想通其中关键的,臣,臣又不是天才。什么都清楚。”

老朱深吸口气,气哼哼道:“说这些有什么用!朕现在发白齿摇,来日无多,你却告诉朕,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朕,朕……”老朱迟疑了半晌,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柳淳,朕给你件事情,在洪武八年的时候,朕撰写核定了一部《祖训录》,朕打算以此为子孙万世不易的祖制,近年来,朕又有颇多的见解,加上你刚刚提到的这些……朕打算重修皇明祖训,把这些事情,写到祖训里,凡是朱家子孙,都要恪守祖训,就算朕死了,也不用担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