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280章 比黄金还贵的宝贝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280章 比黄金还贵的宝贝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朱元璋打起精神,整个朝堂就为之一振。

这样许多人都十分迷茫、困惑、不解……按理说朱标是老朱最喜欢的儿子,倾注了无数的心血,突然死了,难道皇帝不该伤心欲绝吗?不该方寸大乱,不该颓废失望?

老朱的确有过这样的情绪,但恨短时间就走出来了,难道朱标不是亲儿子不成?

还有更奇怪的。

太子死了。

重新选择储君,不该犹豫不决,三思后行吗?

那么多儿子,到底谁才能成为真正的储君,你老人家不该想个几年吗?

你不思考,不询问大臣,不考察儿子们的表现,直接就立了太孙!

你这么干很让我们失望啊!

要知道多少人都准备兴风作浪,趁机下注,去支持自己属意的皇子,甚至还准备挽起袖子,大杀一场!

历来一个君王到了老年,围绕夺嫡的问题,都会层出不穷,有两个人争的,有三个人争的,甚至还有九龙夺嫡,十龙夺嫡……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真龙,简直跟不要钱似的。

可老朱就是不走寻常路,给朱标办了丧事,一个月过后,就果断立太孙朱允,根本不给各方搅动朝局,浑水摸鱼的机会。

不管老朱的选择如何,朱元璋的果断都让柳淳五体投地。

真的!

他此刻才领教了老朱为什么能在一群豪杰当中,脱颖而出,笑到了最后。

越是困难的问题,就越要果决处置。坏的决策,也好过议而不决。

老朱深谙其中的道理。

“祖父起于微末,几十年南征北战,治理大明,最重要的一个心得体会,就是不能被下面的人左右。瞧见没有……”朱元璋指了指大殿周围的太监、宫女、侍卫,冷哼道:“别看他们一个个木雕泥塑似的,但谁知道通着哪一路的神怪。在这宫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宫外呢,有一大堆的聪明人,天天琢磨着,揣度着,想要把你的心思看穿了。”

朱元璋冷笑,“别以为坐上了那把椅子,就能当耍猴的人,稍微不小心,就让猴子给耍了!”

朱允默默听着,只是给老朱倒了一杯茶,双手递过去。

“皇祖父,喝茶。”

老朱接过来,笑眯眯的喝了一口,然后轻轻放下,又从旁边拿过来一份奏疏,递给了朱允。

从头到尾,朱元璋的动作轻柔,声音温和。

跟朱标他还会疾言厉色,甚至破口大骂,可面对孙儿,他怎么也严厉不起来。

在老朱的眼里,朱允瘦瘦弱弱,肩膀淡薄,这么点的年纪,让他扛起大明江山,实在是太困难了。

自己这把老骨头,必须要撑住,当然了,还要尽量传授给他治国的办法,让他成熟起来。

“你瞧瞧,这是黄河赈灾的方略,下面奏报,黄河决口,请求朝廷拨付粮食赈灾,另外呢,地方官吏,又筹措了一批粮食,你觉得可还妥当?”

朱允快速浏览,看完之后,欣然点头。“孙儿觉得非常妥当,地方官吏不但筹措粮食,还给了衣服,药物,当真是爱民如子,应该升官才是。”

老朱轻笑,没有说什么。

这时候老太监进来了,“皇爷,柳大人送变法的方略来了。”

“是这小子来了!”

朱元璋笑道:“让他进来。”

朱允下意识站起,向柳淳问好,柳淳慌忙抢在前面,“臣见过殿下。”

朱允瞧了瞧柳淳手里的厚厚一摞文稿,惊道:“先生辛苦了,怎么准备这么多?”

柳淳道:“变法牵连方方面面,一点想不到,都会出乱子,臣也仅仅是未雨绸缪罢了。”

老朱探手,柳淳急忙递了上去,朱元璋看着柳淳所写,然后斜了眼床边的奏疏,“你瞧瞧吧!”

柳淳拿过来,仔细翻看,等看完之后,柳淳的脸就沉了下来,十分凝重。

老朱注意到了,“怎么?你觉得不妥?”

柳淳道:“陛下,臣以为献此方略的官吏,当杀!”

朱允正在旁边伺候,听到这话,下意识手抖,差点把茶壶掉了。

老朱哼了一声,“他说当杀就当杀啊?总要听听理由吧!”

朱允忙道:“先生才智高绝,必定有道理,是孙儿无知,请皇祖父责罚!”说完,他低下了头。

老朱敲着床板,责备道:“你啊,还是太老实了,你现在是太孙,不是普通的皇孙!你要学你爹的仁厚,可不能学成了懦弱!”

朱允忙点头称是。

朱元璋抬头看向柳淳,“你小子也别语不惊人死不休,说说道理吧!”

柳淳不知道他们祖孙已经谈过了,早知道就委婉一些了。

“陛下情况,奏疏上面说向当地大户借粮……却没有写如何借粮的细节,以臣的判断,应该是让百姓用田产抵押!”

“什么?”

老朱惊得坐了起来,“你怎么知道的?”

“启奏陛下,假如是衙门借贷,应该同时请求朝廷,减免田赋,以此来还债才对。可现在呢,他却没有提到减免田赋,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老朱眉头紧皱,“柳淳,那你判断,为什么不提减免呢?”

“应该有两个可以,第一呢,是为了完粮纳税,免得因为交税不足,影响了吏部的考评,另外吗……这个臣不好说了!”

“有什么不好说的!讲!”

“另外就是故意留着田赋,等到明年,田赋加上借贷的利息,一起压向百姓,逼着他们卖田!顺便还能把恶名栽给朝廷!”

“哦!”

老朱悚然一惊,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皇粮国税,地义天经,可就是这样,老百姓就失去了田地!这可是几十万人啊!”

朱元璋怒吼道:“传旨,立刻去抓人……”

“陛下且慢!”

柳淳道:“这不过是臣的猜测,还没有证据,陛下还是应该调查才是。对了,臣听说周王进京了,发生水灾的地方,离着周王殿下的封地不远,他应该清楚。”

老朱终于点了点头,“嗯……臭小子,你怎么会猜到的?给朕说说。”

“陛下,这事不难,臣在长沙期间,就查了土地的历年变化情况,国初的时候,九成的土地在小农的手里,地主只占了一成出头,何以在二十年间,达到了三成以上呢?关键就在于两次长沙的大水。臣从中发现,每次水灾之后,土地兼并的情况都会骤然加快,两次水灾,大约就有两成土地,落到了地主手里,加上平时的蚕食,也就顺理成章了。”

“哦!”

老朱恍然大悟,这个道理真是一点都不复杂,但何以柳淳能清楚说明白,其他人就想不到呢!

无非就是他把功夫做细了,而且是以数学统计为基础,数字就摆在那里,明明白白,不容置疑。

老朱思索了半晌,“趁火打劫,乘人之危。地方官吏和士绅,狼狈为奸,相互勾结,原来如此!”

朱元璋欣然道:“行,你小子真是用心了,很不粗,正好爪哇国送来了点香料,你拿点回去吧。”

当着孙子的面,老朱也不好再白占便宜,总算是良心发现了一回。

可你也赏点值钱的玩意啊!

香料!

狗屁!我看是鲸粪还差不多。

柳淳腹诽着,果不其然,就是一盒子臭烘烘的玩意。老太监还给他说呢,“大人,这是上好的龙涎香,弄出来那叫一个香啊,隔着十步都能闻到,比黄金还值钱了。”

柳淳斜了他一眼,“什么龙涎?告诉你这东西是一种抹香鲸吃了章鱼之后,章鱼的嘴巴不能消化,就在肠道里,形成了一个个的,黑乎乎的团子,然后再给呕吐出来,在海水里飘啊飘的,到了岸边,偶然被人捡到,就是这玩意了。”

“啊?”

老太监目瞪口呆,“这,这么说,是,是那个什么鲸的粪了?”

“当然还有胃液,肠液,八爪鱼的嘴巴,以及吃下去的各种玩意……总之成分还挺丰富的。”

“别说了,咱家求你了!”

老太监简直要吐了,他身上就带着一瓶龙涎香,是下面人孝敬给他的,他当成了宝贝,都没舍得用。

幸好没用!

若是真按照柳淳所讲,那不等于是把大粪摸到了身上?

还有啊,宫里的娘娘们,谁得到了龙涎,无不当成宝贝,喷到身上,四处炫耀……对了,还有太医院的那帮人,据说龙涎还是名贵的药材呢!

好像陛下前些日子身体不适,给开的药里面,就有龙涎!

要是让陛下知道,他吃的是什么,还不发飙啊!

“大人,这东西,真是那个啊?”老太监越想越纠结了。

柳淳轻笑:“这还不简单,想办法验证就是了。”

“那该怎么验证?”

“很简单啊,派几艘船出海,幸运的话,就能抓到抹香鲸,然后开膛破肚,不就真相大白了。”

老太监思量着,“大人,当下织造局还真有不少海船,负责跟藩国的贸易。可是让他们出海抓那个什么鲸的,奴婢怕没有人愿意去啊!”

鲸鱼在很多人眼里是海龙王,猎杀鲸鱼,是会惹怒大海的。

正在纠结的时候,旁边一个小太监眼睛冒光,听到出海两个字,浑身都在颤抖!

他鼓足了勇气,“老祖宗,让奴婢去吧,奴婢什么都不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