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864章 朕就是神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864章 朕就是神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0:36 来源:笔趣阁

朱棣的御用专列在半夜时分,进入了济南站。山东巡抚汤怀率领着所有的文武官员,翘首以盼,等待着天子驾临。

此刻的朱棣没有半点睡意,一双眼睛亮得像灯泡似的。他在嘴里不停念叨着,快,太快了!

柳淳佯装睡觉,闭着眼睛,懒得搭理这个土老帽,你说快那就快吧!反正你这辈子估计是享受不到真正的快了,不过说句心里话,以现在的速度,也足以吊打一切了。接下来就是多修铁路,把大明东西南北都串联起来,到了那时候,自己就可以安心退休,到封地享受晚年了。

柳淳闭目养神,盘算着接下来的事情。

朱棣哪有心思想这些,他完全沉浸在震撼当中,来自工业力量的震撼!

火车载着上千人,一天的功夫,就奔驰了一千里!

一千里啊!

过去最快的传播手段,也就是八百里加急。需要骑士昼夜不停奔波,人没了大半条命,马也会被跑死好几匹。

说是八百里加急,其实两京之间,最快也要四天多,如果是道路崎岖的地形,那就要更长的时间。

八百里加急耗费太大,能携带的东西又太少,因此除了最紧急的军情,少数的国家大事,根本用不起。

可火车不一样,速度更快,运力万倍增加,平摊到货物上面,成本又大大降低……不光是军国大事,就连普通的商贾货运,都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柳淳在总结修路的时候,最常用的六个字就是“要想富,先修路”,现在看来,这小子还真没忽悠朕,他说的是大实话!

这还不算什么,朱棣最震撼的是过黄河的方式,事实上,如果不是有黄河在,他们早就进入济南了。

早在修铁路的时候,朱高煦就考察过,他跟许多人探讨,想要在黄河上修建铁路桥,短时间之内,是绝对做不到了。

朱高煦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建造大型的平底渡船。

采用类似福船的造型,把肚子尽量变大,降低吃水线。在甲板上,铺上铁轨,然后将几段渡船连结起来,形成一座浮桥。

而且为了让浮桥足够坚固稳定,他还向河水中打入了铸铁桥柱。

在这次南下之前,朱棣只知道大明的工匠相当了得,可工匠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他还不清楚。

可是在过黄河的时候,朱棣真真切切感触多了,合抱粗细的柱子,稳稳立在黄河之中,三百丈长的铁链,横断大河之上。

汹涌澎湃的黄河,宛如被驯服的猛兽,乖乖匍匐在脚下。

火车通过引桥,上了浮桥,向着南岸飞奔。

脚下就是滚滚的黄河水,天堑变通途,这是何等的壮举!

当初在靖难的时候,人扛马拉,把货物送到了北岸,然后装船,运到南边,再利用人力,畜力,向前运输。

一个人过黄河容易,可是货物过河,简直比登天还难!

多少民夫船工,牛马牲畜,被活活累死,尸体布满河面,何其惨烈!正因为如此,大江大河,从古至今,就成了许多动荡时期,分裂格局的天险。

远的不说,当初朱允炆不就想着划江而治吗?

如今铁路修成,一夜之间,朝廷禁军就能兵临城下,试问谁还有本事分裂疆土?

铁路就是一条坚韧的大筋,把朕的天下紧紧绑在了一起,再也不会四分五裂,再也不会分崩离析。

朕的江山,比钢铁还要坚固!

朱棣这次南下,本来是想教训一下勋贵,让他们知道厉害。谁知道最受震撼的竟然成了朱棣自己。

他此刻信心十足,充满了斗志。

就算靖难勋贵通通反对又能怎么样?朕手上的力量根本不是你们能比的,想跟朕斗,你们还差得太远了。

朱棣豪情万丈,豪气冲天!

当他从济南站下来,见到了汤怀等一众官吏之时,朱棣主动大步走过来,伸手把汤怀拉了起来,没舍得让他下跪。

君臣四目相对,噼里啪啦的火光四射,弄得汤怀都不好意思了。

“陛下,臣等恭迎陛下,臣给陛下准备了鲁菜大宴,请陛下过去休息。”

朱棣摆手,“不吃了,大宴留给你们了……朕想吃大葱!”

“大葱?”汤怀生怕自己耳朵坏了,又反问了一句。

“没错,就是大葱,有煎饼就更好了。酱要是没有就算了,火车上有,是六必居的。”

汤怀也笑了,“陛下,要说酱,还是山东本地的好,京城的只是名气大罢了。”

难得,朱棣没有反驳。

下面官吏还真给朱棣准备了一大摞煎饼,还有正宗的章丘大葱。

朱棣吃得香甜,还把柳淳叫起来。

“来,尝尝这个夜宵,别有滋味。”

柳淳勉强打起精神,尝了一卷,然后缓缓道:“汤怀,这几年修路,你们就吃这个吧?”

汤怀点头,“嗯,吃葱力气大,修路没力气可不行!”

朱棣将手里的煎饼卷葱塞进了嘴里,露出欣慰的笑容,用力拍了拍肩头。

“你也算是将门勋贵出身,却能忍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朕都知道,你这个巡抚跟着百姓一起开山修路,着实辛苦啊!”

朱棣回头看了眼柳淳,“你教了个好徒弟啊!”

柳淳沉声道:“两京铁路,最难的一段就在山东的丘陵,他们能如期完工,的确不错。”说着,柳淳还冲着徒弟微微一笑。

汤怀连忙低下头,他的眼圈泛红,这么长时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陛下盛赞,臣惶恐,先生的褒奖,更让学生坍塌不安。”

朱棣不客气道:“你受得的,朕赏罚公平,绝不让有功之臣寒心。你现在就随着朕南下,一个工部尚书,朕许给你了!”

汤怀之前挂着佥都御史的衔,不过是四品官而已。如今跃升二品尚书,比连升三级还夸张,朱棣的手笔,真让人叹为观止。

汤怀怎能不喜,可是在短暂的失神之后,他又忙道:“陛下,臣能不能斗胆请求,延迟一年半载,让臣把山东的事情落实下去,然后再进京。”

朱棣道:“你还有什么事情?”

汤怀立刻道:“启奏陛下,为了修路,山东父老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之前漕运废除,又影响了不少人的生计,臣打算替山东父老争取一些项目,也算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臣觉得这是山东父老应得的。”

柳淳哑然,“你这么说,格调就低了不少。”

汤怀嘿嘿笑道:“弟子不在乎面子的!”

“哈哈哈!”

柳淳朗声大笑,“陛下,朝廷原本就打算在山东增设两所大学,另外还有两所职业学校。如今汤怀说了,是不是能设一个机械制造厂,既可以维修蒸汽机,又能制造火车配套的零件产品?”

朱棣欣然同意。

汤怀简直是大喜过望,这个大礼包完全超出了他的预计。

两所大学,加上两所职业学校,一下子就让山东的教育资源比肩两京,超过了其他各省。

至于设立机械制造厂,那更是如虎添翼山东的未来可期啊!

“师父,你看是不是要尽快落实,弟子要怎么跟内阁礼部确认?”

柳淳忍不住笑骂道:“你个兔崽子,我和陛下还会骗你不成,早晚都是嘴里的肉,着急什么?”

“师父,这话不对啊,这肉没吃下去,肚子饿着呢!”

朱棣也冷哼道:“柳淳,你的徒弟跟你都是一个德行的。山东父老替朝廷做了很多的贡献,朕现在就拟旨,你立刻让他们下面安排,用最快的时间,把学校和工厂建起来了。另外朕再拿出50万两,做为助学之用。”

汤怀简直乐得找不到北。

有付出,就有收获。

山东为了修路,动员了许许多多的民夫,很多人都是自备口粮,无偿劳动。在施工过程中,受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只不过在付出了这些之后,山东也获得了一项了不得的能力,那就是对现代工业的掌握,对工程施工的熟悉。

这可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在接下来的全国建设之中,从山东走出了无数的施工队,几乎囊括了所有工程。

甚至日后的海外施工,也离不开山东人的身影。

朱棣的专列天还没亮,就已经离开了济南,一夜没睡的皇帝陛下,兴奋的像是个毛头小子,火车迅速南下,穿过泰安……朱棣又冒出一个想法。

“柳淳,你说朕去泰山封禅怎么样?”

柳淳低垂着眼皮,有气无力道:“臣这就安排,让天降祥瑞,赐下河图洛书,恭贺陛下文治武功,保佑大明千秋万代。”

朱棣恶狠狠瞪了柳淳一眼,“你别以为朕听不出来!你这是反话正说,朕还没有笨到那个程度!泰山封禅,朕已经修成了铁路,这就是朕功绩最好的证明!用不着祈求神明保佑!朕就是神!”

朱棣霸气十足道,柳淳终于睁开眼睛,仔细瞧了瞧这位眼珠子通红的新晋“大神”,发自肺腑说了一句。

“陛下,还是赶快睡觉吧!”

再熬下去,你就不光是神了,还是神经!

朱棣无奈,也只有盖上了羊皮毯子,逼着自己把眼睛闭上。

他们君臣休息,可是在另一边,那些勋贵们却睡不着了,一个个红着眼睛,该何去何从,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