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742章 不考进士考交大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742章 不考进士考交大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0:36 来源:笔趣阁

“朕这几日十分宽慰,自从修铁路一事提出之后,沿线子民百姓,踊跃支持。有人愿意出工,有人甚至愿意无偿捐出土地。这就叫上下同心,朕以为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无有不成之事。朕准备筹建皇家铁路公司,全权负责兴建铁路事宜,卿等还有什么说的,如果没有,那就立刻执行吧!”

大家伙都被朱棣弄得差点吐血,陛下啊,你做个人成不,怎么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啊?

所有人面面相觑,这时候定国公徐增寿咬了咬牙,迈步出来,跪在地上,“启奏陛下,臣等愿意为修路出力,还请陛下恩准。”

朱棣俯视着徐增寿,脸板着,不咸不淡道:“卿的心意朕知道了,退到一边吧!”

一句话就给打发了,这可是小舅子啊!他的面子都不给?

又过了片刻,朱高燧仗着胆子道:“父皇,修建铁路,非比寻常,牵连甚广,儿臣以为需要举倾国之力,还请父皇明鉴。”

朱棣这次脸更黑了,“汝是小儿,懂得什么,滚一边去!”

直接开骂了,朱高燧张了张嘴,他可没胆子跟老爹硬顶,只能乖乖退到一边。这可怎么办啊?老爹是铁了心要霸占铁路利益呢?

就不愿意拿出来一点?

身为天子,也不能吃独食啊?

就在所有人焦急无奈的时候,那个人终于站出来了。

别误会,不是柳淳,而是老贼秃道衍。

“陛下,修路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运河沿线几百万生灵,还有大明南北二京的沟通……事关重大,臣等都愿意为陛下分忧,为百姓尽心,还请陛下恩准!”

说完,老贼秃带头跪倒。

他跪下之后,其余的诸臣也都跟着,一个接着一个,瞬间,整个金殿还站着的就剩下寥寥几个人。

黑压压的一大片,这也是文臣们的传统技能,法不责众,众意难违,无数皇帝就败在这一招手里。

可朱棣是什么人啊?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别说几百个大臣,就算几十万,几百万人挡在面前,他也有把握碾过去。

“姚先生,非是朕不相信卿等,实在是这些年朕失望透顶!”

朱棣豁然站起,“朕自登基以来,修三大殿,就有人以铅充当铜器,金器,欺骗朕。近些时候,又查出户部,工部,河道衙门许多弊端,朕以卿等为手足,奈何卿等不以朕为君父,兴修铁路,何等大事,若是所托非人,后果不堪设想,朕不想冒险,也不愿冒险。卿等还是不要多言了。”

完了!

彻底把路堵死了,而且朱棣这番话说得许多人胆战心惊,什么意思?莫非皇帝陛下对官吏彻底失望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

别忘了,现在的户部还是锦衣卫在盯着,万一陛下抽风了,把其他衙门也交给锦衣卫,那他们就彻底凉了。

就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柳淳终于慢悠悠道:“启奏陛下,臣以为过去弊端丛生,也并非官员的错。”

“难道是朕的错吗?简直岂有此理!”

“陛下,臣绝没有这个意思,臣只是说政务繁杂,远非几个臣子能处理的,大规模的采购,完全交给一个人负责,巨额的金钱摆在面前,又没人监督,难免有利欲熏心,鬼迷心窍之徒。臣觉得还是应该完善各种机制,尽量避免贪墨发生。”

朱棣哼了一声,“说得轻巧,朕不听这些高谈阔论,朕要的是办法!”

“办法……臣有。”柳淳道:“启奏陛下,臣以为这次修路就是机会,正好借机培养官员们的做事能力,建立起监督制约的机制。如果做成了,正好还能把经验推广,顺带着,整个六部的改革都可以做了,臣觉得陛下或是要给臣子们一点信任,至少要给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好嘛,柳淳这家伙更坏,直接把所有人都说成了罪人。

不过好在有一点他还是同意给个机会的。

朱棣沉吟良久,“朕给了机会,就一定能做好吗?”

“臣以为……可以!”柳淳咬着牙道。

“既然这样,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如果发现了弊端,朕绝不客气,该怎么办,还是要听朕的!”朱棣凶悍道。

……

从早朝下来,大家伙还都沉浸在蒙圈之中,有些稍微聪明一点的,不免扪心自问,似乎上了陛下的当,他跟辅国公两个是在唱双簧吗?

就在百官迟疑的时候,朱棣的第一道旨意下来了,内容却是让大家吃了一惊,不是修路的,而是筹建一所学堂。

没听说过,这修路怎么要先建学堂啊?

更奇怪的是这所学堂还被命名为“交通大学”,这就更奇怪了。

“杨学士,你才智卓绝,这朝廷有了太学,现在又建立这个大学,这是什么用意啊?”胡广好奇问道。

杨荣瞪着眼睛,憋了半晌,“我估计大学要比太学差一点吧!”

“噗!”

胡广直接喷了,可不是,真真正正差了一点!

我问你的不是这个,而是陛下是什么意思?

杨荣黑着脸道:“我怎么知道,现在不管什么意思,咱们还能反对吗?不光咱们,就算是所有朝臣,又有谁敢质疑陛下的决定?”

内阁的几位面面相觑,还真是这么回事。

你们都磕头下跪,集体表态,愿意支持陛下修路,现在谁还能反对?

可问题是大家伙想象中修路不该这样的。

镇国神器摆在那里,把道路铺上,然后运行起来,大家伙就等着发财,可现在看起来,事情要复杂多了,实在是让人头大啊!

内阁无可奈何,将旨意下到了礼部,礼部又下给了六科。

就在一圈人都迷糊的时候,一座名为“交通大学”的学堂在京师成立了。

相比起官员的迷糊,民间的反应可以说是热闹沸腾。

各种报纸,争相报道。

最令人意外的是汉王朱高煦居然接受了专访,亲自给交通大学做广告,就问你这个力度够不够大?

“殿下,很多人都想知道,这座交通大学为何取名交通大学,又要教导什么?”

“交通二字,取自交流沟通,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个庞大的国度,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为了便于管理,我们设立了很多方法,比如驿站,比如烽火台,比如秦直道,大运河,还有八百里加急。”

“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传递信息,实现物资和人员的交流。交通大学成立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这个千古难题。至于为何叫大学,这是为了区别过去的书院和学堂,在这里教导的科目非常庞大,凡是能牵涉进去的都在其中。”

“至于你提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数学,化学,物理,也包括采矿,冶金,加工制造。还有水利、桥梁、机械、土木工程……总而言之,这所学堂所教导的,都是目前为止,各种最先进的科学知识。”

面对记者的提问,朱高煦一改往日的寡言少语,变得侃侃而谈起来。

“殿下,你提到是教导科学知识的,那我很好奇,您会不会去教导学生呢?”

朱高煦大笑,“事实上我会担任交通大学的教务长,而且我还会邀请辅国公前来授课!”

“什么?”

记者大惊,“您是说辅国公都会过来充当老师?那学生们岂不是太幸运了?”

朱高煦笑道:“的确,辅国公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好老师。除了他之外,像陶成道陶先生,还有许许多多有真才实学的人物,都会加盟交通大学。我们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大明培养超一流的理工科人才,我们不能纠结在圣贤教化之中,必须向前看,向着未来去求索全新的知识。用新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我很想借助你们的报纸,向所有的年轻人提出倡议……我相信大多数年轻人是怀着理想的,就跟当初的我一样,你们的追求不该只是颜如玉和黄金屋。我热切期盼你们,能投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充满了无数吸引力的未知世界。让我们携手推开一扇科学的大门,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在这个领域里,得到的快乐和满足会远超宦海仕途万倍。”

……

“果然,不愧是柳淳的门生,这忽悠的本事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同样刚进京不不久的礼部尚书蹇义看了一会儿,就把报纸扔到了一边。

他才不信朱高煦的鬼话,说到底,还是文官太不争气了,才让人家有机可乘,频频打脸。

身为今科会试的主考官,蹇义觉得必须要真正选出几个人才。

一定要品学兼优,有办事能力,是真正的可造之材,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跟柳淳对战,并且战而胜之。

“你们都不要跟着,老夫要去看看各地的举子,到底有没有本事。”

这位礼部尚书大人也玩起了微服私访,他去的第一站就是江西会馆。

为什么要选择这里呢?

没有办法,整个明初,最出人才的地方就是江西,连南直隶和浙江都要甘拜下风,江西举子够强,就万事大吉。

蹇义怀着热切的心情,来到了江西会馆,里面也正在讨论着,而且还十分热烈。

“果然都是热血青年,就是有活力。”蹇义笑呵呵走进来,可是当他看见桌面上摆着的报纸之时,老脸顿时垮下来了。

你们要看清楚想明白,千万别上当啊!

“诸位同乡,实不相瞒,我已经想好了。前些年,黄观黄大人就去过江西,要求各地秀才生员要了解时事,不能当一个书呆子。当年天子在奉天殿测试百官,结果我们的官吏连孩子都不如,这是什么?这是耻辱!读书人的奇耻大辱!”

刚走进来的蹇义一听,差点趴下,好狂妄的小子,老夫记住你了!

“我本来是这一次江西乡试的解元,离开家乡的时候,很多人都跟我说,要连中三元,光宗耀祖。可我却不以为然,若是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糊涂官,只会让家乡人蒙羞!所以呢,我决定退出会试,报名参加交通大学,为了表示决心。”年轻人顿了一下,突然抽出怀里的举人告身,高高举起,然后瞬间撕成碎片……蹇义觉得心都碎了,这小子简直疯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