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661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661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0:36 来源:笔趣阁

朱高燧哭得那叫一个惨,朱棣琢磨着哪怕自己死了,这小子都未必会这么伤心。

“你跟我滚起来!”

朱棣狠狠踹了他一脚,正好踢在了朱高燧的肩头,这小子打了个滚,好不容易爬起来,脸上还都是委屈。

“父皇,要不你下旨辟谣,宣布不迁都算了。”

“滚!”

朱棣啐骂道:“竖子安敢乱政!”朱棣起来就要揍他,吓得朱高燧连忙躲在师父的身后,“救命,救命啊”

徒弟不停哀求,柳淳也没有办法,“陛下,稍安勿躁,这事还有商量。”

一看到柳淳,朱棣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咬着后槽牙,微微颔首。

“柳淳,你行,你真行!朕稍微不留意,就让你挖了个大坑。你给朕说清楚,这个证券交易所,是不是你处心积虑,又一个杰作?说!”

柳淳这个冤枉啊!

“陛下,有得必有失,这在情理之中啊!股市卖得是预期,预期好了,人们自然乐观起来,可预期不好,下跌难免啊!”

朱棣才不听呢!

“柳淳,别给我说鬼话,你的意思莫不是大明要完吗?”

“不不不!”柳淳慌忙摆手,“臣可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迁都之后,南京地位下降,必然会对股市造成冲击。当股价跌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稳住的。”

朱棣眼珠转了转,思索片刻,又喘着粗气问道:“你说,这个一定程度是多少钱?”

“这个……臣也说不准啊!”

“你!”朱棣真想连儿子和柳淳一起打,把他们俩都打成孙子算了!

“陛下,稍安勿躁,咱们不妨冷静下来,好好推演一下,绝对能想出办法的。”柳淳好劝歹劝,算是把朱棣安抚住了。

他们到了书房旁边的房间,在这里早就安放了一个沙盘,应天和北平,一目了然。

柳淳还准备了一些小旗子,上面标注了许多文字,南北的优劣,一目了然。

先说北平。

这里距离九边重镇非常近,定都北平之后,能够方便控制百万大军。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兵马都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

唯有牢牢抓住兵权,才能坐稳龙椅,这也是靖难之役给朱棣最大的教训。

相反,应天太过繁华,对于将士兵卒,都不是好事情。而且应天距离马场太远,又缺乏组建强大骑兵的条件。

朱棣本身就是最杰出的骑兵将领,他能看不住军中的问题所在吗?

“只要五年!如果没有战斗,五年之内,靖难精锐的战力就会削弱一半,十年太平,这支人马就废了!”

朱棣的话,让柳淳为之一惊,这位永乐大帝的眼光的确非比寻常,也难怪他在位期间,不断用兵,除了打击敌人之外,也是锻炼自己啊!

有人要问,即便不迁都,对外用兵难道不行吗?

这个当然可以,但是结果就是像朱元璋那样,单独节制几十万大军的将领,远在几千里之外,哪个皇帝能放心?

要吗就是大杀功臣,要吗就是扶持藩王宗室……很显然,这两路在朱元璋的手上,都已经证明了不会有好结果。

“如果朕不迁都,边军和禁军战力差距会越来越大,早晚有一天,会酿成安史之乱一般的苦果。”朱棣咬了咬牙,“柳淳,你说这一步朕能不走吗?”

柳淳微微颔首,朱棣从军力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其实从经济的角度也能说得通,如果按现在的趋势,东南持续发展,北方衰败严重,军户逃亡,贫苦的北方和富庶的东南,也会出现尖锐对立,甚至四分五裂都有可能。

要知道自从永乐朝之后,大明在北方就不断损失领土,哈密卫丢了,就连河套平原都丢了。

这还是在迁都北平之后,如果继续留在应天,没准连北平都丢了,那就彻底变成了弱宋,救都救不了。

正是出于这些考虑,柳淳才赞同朱棣迁都。

可与此同时,如果迁都北平,大明的经济中心是带不走的,东南的经济繁荣,海贸发达,在推行科学教育之后,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统治的中心,跟经济中心长期脱离,又会严重削弱大明的统治。

明朝中后期的历史,一再证明了这个问题。

士大夫们为了蒙蔽天子,将朱皇帝圈禁在北平,针对东南的发展一无所知,坐视海量的税赋流失,最后财源枯竭,王朝不得不走到了尽头。

“这世上从来没有双全法,臣也是左右为难。”

柳淳说了实话,“陛下乃是江山社稷之主,这最后的家,还要请陛下来当。”

朱棣凝望着沙盘,看着红蓝小旗,优势,劣势,应天,北平……他怅然苦笑,“你说当家,可是这个家是这么好当的吗?”

柳淳躬身道:“臣也知道困难,不过只要陛下降旨,臣一定竭尽全力,替陛下分忧!”

听到这话,朱棣反而不着急了,他扭头从小房间出来,轻车熟路,找到了一个柜子,从里面取出一坛老酒。

“哈哈哈,朕就知道,你这个人酒量不行,偏偏喜欢收藏好酒,也不怕浪费东西!”

也不用酒杯,朱棣随手拿了两个茶杯,给自己和柳淳倒满了酒。

至于朱高燧,小毛孩子,一边凉快去!

朱棣举起酒杯,“柳淳,这杯朕敬你!”

没等柳淳说话,朱棣就直接喝干了,他把杯子一放,轻笑道:“方才说了这么多,朕也有了决断。”

柳淳忙道:“臣洗耳恭听。”

“哈哈哈!”朱棣朗声大笑,“朕不是三岁孩子,非要在二者之间选一个。”

柳淳惊得张大了嘴巴,“陛下,莫非想要二者兼得!”

朱棣微笑着点头,“没错,朕全都要!”

“这个……陛下,虽然可以设立两个都城,但是陛下没法身分两地啊,难道要像辽朝皇帝一样,游牧捺钵,两个固定的办公地点都没有,这行不通啊!大明的事情千头万绪,根本做不到!”

朱棣自顾自倒酒,又连着喝了两杯,然后大笑道:“朕不管了,决断朕做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你的了。现在群臣都在进言,朕要你尽快拿出办法,朕要两全其美!”

柳淳还想说话,朱棣竟然拍拍屁股走人了。

又是这套路,就不能来点新的,什么都要我想办法,你丫的干脆把龙椅让给我算了。

柳淳迟疑了半晌,却也无可奈何,这个麻烦除了他之外,别人还真不行,只有勉为其难了。

两天时间,转瞬而逝,有关迁都的议论,却是半点停歇的意思都没有,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还有人讲,说是朝廷已经把皇家银行的钱都搬走了,要去建造北平新都。

应天被彻底废弃了,什么都不值钱了,赶快卖了逃跑吧!

很显然,这是胡说八道,可令人惊讶的是,居然就有人相信,还真的就开始了抛售。

不得不说,大明的市场还是太稚嫩了,没有经过风雨考验,就是不行啊!

终于到了早朝的时候,今天的苗头非常不好,所有大臣,就连老贼秃道衍都来了。

“柳淳,你小子到底有没有办法?”

柳淳两手一摊,“保密!”

道衍气得三角眼都瞪圆了,凶光毕现。

“柳淳,老夫告诉你,最好有办法解决,不然老夫就上奏陛下,请求降旨辟谣!”

“对!我也是这个意思!”徐增寿凑了过来,他都哭了,“柳淳啊,这两年我可添置了不少产业,你不能坑自家人啊!”

柳淳瞧见了徐增寿,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丫的一个白斩鸡,还敢跑来狺狺狂吠,你可是徐达的儿子。当年谁跟我吹嘘,说他的本事多好,只是为了家族考虑,才不得不隐藏锋芒!你把锋芒都藏到肚子里了,是吧?”柳淳攥着拳头,冷笑道:“定国公,要不咱们找个地方,看看谁更厉害,怎么样?”

徐增寿老脸发烧,可输人不能输阵,他恶狠狠道:“柳淳,你要是能解决眼前的事情,就算让你打一顿,我也认了。”

这家伙还没开打,就直接认输了,柳淳也不知道是该生气啊,还是该为了他的自知之明点赞。

就在这时候又一个大脑袋凑了过来,这位苦兮兮道:“柳淳,要不把我也算上得了。”

成国公朱能!

瞧见他柳淳就更气了。

“你丫的可是靖难名将啊,陛下的贴身护卫,你怎么也堕落了?”

朱能无可奈何,“柳淳啊,这不怪我啊!我把朱勇交给你,是你没有教出来,我这个当爹的怎么也该给他弄一份产业不是!现在京城人人言利,稍微有点本事的都在经商,追逐利益,我也是没办法。”

朱能哭穷的时候,周王朱竟然也凑了过来。

“归结起来,都是你柳淳的错,所以你必须拿出办法来!”朱先是板着脸,可下一秒,就直接垮了,愁眉苦脸哀求道:“你要是没法子,我的医学院也要出事了,好些人都准备撤资呢!”

面对这群可怜兮兮的嘤嘤怪,柳淳竟然发觉朱棣的话其实也没错,的确,对迁都影响最大的,竟然都是跟自己关系最深的。

真是有点荒谬啊!

“行了,都别哭了,办法还是会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