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558章 又一位阁老炼成了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558章 又一位阁老炼成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0:36 来源:笔趣阁

柳淳登坛讲学,地点在国子监的三公槐之下。

讲学是很神圣的事情,无论任何人都要尊师重道,哪怕天子也不能例外。所以朱棣换了一身儒衫,如果忽略他壮实的身躯,的确跟那些书生差不多了。

皇帝都是如此,其他朝臣就更不敢例外了。

大家伙早早前来,占据最好的位置。外围那些空白的地方,就留给了国子监和太学的生员,整个场所,已经不是挤满了人,而是塞满了人,就像沙丁鱼罐头似的,被一只大手按在了场地,密密匝匝,舍不得浪费任何一点空间。

柳淳穿着一袭蓝色长衫,手里握着一柄如意,翩然若神仙,出现在了讲台上。

他一出场,朱棣就在心里暗骂,你丫的是来当老师的,好好讲课就行了,打扮这么花哨干什么?

柳淳也不想的,本来蓝新月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可自从徐妙锦和李无瑕凑合进来,他的日子就不那么舒服了。

这俩人挖空心思,要让他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所以就弄了这么一身行头,幸好柳淳颜值充裕,没有掉链子。

他到了讲坛之上,坐好之后,有人敲响云板,开课了……

“今天我要讲的东西,或许很俗气,也很简单,核心就是两个字……分工。”柳淳直接破题,没有任何迟疑……下面人竖着耳朵听着,柳淳不紧不慢讲着。

过了一会儿之后,渐入佳境,柳淳的节奏快了不少。

所谓科学。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可复制性。

换句话说,柳淳讲的东西,不是飘在天上的云彩。而是手边的一碗水,喝到肚子里,就能解渴。

分工能提高效率。

到底是真是假呢?

“去,把家人都叫来,咱们做个试验!”

杨溥吩咐道,所谓试验,也是他从柳淳那里学来的新名词。

不多时,杨溥的妻子,老母,小儿子,外加一个车夫,悉数到了。杨溥刚刚考上进士不久,家底也不丰厚。只雇了一个车夫,名义上是车夫,其实府里的重活,什么买粮食,挑水,劈柴,全都是他一个人负责。

“最近咱们家有什么紧要的活儿?”

见大人这么问,车夫还以为自己做事出了纰漏,引来了主人的不满,慌忙道:“还有一个月,就是降温了,家里该准备烧柴,回头就准备去,绝不会耽误的。”

杨溥想了想,笑着道:“我问你,这每年劈柴都是怎么弄的?”

“就是从外面买来木头,然后给劈开,码好就行了。”车夫茫然答道。

杨溥笑道:“那要有几天呢?”

“怎么也要七天吧!”

“那好!咱们就换个新的办法。”

杨溥说到做到,他让车夫去买来木柴,然后用一天的功夫,将木头截成长短差不多的样子。

转过天,实验就开始了。

杨溥搓了搓手,将斧头高高举起……妻子取来木头,放在了杨溥面前,他挥动斧头,立刻劈成两半,夫人再将一半放到杨溥面前,继续让他劈。等劈成合适大小,儿子就抱到了一边,让老娘负责码好……

很简单的分工,却包含了柳淳所说的要点。

搬木头,摆木头,堆起来,这些都不是什么难的,也不需要太大的力气。真正要用力气的就是劈下去的那一斧子。

杨溥不停挥动,额头上汗水浸出,手臂震得生疼,但是当他看到越堆越高的劈柴时,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身体里又有力气了。

“继续!”

……

两天之后,又到了早朝的时间,大臣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还在探讨柳淳讲学的内容。

“柳大人书中所写,实在是让人耳目一新。可柳大人这次讲学,却只讲了作坊分工,这是商贾之道,并非治国大道,真是让人好生遗憾。”

旁边有人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些事情,是不方便讲的,只能等待以后有机会,让柳大人继续开讲。这一次,真是不过瘾!”

好几个人在聊着,杨溥正好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忍不住冷笑,“诸位,你们怎么知道分工不是大道?”

这几个人回头一看,竟然是杨溥。

“杨大人,你前不久不是还说柳大人人品不行吗?这次他只讲作坊如何分工,如何牟利,这是商贾之道,如何不是小道?”

杨溥一听,摇头道:“你们若是看懂了柳大人的书,就不会这么说呢!商贾的出现,就是建立在男耕女织的基础上,何来贵贱大小之分?而且若是连小小的商贾之道都弄不清楚,更遑论治国大道了?”

这几个人冷冷看着杨溥,你丫的变得也太快了。

“杨大人,听你所讲,必是有所领悟啊?”

杨溥淡淡一笑,“领悟不敢说,的确做了点实验。”

正在说话之间,钟鼓响起,群臣入宫,早朝开始。

朱棣刚刚升坐,询问群臣。

杨溥就主动站出来。

“启奏陛下,臣建议立刻选派人手,研究分工一事,尽快在军中作坊落实下去。”

朱棣已经十分熟悉杨溥了,他淡淡道:“你这么说,可有根据?不会是担心柳淳报复你,急着拍他的马屁吧?”

朱棣还记着杨溥拿小罐茶阻挠他的旧账,故此言语很不客气。

杨溥却是神色自若,“启奏陛下,臣已经在家中验证过了,此法的确有效。”

“你是怎么验证的?”

杨溥道:“臣家中每到入冬之前,就要准备劈柴,过去都是车夫花费七天时间,才能备齐。这次臣与家人,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悉数准备妥当,方法就是柳大人所讲的分工!臣可以用亲身经历担保,分工是有用的,而且有大用!”

朱棣眉头微皱,坦白讲,他对杨溥的看法不算好,可这家伙居然愿意亲自去实验,让朱棣颇为意外。

“你当真干了?”朱棣将信将疑。

杨溥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不敢隐瞒,若是陛下不信,可以现在验看。”

说着,杨溥将两个袖子挽起。

朱棣扫了一眼,急忙从丹墀下来,到了杨溥面前,探出手,主权住了杨溥的胳膊。仔细看去,只见他的手腕红肿高大,呈现青紫色,皮肤都绷得十分紧张,跟蒸好的馒头似的。

“很疼吧?”

杨溥忙道:“臣一介书生,疏于劳作,用了半天的斧头,难免如此。”杨溥又道:“陛下,可正因为如此,臣又悟通了一件事。”

“什么事?”

“柳大人所讲的教育,讲的百姓技能!”杨溥激动道:“陛下,分工固然能带来效率提高。但是分工之后,对工人的要求更高,比如要力气更大,能耐住性子,小心谨慎,服从指挥……这些,都需要教化。臣以为柳大人所讲,的确是无懈可击,应该立刻推广,以造福天下,对朝廷也是一大幸事。”

听完杨溥热情洋溢的话,朱棣没吱声,突然,他伸手抓了杨溥的腕子一下。

“啊!”

杨溥努力忍住,可还是叫了出来。

朱棣突然大笑,一转身,重新回到了龙椅上,坐了下来。

“你们这些人,都听过柳淳的讲课,但又有谁,能像他一样,进行验证?有吗?”

朱棣连着问了三声,所有臣子都茫然摇头。

开什么玩笑,他们都是臣子,哪能去干糙活儿啊!

也只有杨溥这个脑子有问题的二五仔,才会如此不顾脸面吧!

朱棣呵呵冷笑,“你们听着,朕之前很讨厌这个人,觉得他是沽名钓誉之徒。可今天朕改变了看法,他遇事愿意探求真理。当初阻拦朕加封柳淳,多半也是出自他的真心。朕身为天子,要听的就是真话。自今日起,杨溥入阁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