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534章 被遗忘的周王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534章 被遗忘的周王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0:36 来源:笔趣阁

配备齐全了六部之后,朱棣虽然很忙碌,但空闲时间明显多了。他甚至能抽出点空闲,找柳淳下棋,和军中大多数将领一样,朱棣喜欢的是大开大合的象棋,而起每次都是横冲直撞,不杀个一无所有,绝对不罢休。

看朱棣的棋风,会以为他是个猛张飞似的人物,可就像真实的张飞是个画仕女图的高手一样,朱棣同样把细腻的心思藏在粗犷的外表之下,他很善于用人。

“前些时候,俺出任监国,写这道诏书的文人叫杨荣,是个刚刚考中进士的年轻人。不过他文采出众,写的诏书公允而得体。处处突出先帝恩泽,很符合我的心意。我打算让他入内阁办事。”

“三杨”的第二位也冒出来了,柳淳半点都不意外,一朝天子一朝臣,朱棣肯定要提拔他喜欢的人。

不过朱棣对柳淳也不差,除了赵勉出任兵部尚书之外,朱棣还任命了刘政担任吏部右侍郎,汤怀接了鸿胪寺卿,龙镡出任大理寺少卿。就连荀顺庆都成了应天府丞。

很显然,朱棣在精心打造他的班底儿,内阁则是他的自留地。就好像任何一个领导,都会挑选自己喜欢的秘书和司机一样,内阁这块柳淳是不打算插手的。

“杨荣的确不错,王爷慧眼识人,如果王爷不嫌我多嘴,其实还有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朱棣略微沉吟,就笑道:“你说的不会是解缙吧?”

柳淳笑着点头。

朱棣却道:“此人才学当世少有,可他当年为了李善长说情,有点不知道香臭啊!”

李善长最后倒台,跟柳淳关系莫大,朱棣没有放解缙入阁,就是担心让柳淳不满,却没有想到,柳淳居然主动提了出来。

“王爷,解缙这个人的确情商不高,但才学远胜寻常人。而且他还是修史的高手。王爷,先帝的实录该动手了。”

朱棣沉吟片刻,忍不住点头,“没错,你真是处处想到我的前面了。”

每一个朝代立国之后,都会给前朝修史,作为盖棺定论,辞旧迎新。

而每一个皇帝死后,也会修订实录,也算是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朱棣并不承认朱允的建文朝,从修史上动手,就是最好的办法。

“从明天起,让解缙和杨荣一起入阁,现在有三个阁臣了……对了,杨士奇干得怎么样了?”朱棣好奇道:“他可吧徐家的田产处理妥当了?不会手软了吧?要是他下不去手,我就让纪纲去做!”

“王爷猜错了。”柳淳忙道:“杨士奇可不是下不去手,相反,他下了狠手!”

“狠手?有多狠?”朱棣正色,好奇问道。

“杨士奇抓了好几十人,处死的打手,也有几十个。除此之外,他还把几个民怨最大的士绅给抓起来,站木笼了。”

朱棣眼前一亮,站木笼可是一种酷刑啊。

木笼十分狭小,仅能容下一个人,最普通的木笼是让犯人顶着几十斤的大枷,在太阳下面晒着,通常几天就会丧命。

有些木笼升级,会做得更矮,让人只能半蹲,最缺德的是在屁股下面,放几根木签,或者匕首。如果屁股稍微往下,就会被戳中。

因此犯人不得不保持半蹲的尴尬姿态,要不了多久,就撑不住了。

更厉害的则是四周都是匕首尖刺,犯人一旦进去,往往就是遍体鳞伤,鲜血流淌,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在朱棣的印象里,杨士奇是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他怎么会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去对付士绅?

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啊!

“来人,去把杨士奇叫来。”

不多时,杨士奇就赶来了。

果然,相比头几天,这位身上多了一丝杀伐果决的味道。

朱棣仔细打量,“杨士奇,听说你干得不错,可有什么心得体会?”

杨士奇略微沉吟,低声道:“臣,臣知道了为官的无奈!”

“无奈?怎么讲?”

杨士奇低着头,顺着眼道:“臣过去只知道以是非对错来做事,如今臣却知道了,真正做事,是要两害相权取其轻。”

朱棣瞧了眼柳淳,忍不住笑道:“怎么样?他领悟的不慢啊?”

柳淳欣然点头,赞道:“杨士奇本就是人才,臣是半点都不意外。”

被两位大佬夸奖,杨士奇反而不好意思了,“其实早在长沙的时候,我就该明白这些道理,迁延了好几年,实在是惭愧。”

杨士奇不是迂腐的人,当他宣布要落实分田之后,应天城里,几十万青壮,全都翘首以盼,渴望分田,渴望返回乡村,他们的眼神让杨士奇不寒而栗。

应天这边也的确撑不住了,且不说粮食不够吃,每天各种抢劫偷窃的案子,就能让人疯掉。

京城就像个随时会崩塌的堰塞湖,每拖延一刻,水就高一分,如果不纾解,会是什么结果,根本不敢想象……

“乡下的士绅,他们竭尽全力,阻挠分田。让佃农闹事,雇佣打手,花钱收买,暗中刺杀……他们什么都来了!”

杨士奇朗声道:“归结起来,就是不愿意吐出土地。臣过去总想着,士绅之中,也有好人,他们的田地也不是随便得来的,同为大明子民,不该把他们当成予取予求的鱼肉。”

“可现在臣懂了,一面是几百万的流民,一面是捂着土地不肯放手的士绅,不管他们有多少道理,在朝廷生死存亡的关头,都是没有道理!”

朱棣双眼神采奕奕,盯着杨士奇,这番话说到他的心坎上了。

那些喜欢清谈的儒生,总是喜欢讲应该如何如何,他们从来没设身处地想想,到底能怎么办!

身为一个国家的主宰,必须解决问题才行,不然问题就会解决他。

“杨士奇,所以你动用了站笼之刑?”

“嗯!”杨士奇道:“臣已经放告,让百姓状告士绅,顺便将他们治罪,清查土地。”

柳淳听着杨士奇的话,笑道:“假如有些士绅名声不错,或者百姓不敢告状,你又打算怎么办?”

杨士奇咬了咬牙,“一切以土地为重!如果不成,就坐他们一个建文余党!”

柳淳厉声道:“你就不怕冤枉好人吗?”

杨士奇迎着柳淳的目光,毫不迟疑道:“少傅大人让下官历练,不就是让下官明白大势所趋吗?违背大势就是最大的恶!一个人的好与坏,并不重要了。”

柳淳和朱棣相视一笑,杨士奇的确有些才干,他能迅速领悟做事情的真谛,绝对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助手。

而且杨士奇提到了一个关键的事情,那就是建文余党!

朱棣柳淳之所以引而不发,就是在等这个时机。

要想顺利推动变法,把土地收上来,就必须铲除士绅集团,做这件事情,则是要师出有名。建文余党,就是最后的理由!

锦衣卫衙门,正好关着黄子澄等人,从上到下,都该彻查清理了。

朱棣欣然道:“杨士奇,你从明天开始,将手头的事情交给杨荣和解缙。你去和练子宁,还有纪纲,一起办黄子澄等人。曾经的旧案要弄清楚,该有罪的人,一个也不要放过……还有,要着重把他们反对变法的原因展示出来,凡是反对变法,皆是朱允一党!”

“臣……明白!”杨士奇强压着激动,立刻答应,朱棣这是把他当成了心腹,委以重任,看来自己是经过了考验。

打发走了杨士奇,朱棣欣然道:“等把建文旧臣处置完毕,本王也该名正言顺,继承父皇的基业了。”

“柳淳,你有什么安排没有?”

柳淳道:“王爷请放心,臣已经在筹划了,百官拥戴,万国来朝,这些都要有……对了,还要有宗室藩王一起……”柳淳说到这里,突然顿了一下,“王爷,貌似,差不多,好像……把周王殿下给忘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