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499章 北平不养闲汉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99章 北平不养闲汉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0:36 来源:笔趣阁

丘福的积极让柳淳眼前一亮,或许这就是刺头儿的可爱之处,一个上位者固然喜欢听话的部下,但若全都是唯唯诺诺之徒,只会听话办事,半点没有自己的想法,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丘将军,你先别急。”

柳淳笑着拦住了他,“的确需要大家伙同心同德,才能把构想变成现实,但是呢,我们也不能盲目去做。当下的工程分为两点一线,一个海港,一条运河!”

柳淳让人取来地图,展开之后,所有人都围了过来,仔细观看。

两点,指的就是北平和海津镇,在柳淳的规划里,海津镇需要扩建,成为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超大的都市,未来要和北平并驾齐驱。

“目前海津镇需要做的是打造出城市的雏形轮廓,完成圈地……重点建设放在海港上,只有港口修成,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财源,支撑我们庞大的工程建设。一句话,如果光靠着压榨北方的百姓,还没等工程建完,估计就要烽火遍地了。”

“北平城是建设的最重要方向,围绕着燕王府,要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这一大片会成为日后最重要的所在,必须尽快迁移百姓,做好前期准备,只有这一片确定下来,其他的地方才能开始建设。”

柳淳没有直接说,但是大家伙都懂,燕王府和可能就是未来的皇宫,周围的土地,就是六部九卿,各大衙门,也就是他们办公的地方,肯定要预留足够。

围绕着皇城之外,各个坊市,就是圈钱的地方了。

“大家请看,这一圈离着王府比较近,达官显贵云集,拥有最好的条件,也是地价升值空间最大的。一套三进的宅子,目前市价在十万两左右,未来二十年,超过五十万两不成问题。赐给你们的宅子和房舍,全都集中在这一片,这也是商人最垂涎的地方。”

柳淳道:“我清楚,很多人会骂我,把宅子价钱弄得这么高,是居心叵测,不让人安居乐业……可我要反过头来说,这里是什么地方?离着燕王府,只有一条街!如果这块的房子低廉到什么人都买得起,说得过去吗?”

“现在不趁机把地价提高,难道让一些人提前圈地,捡了大便宜?我觉得也说不过去吧!既然是便宜,那就不如留给王爷!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去做更多的事情。”

“在北平的正阳门外,要辟出足够的土地,建造新的房舍,用来安顿迁居出来的北平百姓。他们可以拿到和原来房舍相同面积的住房,同时获得一笔补偿金……这一点布政使衙门会出面处理。”

“然后就是前朝已经存在的运河,从直沽到香河到北通州,再到北平,这一条运河目前还在运转,我们需要的是清理疏通,挖深拓宽,然后在直沽连接卫河,通过卫河,直入大海。”

“我的要求是能实现河海联运,把海外的粮食,人力,钱财,物产,悉数解送北平,有了这些的供应,我们的建设会顺利许多,而且日后也会成为南下的助力。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北方跟南方比,是贫瘠了一些,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放在海外,想尽一切办法,攫取更多的财富。”

“还有,运河周围,包括未来的海津镇,都有大片的土地,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我们需要完成圈地。将百姓置换到其他地方,在不损害百姓的前提下,拿到土地。这些土地将会变成我们的军营,军工作坊,变成学校,医馆,仓库……总之,是我们靖难军的大本营,是我们战斗力的保证!”

……

柳淳滔滔不断,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在场的诸将这才听明白。朱能忍不住怪叫,“我说柳兄弟啊,你干嘛不早说啊?弄得我们大家伙还以为你要盖房子发财呢!”

丘福白了他一眼,“不说发财,你能那么起劲吗?”

朱能怒道:“你这叫什么话?我朱能是那么不懂事的人吗?这是对靖难大业有利的事情,我怎么会不支持!”

丘福冷哼,表示不屑。

张玉的注意力全在地图上面,他仔细盘算着,如同柳淳描绘的,如果完成之后,北平的城防毕竟稳固如山,而且多了海外的物资供应,底气就更足了。再也不会出现被南军围城猛攻的窘境。

甚至可以海陆并进,攻取江南!

真是好大的手笔!

“干了!”

张玉用力一锤桌子,咬牙道:“不管有没有赚头儿,我都干了!”

其他将领互相看了看,也纷纷点头。

“对,只要做成了,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了!”

诸将从来没有这么团结过,朱棣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大家的后面。

“好,既然大家伙都赞同,那本王也就放心了。”

大家听到了朱棣的声音,全都转身,一起施礼。

“见过王爷!”

朱棣兴奋道:“免礼……诸位,其实早在十年前,柳淳开发大宁城的时候,就提到过,要修建海港,把大宁的商货卖出去……他是那时候就看到了这一步啊!”

此言一出,不少燕王手下的大将都露出惊骇的目光,不敢置信地看着柳淳。

其实柳淳在大宁的时候,朱棣手上的人马还不足三万,他只是和朱能张玉比较熟悉而已。后来朱棣大肆扩充兵力,提拔新人,组建起强大的王府三卫,那时候柳淳还在京城伺候老朱呢。

所以燕军当中,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尊重柳淳,甚至有人还觉得他是个弄臣,或者是锦衣卫的特务头子,没什么了不起。

可今日一见,大家才彻底服气了。

为诸将谋小利,为百姓谋中利,为燕王谋大利……柳淳的这套方案,几乎照顾到了所有人。

如果说有人会受到损失,估计只是海外的倭寇了,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道衍都能下得去手,更遑论这些将军了。

“海外的任务已经交给了陈瑛和马和,他们会处理的。”朱棣道:“徐增寿,督修港口,筹建船厂,交给你负责,如何?”

“没问题啊!姐夫,你放心,我……”

还么等他说完,朱棣就怒道:“这里没有姐夫小舅子!码头至关重要,出了事情,我砍你的脑袋!”

徐增寿吓得一缩脖子,看着意思,不是开玩笑了。

“回燕王殿下,我能干好!”徐增寿掷地有声,好歹咱是中山王的儿子,不能给老爹丢人。

柳淳笑道:“修港口还在其次,关键是能吸引商人过来贸易。你曾经主持苏州的海外贸易,这是你的长处,要发挥出来。”

徐增寿用力点头,说白了,就是要把海外商人拉到朱棣的地盘进行贸易,如何跟商人打交道,徐增寿那是驾轻就熟。

“海津镇的工程,就由朱能负责……你要先修好城池,防止南军攻击。”

朱能点头,“王爷,末将准备按照品字形,修三座卫城,共同防御……只是新城还叫海津镇,只怕不妥,这天下也没这么大的镇子啊!”

的确要给新城赏个名字,朱棣沉吟片刻,就道:“这里是天下要津,我看就叫天津,如何?”

此言一出,柳淳心里暗笑,好个朱棣,真是不加掩饰啊!天下要津,亏你想得出来,干脆叫天子之津多好!

反正不管怎么说,名字算是定下来了。

疏通运河和卫河的事情,不出意外落到了张玉身上,剩下的就是北平城……这一块工程最复杂,朱棣亲自牵头,任命了三个助手,柳淳、道衍、茹……在下面,又安排了几个负责落实的。

包括朱高煦、朱高燧、丘福、刘政、李景隆……可以说是精锐尽出,所有力量都押上了……

转过天,朱棣就以燕王府的名义,下达命令……整个北平,以及周边的所有地区,一律不准养闲汉,每一个青壮劳力,都必须参与修建工作。如果发现无业游民,会立刻抓捕,投入修筑工程,且不会支付任何酬劳!

这道命令下来,这就等于是满世界抓壮丁了,问题是耕田的百姓抓不得,能去哪抓呢?

大家伙就各显神通呗!

刘政直接去了北平大牢。

“告诉你们,别管犯了多大的罪,你们起死回生的机会来了,都跟本官去干活!干得好有赏!干不好,就一辈子也别想出去!”

“走!”

刘政雄赳赳,气昂昂,带着上千名犯人出了大牢。

他志得意满,就问问,还有比他厉害的吗?

“一个酸儒,也就是这点招数了!”丘福表示不屑,他提着刀,再度冲入了谷王的住处。

朱简直要疯了。

“丘福,你不能一而再,再而三,你,你再这么欺负本王,本王就去找四哥评理,我让他给我做主!”

丘福把眼睛一瞪,“有本事你就去,俺老丘还会怕你吗?谷王殿下,我跟你这么说,这次啊,不是让你出钱。”

朱如释重负,“那就好!”

“我是让你出人!能干活的人!”丘福笑嘻嘻道,半个时辰之后,丘福带着两百护卫,直奔代王住处,朱桂的人更多!

……

看着这帮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柳淳心情很不错,“对了,怎么没看到道衍大师啊?他一个和尚,总不会也四处找人去了吧?”

正说着,道衍从外面进来,身边还跟着朱高煦,“二殿下,这是北平周围,所有庙宇僧尼的名册……你现在就去,全都封了,男的干活,女的做饭,都能用得上!老衲身为僧人,断不能让世人误会我佛门弟子,所以要以身作则。”

他双手合十,认真道:“我们绝非不事生产,更不会白白享受供养。对了,佛门弟子不捉金钱,也不吃荤腥,任劳任怨,每天有白饭白菜就够了。”

朱高煦强忍着笑,这个贼秃,你剃了个秃头,就是要人的吧!

“大师,你看要不要再把庙里的铜器拾掇拾掇,一起带走啊?”

道衍义正词严道:“还是要留个香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