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331章 定远侯之死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31章 定远侯之死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0:36 来源:笔趣阁

老朱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都说天子无情,其实也不尽然,像朱元璋这样,一手打下江山的强悍帝王,当然可以无情,可以铁腕治国……其实说朱元璋无情,也不公允,至少老朱深爱着马皇后,喜欢那些听话的孩子们,在大臣中,信国公汤和,包括柳淳……这些人都是老朱在乎的。

如果什么人都不在乎,那就真的变成孤家寡人了,还怎么坐稳龙椅。

太孙的根基不够坚实,秉性也不够强势。

如果不能护着身边的人,一味的刻薄寡恩,谁又会替太孙卖命啊?

老朱很了解王弼,功夫好,能打仗,做事也低调,其实他比蓝玉的优点还要多很多。有王弼辅佐,不说镇住军中的骄兵悍将,也能让他们老实许多。

毫无疑问,朱元璋给朱标配置的文武,恐怕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保驾护航团队。

到了朱允这里,不管是时间,还是人手,都远远达不到朱标的程度,但是老朱也不是没有安排。

首先,他让柳淳当了朱允的师父,接着又把蓝玉、冯胜、汤和几人送去了凤阳,免得朱允无法驾驭。

剩下的勋贵当中,以定远侯王弼为主,另外呢,加上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还有武定侯郭英等人,这个团队也相对不弱。

但问题是朱允没有领会皇祖父的意图,也没有往这个方面布局,而是拼命扩充东宫的文臣团队。

这就很尴尬了,讲论语的人再多,也没法帮你稳住整个朝局。

关键时刻,只要一两位大臣,就能扭转乾坤,一锤定音……可关键是朱允身边太缺少这样的人物了。

老朱眉头紧皱,说句实话,随着朱标的去世,老朱虽然还坚持变法,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皇位交替上面。

说句不客气的话,老朱怎么敢放权柳淳,那是因为柳淳主张变法,动了士人集团的命根子。

一个得不到士人集团支持的臣子,不会真正威胁到皇权。

假如有朝一日,柳淳得罪的人太多了,撑不下去了,大可以来一出挥泪斩马谡……这些事情,老朱不可能全都告诉朱允,作为一国的储君,应该有这个智慧,知道怎么用人,怎么防范……

当然了,不管怎么样,王弼都不该被抛弃掉!

朱元璋沉吟许多,找来老太监,在耳边嘱咐了几句,让他下去传旨了。

……

“在捕鱼儿海一战,王弼立下大功,迎回传国玉玺,他可是仅次于梁国公的第二大功臣。”柳淳思量着,“王弼为人又十分低调,我看陛下不会想要杀他,但是必须给陛下一个台阶下。很可惜,我没办法出头。”

唐韵点头,“不但大人不能出面,就连所有的勋贵,都不能出面。此时此刻够份量说话,又能说话的,只剩下一个人了。”

户部清查太仓,步伐越来越快,科道言官,都在蓄势待发。因为变法的事情,沉寂压抑的文官们急需一个出气筒。

这也就是柳淳没法说情的原因,他去找老朱,只会提油救火,同样的道理,自然也包括勋贵们。

谁说话,谁就会成为王弼的同党,进而遭到文官的围攻。

当然了,柳淳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文官怎么骂他都无所谓。

可问题是王弼没有这份金刚不坏的本事,他可扛不住文官的围攻。

“现在算来算去,就只有请受到文官认可的太孙出面,让他保下定远侯吧!”

唐韵又苦笑道:“大人,刚刚得到的消息,太孙可是跟陛下说,要严惩不贷啊!你有把握劝说太孙改口吗?”

柳淳笑得比唐韵还难看。

“我要是能劝说,之前宁王和辽王就不会去就藩了。关口不是我说什么,而是我早就不招人待见了。说得再好听,也只会以为我存心不良,还会适得其反。”

唐韵跟柳淳时间不长,但是他发现柳淳这个人,还真不坏。只要被当成了自己人,柳淳是推心置腹,也没有架子,更不像一些人那样,少年得志,张狂得不行。

在柳淳的手下,唐韵着实查办了许多贪官,做了很多以前身为御史,都做不到的事情。

唐韵可以这样说,他当了锦衣卫,不会流芳百世,但是,他死的时候,却能问心无愧!

身为一个读书人,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已经没有太多遗憾了。

“大人,容卑职说句不在行的话,太孙把太子多年积累的人情,已经败了不少了。而且我还听说一件事,前不久东宫请来几位先生讲学,其中一个人,竟然因为小太监伺候不好,把酒水洒在了外面,抬手就给了一个嘴巴子。”

柳淳一听,连连摇头。

就算以他的地位,也不敢对太监怎么样,哪怕最低等的太监,柳淳都是笑脸相迎。当然了,要是有太监惹了他,那后果自负。

在没有明显差错的情况下,太监是皇帝的奴仆,打狗看主人,怎么能随便下手呢!

“大人,你猜太孙怎么处置的?”

“他应该不会责怪师父们吧?”柳淳无奈道。

“不但没有责怪,还勃然大怒,让人把小太监拖了出去,给打了二十板子。结果小太监身体太弱,又是伤又是怕,竟然死了……”唐韵摇了摇头,“大人,咱们锦衣卫,说白了,也是天子的鹰犬,兔死狐悲啊!假使有那么一天,我看锦衣卫的下场,只会更惨!”

唐韵探身,凑到了柳淳的耳边,压低声音道:“大人,以你的才华手段,难道就没有办法,扭转乾坤吗?”

柳淳半晌无言,“唐韵,这次我不怪你,但不许有下一次,明白吗?”

“明白!”

唐韵立刻点头。

他死里逃生,两世为人,胆子大了不少,可也聪明了不少。

柳淳没有责怪他,就代表听了进去,至于该怎么办,让柳淳烦恼吧!

“不管怎么说,想办法保住王弼,以后对付文官的时候,也有人帮我们说话。”柳淳定了调子。

他没有去东宫,事实上,很长时间,朱允不主动找他,他也不主动登门。

柳淳找到了徐增寿,让徐增寿去告诉徐辉祖。

然后请徐辉祖出面,去劝说朱允。

身为徐达的长子,徐辉祖还是有些份量的,而且他向来不偏不倚,不咸不淡,跟朱允也算说得上话,的确比柳淳合适多了。

徐辉祖本质上跟王弼是一路人,他们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外,就是老实本分。

朱标是太子,他们敬畏太子,朱允成了储君,他们也同样敬畏太孙。

徐辉祖得到了消息之后,思考了三天,这才去东宫说情。

弄得徐老四都翻白眼了。

大哥啊,你是属牛的吗?

救人性命,急如星火,片刻都耽误不得,你愣是耽误了三天,还敢说自己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这要是上了战场,就叫贻误军机,要砍头的!

“还好,太孙已经同意了,说是会帮忙的。”

柳淳长出口气,“也还好,这几日多了不少弹劾王弼的奏疏,所幸陛下都留中不发。看起来,陛下是想把事情压下去,只等太孙给他递个梯子了。”

徐增寿也长出口气,“定远侯绝对是当世的英雄,只是他这个人,太要强了,也太好面子。带兵打仗,几十年,几乎没出过差错。当年他还给陛下当过宿卫,我爹都说过,王弼铁面无私,没有军令,就连我爹都没法接近陛下。这次这么多人指责他管理军储仓不利,我看够他懊恼一阵子了。”

徐增寿想了想道:“你能不能给定远侯找点事情,让他暂时离京,等议论平息了,再返回京城不迟。”

柳淳想了想,“好吧,西南的确有叛乱,王弼又平定过大理,就让他带兵去平叛吧!”

“好!这个安排好!”

徐增寿欢天喜地走了,柳淳想了想,又把蓝新月叫来。

“我跟定远侯不熟,你替我送一封信过去,让他不要在意世人的非议,太仓的事情,我会想办法周旋的,至于其中的弊端,也有办法解决。”

蓝新月欣然点头,她骑着枣红马,带着柳淳的信,喜滋滋来见王弼,只是到了王家的门口,突然听到了里面有悲戚的哭声。

蓝新月大惊失色,连忙跑进去,正巧和王家的人撞在了一起。

“怎么回事?你们哭什么?王伯伯呢?”

蓝新月惊得大声叱问。

老管家是王弼的乡亲,当年跟着王弼一起投靠朱元璋,这些年来,王弼多次要帮着老管家弄个官衔,让他领兵为将,老管家都拒绝了,他一直留在侯府,跟王弼比亲兄弟还亲。

见蓝新月来了,老管家痛哭失声。

“姑娘,你怎么不早点来啊?”

蓝新月虽然脑筋不灵光,但也看出了问题,她揪着老管家的手臂,用力摇晃。

“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王伯伯呢?快说话啊!”

老管家哀叹了一声,蹲在地上,嚎啕大哭,“侯爷多刚强的一个人,他几时受过这样的污蔑,他,他,他……自刎了!”

蓝新月懵了,一屁股坐在了院子里,眼泪滴滴答答流下来,喃喃啜泣:“王伯伯,王伯伯,你怎么那么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