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321章 朱棣要加油啊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21章 朱棣要加油啊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0:36 来源:笔趣阁

朱允的身边,依旧聚集了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文人。

之所以这么说他们,是因为这些人永远把握不住大势。

或者说,根本没有勇气,塑造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柳淳告诉朱允的话,既是敷衍,其实也是肺腑之言。

作为储君,你有太多的优势,只要在变法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走出了成果,所有藩王都不在话下。

可惜的是,朱允,还有他身边的那些人,不这么想。他们永远觉得。消灭那些看起来很强大的潜在对手,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强大自己,而是先削弱别人!

然后大家伙一起烂下去,也就无所谓了,很典型的文人思维。

手握重兵的藩王是第一个,而握着锦衣卫,又主导变法的柳淳,没准就是第二个……或许,在那些人看来,柳淳的威胁更大,只不过有老朱庇护,他们还不敢动罢了。

柳淳曾经犹豫过,是不是要拉朱允这个可怜的孩子。

现在他却觉得,这就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明知道柳淳跟朱棣的关系匪浅,连知会一声都没有,就迫不及待对朱棣下手,分化权力,这一招玩得真漂亮!

可朱允啊朱允!你把我放在哪里?

柳淳感到了很强烈的挫败感,这养不熟的就是养不熟,自己真的要做一些准备了。

而就在柳淳准备有所行动的时候,有人前来拜访了。

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的十七子宁王朱权,陪着的还有徐家的老四徐增寿。

这俩人的到来,让柳淳颇为惊讶。

宁王朱权,就藩大宁,是要分朱棣的权力,作为朱棣的小舅子,徐增寿怎么跟朱权搅在了一起,而朱权又怎么找到了自己?

“见过柳大人!”宁王朱权今年虚岁十六,比朱允还小哩。

他恭恭敬敬给柳淳行礼,一躬到地。

柳淳忙道:“殿下这是为何,臣愧不敢当!”柳淳连忙让朱权坐下,又对徐增寿道:“四公子,你陪着宁王殿下过来,一定有什么事情了?”

徐增寿无奈道:“还能有什么事情,大宁是你的地盘,王爷听说要就藩大宁,就央求我,带他上门拜访,有什么指点,还请柳大人不要客气了。”

朱权忙道:“是啊,柳大人,我早就听人说了,大宁城是柳大人筑造的,我这是玄喧宾夺主,还请柳大人不要责怪才是。”

朱权的客气,让柳淳颇为惊讶,原来朱元璋的儿子里也不都是奇葩,还有这么老实的好孩子,真是难得!

朱权作为老朱的十七子,在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他的朵颜三卫被朱棣拐走,借着朵颜三卫的力量,打赢了靖难之役。

听起来朱权似乎是个废物,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朱权是杨妃所生,自幼聪明,他不但能读书,还精通三教九流,琴棋书画,论起爱好之广泛,绝对超过了柳淳。

他跟徐增寿结实就是通过打猎认识的。

年幼的朱权竟然箭法高超,丝毫不弱于徐增寿。

朱权还喜欢道教,精通戏曲,他喜欢道教,却不像鲁王那样,沉溺炼丹之道,追求什么长生不老。朱权结识了一个很厉害的朋友,就是现任道教正一派天师张宇初。这位受皇命,在京城创醮神乐观,并且准备兴建大上清宫,弘扬道法。

朱权结交了张宇初,此次就藩,就询问张宇初的意思。

这位天师给朱权卜了一卦。

“毕竟英雄起布衣,再看神龙向北飞。燕子南来又北往,不见大宁总不宁!”

四句话,摆在了朱权的面前,弄得这位宁王殿下,心绪不宁。

“天师,这,这英雄起布衣,说的是……父皇?”

张宇初大笑,“今世当得起英雄的,唯有圣天子了。”

“那,那神龙北飞是什么意思?父皇自江南龙兴,莫非,莫非又要北往?”朱权思索着,“这燕子南来北往,又是何意?还有,本王就藩大宁,却说见不到大宁,总不宁……莫非是说,我接下来的命数不好,无缘留在大宁,会,会颠沛流离?”

朱权越想越害怕,小脸竟然变得惨白。

他连连拱手,“天师,你可以给我指点迷津啊!”

张宇初伸手取过纸条,把四句话付之一炬。

“殿下,这占卜卦象,只是让人趋吉避凶,做不得真。大宁雄踞塞外,气象雄浑,非一般之人,能够镇守。殿下年轻,身边又没有可用的人才,想要顺利就藩,自然离不开地头蛇。王爷莫非忘了,在京还有一位大宁都司的经历官呢!”

朱权是恍然大悟,这才央求徐增寿,找到了柳淳。

说起来徐增寿也挺生气的。

姐夫朱棣这些年辛辛苦苦,经营北方,费了多少心血,刚刚有所成就,立刻就派人去摘桃子。这也未免太欺负人了吧?

就算是父子家人,这么做也不厚道。

“柳大人,小王对大宁一无所知,此次就藩,全赖大人指点,大人放心,小王一定谨遵大人的吩咐,绝不敢肆意胡来。”张宇初的卜卦,让朱权心中忐忑,他也知道大宁是个凶地,生怕自己会陷进去。

“殿下,虽说臣进京有几年了,但是大宁的情况,我还是熟悉的。大宁虽然地处塞外,但却丝毫不荒凉。那里有大凌河流过,在河边有大片的钢铁厂,年产精铁在千万斤左右。另外那里还有数之不尽的油坊,豆油,菜籽油,行销江南。对了,最近在大宁,毛纺十分兴旺,养羊的数量激增,至少在二百万头以上,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大宁百姓,有四头羊,羊比人还多哩!”

“哎呦!”

朱权颇为惊讶,继而大喜过望。

“柳大人,照你所说,大宁非但不是蛮荒之地,简直是塞上江南,富饶无比啊!”

柳淳轻笑,“大宁不过是发挥了区域优势,扬长避短罢了。不过大宁缺粮,仰赖内地输运,又面临着蛮夷的入寇,宁王殿下若是想要站稳脚跟,不妨向燕王借兵,而且大宁,北平,辽东三镇,以北平为枢纽核心,物资出售,货币交割,全都在北平。殿下与燕王兄弟情深,其利断金,只要携手合作,就没有什么难的。”

跟柳淳一番交谈,朱权总算有了底儿。

“小王多谢柳大人指点,什么都不说了,回头小王到了大宁,一定要重谢柳大人!”朱权乖乖离开。

徐增寿去而复返。

他见面就冲着柳淳笑,“你小子什么时候,这么热心了?你还劝宁王听燕王的,我姐夫给了你多少好处,你怎么愿意帮他说话了?”

柳淳不爱听了,“四公子,你的这张嘴巴,实在是讨厌,我是实话实话,讲的都是正理。难道非要建议宁王跟燕王内斗,兄弟相争不成?没有道理啊!”

“哈哈哈!”

徐增寿大笑,“什么没道理,我跟你说,有人就是希望二王能够斗起来……不对,最好是三王相争,还有个辽王呢!”

徐增寿的脸色渐渐阴沉,他低声道:“柳淳,我现在想念先太子了,太孙处处自以为学习懿文太子,可他只学了表面的功夫,懿文太子的仁慈友爱,他没有学到半分。相反,他还小肚鸡肠,刚刚坐稳储君的位置,就迫不及待,怂恿天子,削弱叔父的势力。若是他登基,姐夫只怕没好日子过了。"

“慎言!”

柳淳敲着桌面,凝重道:“四公子,你要是听我的,就不要随便掺和,且让那些人折腾去吧!”

徐增寿惊道:“莫非柳兄有办法了?”这家伙又一屁股坐在了柳淳的对面,贼兮兮道:“哥,你是我亲哥!快给我说说吧!我真替姐夫着急啊!”

柳淳只能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你啊,这辈子就是个弟弟了!该怎么样,燕王会有数的。”

柳淳在心里暗暗想道:“朱棣啊,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