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274章 道衍的手段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274章 道衍的手段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0:36 来源:笔趣阁

“柳淳,你是想让诸位藩王推动变法,考察他们的本事了?”

“陛下,各方藩王镇守一方,让他们作为变法试点,就像长沙那样,从一个府,推展到多个地方,继续稳扎稳打,积累经验,等到在各个藩王那里获得成功,就可以向整个大明推动。而且这么做,还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争取更多的时间,变法的步子也可以走得稳妥一些……”

柳淳小心翼翼说着,他现在最怕的就是老朱头脑发热,觉得太子的遗愿,必须尽快完成,不容迟疑。若是一味追求速度,一味求快,整个变法,就可能面临全盘失败的危险。

柳淳一直觉得,好的变法,不妨把目标定得远大一点,但落实起来,一定是小步快跑,跑得慢了,老百姓没有感觉,得不到支持,跑得快了,就会摔跟头。

老朱仔细思忖着,终于微微颔首,“就这样吧,让晋王,燕王,齐王,周王,蜀王,代王……他们上个条陈,说说变法的打算,准备怎么做,朕也要思量一番。”

老朱的精力显然不如之前,他摆了摆手,把柳淳打发走了。

传旨的钦差立刻离京,分头向各个藩王的驻地赶去。

身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三天前,得到了太子病故的消息。

他心里头十分不舒服……小时候父皇经常在外领兵,即便回来,也没有多少心思关心他们。一直以来,都是朱标照顾他们,直到就藩为止。

长兄入父,这话是半点错误没有。

假如不是生在天家,怕是朱棣连半点异样的心思都没有。

可即便身为有志大位的皇子,他也仅仅是想跟大哥展开一场公平的较量,让父皇去选择,谁才是未来的皇帝。

万万想不到,朱标竟突然死了,而且根据一些风声,似乎还不是那么光彩……究竟是怎么回事,谁害了大哥?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朱棣把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一天,都没有出来。

徐氏非常担心,就在外面守着。

总算等到朱棣出来,“王爷,你要节哀,不可悲伤过度……”

朱棣摆手,打断了夫人的话。

“传我的命令,王府上下,替太子哥哥戴孝,给我准备麻冠孝服,我要望南而哭,祭奠大哥……对了,还要八百里加急,请父皇准许我回京哭灵!”

徐氏点头,一一按照朱棣所言,下去安排了。

王府之中,哭声一片,直到第三天,有一道圣旨下来,老朱告诉诸位皇子,不需要过度悲伤,太子丧礼一切从简,也不用他们回京。只要递交一份变法方略即可。

面对这个结果,已经哭了三天,形容憔悴的朱棣有点迷糊了。

看起来父皇更加重视变法啊!

要说起变法,在藩王当中,谁能比得过他?

柳淳去了京城,他留在北平和大宁的产业,都是王府帮忙照应,朱棣何等聪明,他基本上看透了柳淳的种种思路。

而且说起来北平变法,阻力也是最小的。

道理很简单,北平是一片文化的荒漠,士绅力量非常薄弱。而且在柳淳的带动之下,一大批商人崛起了。

这些商人早就瞧士绅不顺眼,凭什么你们免役免赋,完全没有道理啊!要纳税就一起来,公平竞争,谁怕谁!

朱棣几乎敢确定,只要推动变法,他就会立刻成为表现最好的皇子……储君位置空缺,谁能讨得父皇欢心,谁就能坐上太子的宝座。

这不是他一直以来,都盘桓在心里的念头吗?

如此天赐良机,岂可错过。

喜悦短暂冲散了悲伤,朱棣面对着圣旨,足足看了三遍。他的疲倦一扫而光,忙站起身,冲到书案前面,提起笔,准备写下他的变法大计。

足足一刻钟过去,朱棣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

相反,他的鬓角有冷汗流下,润湿了宣纸,朱棣握紧了拳头,突然无比烦躁,抓起纸张,撕得粉粉碎然后抓起砚台和笔架,全都摔到了地上。

朱棣的眼睛爬满了小蚯蚓一般的血丝,他负着手,在书房烦躁地来回踱步。

在这种关头,只有夫人徐氏不怕朱棣,敢进入书房。

“王爷,道衍大师来了,你要不要见他的?”

朱棣眉头紧皱,气得拍桌子,“见他干什么?他还有脸来见我?”朱棣暴怒,“让他滚,滚得越远越好,以后永远不许进王府的门!”

徐氏轻咳了一声,嗔怪道:“王爷,以往道衍大师是王府的座上宾,这一次他只是来拜访,什么话都没有,王爷就如此拒之门外,未免不妥吧!”

朱棣冷笑道:“他能说出什么好话来?还不是劝本王飞蛾扑火?”朱棣转念道:“也好,就让他进来,本王亲手杀了这个祸根,免得麻烦!”

朱棣一副要血溅三尺的架势,徐氏都不知道是该请道衍,还是该劝和尚赶快跑了。

为了不破坏丈夫的计划,徐氏还是默默把道衍带进了这个龙潭虎穴!

“王爷,老衲有礼了。”

“不必客气,大师此来,是干什么的?”

道衍呵呵一笑,“老衲是来探病的。”

“探病?”朱棣迟疑了一下,“大师,王府中谁病了?”

“哈哈哈,当然是王爷了!”

“我?”朱棣都想笑了,我自己病没病,我不知道,要你道衍和尚提醒,这也太有趣了吧?

老和尚抓着胡须,笑呵呵道:“太子殿下骤然离世,燕王千岁连日悲伤,感染风寒,卧床不起,难以理事,这不是情理之中吗!老衲过来看望,请燕王殿下节哀,也请燕王殿下,安心静养,不要再被俗务缠身!”

“这个……”

朱棣沉吟片刻,眉头挑动,轻声道:“本王病了?病了?”

道衍含笑,“的确病了,殿下,快去歇着啊!”

朱棣突然露出了笑容,用力搓手,如释重负。

“大师,你给俺出了个绝好的主意啊,朱棣拜谢了!”

朱老四是不是吃错药了,怎么刚刚还要杀道衍,此刻却施礼感谢呢?原来朱老四发觉,老爹朱元璋要求继续推动变法,还让各个皇子写变法方略,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父皇跟太子哥哥的感情不是假的,太子突然病逝,父皇一定要追查原因的……而且更何况储君死了,巨大的权力真空,究竟该让谁接替,这绝不是简单的唯才是举,谁能把变法做好,谁就能坐上去的。

如果傻乎乎撞上去,头破血流都是轻的,粉身碎骨都不要意外,毕竟太子殿下都死了,他们这些藩王,还有什么了不起的。

“王爷,秦王虽然被带回京城,但未必就没有希望,另外晋王是陛下嫡子,希望也不小,其余诸王也不可小觑,另外……老衲担心,陛下会不会……”道衍迟疑了,按理说吧,国有长君,社稷之福。

陛下那么多儿子,应该挑选一个皇子,但问题是为什么不允许诸王回京奔丧呢?

这就奇了怪了!

连大哥的丧礼都不能参加吗?

是陛下怀疑诸王,还是说,另有打算……比如,立个皇太孙!

虽说历代都有立皇太孙的情况,但貌似太子的几个儿子,也没有什么出众之处……道衍想破了脑壳,也没有弄清楚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但有一点,道衍是看得明明白白!

“王爷,假如是两强相争,谁落于人后,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可若是多强相争,局势混沌不明,谁先跳出来,或许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道衍叹口气,“王爷,此时宜静不宜动,反对变法不是,支持变法也不是。不如先看一段时间再说,记住了,一定要稳住!”

黑衣僧人,此刻的道衍,身上有智慧的光环在闪耀。

老和尚算是帮朱棣解决了最大的难题。

就在刚刚,朱棣烦躁无比,他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是好。

别以为支持变法,就能获得父皇的垂青……万一老朱琢磨着,害死太子,是想取代太子的地位,夺回对变法派的控制呢?

至于反对,那就更糟了,正因为反对,所以才有动机刺杀太子啊!

这是个怎么回答都要命的问题!

但是又不能不回答!

怎么办?

朱棣一时找不到办法。

幸好道衍来的及时,他给了朱棣一条不是办法的办法,暂时装死狗,等过些日子再说。

真是好办法啊!

朱棣眉头紧皱,他沉吟片刻,突然凑到了道衍的耳边,低声道:“大师,你说究竟是谁,害死了太子哥哥!大师知道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