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谋断星河 > 第六百九十八章:决战日(下)

谋断星河 第六百九十八章:决战日(下)

作者:稻草天师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7:50 来源:笔趣阁

宏威二十年七月十五,在愈加恐慌的气氛之中,长兴城终于传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那就是太仓、安仓、佑仓等长兴城十二官仓终于宣布开仓放粮,以平易物价。

这十二官仓乃是大魏命脉,任意一个官仓的储粮都比这些天售出的所有粮食总和还多数十倍。

按照当前的物价,想要包圆一个粮仓的所有粮食,至少得要惊人的二十亿两银票,辽王和都铎都认为无论是谁都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而且就算能拿出这么多钱,官府明文规定,这些粮食将以平价的方式售卖给百姓,商贾不得囤积。

在辽王集团看来,如此的双重保险之下,徐锐定然无计可施,只能乖乖投降。

然而他们还是小看了金钱的力量。

这边才开始公开放粮,徐锐立刻便命人用更高的价格从百姓手中收粮。

虽说外面有钱也买不到粮,可是奈何徐锐的出价实在太过可怕,比外面奇高的粮价还要高整整十倍,一小袋米便能卖出数千两的高价,以往一户普通人家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何况这几年大魏经济向好,政府公信力很高,辽王为了邀买人心尽快平易粮价,早已宣布持续开仓放粮,每个百姓都能买到任意数量的粮食。

如此一来,百姓们能够轻易得到粮食,而只要一转手就能变成从前想都不敢想的财主,人人心里都有一本帐,这种天上掉钱的好事又有多少人会错过?

就这样,开仓放粮的第一天,徐锐不仅买到了粮,而且还是豪掷六十亿两,包圆了所有粮食。

十六日,随着大量超发银票进入市场,银票的超发率已经突破10000%以上。

十万两的银票甚至还买不到一盒火柴,数额较小的银票甚至比没有印成银票的白纸还要便宜一千多倍。

长兴城里价格最低的商品也上涨了一千多倍,像一百万两、一千万两一张的天文数字面值银票开始发行,整个货币体系面临崩溃。

辽王府中传来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盛怒之下的辽王几乎砸碎了所有能拿到的东西,书房里一片狼藉。

叶十和佟方脸色苍白,站在角落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喘。

杜若坐在一旁面如死灰,花白的山羊胡子一抖一抖,似乎已经被气得没有力气说话。

“原来是自己印银票,徐锐竟敢,竟然如此败坏我大魏国本!”

辽王狠狠砸下一块已经碎成三截的砚台,仍不解气地怒吼。

“我要参他,参他祸国殃民!”

辽王似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把扯过一本空白的奏折,从地上捡起摔得炸毛的笔,就准备写奏折弹劾徐锐。

“没用的!”

就在此时,杜若突然幽幽开口道:“老夫这几日一直让人弹劾徐锐,尤其今日终于明白徐锐为何有这么多钱之后,立刻便发动所有言官一起弹劾徐锐,可是所有奏折统统都被圣上留中不发。”

“父皇这不是明摆着偏向徐锐么,难道他就真老迈昏庸到了这等地步,竟要看着徐锐生生把大魏拖垮不成?!”

辽王顿时大怒,拍着桌子怒吼连连。

“王爷慎言!”

杜若闻言立刻起身抓住辽王的手腕,警告他不要祸从口出。

辽王也是一时冲动,被杜若一拉立刻冷静下来。

“杜卿,事已至此,咱们决不能眼睁睁等着失败,你快想办法啊!”

辽王拉着杜若的手哀求到。

杜若张了张嘴,正要说话,书房外突然冲进一个下人,将一张公文交给杜若,然后便迅速离开。

如若微微一惊,展开公文一看,顿时脸色大变。

辽王见此心中一凉,连忙问道:“杜卿,又出了何事?”

杜若将信交给辽王,颤抖道:“恩师从内阁中托人交到我手上的公文副本,就在刚刚,圣上下令成立国家审计署,彻查户部账目。”

“国家审计署?”

辽王对经济一窍不通,又如何听得懂这个生僻的名词?

杜若苦涩地道:“就是一群账房,来查户部的账!”

辽王眉头一皱道:“一群账房能成什么事?”

杜若跺脚道:“王爷,您气糊涂了,难道忘了这些账房是谁的人了?”

辽王闻言先是一愣,接着脸色一变道:“大学,现在的账房十个里有八个是从徐锐的大学里毕业的!”

杜若点头道:“正是,徐锐把这些人叫做会计,还有什么审计师,他们都是徐锐的人,徐锐这是来查户部拆借给叶十的那一亿多两银子呢!”

“啊!”

辽王脸色一白,一屁股做到椅子上,脑袋里一阵恍惚。

“王爷,您也不用太过担心,老臣在户部经营了一辈子,想要查出把柄来恐怕没那么容易,何况徐锐自己把银票贬得这么厉害,以前一亿两银票的确是笔大钱,不过现在嘛,从老夫家里搬一套红木家具说不定还能有剩余,要堵上窟窿也容易得很。”

见辽王恐惧,杜若冷笑着劝慰到。

辽王闻言顿时恢复过来,咬着牙道:“咱们都被徐锐耍了,还好当初听了杜卿的,没有继续从户部拿钱,现在看来从一开始徐锐就打算牵着咱们的鼻子走,真正的杀招就在这!”

杜若点了点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决不能一直这么被动,所幸徐锐这次出了昏招,弄得民怨沸腾,老臣正好发动仕林好友揭发他不顾国计民生,大肆刊印银票敛财之事!”

辽王点了点头道:“正该如此,徐锐如此不顾后果,却不知读书人掌握着话语权,一旦把这件丑事揭发出来,他的英雄形象立刻便会彻底崩塌,到时候父皇迫于压力也得压他一头,平息此事!”

正说着,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嘈杂之声,好似有无数人聚在一起吵嚷。

“怎么回事?”

辽王眉头一皱,大声问到。

此时,老管家急急忙忙地冲了进来,一脸惊惧地道:“王爷,不好了,不好了,外面有大批暴民冲击王府,说是要清君侧,除奸臣!”

“放肆!敢跑到王府来清君侧,这是反了天了!”

辽王闻言,刚刚压下的怒火顿时又冒了出来,吓得老管家连连后退。

“慢着,什么清君侧,究竟出了什么事?”

杜若叫住老管家,皱眉问到。

老管家欲哭无泪地掏出一张《长兴日报》颤颤巍巍地递给杜若道:“老奴不敢说,还是请尚书大人自己看吧。”

辽王见状一步冲了上去,当先抢过《长兴日报》打开一看,顿时气得七窍生烟,狠狠一巴掌拍在桌上,咬牙切齿道:“无耻!徐锐,你这个无耻小人!”

杜若拿起《长兴日报》一看,只见头版用巨幅标题写着《某王爷不顾国计民生,疯狂囤积居奇——论长兴物价飞涨背后的故事》

这是《长兴日报》推出的特别版,用了接近十页纸,把大肆购粮,哄抬物价的所有责任全部推给了辽王。

而将此事真正的罪魁祸首徐锐以及他领导的商务部描绘成默默努力,时刻准备出手救市的“伟光正”。

文章里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用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证据,辽王自己的屁股本就不干净,让那些亦真亦假的证据格外可信,就算是朝中大臣也未必能够分辨,显然是高手精心准备的。

而且文章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光是那句“此事的幕后老板在家中排行第七”,便能让人一眼认定罪魁祸首便是辽王。

杜若看完文章脸色铁青,喃喃道:“《长兴日报》在百姓之中影响甚广,这几日百姓本就恐慌,心中充满怨气,被这报纸稍加引导便立刻找到了宣泄口。

如此一来百姓们便会先入为主,认定王爷才是此事的罪魁祸首,而天下人尽皆知文官集团与王爷绑在一起,这会儿无论咱们如何揭露真相,都会被看成是为了推卸责任的狡辩了!”

说着,杜若长叹一声,颓然坐下,感慨道:“徐锐难道真是神人不成?否则他为何每次都能快我一步?老夫入仕数十年,还是第一次体会这般无力之感啊。”

辽王被这声感慨拉回现实,怒道:“这是诽谤,好大的胆子,竟敢公然诽谤监国!来人,派人去把报社抄了,将那主编抓起来问罪!”

老管家闻言面露难色道:“启禀王爷,报社已经被刑部抄了,主编也被刑部逮了,罪名说是偷税漏税……”

“什么?偷税漏税?!”

辽王闻言咬着牙,惊呼一声。

杜若却是苦笑道:“裕王手下的刑部名义上是抓了人,抄了报社,实际上却是抢先一步去把人保护起来,这又是一招妙棋啊,王爷,咱们输了,输给了徐锐啊。”

“没有输!本王还没有输!”

辽王满脸涨红,怒道:“还有一线希望,眼下长兴城物价飞张,民不聊生,这个烂摊子是徐锐弄出来的,他骗得了天下,却骗不了父皇!

若是收拾不了这个烂摊子,就算他打赢了商战,父皇一样不会放过他!

破坏容易,但想要恢复可就难了,这一次我倒是要看看他要如何收场!”

杜若闻言顿觉有理,心中燃起一阵希望,可一想到对手是那位深不可测的冠军侯,不知为什么,这阵希望竟变得摇摇欲坠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